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超市 第163節
書迷正在閱讀:酣春十澤(校園H、庶子的青云路(科舉)、[西游記同人]一見圣僧誤終身、重生后病嬌夫君變忠犬、白桃妄我、[綜漫]兩生緣、穿成灑掃丫鬟后、小嬌妻懷的崽去哪了、宮女在逃、[綜漫]我當警校傳說的那些年
只是人們也清楚,陳國也只強盛了那么短短幾十年,在更長的時間里,陳國都是一樣的弱小。 一個小國,既沒有出一個名揚天下的名士,也沒有出一個力挽狂瀾的明君。 甚至連出名的jian臣貪官,或者暴君昏君都沒有。 陳國的一切都如此平庸,平庸到即便是陳國自己的百姓,都說不出自己的國家有什么值得稱道的地方。 年輕姑娘驚呼過后,以一種充滿期望的目光看著糧官。 糧官點頭,他看上去也格外驕傲:“這都是君上英明!” 老婦和姑娘一起點頭:“君上英明!” 老婦嘴里的“沒糧”也變成了“還有一點”,母女倆一起下到地窖里,搬出了她們僅剩的口糧——兩桶黃米。 并且還是不知道放了多久的陳糧,打開的時候甚至能看到從中爬出的黑色小蟲。 這段時間她們就是靠這些已經生蟲的黃米果腹,養活著一家四口。 糧官看清以后悠悠的嘆了口氣。 一路走來,他所見所聞都是這樣的景象。 他雖然是糧官,但糧官在陳國并不入流,既無法上朝議政,手里也沒有實權,上頭的長官下達了收糧的命令,他便要帶著人強逼百姓把糧食拿出來。 糧官并非世家出身,能有這樣一個小小的職位,全靠祖上蒙蔭,靠他爹長年累月的給上官送禮打典,才叫他能子承父業。 但他依舊是百姓,雖然不住城西,可家里也不富裕。 由于跟妻子感情很好,孩子一個接著一個,他要奉養雙親,還要養六個孩子,家里也常常缺糧,他能明白這些百姓的苦楚,可他卻什么也做不了。 因此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真真切切的為自己和百姓們高興。 在她們搬出糧食以后,糧官叫身后的士兵將斗拿出來。 斗長得很像漏斗,但形狀有些微區別,每個國家,甚至每個糧鋪的斗大小都不相同。 所以常常有糧鋪大斗收糧,小斗賣糧。 只是這一次君上讓匠人打造了一批一模一樣的斗,糧官們只能用這種斗收糧。 輕松好有多少斗之后,士兵很自覺地打開木箱,讓母女倆去家里尋裝錢的東西。 臨走的時候,糧官還告訴她們:“若要買糧,便去城東,那里有家奇怪的屋子,你們看見便知道了,那屋子門口就賣糧?!?/br> “不過你們今日若要去,最好現在就去,不然人越來越多,恐怕你們就擠不進去了?!?/br> 糧官說完以后就立刻趕往下一家。 母女倆在糧官走后依舊愣在原地,她們木木的看著木框中的鐵錢,深吸一口氣后年輕姑娘說:“我去找弟弟!我跟他們一起去買糧!” 她的兩個弟弟都在給商人當苦力,他們靠賣力氣掙錢,每日也能掙幾個錢。 如今有了這些錢,苦力的活可以先放一放,把糧食買回去才是要緊事!別去晚了沒有糧,那這錢就沒用了! 老婦也知道自己去了只能拖后腿,因此一邊關門,找幾塊布把錢兜起來后,才讓女兒從后門出去——免得周圍游手好閑的人看到她們拿到了錢,在外面堵她們。 雖然他們也不敢明搶,但幾個強壯的男人找她們“借錢”,她們也沒有辦法拒絕。 姑娘悄悄從后門出來,懷里抱著布袋子,鐵錢重量不輕,但她從來沒覺得自己這么有力氣過,她甚至能抱著沉重的錢袋子跑起來,她跑得很快,額頭很快滿是汗珠。 好在她的兩個弟弟都在城東干活,她沒找多久就找到了他們。 她到的時候,兩個弟弟正赤著上身,為商人卸貨。 她的兩個弟弟年紀都不大,一個十七,一個十五,她是大姐,但她這個大姐要比兩個弟弟幸福,因為她幼年時期,家里的情況還沒有這么糟,她是過過幾年好日子的。 “二郎!三郎!”姑娘朝著她的弟弟們揮手,“快過來!” 弟弟們只能停下,看了大姐一眼,又看了看站在旁邊的管事。 他們現在活類似于臨時工,他們只有干完了才能拿到這一天的錢,如果現在就走,那之前的勞動就打了水漂。 可他們又聽見大姐喊:“快過來!有要緊事!” 弟弟們只能放下手里的貨物,朝大姐的方向跑過去。 小弟剛沖過去,還沒站穩就問:“什么要緊事?!是娘出了……” 大姐沒等他說出口,就把懷里的錢袋子塞給大弟弟,塞完以后就小聲對弟弟們說:“邊走邊說,走!” 她不給他們反應的時候,一馬當先的走在前頭,兩兄弟互相看看,只能小跑著跟上去。 在前往城東的路上,大姐把今天發生的事都告訴了兩個弟弟。 她越說,兩個弟弟的眼睛就越亮,當她說到他們此時就是去買糧的時候,兩個弟弟腳步就已經比她更快了,他們明明是在走路,卻走出了平地滑向的氣勢,恨不能給自己插上一對翅膀。 去往城東的路上已經有了不少人,他們似乎也都藏著一個布袋。 整條路上都不斷又鐵錢撞擊的聲音響起。 等他們終于走到目的地的時候,哪怕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也被眼前這一幕驚呆了。 無數人擠在一起,這條路上幾乎沒有一處可以落腳的地方,人挨著人,臨淄城從未有過這樣的場景。 他們甚至看不見最前方是什么樣的。 好在這樣的場面并沒有延續多久。 有士兵從城中的方向趕過來,他們手里拿著長戈,驅趕著百姓們排隊,混亂的城東總算有了秩序。 姐弟三人雖然急,但也不敢往前擠,只能跟著隊伍慢慢往前挪。 他們親眼看到從前方回來的人都背著一袋袋鼓鼓囊囊的東西,他們的眼睛越來越紅,因為他們清楚,袋子里的東西一定就是糧食。 那些背著糧食回來的人臉上也帶著興奮的笑容。 甚至有人邊背著糧食往回走,邊對跟著他的孩子說:“走,回家爹給你做飯!” “一定叫你吃飽!” 姐弟三人只能繼續望眼欲穿的看著前方。 終于,前面的人越來越少,在太陽快要下山之前,他們總算排到了。 大弟弟連忙把懷里的布袋放到桌上,他們甚至沒有心情去打量攤子后面的新奇建筑,在他們心里,此時此刻只有糧食兩個字能觸動他們的心神。 攤子并不大,不過是一張長桌,上面放著斗,桌子的后面是大袋大袋的糧食。 里面全是黃米和小米,給他們派糧的人里有男有女,他們人數不少,互相之間甚至也不說話。 在打開布袋后,清點鐵錢的女人在清點好以后問他們:“這些錢要全部用完嗎?” 大姐連連點頭:“買的買的?!?/br> 女人:“太多了,你們能背回去嗎?” 女人又說:“你們不用擔心,這兒一直都會賣糧,不是賣了今天就不賣了?!?/br> 女人的聲音有些沙啞,同樣的話她已經不知道說了多少次,因為太過吵嚷,她說話全部靠吼,估計今天一過,明天她就別想說出一句話了。 大姐:“背的回去,肯定背的回去?!?/br> 女人也知道自己說了是白說,她說了這么多次,沒有一個人信她的。 老百姓都覺得自己是在撿便宜,撿便宜這種事,肯定是不能耽擱的,今天占了才是自己的,明天就不知道了。 女人嘆了口氣,沖旁邊的男人說:“一百八十斗?!?/br> 男人沉默著拿著斗去給他們盛糧食。 除了他們這一排,旁邊還有三排人,他們前面也有這樣一個算錢一個盛糧的派糧人。 姐弟三人在聽到一百八十斗的時候全身都在顫抖,他們激動的說不出話來,聚精會神的看著男人給他們盛糧。 男人并沒有把斗上面抹平,而是盛出了一個小尖,給他們裝到了袋子里。 那個袋子他們沒見過,可一點都不好奇,畢竟袋子再如何也沒有糧食重要。 米香在所有人鼻尖游蕩,不斷有人背著糧食離開,也不斷有人加入排隊的行列。 姐弟三人等了一會兒,終于等到了他們的糧食。 他們沒有廢話,甚至連道謝都忘了,互相幫忙背上了糧食。 臨走的時候,他們才對派糧的人道了聲謝。 只是已經有新人排了上來,也不知道派糧人有沒有聽見。 · 草兒這輩子都不想說話了,她根本沒有休息的時候,甚至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莎拉倒是想幫忙換班,可她的長相不允許,就算她想,葉舟也不會讓她出去。 這些糧食都是葉舟在系統里進購的,系統里的農副產品和日常生活產品,只要是葉舟的位面能買到的,都是他所在位面的物價。 收糧是葉舟給陳侯出的主意,他最開始擔心的是他送糧,或者低價賣糧,會讓陳國脆弱的經濟生態瞬間崩潰,但如果是用這種辦法,那就是陳侯在出錢補貼百姓。 陳侯給百姓們錢,再把差價補給葉舟,這樣下來,只有陳侯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不過陳侯也不是出不起這筆錢,他連王座都賣了,并且很快愛上了這種把死物換成錢的活動。 他幾乎把王宮里值錢的全賣了,各個封地的公族每年都會給陳侯進貢,雖然多數是做做樣子,但送的那么多東西里,總有幾樣是值錢的。 原本陳侯沒想過要動這些東西,畢竟他賞賜官員和公族也需要東西,以前都是把這些公族世家送的再送出去,但現在他不準備送了。 與其送,不如賣! 他把東西賣給葉舟,再在葉舟那里買低價糧食,給百姓們發錢。 只要糧食的價值是穩定的,那么許多東西,包括鹽和針等物,價格都會降低且穩定下來。 這等于是陳侯靠自己養活整個臨淄城的百姓。 葉舟給陳侯出這個主意的時候也提醒過陳侯,這樣做雖然能暫時解決百姓的問題,可一旦糧價穩不住,那臨淄就崩盤了。 想要真正穩定下來,那么秋收以后,陳侯就不能收田稅糧稅。 百姓手里有了余糧,可以自己把糧食賣到糧鋪后,陳國不缺糧后,這件事才能徹底解決。 陳侯思前想后,最后還是接受了這個提議,他也做好了在秋收后跟趙國魯國硬剛的準備。 不過葉舟倒是覺得,陳侯不給糧食,趙國和魯國找他麻煩的可能性其實并不大。 因為趙魯兩國在上次的對戰后,雖然表面看起來都偃旗息鼓,不愿意再打了,可邊關交界處依舊有多次摩擦。 陳國這個糧倉,趙國和魯國都想要,在旁邊有人虎視眈眈的時候,肯定不愿意把陳國推到對方的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