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快穿] 第190節
敵人會從四面八方洶涌而來,海陸空三軍聯合作戰,來維護他們在江南的統治,來證明戰爭進行到這一步,他們仍然是贏家。 所有人都知道,最聰明的選擇應當是拖走日本人在城里的物資,然后將這座狼狽不堪的空城再丟給對方。 可鐵血軍既然打定了堅決阻攔為政府建立的主義,那么他們就必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短暫安寧了一個夏天的江南,又再度狼煙四起。 .w. 請牢記:,. 第102章 三十年代來抗日 揚州城戰火紛飛時, 在巷戰中苦苦支撐的日本兵期待的援軍遲遲未能到來。 倒不是全城的電話線都被割斷了,消息傳不去南京。而是此時此刻,南京城也不太平。 首先, 下關火車站, 一輛即將進站的列車, 莫名其妙發生火災。而后火車站槍聲大震, 引得南京城中憲兵和附近駐軍都趕緊過去一探究竟。 接著,城南的機場又出事了。 其實自從1938年初,蘇聯志愿航空隊兩次襲擊南京機場后, 日軍就加強了對機場的防護。后來經歷了游擊隊數次sao擾, 機場的防衛愈發嚴格。日軍不僅砍光了機場附近的樹木, 而且還加固了軍事工事。只要任何人敢靠近機場,都會暴露在密集的火網下。 除此之外,他們甚至在機場布置了一個加強中隊,并配備了一個大隊的偽軍, 合計足有800人, 以此保證機場的安全。 正因為這樣,機場火光沖天時,日軍在南京的司令部都陷入了sao亂。 就連他們的最高指揮官都百思不得其解, 機場是怎么出事的。 這事兒攤開來說也挺簡單。機場不是守衛森嚴嗎?那把守衛引開不就得了。 鐵血軍聲勢浩大地進攻機場附近的日軍據點,甚至動用的作為家里的重炮。那砰砰砰的聲響,隔著數里地都聽得清清楚楚。 日本人不知道, 他們聽到的聲音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鞭炮放在空氣用筒里炸開發出的聲響。 他們只瞧見照射燈下,青天白日.旗飄揚,炮.彈炸開后燃燒的火光,以為鐵血軍的主力終于對他們下手了。 眾人心驚膽戰,原來鐵血軍號稱要拿下南京城, 不是說說而已。他們居然動了真格。 據點內的守軍自覺守不住,趕緊請求支援。 距離他們最近的機場的守軍得令,立刻集合出發,馳援友軍。 結果大部隊一走,機場就倒了大霉。 鐵血軍匍匐前進,爬到機場的鐵絲網邊。用手榴彈炸開了帶電的鐵絲網,會負責燒飛機的戰友掃除了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后者帶了準備好的汽油瓶和用汽油浸泡透的棉花,直接扔進了飛機的駕駛艙。剎那間,火光沖天。 其他人則沖進汽油庫丟下□□,然后開著日本人的汽車,大搖大擺離開。 中途他們碰上日軍的憲兵巡邏隊,后者居然也沒察覺到不對。 忙得焦頭爛額四處滅火的憲兵,根本就沒心思對自己人的汽車投注太多關注。 正因為城中的sao亂,當揚州駐軍求援的電話打到南京司令部時,第15師團的高層第一時間并不相信中國抗日軍隊的真正攻擊目標是揚州。他們反而認為這是聲東擊西的計策。 抗日軍的用意是想將第15師團的主力部隊引出南京,好趁虛而入。 對,中國軍隊是沒有實力真正占據南京城。但即便是一次短暫的反攻,然后被迫匆匆撤退;那造成的政治影響也足以掀起軒然大波。 甚至會讓籌建中的南京新政府直接流產。 正是這份擔憂,讓第15師團南京司令部的指揮官遲遲無法下定決心馳援揚州。 一直到天光大亮,城中燃燒的火焰漸漸熄滅,南京城似乎又重新恢復安定,司令部才派出一個大隊和一個加強中隊朝揚州出發。 到這個時候,援軍應該加快步伐,以最快的速度沖向揚州了吧。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這兩支分別沿著長江和公路往揚州進軍的隊伍卻像是在打拼,看誰速度更慢。 他們為什么不著急?因為直到他們出發的時候,他們依然堅信中國部隊的真正用意絕非占據揚州城。 這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司令部到現在都沒有放棄的中方在聲東擊西的看法。鐵血軍對揚州的進攻不過是佯攻。他們時刻準備攻打南京城。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他們出去支援揚州,豈不是正好中了中國軍隊的jian計? 故而,水陸兩軍都走的拖拖拉拉,時刻準備著回馬一槍。 還有種可能是鐵血軍真的在打揚州城,老兌現他們曾經吹過的牛,要反攻城市。 但打歸打,他們并不會占據揚州城。 日本人跟他們打交道的時間長,太了解這群人的做派了。他們打游擊戰的精髓不再占據一城一地,而是竭盡所能,消滅對手的有生力量。 就算他們已經拿下了揚州城,那他們也不會久留,而是在城中掃蕩一空,帶著重要的戰略物資重新躲回農村。 這才是鐵血軍的做派。 既然如此,那自己為什么非要急吼吼地沖去揚州跟鐵血軍硬杠上呢? 那群家伙神出鬼沒,武器在中國部隊里絕對算得上精良,打仗又兇又狠。 之前為了支援蘇北戰役,他們第15師團曾經在金壇、溧水、宣城、灣址一帶跟鐵血軍面對面地打過仗。 結果呢?結果就是第51聯隊全軍覆沒,第54聯隊傷亡過半。 要知道,作為一個丙種師團,第15師團總共只有步兵團下轄3個步兵主力聯隊和三個輔助聯隊一個搜索大隊,滿編人數也不過在在12800人左右。 一個春天,他們就被打的縮回了南京城,什么金壇、溧水、宣城、灣址通通都成鐵血軍的地盤。 更讓第15師團駐軍崩潰的是,師團第一戰線的最高長官,以心狠手辣對士兵燒殺搶掠極為縱容的田路朝一少將也在這場戰斗即將結束的時候,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 對,他的確不是死在江南戰場上的。 可如果不是戰斗打的那么慘烈,那即便棗宜會戰要求第13軍分兵援助,他們第15師團也不會兵源不足。田路朝一少將更不會因此而特別飛往武漢參加會議商定該如何應對這種情況,自然也不會在回程途中被游擊隊擊落飛機,成為在中國戰場上第一個喪命的日本將級軍官。 而詭異的是,那支新四軍的游擊隊甚至沒有重機槍,就憑借幾挺輕機槍,居然打下了由重型轟炸機改裝而成的運輸機。 此事傳回江南,日軍隊伍中除了感嘆田路朝一少將英勇無比,為天皇盡忠之外;另一個聲音也漸漸大了起來。 不少下層官兵都在偷偷傳言,說田路朝一少將是得罪了中國的山神,所以飛機才會墜落在黃梅塞老祖山上。 這種說法遭到了長官的嚴厲呵斥,甚至還有人為此被關了禁閉。但流言就像幽靈,永遠無法禁止。經過了整個夏天,也沒有消失。 現在,行走在與鐵血軍交戰的路上,馳援部隊誰都不愿意加快步伐。 注定了對方會撤退,那就干脆等他們撤退好了。中國有句老話說窮寇莫追。那些跟大日本皇軍作對的不就是窮寇嗎? 可惜援軍的速度再慢,烏龜也能慢慢爬向終點——揚州城。 而這正是無論鐵血軍還是新四軍亦或者東北軍都沒辦法忍受的事。 雖然新四軍并不贊同鐵血軍非要占據揚州城的想法,但作為盟友,他們還是跟鐵血軍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在日本兵馳援的途中設置了伏擊。 至于鐵血軍本身,自然不會讓援軍安安穩穩地抵達揚州。數千人的隊伍埋伏在山中,埋伏在蘆葦蕩,埋伏在公路旁。 翠英率領的狙擊隊已經輪流休息過,此刻正精神抖擻地隱藏在山坡的雜樹野草中。 他們身上穿的是不知道后勤究竟從哪兒弄來的迷彩服。 這衣服挺耐磨的,就是不怎么透氣。九月天的大太陽底下,穿在身上,悶一身汗。 但誰都不敢脫下。 因為這衣服的隱藏性能實在太好了。穿上迷彩服往叢林里一鉆,隔著二三十米遠,敵人就看不出來自己對面居然站著個人,還以為是樹葉。 這正是他們狙擊手隱藏在暗處最需要的偽裝。 “來了來了?!?/br> 每一名狙擊手都配備了專門的助手,用以掩護。 翠英的助手小芹神情激動:“日本鬼子來了?!?/br> 翠英立刻傳令下去:“全體人員準備?!?/br> 小芹不甘心,恨恨地盯著漸漸遠去的日本鬼子:“翠英姐,咱們真的不打他們嗎?就這么讓他們走了?” 翠英表情嚴肅:“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要盡忠職守,不能想當然,一切以上級指示為準?!?/br> “那就讓他們這么跑了?” 翠英的眼睛盯著山下公路上前進的隊伍,聲音平靜:“上級自有安排?!?/br> 她沒忽悠自己的小助手,上級的安排很快從天而降。 因為公路被挖斷了,被迫跑步行軍的日本兵初秋季節就感受到了飛雪飄揚。那白花花降落在他們頭頂上手邊以及腳下的,是一張張印滿了字的傳單。 整支隊伍陷入了短暫的sao亂,所有日本兵都本能地抓緊自己手上的槍,進入戒備狀態。 可是周圍靜悄悄的,沒有槍聲也沒有炮聲,安靜的仿佛除了他們以外,任何人都不存在。 就好像這些傳單是真的從天上掉下來的一樣。 明治維新之后,日本的義務教育推行的頗為成功。最起碼的,這些日本兵起碼是小學以上的文化水平,每個人都識字。 而識字的人看到寫滿字的紙時,都會忍不住好奇,想要看看紙上究竟寫了什么內容。 除了那些負責警戒的士兵之外,大家幾乎都一目十行用視線掃過了傳單上印的日語。 日本兵恐懼的襲擊沒有到來,而他們的大隊長卻發出了“八格”的咆哮。 旁邊的士兵說了句什么,騎在馬背上的大隊長居然怒火中燒,狠狠地一巴掌打了過去。 然后他拔出了指揮刀,發出哇哇的怪叫。 翠英等的就是這個時候。 拿指揮刀的都是大官。作為狙擊手,她的目標就是隊伍的指揮官。 田主任說了,在身體素質上,女狙擊手絲毫不遜色于男性。而女性的忍耐力、抗壓力以及忍受疼痛身體不適的能力往往比男性更強。 所以,女狙擊手可以比男兵做得更好。 現在,就是她在戰場上驗證田主任話的時候了。 扳機扣動,子彈飛出,咆哮的日軍大隊長還沒有來得及甩出第2個耳光,他的太陽xue上就多了一個黑洞。然后,他手上的指揮刀和他的身體一道從馬上躍下,像滾下來的麻袋。 槍聲接二連三地響起,那些咆哮著壓制士兵的中隊長、小隊長接連不斷地倒下。 狙擊手們一槍接著一槍,瞄準目標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