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書迷正在閱讀:聽命于她[女A男O]、養包子的寡婦、瞞婚、片場女王、[微微一笑很傾城同人]墨不愚山、微微一笑之黃蓉為孟逸然、[綜漫同人]柯學入侵三次元、要挾浪漫、星際大佬她以前修仙的、[瑟蘭迪爾]精靈與少女
平時還好,一遇到小九的事,太子就跟瘋了似的,不死不休。 我以為,五皇子接過他的話,聲調緩緩的,眼下這些情況,皇兄自動手那時就能想到。 想到如何,想不到又能怎樣,四皇子沒好氣的瞪他一眼,回敬他這句話,婁安年帶著十萬大軍這事,難不成你早料到? 五皇子眼里劃過一絲陰翳,面上語氣還是平時口吻,未曾。 任誰都沒想過婁無衣會來這一手。 四皇子難掩譏諷,你我二人如今想不到對策,便等著看明日早朝太子咄咄逼人吧。 五皇子裝作沒看到,一切都聽皇兄的吩咐。 四皇子最見不得他這副唯唯諾諾的作態,火氣直冒,你就不能想個辦法,非要等到晏闕朱欺負到頭上? 晏宿辰依舊低眉順眼,四皇子看他這樣就來氣得很,算了 皇兄,如今十萬大軍調動權在父皇手里,若是德妃娘娘能讓父皇將其予你,那么五皇子微微抬起頭,余下的話隱在嘴邊笑意。 你的意思是直接用兵。四皇子心領神會。 太子空有朝臣支持,眼下根本不足以與皇兄爭奪,小九那般模樣,本就不堪斗,如今更是自顧不暇,恒安王名不正言不順。 晏宿辰低著頭,遮住眼底神色,柔著聲音近乎蠱惑般輕言細語,皇兄需知富貴險中求。 四皇子被他一番話說的自信無比,難得對五皇子露出贊賞的表情,你總算改了點怯懦的性子。 用兵是下策,歷來如此。 風險極高不假,險中求勝也是道理,一旦成功,他就是下一任天啟之主,回想此段時日以來,四皇子那點躊躇的情緒頓消。 這法子雖有些險,只現在的形勢來看,算得上是上上之策。 聽你的,我現在就給母妃寫信。他忙著去找紙筆,生怕耽誤時間。 見他這樣,晏宿辰眼底難掩嘲意。 蠢貨。 果不其然,第二天早朝,太子說起林苑的事,一條條證據擺出來,四皇子毫無借口狡辯,皇上怒氣攻心,眾目睽睽下暈了過去。 晏闕朱考慮再三,決定繼續主持早朝。下令四皇子暫押刑部,待皇上清醒再做處置。 婁安年還不太清楚朝中局勢,只知道太子和寶貝女兒是一邊的,見他發號施令,安排吩咐都井井有條,不由自主在心里夸贊。 大將軍平定北戎有功,當重重獎賞,不知將軍有何想要的?有功講功,有過論過,晏闕朱一向如此。 婁安年提出請求,臣別無他求,只愿在臨朝多陪陪女兒,待她成婚。 晏闕朱了然于心,將軍往來征戰多年,與親人聚少離多,此等小事,孤便做主應允下。 婁安年躬身謝禮,如此多謝太子殿下。 晏闕朱頷首,又道,孤聽聞平定北戎有不少猛將,大將軍可有印象深刻者,也叫諸位大臣瞧瞧,我天啟后輩人才輩出。 回稟太子,軍中立功者甚多,臣也已經嘉賞過其中不少人。婁安年說到這里停了一下,繼續道,倒是有一位小將,臣夸贊多次,喚作吳颯寒,立過大大小小十幾次功勞。 此言既出,朝中安靜了些許,片刻后,竊竊私語起來。 吳颯寒?那不是吳家失蹤兩年的大公子嗎? 還真是,難怪兩年不見,原來是偷偷參軍去了。 哎,吳家這下可好嘍,出了位少年將軍。 真是叫人大吃一驚。 晏闕朱也有些驚訝,畢竟他曾經打聽過多次吳大公子的行蹤,都毫無收獲,連吳家都不知道吳颯寒去了哪里。 這般來說,吳將軍今日可來早朝? 武官隊伍里,一白袍小將出列,面如冠玉,氣宇軒昂,臣吳颯寒,參見太子殿下。 五皇子看到他,攏在袖中的手微微一顫。 晏闕朱難掩欣賞,吳將軍少年有為,實乃我天啟之幸。 早聽行止說過,吳颯寒文武雙全,今日一見,相貌氣度更是非凡。 下朝之后沒多久,臨朝便都知道失蹤兩年的吳家大公子,原來是去了軍隊打仗,此次隨婁大將軍歸來,得了太子殿下親口稱贊,賞賜無數。 過兩日,婁無衣進宮去看晏塵時,途中經過一處偏園,無意聽見園中有人低聲交談,本著非禮勿擾的原則,她匆匆瞥了一眼,只看到白袍褐衣錯落而列。 棲鳳宮里,太子也在,看到她來便指著棋盤道,沒想到吳颯寒竟然隨軍去了北戎,還真是叫人意外。 聞言,婁無衣臉色變了變,突然出現的變數,難說是好是壞。 無衣,你這副神情 我也說不準,婁無衣頓了幾秒,罷了,許是我想多了吧。 晏闕朱見她不說,也就沒問,而是提起別的,無衣,你猜的不錯,那日老四認罪認的格外快,必然是打了新的主意。 婁無衣預料之中,接下來就看后宮有何動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