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寫文日常 第119節
祝禾吃驚的表情果然取悅了這個家伙,趙柯更加得意了,“我在m國給麗娜求婚了,雖然什么都沒有準備,但是麗娜還是答應了?!?/br> 他真的很想說她好愛我! “從今以后,我跟麗娜的關系就比你跟麗娜的關系更親近了!” 祝禾:??? 不是,這是什么值得驕傲的事兒嗎? 祝禾覺得自己是真的不懂男人的想法,趙柯的小腦瓜子里裝了哪些奇葩東西她一直都捉摸不透。 她只知道這家伙狗,沒想到這家伙腦子也狗??! 并且,祝禾也不懂,趙柯跟麗娜結婚跟他被趕出家門有什么關系?難不成他還有古早狗血小說里豪門男主標配的未婚妻? 作為將來要成為趙柯這冤種的金主爸爸的祝禾,此刻一點都不客氣,感到好奇就直接問:“你結個婚你爸就把你趕出家門?你不會是家里還有個童養媳吧?” 趙柯瞪大了眼睛,四周觀察,發現麗娜還在房間里,這才放心,然后低聲警告祝禾:“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講,哥哥我單身二十多年,碰上麗娜可是第一次動心!” “什么童養媳不童養媳的?你這封建余孽思想可離我遠點!” 祝禾:“......” “那你倒是給我個合理解釋吧?收留了你們,我連家都不能回誒!” 總不能讓自己的朋友去住顧湘家啊。 話說到這兒,趙柯嘆了一口氣,繼又憤憤不平:“鬼知道我爸那個老古董怎么想的?麗娜是華裔又不是真的外國人,怎么就不樂意接受了?我娶老婆還是他娶老婆啊意見這么多?” 祝禾:“就這?” 一個老父親的破防居然只需要一個外國兒媳? “他還嫌棄麗娜年齡大?!壁w柯悶悶不樂。 趙總平時對他是真的好,但他也是真的喜歡麗娜,兩方的矛盾無法緩解,最后受傷的只有他這個小可憐了tat 很好,祝禾表示自己對趙氏父子真的是無話可說,兩個人都有各自觸發她沉默的特質,能夠跟他們牽扯上關系,她的生活一下子就變得豐富多彩了起來。 “誒,咱們可是好朋友,你可不能放著我不管!” 趙柯這家伙花錢大手大腳的,自己賺的錢早就揮霍一空了,一直以來都靠著家里人的接濟,現在被老爸趕出家門,停掉了卡,還真的是身無分文。 祝禾還真未想過自己還能在身邊看到離家出走被凍結賬戶富二代的真人版,但不得不說—— 趙總,干得漂亮[流淚][大拇指] 就是說,這心情,必須得要一些傳神的表情才能表達出來[流淚][大拇指] 趙柯不知道祝禾在暗自為他爸的奉獻精神感動落淚,自顧自地說著自己的煩惱:“我一個大男人,總不能讓麗娜養我吧,我還要不要面子了?” “哥們兒,我就是聽說你開了家影視公司,你看我咋樣???” 趙柯拍了拍胸脯,還要推銷自己:“拍戲寫劇本我都行,你要實在需要的話,我也可以演戲的,兄弟我這副皮囊還是很拿得出手的!” 行,怎么不行? 這簡直太行了[流淚][大拇指] 謝謝,謝謝,謝謝趙總跟李導吵架,讓我的《清歲》有了李導。 謝謝,謝謝,謝謝趙總跟趙柯吵架,讓我的鶴鳴制作有靈魂導演。 祝禾哽咽:趙總,不是我父親,勝似我父親。 第109章 巧合 趙柯毛遂自薦,祝禾當前面對的最大難題就這樣迎刃而解,當制作團隊有了導演后,就跟有了定海神針一樣,讓祝禾一下子就安心下來。 更重要的是,趙柯的加盟,能夠讓鶴鳴制作直接就開啟第一個項目——《已秋聲》。 這不就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一切都是這么剛剛好。 還真別說,祝禾得到了趙柯,自然就眼饞麗娜。 還是趙柯先攔住了祝禾,跟她說:“麗娜的創作模式不太適用于國內的劇集,你還不如組建全新的編劇團隊呢?!?/br> 國內不少觀眾的確很愛看m國的影視劇,但是m國那一套搬到國內來,多半還是會水土不服,不說文化差異帶來的內容不適,就是兩邊不同的審核標準可能地阿萊的麻煩就能讓人頭疼到掉頭。 趙柯這話說的在理,祝禾覺得自己還是不要去挑戰她頭發的堅韌程度了。 而且麗娜自己也不愿意放棄在m國的事業。 從事創作行業的人最懂自己,她從小接受m國的教育,了解的都是那邊的文化背景,創作國內劇集內容勢必會有惹笑話的地方,并且有些根深蒂固的觀念放到了這個國家,可能就是不被允許的,這樣強行的創作,最后帶來的不是中西強強聯合,極有可能會是四不像。 再說了,她從事的行業是編劇,這是個遠程也能工作的行業,所以哪怕她不回國,不用跟趙柯異地也能事業愛情兩手抓,何必再做更多的改變?筆蒾樓 她的思想十分獨立,看著很是溫柔,但并不會成為溫柔到需要依附趙柯的小女人。 “你們國家不是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嗎?”麗娜還有另外一層考慮,“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br> “這話說的很有意思,我覺得很有道理?,F在我和趙成了一家人,我們要是就職于一個公司的話,收入風險太高,不如維持現在的職業模式,這樣要是趙柯失業了,我也能夠撐起家庭來?!?/br> 祝禾:果然還是沒有放棄讓趙柯吃軟飯的可能是吧麗娜? 不過麗娜說的的確很有道理,祝禾沒有立場和道理能夠說出更說服人的觀點來,便也就不強求了。 但是把趙柯那兩個迷妹給拐過來完全沒有問題??! 兩個迷妹都拐過來了,那小錢導演這個迷弟好像也不好放過了。 既然她們都來了,那《新聞》劇組其他工作人員好像也是適合拐過來的吧? 所以《新聞》劇組殺青后,直接就原地解散,然后同批人馬集合在了鶴鳴制作,又原地成立了全新劇組《已秋聲》,別說趙總是什么心情,被祝禾拉來做外援的李導人也傻了啊。 李導指著趙柯,又指了指自己:“小祝啊,道理不是這個道理的啊,你忘記我當初為什么離開琳瑯的啦?” 在琳瑯他都不愿意給趙柯打下手,難道來了鶴鳴制作他就愿意了? 祝禾當然不會跟李導想的那樣,讓李導來做什么副導演,這是趙總那個憨憨才能做出來的事兒,作為人才資源撿漏王者,祝禾還是很懂得跟人交往需要注意的種種事項的。 她輕聲細語地,但是話語卻很堅定,跟李導說:“李導,你這就誤會了,我是邀請你來我們劇組做監制的,就做個指導老師,哪能讓你給趙柯做配???” “我這還不是不放心趙柯,他的來歷你也清楚,他自己都忐忑著呢?!?/br> “我也是剛入行,這想了老半天,覺著也就您才能鎮得住他,這才能不浪費我的劇本?!?/br> 說到后面,祝禾自然是要祭出自己的大殺器,與李導說道:“要不咱們先看看劇本?” 《已秋聲》設定一共48集,祝禾已經寫完了前面18集的劇本。 李導聽到不是讓他去做副導演,板著的臉就松下來了,聽著祝禾后面好聲好氣說的話,不開心自然也是去了幾分,說起劇本,他也很好奇是個什么樣的故事。 說是古裝劇,但祝?,F在已發表的作品當中,除了《清歲》也就只有《太后》了。前者自己拍了,也播出了,直接創下了收視奇跡,靠一部劇直接捧紅了其中十來個演員,男女主演更是大紅大紫,他們長留影視也直接一炮打響。 說真的,這搞得他們對下一部劇的選擇也變得更加慎重了,生怕留意到了長留的觀眾們會對后面的作品感到失望。 這也是李導到現在還沒有開工的原因了。 而《太后》呢,還沒完結,就算是完結了,李導也想不好該怎么拍,這小說他看是看了,也覺得很好看,但他還是覺得要拍得好,那還是得讓擅長美食紀錄片的導演來,按照一般的劇情電視劇來拍這本小說鐵定是不行的。 這兩本都不太可能是鶴鳴要開啟的項目,那就只能說是原創劇本了。 李導真相了。 他手里拿著祝禾給《已秋聲》劇本,直接就看入迷了。 這才18集,劇情還沒有走到中期呢,就已經好幾個小高潮了,最后更是以謝棠表姐王妍的死將劇情推入了比小高潮還更讓人激動轉折當中。 王妍死之前,這對并沒有感情的表姐妹維持著某種平衡,她們互相扶持,但是又互相斗爭,在明白過來各自所代表的的利益集團是不相同的時候,更是直接撕破臉皮,大有老死不相往來的趨勢。 但是王妍卻在此時中了其他人的計謀,死在了一個雪夜,留下了年尚十一的九皇子。 她對謝棠的感情復雜,但在臨終前,還是對自己唯一的血脈千叮嚀萬囑咐,要他投靠謝棠。 哪怕最后成為了敵人,王妍還是相信,她這個表妹不是冷血之人,小九身上流著同她來源相同的一部分血,就能夠讓她將此稚子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更重要的是,謝棠有謝氏,有老皇帝的寵愛,但她卻沒有孩子,她也注定不會有自己的孩子。 小九,能夠成為她奪得王氏支持的籌碼,也能夠成為謝棠走上至高位的傀儡。 而之前她已經與謝棠腦鬧掰,她們這對印證著皇家荒唐的表姐妹,也在荒唐的深宮留下了一出大戲,老皇帝不會想到,她臨死了,最相信的還是謝棠。 至于兒子會不會成為工具?權勢博弈,從前是她跟謝棠博弈,現在不過是換成了她兒子跟謝棠博弈。權力漩渦中心,誰又不是命運的工具? 勝者為王沒錯,可誰又能說勝者不是身不由己? 王妍想起了初初入宮的自己,京都明珠,容姿更勝當年春華,偌大的宮廷姹紫嫣紅,她是最美的那個。 可惜啊,花色再濃,到了寒冬,也會凋零的啊。 李導看到這么一個風華絕代的角色下線,饒是經歷豐富,也沒能忍住,眼里有了熱淚。 “好,寫得太好了?!?/br> 他放下了劇本,擦了擦自己的眼角,泛出的淚光并不多,不過被劇集當中情節打動到的情緒依然久久不能散去。 這的確是大殺器,李導看完了劇本,一整個就是不舍,甚至猶豫片刻后還是厚著臉皮開口:“那個,福福,我們這,我們這《清歲》劇組還沒有開第二個項目呢,你看?” 他們是在帝都碰頭見面的,趙柯還在各地跑,跟好幾個衛視談《新聞》播放權的事兒。 《新聞》頂著琳瑯影視出品的名頭,導演還是在全球范圍內都有些許知名度的趙柯,原著小說跟之前大爆的《清歲》是同作者,甚至《新聞》的編劇還是原作者,這些buff疊加下來,受歡迎程度直接比《清歲》提高了好幾倍,獨播權幾家衛視都拿不下來,最后的結局就是幾家衛視聯播。 也就是趙柯因為這件事,現在不在李祝談判現場,李導才能這么厚顏無恥搶項目。 祝禾當然也知道,這個本子交給李導才是萬無一失的選擇,比起趙柯,李導更擅長拍細膩的情感,也更能掌握古裝劇的節奏。 《清歲》的大成功,祝禾也還是很想要復制的。 但沒辦法,誰讓這是祝禾早就答應了趙柯的呢? 而且,在此之前,祝禾也沒有想到自己寫宮斗和權謀也能寫得好啊。 她一直覺得,宮斗和權謀這兩個題材都需要高智商才能駕馭,不然寫出來的東西太小兒科,就是貽笑大方,寫《已秋聲》也是試水。 祝禾很相信自己寫小說的能力,但對她的腦子不怎么自信,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寫宮斗和權謀居然能寫得這么牛。后面好生尋思了一番,才逐漸明白過來——這還是輔修了歷史學的功勞。 看的史書多了,對一些計謀啊、政策啊、權力交涉啊,就潛移默化地更加了解了,也因此影響了她的創作。 當然,在發現自己寫這么好之前,祝禾對《已秋聲》的態度還是比較擺爛的,想著反正這只是劇本,到時候不行,可以推脫到自己寫劇本不行上去,再不然就直接甩鍋給趙柯,就說他不擅長拍古裝劇,所以拍毀了就好了。 一些真朋友的cao作,趙柯聽了都要感動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