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快穿] 第199節
…… 137樓(離了個大譜):我到現在都沒搞明白,他們到底是怎么做到這點的?上世紀30年代,賣老婆是正?,F象。女人根本就不算人。 138樓(寂寞寂寞就好):因為鐵血軍最早的組成部分就有大量進步女學生。然后他們又特別重視婦女工作,積極吸收女性加入革命隊伍。打仗的是女的,搞后勤的也是女的,搞科研的還是女的。女人有職業,女人才有地位。 139樓(我是小灰灰):還是出身重要啊。這些進步女學生的素質高,就奠定了她們在鐵血軍中的基礎。要是大字不識的農婦,打再多的仗都沒用??梢姵錾頉Q定命運。當然,我很佩服她們。家庭條件那么好,居然還出來搞革命,還抗日。果然是衣食足而知禮儀,倉稟足而識禮節。只有真正的大家閨秀才能讓女性看到未來。 139樓(寂寞寂寞就好):樓上醒醒吧。真正決定抗日勝利的不是精英階層,而是勞動大眾。你這話要是讓鐵血軍的這些女前輩聽到了,估計要笑掉大牙。 樓主(叫我大可愛):當時在根據地掃盲,好多女老師都是女同志,根據地負責教育這一塊的也是女同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她們從教育源頭抓起,樹立的女性應該走出家門,積極參與社會工作的觀念。時間久了,大家發現這些女同志非常厲害,很多事都能做,然后才漸漸改變了看法。所以那些鼓吹女性回歸家庭的,真的不是蠢,而是壞。女性只有走向社會,才可能獲得平等的權利。平等從來不是別人的施舍。 141樓(我的麥克風):溜了溜了,怎么又扯到這個話題了?就不能好好說說鐵血軍和根據地嗎? 142樓(寂寞寂寞就好):我們一直都在說這個呀。鐵血軍能夠成功,難道不是因為人人平等嗎?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所有人才浴血奮戰的。 143樓(花開花謝花滿天):好奇一句,后來鐵血軍是哪支部隊呀?我是說解放之后。 144樓(寂寞寂寞就好):解放之后,江南本地人很多就地轉業了。還有約摸1/4的軍隊技術人才去了各地的建設兵團。剩下的大部隊跟隨他們的老領導去了東北。東北建設兵團的大部分班底就是他們。后來抗美援朝打響,他們因為在東北地區待了幾年,已經熟悉寒冷氣候,就又上了朝鮮戰場。正因為這樣,陳將軍就暫時離開了哈軍工,又去朝鮮打仗??傊?,就是不停打仗。 145樓(花開花謝花滿天):感覺好欺負他們啊,一直都在打仗,打的還是硬仗。 樓主(叫我大可愛):我聽過一種說法是之所以把他們派出去,是因為他們熟悉武器的cao作。因為炮兵屬于技術工種,短期內很難速成。但鐵血軍的炮兵配比高,所以他們一上戰場就能適應情況,不至于被聯合國軍的重火力壓著打。 147樓(花花宇宙):突然有個想法。當時把鐵血軍拉到東北去,是不是提防老毛子呀?就是說老毛子的武器跟鐵血軍是互通有無的,對他們的情況也了解。 148樓(寂寞寂寞就好):應該不是吧。中蘇好歹有10年蜜月期。在這個階段中,同志比同胞更靠得住。蘇聯也派了數千位援華專家來幫助中國進行建設。 149樓(花花世界):那可難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然為什么不直接讓陳將軍在南京籌建南京軍事學院呢?還就近原則呢。 150樓(花開花謝花滿天):攤手,這事兒真的難說。不過我聽講鐵血軍在朝鮮打仗的時候還教當地農民種土豆,直接提高了當地的土豆產量。 151樓(寂寞寂寞就好):哈哈哈,這是鐵血軍的傳統與特色,他們特別擅長搞農業,幾乎每個人都會種地。 152樓(花花世界):我特別好奇火箭專家龔麗娜的人生。我聽說她嫁給了蘇聯人,后來雙方關系斷裂,她是不是被隔離審查了,受迫害含冤致死了? 153樓(寂寞寂寞就好):別扯了。龔教授是這些老前輩中的壽星。她一直活到了新世紀。她和她丈夫被迫分離之后,雙方都沒再婚。一直到蘇聯解體,她丈夫從烏克蘭返回東北,在大連造船廠工作。他們的兒女跟隨龔教授生活在中國,現在都是哈軍工的老師。他們夫妻,是真的風雨同舟。 154樓(世界黑白灰):突然間感覺好遺憾啊,田教授和李將軍居然沒有后代。我特別好奇,他倆的孩子會怎樣? 155樓(花花宇宙):我感覺會壓力特別大。你們想啊,孩子媽是誰?孩子爹又是誰?那都是傳奇。在這樣的高壓下生活,承受了多少人的希望???我認為他們選擇不生孩子,是憐惜孩子的未來。 156樓(花花世界):臣附議。 …… 200樓(寂寞寂寞就好):別扯了。是因為他們身體不好。他們在戰爭年代都受過傷,身體底子弱。加上建國之后,他們也沒休養生息,反而更加忙碌,身體自然就垮了。我聽說是因為田教授的身體不適合懷孕,太危險。所以陳將軍選擇不要孩子,還專門做了結扎手術。 201樓(花開花謝花滿天):我的天哪!他怎么能做到的?簡直不可思議。男人傳遞基因的本能呢?又不要他生,又不要他冒險。我記得他建國的時候還不滿30歲呢。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呀? 202樓(花花宇宙):完了完了,我淪陷了,我宣布他才是我的男神。 203樓(寂寞寂寞就好):那是因為田教授人間值得呀。只要知道她有多優秀,就明白能夠陪伴她身旁,付出怎樣的代價都不足為過。 204樓(世界黑白灰):真的嗎?難道不是陳將軍不孕不育?我持保留態度,我嚴重懷疑問題出在他身上。田教授不過是為他背了黑鍋。 205樓(寂寞寂寞就好):樓上現實點。你認為在那個年代能查精.子活力嗎?再說陳將軍在結婚前連女朋友都沒交過,只有田教授一任妻子。如果他真是注重子嗣勝過伴侶的人,你覺得他會不會換老婆?社會輿論會不會支持他換老婆?你看看現在,多少女人不孕不育結局都是婚姻破裂。男人不孕不育,卻可以領養小孩。那個時候的社會輿論比現在更厲害。 樓主(叫我大可愛):好了好了,我感覺扯偏了。我認為支持一對夫妻走下去的志同道合,而不是他們生幾個孩子。我還認為,如果你的伴侶不是真正的共.產主義信仰者,并且是真正的實踐者,所有的女人最好不要結婚,不然真的會變成奴隸。 207樓(男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別天真,全國黨員有多少?奴役他們妻子逼迫她們為家庭犧牲的的男黨員又有多少?還是那句話,只要子.宮長在女人身上,男女永遠不平等。 208樓(寂寞寂寞就好):反對反對,我認為關鍵在于信仰問題。 …… 本帖8cj,封貼處理,請勿再跟帖。 第107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 田藍睡了很久。 她記得自己坐在床邊, 抓著陳立恒的手。那個威風凜凜的祝融將軍已經變成了皺巴巴的小老頭。 其實他的年紀并不大,走到生命最后一刻時, 他還沒來得及過60歲生日。 但沒辦法,戰爭摧殘了他的身體,建國以后,他又一直奔波在軍工建設事業上,身體早就垮了。 生命的最后幾年,他時不時就會因為心臟麻痹暈厥,好幾次差點悄無聲息地死在書房里。 現在, 醫生宣布他快要不行了, 田藍和他都覺得能夠接受,也沒有特別悲傷。 因為人總是要死的嘛,早死晚死,終究會化為一團灰燼。 陳立恒回顧一生, 感覺沒多少遺憾。雖然不是事事盡善盡美,但他已經盡力, 那就問心無愧。 唯一的遺憾就是, 他感覺早知如此, 當初就該勸田藍生個孩子。 “這樣我走了,好歹還有個人陪你?!?/br> 遺憾嗎?田藍認為不遺憾。因為這一生她過得很充實。有家庭有事業也有朋友。大家并肩合作, 為著同一個目標而奮斗。 只是看著躺在病床上已經走到生命盡頭, 卻還是為自己擔憂的陳立恒, 她又隱隱約約有點后悔。 如果有個孩子的話,也許他就不會那么擔心。 其實他有什么好不放心的呢?歷經幾世, 活了這么多年, 她完全可以把自己照顧得很好。 他這人啊, 就是好cao心。 在軍工大學那些年, 他還因為從歐美留學回來的□□有喝咖啡的習慣,而國內當時不生產咖啡,就攛掇她研究咖啡豆的種植。最后還真在云南種出氣候了。他們自己產的咖啡豆甚至出口創外匯了。 因為這事兒他可得意了,一直跟她吹噓,當初財政部想把他要過去,絕對不是看走了眼。事實證明,他本來就有經濟頭腦。 吹的和真的一樣。 一輩子都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有多少錢,總是隨手掏錢掏糧票資助學生和□□,如果不是秘書,每個月強行給他在食堂留下足夠的伙食費,他自己早就連飯都吃不上了。 這么個人,還好意思吹有經濟頭腦?兩輩子都不會管錢。 田藍覺得好笑。 她怎么就跟這人過了一輩子?臨了了,還讓他cao心。 她好的很呢,不管碰上什么事,她都能好好的過下去,她還有工作,她有自己的事業。 只是天氣晴朗時,獨自坐在陽臺的藤椅上,曬著大太陽,她才會偶爾想起他們的過往。 那天,她不過是笑著笑著就睡著了。一直睡了很久很久,久到看見自己的學生驚慌失措的跑過來,久到看見他們圍著自己哭。 為什么要哭呢?人總要死的,不過是早和晚的區別而已。生命的意義不取決于長度而取決于它存在的價值。人的一生漫長而短暫,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就已經足夠了。 她回顧自己的一生,不盡如人意之事總難避免。但她盡力了,那么她就問心無愧。 田藍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 其實作為經歷兩世的人,她特別好奇有沒有天堂和地獄的存在??上觳凰烊嗽?,她就這么一直飄著,直到迷迷糊糊地聽到了一陣嗚嗚的哭聲。 田藍感覺奇怪,她的墓碑都不知道送起來多久了,怎么還有人哭呀? “嗚嗚嗚,蘭花花,你太傻了,你為什么這么想不開?” 哭聲實在太大,不停地在她耳邊拉鋸,又悲傷又驚惶。 她實在被吵得吃不消,下意識地睜開眼睛。那不過是臆想中的動作,結果眼睛真睜開了。她瞧見了一圈腦袋。 趴在床邊哭的女孩還在嗚嗚嗚,某人看見躺在棺材里的尸體睜開眼睛,她嚇得瞬間打起了嗝,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周圍的人都嚇到了,一開始有人喊:“詐尸了,詐尸了!” 緊接著喊話的人腦袋上挨了一巴掌,更多欣喜若狂的聲音接二連三響起:“蘭花花你沒死???你還活著!快,喊赤腳醫生過來。那個蒙古大夫,居然說蘭花花死了!” 還在打嗝的女孩一把抱住田藍,嗚嗚嗚哭得更加激烈,伴隨著哭聲與打嗝聲結結巴巴地直抒胸臆:“蘭花花,你沒死,太好了。你個傻瓜,你為什么要跟老九跳河?你是不是瘋了?好不容易能回城了,你發什么傻呀?離婚就是了,怎么樣也不能想不開呀?!?/br> 短短的一段話,她磕磕碰碰地說了足足好幾分鐘。 這段時間里,田藍腦袋瓜子被強行塞進了一些散亂的記憶片段。結合這些片段和這位姑娘的哭訴,她可算勉強搞清楚自己現在的狀況了。 哦,應該是又穿了。 這個時代應該是70年代末期或者80年代初,知青大回城的時候。 按照國家政策,已經在下放地區成婚的知青,因為原籍無法解決其配偶的工作問題,所以原則上不能回城。 為了跨過這道硬杠子,大批知青選擇與配偶離婚,好返回城里。不管配偶是農村人還是和自己不是一個城市的人,大家都得趕緊去領了離婚證,不然就只能繼續待在下放的農村。 原主和她丈夫都是城里人,雙方原生家庭也都給他們找到了工作。假如不是他們一個來自上海,一個來自北京,那簡直就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可悲劇就在于他們老家不在一起,要回城只能離了婚一個回上海,一個回北京。 父母殷切期待子女回城,而夫妻又不忍心分離。這對小兩口承受不了強大的壓力和內心的煎熬,雙雙選擇投河殉情。 估計就因為這樣,田藍的魂魄穿到了她身上。 唉,這事兒鬧的。 已經活了兩輩子的田藍忍不住感嘆,多大點事,非得要死要活的嗎? 雖然說這時代人的糧食本隨著戶口走,異地調動工作又非常難,但辦法總比困難多呀。 首先一條,可以找人換工作。無論上海還是北京,都是人人向往的大城市。他們有調到一塊兒的需要,別人同樣有啊。只要自己找到互調工作的人,那這事就能解決。 如果調換工作沒戲,那就考大學呀。知青知青,知識青年。即便已經丟下書本七八年,但死都不怕了,你還怕學習嗎?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不試試怎么知道肯定就不行。 退一萬步講,就算連大學也考不上,兩人想要廝守只能留在農村,那就繼續留下去好了。農村再窮再苦,也好歹是和平年代吧。而且這個時期吃的再差也不至于餓肚子。比起戰亂時期,簡直幸福的跟天堂一樣了。 總之,無論怎么選擇,都比跳河自盡來的強。 女知青們都抱著田藍嗚嗚地哭,好幾個男知青卻一邊抽煙,一邊愁眉苦臉地嘆氣:“老九那個傻子?!?/br> 蘭花花是沒死,老九卻死的透透的了,連尸體都發僵了。 還在打嗝的女知青卻罵出了聲:“怪誰呀?肯定是老九那家伙出的主意。蘭花花什么都聽他的,他自己糊涂?!?/br> 男知青不干了:“話不能這么說呀,老九又沒逼蘭花花。他家都已經給他找好工作了,他回金城還怕討不到媳婦?” 眼看兩邊就要開始世界大戰,田藍琢磨著自己是不是應該開口勸阻時,一墻之隔傳來尖叫:“媽呀,詐尸呀,黑貓詐尸了!” 伴隨著兵荒馬亂的叫喊,坐在棺材里的田藍瞧見門口有幾道黑影躥過。那速度,趕得上被日本鬼子攆的中國老百姓了。 不過也難怪他們怕成這樣。 都以為死透了的人居然從棺材里坐起來了,而且還一步步走出了屋子,誰看誰腿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