第55頁
“哦,忘了,好像天啟帝大字不識幾個,在位期間很少上朝?!?/br> “可惜了?!碧K清之隨意取了一本書,翻閱的同時還忍不住吐槽?!罢浶枰?,比如說《齊民要術》不抄錄一份放在藏書閣,偏偏放了不少的避火圖。老朱家的,有一個算一個,個個都是人才啊?!?/br> 仔細想想,不是人才的話,怎么堂堂皇家藏書閣,都是些莫名其妙的玩意兒,真正與民生有利的,少之又少。 就像蘇清之手中拿著的書冊,別看書名挺像那么一回事兒的,但是吧,就不是什么正經的書。換個說法就是,前半截很正常,但是后半截,蘇清之怎么瞧怎么覺得像嗯,采陰補陽的秘法。 蘇清之:“” “九難師太?!碧K清之沉思起來?!跋难┮?、袁崇煥都出現了,那與袁崇煥有一段情的阿九姑娘—崇禎次女長平公主還遠嗎?” 而九難師太都有了,那陳圓圓和吳三桂女兒,呸,是陳圓圓和李自成女兒的阿珂應該已經出生了吧。哦,那么說來,有生之年還是會上演《鹿鼎記》的劇情咯。 蘇清之表情浮現出一抹怪異。發現自己很難不去想自己手中‘采陰補陽’功法,不是特意給韋小寶準備的金手指。至于外表是普通佛經、實際上卻是藏寶圖的《四十二章經》 蘇清之想到,就下意識的找了找,結果可想而知,蘇清之根本沒找著。 好嘛,這是料定了自己會像愛新覺羅·福臨一樣早死,所以《四十二章經》只會在特色時刻出現? 蘇清之對于這樣的推斷很不滿意,直接將‘采陰補陽’功法丟進火盆里燒毀。 “從今兒起,將藏書閣封存?!碧K清之想想,又問:“聽說鰲拜南下去了揚州一代搜查天地會亂黨?” 王總管恭聲回答:“回稟萬歲爺,好讓萬歲爺知曉,鰲拜大人的的確確南下揚州搜查天地會的亂黨去了,估計不日就歸?!?/br> 蘇清之點頭,突然想到有一種說法,韋小寶其實是鰲拜在揚州留下的風流債,嗯,風流債,也就是說韋小寶并不是父不詳而是 內心八卦幾秒,蘇清之就出了藏書閣。沒有直接回養心殿,而是去了御花園走走。 作為紫禁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御花園的風景一直以秀麗著稱。 很多時候,除了未成年,不管正值壯年還是年邁的帝王都會遭遇一場精心策劃的艷|遇,別看蘇清之目前還是個未成年,但首先帝王身份的加成,讓他顯得成熟無比。 而且古代并不忌諱男小女大,不是有說法女大三抱金磚,女大五抱金山嗎? 蘇清之平日里不喜歡逛御花園,就是因為會偶遇懷著青云志的宮娥。哪怕蘇清之身邊伺候的人除了太監外,便是相貌平平無奇的宮女了,也無法杜絕對未來抱有幻想,想要乘風上青云的女子找機會往他面前撲。 練了武功又如何,面對這種情況,蘇清之只有發揮躲避的天賦,懶得跟她們一般見識。 這回也不例外,蘇清之剛在御花園走了一遭,就有‘采草賊’蜂擁而至。幸好蘇清之手腳麻利,不然呵呵噠,只怕會被占不少便宜。 不然哪有男孩子出門在外,要懂得保護自己的大實話出現呢! 蘇清之心有余悸的回了養心殿,剛坐下還沒喘一口氣,就有折子遞上。都是各地的飛馬快報,有的很瑣碎,有的很簡潔。蘇清之粗粗翻閱,挨個用紅筆寫下已閱。 一共有二十多本,很快就批閱完畢。 蘇清之擱下紅筆,活動一下手腕,自有宮人奉上剛剛沏好的清茶。 是六安瓜片茶,味道挺不錯的。 蘇清之淺呷幾口,將茶盞放好,殿外宮女走動,腳步很輕,不注意的話,根本就察覺不到。 蘇清之打了一個哈欠,又一會兒,蘇清之自去歇息了。 今天相對清閑,可也是今天而已。到第二天以及接下來的好幾個月,蘇清之的日子,都可以用異常忙碌來形容。先是一下子多起來,感覺怎么批閱都沒有減少量的奏折,然后層出不窮的起義事件。 說起義,其實并不絕對。在蘇清之看來,只是一些,嗯,各地受蠱惑,喊著‘反清復明’口號的老百姓罷了。吃不好穿不暖,又有貪官污吏剝削,邪|教分子稍微言語蠱惑,為了吃飽飯自然就干上了造反的勾當。 一句實在話,蘇清之其實并不想將鬧事的平頭老百姓當成亂黨剿滅。罪魁禍首是為了自己私|欲,卻非要冠以‘反清復明’的名號,真推翻清朝恢復國號‘明’,搞造反事業的白蓮教、紅花會成員。 “最近怎么盡是亂黨惑我大清百姓,為他們野心買單的事?!碧K清之很不爽的道:“當地府兵都是干什么吃的,身為一方官員,不思為君分憂為民,居然遇事不決,什么事兒都不知道自己動動腦子,一天到晚的上書上書,仿佛下一刻什么白蓮教、天地會的亂黨就會在他們老祖的保佑下,攻入北京城,讓朕像前明崇禎皇帝一樣上吊自殺?” 官員們面面相覷,皇帝氣頭上,是真的什么聲音都不敢發出。 蘇清之又道:“朕想殺人,可又怕剛剛民心歸附的百姓受到蠱惑,說朕果然蠻夷出生,即使學了漢人的孔孟之道,卻不懂儒家以和為貴的那一套?!?/br> “朕惶恐啊,就怕朕由著朕的性子想殺人就殺人,反倒如了賊子的意,落得個殘暴不仁的名聲?!?/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