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不過這樣也有好處,那就是王鳳眠除了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兵,在朝堂上跟大部分都不熟,這樣一來,下起手來自然也沒顧慮。 想到這一點,之前一直冷眼旁觀,或者暗中支持別的皇子的官員不禁嚇出一身冷汗。 別慌,只是皇太女而已,又不是帝王,我們現在還沒到武王手上當差呢。官員們自我安慰道,心態總算平復下來。 然后他們就聽說了女帝讓禮部準備退位大典的事,一愣后二話不說就進宮求見,想要阻止女帝的退位。 諸卿的好意朕心領了,只是朕年紀已經不輕,現在處理政務越發的力不從心,再加上皇太女已定,武王的實力朕很放心,等退位后,朕會跟沈貴君出去走走,說不定還會在地方跟諸位見面呢,所以不必傷懷。女帝溫柔的笑道。 眾臣們卻丁點笑不出來,沒想到女帝退位后并沒有閑養的打算,而是準備去地方巡查,這跟以后他們頭頂懸著一把刀有什么區別! 他們再勸,女帝卻心意已決。 等到他們離開,謝羽淵進宮,女帝看著謝羽淵道:誰曾想我們當初游山玩水的計劃,會晚了數十年。 謝羽淵聽的眼眶發澀,道:陛下,您辛苦了。 希望我們這次能好好游玩,不要再像上次一樣半途而廢女帝感嘆道。 無論是立皇女還是換帝王,那都是上層的事情,下面也就只有涉及和自己息息相關的政策時才會關心。 聽說新繼位的還是女帝。 女帝好啊,沒看這些年女帝干的多好,我們服兵役勞逸的次數都少了不少,不像先前的男帝,動不動就讓我們給他白干活,死了不知多少人。 有經歷過男帝時期的百姓們想起男帝就憤憤不平,那段時間,他們這些百姓沒少受損,不像女帝期間,他們服役的次數少了不說,去了還有工錢。 也有人理智道:這事一碼歸一碼,之前的女帝干得好,不代表之后的女帝也干得好,就像男帝里也能出明君一樣,女帝里面說不定也會有昏君。 不過無論他們說再多,也覺得帝王距離他們太遠,尤其是等他們這些底層百姓都知道了,已經過去了不少時間。 王鳳眠沒想到女帝會退位的如此干脆利落,他們一家三口剛參加完皇太女冊封,就要不停歇的去準備接下來的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在退位大典后面,只是和以往登基大典不同的是,這一次太上皇也在場,親自加封的新帝,給新帝帶上的帝王冕旒。 這是十分有意義的一幕,莫尋舟心里有些遺憾沒有相機,不能把這一幕拍下來。 好在有專門的畫師,以及史書會記載這一幕。 從今往后這片江山就交給你了,我知道你和皇夫有很多不一樣的想法,我們這些老家伙就不礙你們的事了。女帝輕笑道,周身溫柔慈和,這一刻,她是以母親的身份對王鳳眠說的。 母親,您放心,我不會辜負您的期望!王鳳眠肯定道,比起歷代帝王,她何其的幸運,母親只是退位,父親也都還在。 王鳳眠的登基大典完成后,還需要和太上女皇交接很多東西,等到交接完畢,太上女皇才會出發。 皇夫,勞煩你來一下。謝羽淵沖莫尋舟點頭道。 莫尋舟抱著女兒走過去,就見謝羽淵手中拿出一枚玉章道:這是內衛的信物,擁有帝王內衛最大權限,從今往后內衛就交給你了。 那你呢?莫尋舟驚訝道。 聞言莫尋舟又覺得這是一句廢話,謝羽淵可是王鳳羽的親生父親,和女帝的關系自不必說,女帝要出去轉轉,謝羽淵顯然也不會留下。 不過知道歸知道,謝羽淵把帝王內衛的權限直接給了莫尋舟,還是讓莫尋舟很驚訝。 之前你弄出來曝光三個世家的那張薄薄的紙張,不知叫什么?謝羽淵問莫尋舟。 你是說報紙。報紙在京城曇花一現,沒想到謝羽淵會記住。 原來叫報紙,我有些猜到你后面為什么不繼續弄,現在內衛的權限歸屬給你,望你能夠大展手腳。 就這樣,王鳳眠成了新的女帝,莫尋舟也接任了內衛首領的職責,內衛的職責也需要交接,也讓莫尋舟不得不正視一個問題。 那就是,當初是誰發現原主沒了呼吸,準備上報的。 無論是原主還是莫尋舟,身邊只有兩個人。 主子。內衛之一來福沖莫尋舟恭敬道。 莫尋舟心里嘆氣,看著來福道:我是真想不到自己距離內衛是如此的近,你說我當初也沒身份,為什么要往我身邊安人? 回主子,內衛的身份并不能暴露在太陽底下,需要身份掩護,小的的掩護身份就是小廝來福不敢抬頭看莫尋舟道。 算了,之前又不是你殺死的我,你沒必要心虛,今后繼續留在我身邊吧,對了,來喜那邊什么情況? 要是和女帝沒關系,莫尋舟心里可能免不了介意,現在一家人不說兩家人,莫尋舟也沒心思去追究來福的叛主。 回主子,來喜不是隱藏內衛,不過他以前向內衛出賣過不少莫府的情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