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的青云路(科舉) 第86節
江蕓自己心里就有些想法,聽說木家同意了,雖然不好意思,但也很快點了頭。 得了江蕓的同意后,之后的流程就快了。 承安侯府派人把江蕓接了回去,木府便立馬派人去提親。 因為木疆也是要回邊疆的,加上木疆和江蕓的年紀都不小,兩個人的婚事倒是比徐放的還要早六天。 木疆成親的聘禮那些,成氏早就準備好,只需要派人去庫房和老家取就行。 江蕓的嫁妝呢,在之前那份,孟氏簡單添了一點,便也很簡單。 林氏看孟氏辦得敷衍,她往日又和江蕓關系最好,除了明面上拿錢給江蕓添妝,私下里又給了江蕓一間鋪面的房契。 她挑了個傍晚沒人的時候去找江蕓,等屋里沒人,才把房契拿出來,“我知道母親給你的嫁妝不多,你之前的嫁妝又被那些黑心的用了不少。這個鋪子雖然不大,位置卻好,往后你放出去收租子,也夠你每月的嚼用?!?/br> 江蕓不好意思收,但林氏按住她的手,“我這人更講究實在的東西,日子過得好才是最重要。雖說木須先生他們都不是苛刻的人,但木須先生不愛錢財,jiejie手中還是要有自己的營生才行?!?/br> “之前你一個人過,開支什么都不多。如今要再嫁,手里沒銀子進項,心里總是會空空的?!?/br> 林氏自小看著父兄做生意,多少也受到一些影響,她完全不贊同視金錢如糞土的說法。人得先活著,才能談抱負。 江蕓感動落淚,這一大家子,也就知道林氏夫婦對她真心。其他人都是敷衍兩句,二嫂更是嘲諷她之前的話。 倒是林氏安撫她不要在意,之前是之前的想法,人有改變,是很正常的。 拿出房契,林氏又拿出一個單子,“因為二嫂添妝的東西不多,我不好越過她去。這個單子里,有布匹、藥材,還有一些瓷器等,就當做是你自己存的。嫁妝多了,你也能有面子?!?/br> 承安侯府近來的進項少,府里開支一再縮減。向氏手中確實沒什么錢,孟氏倒是有錢,但孟氏不舍得給太多。 林氏做人大方,也是真心為江蕓著想,才準備那么多東西。 江蕓自個是個溫柔細心的,林氏對她的好,都一一記在心里,“姝兒,你的這份心意,我記下了?!?/br> “二姐不用客氣?!绷质祥L嘆一聲,“以前想要見你都不方便,出城一趟都得急忙忙回來。如今你嫁給木疆,往后也在京城里,咱們互相也能有個照應?!?/br> “木疆要是對你不好,你就來與我們說,三爺必定幫你去討要公道?!?/br> 說到木疆,江蕓不由紅了臉。原以為武將大多是粗心大意的人,木疆倒是不一樣,人雖然黑一點,卻記得她隨口說過喜歡什么。 因為江蕓和木疆的婚事,三月初六時,江云熠也從江陵書院告假回來。 隨著婚宴的臨近,承安侯府也開始忙碌起來。 第84章 江蕓要再嫁, 顧家那邊很就聽到風聲。 劉氏在外邊說了不少江蕓的壞話,不過因為顧赫之之前太荒唐,反而被勸不要再造謠, 不然顧家名聲更差了。 不過劉氏怎么說,話也傳不到江蕓耳里。 這一次,是她自己相看滿意的人, 成親前更期待一些。 到了成親那日,木府的喜字貼完, 等木疆接了新娘子過來,兩人拜堂結束, 這門親事也就算成了。 喝酒時,江云康還調侃木疆,往后得喊木疆當姐夫了。 木疆的婚宴后,便是徐放的成親日。 徐國公府的宴席,比之木府,闊氣了很多。 江云康帶著林氏一塊去的婚宴,遇到了不少朝中大臣。大家一開始問他身份, 得知是承安侯府庶子,態度rou眼可見地冷下來。等再聽到江云康是這屆會員, 臉上的笑容這才多一點。 人之表面,便是如此。 不過江云康遇到了徐敬文,兩人剛見面, 徐敬文就夸江云康的文章好, 還說到了最后的殿試,讓他要萬般仔細。 不知為何, 他總覺得徐敬文對他態度格外好, 但兩個人往來很淺。 一頓酒席吃完, 江云康被灌得大醉,夜里還是書硯和其他小廝背著回去。 林氏也喝了些酒,兩個人躺下后,很快便呼呼大睡。 次日醒來時,江云康腦門仿佛要炸開一樣,用了熱茶,才稍微好一點。 “不行了,往后再不能這樣喝?!彼鲋~頭,坐在軟榻上看林氏梳頭。 “昨兒也是沒辦法,你得幫徐世子擋酒?!绷质鲜嵬觐^,轉身看江云康時,目光有些遲疑,好似有什么話要說,不過還是沒開口。 “也是,我不幫他擋酒,就昨日那些混小子在,他可不能入洞房?!苯瓶档吐曅α讼?,剛說完,奶娘就帶著安兒兩個進來。 這兩日江云康和林氏大多都在徐國公府,安兒兩日沒怎么看到林氏,一早就鬧著要過來。 “娘親,抱抱!”安兒自個會走,就是很慢,還得奶娘牽著一只手,蹣跚地朝林氏走過去,倒是沒多看江云康。 順順則是乖乖地由奶娘抱著,但黑溜溜的大眼睛一直看著被林氏抱住的安兒。 江云康伸手,“順順來,叔叔抱你?!?/br> 抱住順順后,江云康拿塊積木給順順玩,看順順安靜得像兔子,再去看一直說話的安兒,不由感嘆道,“他們兩兄弟,還真是不一樣。一個話多得不行,一個卻安靜得很。等他們長大后,也不知道會不會一直這樣?!?/br> “說起這個,我還真有些擔心?!绷质习櫭嫉?,“想讓安兒靜一會,我費勁力氣都不行。要順順多動動,也是一樣難。兩個小孩能中和一下,那該多好?!?/br> 林氏發愁地看了眼懷里的安兒,因為是剛睡醒的緣故,所以才比較安靜。 “小孩都有自己的性格,娘子不用著急?!苯瓶悼错橅槾蚬?,又哄著順順睡覺,但小孩兒就是不睡,聽到外面在擺飯,才抱著順順出去。 接連參加了兩場婚宴,江云康得去木府閉關讀書了。 雖然最近有很多結交的帖子,但江云康還是給推了。木須說這會大家做個點頭之交就好,往后一塊共事,到時候再看人深交。 在承安侯府待了一日,江云康才重新回到木府。 他剛到木府,就看到二姐在幫木疆收拾東西,“這是要走了?” 江蕓點頭說是,“突然來了消息,又要打戰了,將軍讓大家快些收拾,正午前到東城門外集合?!?/br> 江云康眉頭緊皺,這才新婚沒幾日,木疆就要去戰場,而且還不知道什么時候回來。他去找了木疆,看成氏拉著木疆說話,先開口喊了句“師母”。 “三郎來了啊?!背墒狭ⅠR對江云康招手,“你來得正好,快點多和木疆說點話,我去幫蕓兒收拾東西?!?/br> “三郎?!蹦窘粗瓶?,嘴唇動了動,雖然什么都沒說,但江云康已經明白他的意思。 “姐夫就放心去吧,木府這里有我呢?!苯瓶档?。 “嗯啊,有你這話,我放心多了?!蹦窘Φ?,“伯父伯母年紀大了,蕓兒又不是個潑辣的,我這一去,不知道什么時候再回來。希望下次再見,你我都是身有重擔的時候?!?/br> 二人目光對上,眼里都是對未來的期待。 木疆要走,徐放自然也要。 徐放比木疆成親時間還短幾日,這就要走,心里很舍不得,但想到敵方可能要打過來,又只能馬不停蹄地出發。 簡單收拾后,木疆便要出發了,江云康送他到門口。 “三郎,你金榜題名一定要給我寫信,我會在邊疆幫你慶賀的?!蹦窘f完,抱了下江云康,再依依不舍地去看江蕓。 等看不到木疆的身影后,江云康幾人才轉身進府。 這幾日,木須要帶江云康三人沖刺,便讓林源在家待著,先別過來。 江云康剛回竹屋坐下,鐘慶便到了。 林海和林全福一樣,是個做生意的好手,能把生意做好的,自然是個會看臉色的。從林家孫兒去跟鐘慶讀書后,林海就隔三差五地讓兒子帶東西去。只說是兒子要長身體,可小孩兒哪里要吃那么多補藥,還是送給鐘慶吃的。 不得不說,在好一點的條件下生活,鐘慶的氣色好了許多,至少面色不會太蒼白。 木須讓鐘慶坐他前面,“老夫沒有入朝為官,讀書的事我可以,但最后的殿試,考的不僅僅是學問。就讓鐘慶和你們講講他為官的事吧?!?/br> 文渝期待地看著鐘慶,他最佩服的就是鐘慶,因為他們出身都一般,但鐘慶可以從寒門子弟,但后來官居宰相,這一段心里路程,他很樂意聽鐘慶分享。 張博宇也是滿臉期待,兩手放在桌上,握在一起,緊張地看著鐘慶。 鐘慶輕咳兩聲,淺笑地看著江云康三個,“大家不用太緊張,隨意坐就好。我這人雖然登過高處,卻也掉了下來,其中也有許多不可取的地方?!?/br> 鐘慶在讀書上很有天賦,一路的科舉考試也很順利。 順利中了狀元,又順利進入翰林院。 最開始的鐘慶,年輕,又有抱負,帶著滿腔熱血進入官場。 原以為只要自己剛正廉潔,一心為國為民,就能發光發熱??苫噬峡粗辛怂牟拍?,卻又一而再地打壓他的理想。 他想屯兵屯糧,加強練兵,北上收服中原內陸的山河。但皇上只想守著這一半的江山,只要還能坐在皇位上,皇上就不在乎剩下的國土有多少。 “年輕時的我,因為冒失和大膽,被皇上貶了又提?!闭f到這個,鐘慶現在倒是口吻平淡,“現在看來,根基不穩前,做什么都太過任性。而且得上下一心,才能把抱負做到極致?!?/br> 憋了一肚子的怨言,到了辭官后,鐘慶才慢慢回味過來。什么于家的陷害,都比不上皇上的想法來得重要。若皇上是個有主張的,于家又豈會不附和。 說來說去,還是皇上……不行。 以前為官時,皇命就是天命,鐘慶只氣憤那些支持防守的朝臣。后來再看,那些人大部分只是順應皇命罷了。 這份不滿,還是要辭官前才爆發出來。 既然是如此的一個天子,他又為何要拼命地想收復山河,到了最后還累了一身病。 不過心里的這種不滿,鐘慶這會不好說。 看著年輕一代的面孔,鐘慶的眼里多了些期待,“話扯遠了,還是說回殿試?!?/br> “殿試在保和殿中進行,由當年的貢士參考。由高祖皇帝開始,殿試考試就不再淘汰學生,只有少部分情況才會發生淘汰的事。所以對于這場考試,努力的就是一個名次問題?!?/br> “從一甲到三甲,每一個名次階段,都有著很大的差距?!?/br> 這些事,大家伙都知道過。 但現在聽起來,還是很能振奮人心,畢竟殿試一過,大家便要開始選官,是從好的開始,還是從壞的開始,都可能決定了他們以后得命運。 鐘慶停下休息一會,再繼續道,“當今圣上這些年,出的題,大多是農耕治國方面。不講外貿,也不講武將屯兵,而是以農耕水運為主?!?/br> “民以食為天,為了穩定朝局,確實要治理好農耕和水運。這里面,又涉及到漕運、鏢局、農器等?!?/br> 張博宇出身官宦人家,江云康也是侯府出身,文渝以為他們都不懂農耕的事,故而才講得比較細致。 但實際上,江云康是帶了現代思想的人,他又是長在孤兒院里,不僅有生物和歷史知識,孤兒院附近就是一片大棚和農田。對于農耕的事,江云康還是很了解。 倒是張博宇,確實不太懂田間的事。 而文渝出身農家,雖然后來跟著邱杰去了江陵書院讀書,但從記事起就跟著家里耕作。往后每年回家,也常會幫忙。 他倒是很懂這個時代的農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