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的青云路(科舉) 第148節
他再去看江云康,“江大人,你我兩國,如果繼續糾纏,只會兩敗俱傷。對你對我,都不是好事。而且周邊其他國家虎視眈眈,我們總不能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吧?” “不不不?!苯瓶祿u頭道,“沒有兩敗俱傷,只有你們呢?!?/br> “那日松大人,你要是拿不定主意,可以先回去問問你們的國主?,F在的情況是,你們損傷嚴重,我們卻還兵強馬壯?!?/br> 那日松再次陷入沉默,來之前,他就聽人說江云康和尋常歷朝的官員不太一樣?,F在對他步步緊逼,話里話外一步退讓都不肯,他是真沒想到,作為北狄使臣的他,竟然有一日會被人打壓到如此。 現在北狄最怕的,就是永平城出兵攻城。 已經損失一座永平城,北狄已經認清現實,他們目前沒能力攻下永平城。如果再若是周邊郡縣,那北狄真要被歷朝按著打。 而且他們也不知道江云康和歷朝皇帝的想法,到底會不會出兵,也都不知道,所以只能提前講和。 江云康把想說的話都說了,見那日松還是不言語,起身嘆氣道,“既然那日松大人做不了主,就先回去吧,等你們商議好了,再來找我?!?/br> 說完,他就轉身帶著木疆走了,只留下那日松和他的侍衛干瞪眼。 等江云康拐個彎,到了那日松看不到的地方,才拍著胸膛,和木疆笑道,“怎么樣,剛才爽吧?” “何止是爽,簡直是大快人心!” 木疆想要哈哈大笑,卻又怕被聽到,只能小聲道,“以前他們的使臣可神氣了,語氣高傲,話里話外對咱們歷朝都是看不上。誰能想到,那日松也有吃癟的時候,要是徐放在,一定忍不住拍手叫好?!?/br> “不過三郎,那日松要是不答應我們的要求,真的就繼續出兵嗎?” “我們再出兵,是可以攻下周邊郡縣,但你也知道,我們的兵力不足以鎮守那么多郡縣?!?/br> 江云康很清楚現在的情況,“那日松會答應我們的條件的,就算他還有一絲擔憂,我也能讓他馬上答應。你這樣,待會回去后,你就叫上徐放去練兵,多調一些士兵到東西兩邊的關卡,先嚇唬下那日松再說?!?/br> 第146章 永平城剛結束一場戰斗, 又緊急練兵。 消息傳到那日松的跟前,他當即黑了臉。 剛去講和,結果江云康轉頭就在練兵, 這不就是給他下馬威,告訴他永平城正厲害著,讓他老老實實送上貢品。 那日松憋著一口氣, 他的那些謀士們也堵著氣。 但誰讓他們這會弱勢,之前也確實出爾反爾。 沒辦法, 那日松只好快馬加鞭地回都城,尋求國主他們的意見。 在等那日松回復時, 江云康讓人把戰場清掃完,加快建設關卡。 城中百姓因為幾次戰役,對江云康越發信任,之前搖擺不定的人還很多,現在越來越多人覺得江云康能守住永平城。 幾日過去,那日松還沒來回話,京城里先來了書信。 江云康拆信時, 正好徐放也在,一開始是先笑著看, 后面則是皺眉。 “怎么,承安侯府有什么事嗎?”徐放放下茶盞問,“要是有麻煩, 讓我父親幫幫?!?/br> 信是承安侯親自寫的, 這還是江云康離開京城后,第一次收到承安侯的信。 一開始是報喜, 說五弟江云熠中了進士, 往后得靠江云康多多提攜。有說兩句客套話, 問江云康近況如何。 承安侯能問江云康怎么樣,看到這里,江云康就預感不太好。 等信的末尾,承安侯說要讓二哥江云啟來永平城和江云康混。 江云康的二哥也從武,但只有三腳貓的功夫,兵書什么的都不通,全靠家中花錢找關系弄了個活干。 現在承安侯要江云啟來永平城,無非是看江云康得皇上重用,又是一方父母官,想讓江云啟過來沾點邊。 除去死了的四弟,家中還剩四個兄弟。 大哥為人磊落,且心胸寬廣,不需要江云康cao心,反而還能和江云康互相提攜。五弟是個嘴上不饒人的,性格不討人喜歡,心思卻不壞,本性好強上進。六弟比較軟糯一些,卻也懂得知恩圖報。 唯獨二哥不求上進,還風流好色,本事不多,是非卻不斷。 “沒出什么事,是我父親要讓我二哥來永平城?!苯瓶蛋櫭嫉?。 徐放知道江云康家中情況,眼下承安侯寫信來,怕也不是商量,而是直接通知。父母的命令,又不好違背,不然傳個不孝的名聲,江云康之前做的所有功績都白費。 “你要是怕你二哥麻煩,就把他交給我cao練?!毙旆盘嶙h道,“就算是再懶惰的性格,到我手下,那也得老實聽話。到時候我好好磨煉他一番,指不定就吃不了苦,鬧著要回去了?!?/br> “他在京城吃喝不愁,還有兄長庇佑,非要來永平城?真是自討苦吃!” 江云康忍不住哼了一聲,沉思片刻,搖頭道,“不能讓他來永平城,我那個二哥,平生最不上進,他要是來了永平城,少不了添麻煩。我這就修書一封,讓賀將軍把他截在臨興關,讓賀將軍去cao練他,也是一樣?!?/br> 都是從武,可在京城領著閑職,和到真的戰場,是完全不一樣的。 江云康不信二哥吃得了這個苦,從小被孟氏寵著長大,本事又沒幾分。就是不知道,這個主意,誰給他父親出的。 這會的承安侯府,是一片喜慶。 殿試榜已出,江云熠高中進士,名次雖倒數,也也不容易。 在給江云熠辦酒時,孟家人和承安侯多提了兩句,說江家幾個二郎都有出息,唯獨嫡出的老二遠不如一個庶出的弟弟。 承安侯思索了一晚,就決定寫信給江云康。 一開始,孟氏并不同意。 她知道自個和江云康關系一般,不可能真心提攜二兒子。但承安侯說打斷骨頭連著筋,江云康再厲害,那也是江家兒子,逃也逃不掉的血脈。 孟氏再三思索后,又去找了大兒子,結果大兒子也說讓二兒子去歷練一番也好。 最終,孟氏還是送二兒子出門。 而江云啟自己,是不太愿意去永平的,他沒上過戰場,但是聽過不少戰場的事,刀劍無眼,隨時都會丟命。 但耐不住家中人勸說,總不能全家兄弟都厲害,唯獨他還止步不前吧。 想了想,江云啟也覺得舅舅他們說得對,去永平城待一段日子,到時候隨便寫點功績,回京城時好歹也有個一官半職。 就這樣,江云啟出發先去新余了。 而江云啟出發沒幾日后,承安侯想著幾個兒子都要光耀門楣,偷著多喝兩壺酒,醉了后就暈了過去。 大夫來診脈后,還是說承安侯身體太虛,不能再飲酒之類的話。 孟氏當時就把大夫叫到一邊,要大夫說一句準話,想知道承安侯到底還能活多少年。 大夫一開始不敢說,后來被孟氏再三追問,才低頭道,“侯爺的身子早就被掏空,好好拖著,也就是這兩三年的光陰了?!?/br> 孟氏當時就快暈厥過去。 她與承安侯早沒了夫妻情分,并不是傷心承安侯命不久矣,而是擔心承安侯死后,會影響兒子們的前程,特別是大兒子的。 如今大兒子深得皇上重用,正是最好升官的機會,如果守孝三年,待朝政穩定時,哪里還有大兒子的位置。 孟氏的一生希望,全寄托在大兒子身上,只能讓大夫盡量拖著承安侯,又換了承安侯身邊伺候的人,不許再出現偷喝酒的情況。 剛因為小兒子中舉來的好心情,孟氏又開始發愁起來。 另一邊,林府卻不一樣。 林源殿試不錯,中了第二十名,林家上下都非常高興。 不過,木須先生早就交代過,林家是商賈,就算林源中了好名次,也不要太高調,做些行善積德的好事便可。 故而林府這幾日都施粥送糧,卻沒有擺酒請客,但林府內里,是日日好酒好菜的慶祝。 而且在林府借住的薛見山,這次拿下武科狀元,更是一大驚喜。 薛見山中了武狀元后,立馬請命要去永平城為國效力,皇上感念薛見山的忠心,不僅給薛家加封,還給薛見山賜婚。賜的還不是別人,是徐放的meimei徐宜蘭。 這門婚事,外人看著是皇上賞識薛見山,這才做主給賜婚。 不過他們內里的人都知道,這是在薛見山中了武狀元后,去和皇上求來的。 薛見山得了江云康的恩惠,才能有今日的成就,他到了京城后,受到江云康和徐放等人的拜托,去拜訪了徐家、木家等。 在徐府時,便和徐宜蘭看對了眼。 三年前長公主就在為徐宜蘭相看親事,后來遇到先帝駕崩,各種事加起來一耽擱,便又拖了這幾年。 長公主為了女兒的婚事,是日夜發愁。直到薛見山上門后,發覺女兒的心思,這才關注薛見山。 不過她也是等薛見山中了武狀元,才點頭同意,不然以薛家現在的情況,長公主還是不太愿意把女兒嫁過去。 薛見山急著要去永平城,加上徐宜蘭的年歲也大了,他和徐宜蘭的婚事便沒拖,日子定在一個月后。 這個好消息送到永平城時,徐放是既高興,又發愁。 高興的是薛見山秉性不錯,愁的是meimei嫁了個武將,往后怕是要兩地分居。 江云康是真沒想到還會有這個緣分,現下京城里有那么多好消息,就等著薛見山來永平城報道了。 與此同時,江云啟也到了臨興關。 得知江云康要他留在臨興關,當即不高興,還是堅持要去永平城,卻被賀之洲給扣了下來。 江云康在信中寫,他的這個二哥生性憊懶,不是個上進勤快的人。他現在忙于永平城的公務,實在沒功夫處理這個二哥,讓賀之洲幫忙管管。 收到信后,賀之洲當即就明白江云康的意思,既然江云啟不老實,就先關起來餓兩天。他帶兵多年,就沒有訓不好的兵。 等江云康收到賀之洲的信時,看完后頗為滿意。 臨興關也是兵家重地,讓二哥留在臨興關,對家里還能說怕二哥上戰場丟了性命?,F下有賀之洲幫忙管教,希望二哥不要后悔。 家事處理完,江云康也等來了那日松的回復。 北狄愿意拿出那年歷朝給的貢品,只要歷朝愿意講和。 還是那個涼亭,江云康手里拿著一把折扇,氣定神閑地看著那日松道,“除了這些,北狄還準備了什么?” “你想還要什么?”那日松眉頭緊皺。 “這些東西,本來就是我們歷朝的,你們現在,只是還給我們而已。如今你們是戰敗的一方,既然戰敗,也該輪到你們給貢品?!苯瓶嫡f話時,身后的書硯遞過來一本賬冊,他打開給那日松看,“這上面是你們攻打永平城,給永平城帶來的損失?!?/br> “如果你愿意賠付一半銀子,我朝愿意和你們停戰一年?!?/br> “一半的銀子?”那日松的眉頭皺得更緊了,起身指著江云康,“你……你這是強盜!” “那日松大人此言差矣,我記得你們之前,也是這么要求我朝的。如果我們是強盜,你豈不是在罵北狄先祖是強盜?” 論嘴皮功夫,江云康也不差,看那日松被他說的滿臉通紅,他又接著道,“如果你們不同意也可以,往后該如何就如何。但你要是再來講和,我要的就不是五成,而是六成了?!?/br> 北狄的國庫已經捉襟見肘,若是再來幾場戰役,北狄其他的敵國怕是也會進攻北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