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快穿] 第148節
牛工程師抱著妻子的肩膀,不停地安慰:“你看到了吧?這就是咱家的護院,不用怕了,你不要怕?!?/br> 他老婆抖了半天,只問了一個問題:“付得起工錢嗎?這么多人,工錢不少吧?咱家被搶了,沒錢了呀。怎么辦?這些護院會跑的?!?/br> 刺刀隊的人中場休息,翠英看見田藍,大著膽子過來打招呼。聽著身上穿著旗袍的女人說的話,翠英皺起眉毛,氣呼呼道:“我們不是地主老財的私人護衛隊,我們是人民的衛士,我們只為人民打仗!” 還護院?想的挺美的。 誰知道這穿旗袍的女人跟紙糊的一樣,自己又沒吼又沒叫的,她就臉色慘白,整個人跟要死過去一樣。 田藍趕緊喊了句:“別擔心,我們就是你們的護院,我們鐵血軍是根據地所有人民的護院?!?/br> 翠英有些茫然,這跟周老師他們說的好像不太一樣。 田藍微笑著看她,給她做思想工作:“我們是人民子弟兵,當然要守衛人民。我們自然也就是人民的護院?!?/br> 翠英勉強接受了這種說法。她看著這些人身上的長衫和旗袍,又想到了周老師的教導:不管是穿長衫還是短衫,只要踏實做事,我們都是人民中的一部分。 她點點頭,表達了自己的友善:“你們要是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直接招呼我們。如果也想加入民兵隊,那就過來報名。我們每天早上跟晚上各訓練一個半小時?!?/br> 小孩子們先尖叫起來,除了被刻意教導成所謂的小淑女小紳士之外,就沒幾個孩子,不喜歡刀槍。官兵抓賊的游戲流行了幾千年,現在大刀和長.槍就擺在他們面前,他們不激動才怪。 大人們面面相覷,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接這個話題。 田藍笑道:“就算不上場打仗,這也是鍛煉身體的好辦法。別的不講,真要逃生的時候,你身體好,跑得都比別人快?!?/br> 她這么一說,眾人都不由自主地看向場內的人。 這些民兵沒有軍裝穿,身上基本都是短褂。那褂子洗的發白褪色不說,上面還補丁摞補丁,瞧著就破破爛爛,但是叫人看著卻并不厭煩。 因為他們的精氣神不一樣,看著就是積極向上的姿態。 他們的身材也沒有瘦削的跟蘆柴棒一樣,因為剛訓練過,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面上都紅撲撲的,看上去就很健康。 唐老師試探著問了句:“這邊的糧食夠吃吧,我看大家不像天天餓肚子的?!?/br> 田藍微笑:“現在夠吃,我們還開墾了不少荒田,以后也夠吃?!?/br> 實際上,今年夏糧的總產量沒有增加。春耕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忙著打仗了,打了整整一個春天,哪有精力抓農業生產的事。 不過他們搞了三三減租,地主吃了虧,農民卻因此有了填飽肚子的糧食進倉。正因為這樣,大家才敢放開肚子好好吃了幾頓飽飯。糧食養人,吃飽了肚子的人走出來的精氣神都是蓬勃向上的。 田藍估摸著等到秋收時,根據地的糧食產量起碼能翻一番。到時候即便人口多了一倍,她也不擔心口糧不夠。 今年還可以再開墾荒田,這樣秋收之后種植高產小麥,明年夏收時,大家就能吃得更飽了。 唐老師等人家境尚可,起碼小孩子沒嘗過挨餓的滋味,所以他們并不關心吃不吃飽飯的問題,他們只好奇:“我們也可以當兵嗎?” 他們的爹媽嚇得夠嗆,誰會讓自家的小孩子當兵呀? 田藍搖頭,語氣遺憾:“你們年齡太小了,還不能當兵?!?/br> 雖然現在的部隊娃娃兵極為常見,十二三歲的軍人比比皆是,但鐵血軍對正式軍的要求是年滿15歲。年紀更小的人就放在民兵隊,先熟悉訓練,繼續上學,省得到時候都是文盲兵。 這幾個孩子都露出了失望的神色。因為他們已經被威風凜凜的大刀和刺刀俘虜了呀。多氣派呀,看看他們,多威風。 田藍又安慰垂頭喪氣的小孩:“不過你們可以參加兒童團。我們的抗日小學有兒童團,同樣會有軍事訓練?!?/br> 唐老師的妻子眼睛發亮:“你們這里也有童子軍嗎?我以前從事過相關方面的工作,我可以過去幫忙?!?/br> 田藍知道童子軍這個名詞,但她搞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便只好含糊其辭:“我們這里的兒童團跟童子軍不完全一樣,更加側重于偵查以及軍事訓練,還有就是愛國教育。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只有兒童信念堅定,我們的持久戰才有取得勝利的那天?!?/br> 唐先生的妻子連連點頭:“我也贊同,不知道你們現在開設了哪些課程?我對水上救生和醫護急救這方面相對了解些。電子和無線電以及cao艇、航海我不熟悉?!?/br> 田藍差點當場暈倒。她沒聽錯吧?急救知識這些不說,cao艇、航海這么專業的內容,童子軍居然也要學。 媽呀,太好了,他們鐵血軍急需這方面的人才。 田藍當機立斷:“沒有的內容我們可以加上去。古老師,這件事就拜托你了。硬件條件我們來想辦法,師資力量你多幫幫忙。把親朋好友同事都發動起來,我們即便在敵后,培養中華民族未來希望的工作卻絕對不能斷!” 古老師的眼睛瞬間亮了,面龐都像會發光,她直接點頭應下:“好,我盡力而為?!?/br> 田藍猶豫了半秒鐘,到底還是大著膽子問:“古老師你以前是學醫的嗎?” 古老師搖頭否認:“我只受過兩年醫學訓練,算不上專業醫生?!?/br> 不過這對根據地來說已經足夠了。 1938年的聚龍山區,醫學資源薄弱的可憐。為數不多的醫院都集中在大城市里,農村地區只有零散的醫館藥堂。畢竟人民貧苦,大部分人生病根本不會求醫問藥,而是硬扛。 扛著過去是命大,扛不過去就認命。 根據地當然不能放任這種情況,他們把藥堂集中起來,就是想要盡可能治療更多百姓。 除此之外,田藍還想搞愛國衛生運動。只有改善了生活環境,人民的身體才能更健康,才能積極投身于生產建設,才好在戰場上跟鬼子抗衡。 只是這種專業事務必須得有專業人才牽頭,否則門外漢再折騰也找不到入門的法寶。 田藍從自己的黃挎包里翻出了一本簡易版本的《赤腳醫生手冊》,這是她辛辛苦苦抄下來的。原版里面有很多政治宣傳的話,此時此刻叫人看見了會感覺很詭異。 為了在空間里抄這本書,她可真是手都要抄斷了。 現在,她要把書送給古老師。 “這本教材是我偶然間得到的,是訓練鄉間醫生的法寶,尤其適合江南地區使用。我有個不情之請,希望古老師可以在訓練童子軍時,盡快培養一批衛生員,早日投入到鄉村衛生建設中。有兩個重點問題急需解決,一個是人民的生活衛生問題,比如說飲水,比如說個人衛生。另一個就是生孩子,我們需要盡快培養新式接生員,來降低母嬰的死亡率?!?/br> 古老師翻看教材,越看越驚訝。因為這本書包羅萬象,甚至還教人針灸,可以說是一本醫學大全。 她抬頭看田藍,認真地強調:“我沒學過中醫,也不會扎針灸,這一部分需要其他人來授課,不知道可不可以?!?/br> 田藍點頭:“這方面你不用擔心,我們會找大夫來上課的。重中之重就是女人生孩子的問題,大夫幫不上忙?!?/br> 雖然大清國也亡了幾十年了,但眼下江南農村地區女人生孩子是絕對不會讓男人插手的,都是靠接生婆。接生婆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無菌觀念基本為0,大人孩子一旦發生感染,能活下來的可能性低的可憐。 古老師自己也生過孩子,自家孩子也夭折過,知道那個過程究竟有多痛苦。她點頭應下:“那我先好好看看教材,把學員組織起來,盡快開始上課?!?/br> 田藍如釋重負,捂著胸口道:“幸虧有您幫忙,不然我真是要崩潰了。這管人可比打仗難多了,事情多的要死,我天天都想回戰場?!?/br> 幾位遠道而來的新根據地人都笑了起來,還有人強調:“敵后跟正面戰場都是戰場,我們就是不拿槍,也是在抗日?!?/br> 眾人聽了都點頭,只有牛工程師的妻子突兀地問了聲:“女人也能打仗嗎?” “當然?!碧锼{語氣輕松,“我,我們,我們都打過仗,都殺過鬼子。鬼子敢搶我們,我們就讓他們嘗嘗子.彈和大刀的味道?!?/br> 身穿旗袍的女人滿臉認真:“你們不害怕嗎?他們真的跟鬼一樣,他們不是人?!?/br> 田藍的面色仍然一派輕松,語氣也輕快:“對,他們是和鬼一樣,所以我們直接把他們變成鬼。只可惜他們不會變成羊,不然的話,我們還能直接賣錢?!?/br> 大家一愣,旋即哈哈大笑。這是著名的不怕鬼的故事《宋定伯捉鬼》里的段子。人怕什么鬼呀?鬼都是人被殺了變成的,怎么說都是人比鬼厲害。 田藍鼓勵地看著穿著旗袍的嬌弱女子,諄諄善誘:“我第一次殺鬼子的時候也很怕,他們有三個鬼子,還有一個漢jian。眼看我們整船人都要被糟蹋了。但是我們集體反抗,打死了鬼子搶了船,然后我們就加入抗日的隊伍了。以后殺鬼子的次數增加了,我們慢慢的就一點點也不怕?,F在鬼子站在我們面前,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殺死他們,而不是拔腿就跑。消滅恐懼的最好方式就是打敗讓你恐懼的對象。當你發現你可以殺了他的時候,你就真的一點也不怕了?!?/br> 穿旗袍的女人胸口劇烈起伏,臉上紅紅白白,在恐懼和激動的情緒之間來回搖擺。她的手攥得緊緊的,整個人緊繃的讓人擔心,稍微一用力,弦就斷了。 然而她還是主動開了口,卻不是對著田藍說話。她張口招呼抹著汗的女民兵:“你見過鬼子嗎?你殺過鬼子嗎?你怕不怕?” 那女民兵過來是向田藍請教種地問題的,上次田藍解決了玉米生蟲以及韭菜地里的蟲子難題,所以大家很信服她。 這會兒聽了客人的話,女民兵愣了下,然后相當老實地點頭:“見過,沒殺過,怕?!?/br> 穿旗袍的女人胸口起伏的更加厲害,聲音也打哆嗦:“你也怕嗎?你怕你還……” 女民兵笑了起來:“怕也要往前沖啊。不往前沖的話,日本鬼子就要殺死我們啦。我們怕也要反抗,等到打死他們,害怕的就是他們自己啦?!?/br> 這個道理還是女先生們說的呢。我們為什么怕鬼子?因為鬼子能殺死我們呀。如果反過來呢,害怕的人當然就變成了鬼子自己。 所以怕沒有用,有怕的時間,不如好好訓練。用日本鬼子的血,來洗刷大家心中的恐懼。 女民兵熱情地邀請:“你也跟我們一塊訓練吧。我現在感覺自己渾身都有勁,比以前可舒坦多了?!?/br> 穿旗袍的女人抿了下嘴唇,到底沒有當場答應,而是含糊其辭:“你們每天都在這兒訓練嗎?” 女民兵點頭,退而求其次:“對,我們每天都過來,這邊地方大。你可以過來看,我們還唱歌演戲呢?!?/br> 古老師等人都驚訝的很,沒想到這鄉下地方雖然沒電影看,居然還會搭戲臺子,專門請人唱戲。 第二天傍晚,滕先生等人結束在兵工廠的工作,回家都沒來得及吃晚飯,就聽見外面咚咚鏘鏘的鑼鼓響。 幾個同事兼鄰居面面相覷,都從對方的臉上看見了驚喜。真沒想到,這么快就有戲看。 自從日本鬼子占領南京城之后,大家就成了驚弓之鳥。別說去戲園子看戲了,連電影院大家都不敢鉆。越是壓抑,越是渴望,導致大家雖然清楚這里不會有什么名角表演,但還是忍不住伸頭朝外面張望。 昨天那位主動搭話的女民兵瞧見了他們,便開口熱情相邀:“幾位先生都出來看看吧,今天有新戲呢,保準熱鬧?!?/br> 滕先生本來沒什么興趣,他要和同事討論兵工廠的生產示意。目前兵工廠干的活主要是修理槍械,制造手榴.彈,連子.彈都沒開始正經生產。鐵血軍對他們的要求是盡快子.彈上線,以滿足戰斗的需求。 造子.彈當然沒那么容易,現在雖然有設備,但需要解決的難題不少。他想和同事好好商量下,怎樣才能提高生產效率。 但人家都上門請了,而且他們是新客,不好太不合群,于是大家只好點頭:“好好好,我們吃過了飯就過來?!?/br> 女民兵的大孩子都快娶媳婦了,在村里算半個奶奶,倒沒什么男女之大防的概念,她哈哈大笑,直接招呼道:“等你們吃過飯就沒位子了,端著飯碗過來看唄?!?/br> 眾人這才發現外面的人很沒規矩,有人手里端著破瓷碗,有人干脆抓著兩個饃饃,一邊吃一邊盯著舞臺看。 昨天帶他們過來的那位田主任,當時看著還斯斯文文的,現在距離斯文兩個字可隔著崇山峻嶺。她手上拿著根玉米棒子,一邊啃一邊和人說話,毫無用餐禮儀可言。 唉,就知道兵跟匪差不多,也不敢指望她們能夠斯文了。 牛工程師家的孩子還盯著人家的玉米棒子,滿懷期待:“mama,我們今天也有玉米吃嗎?” 他家今天吃的是大米飯和炒菜,有大米吃的時候誰會吃玉米呀。 小孩立刻不滿,委委屈屈的:“我要吃玉米?!?/br> 他跟抗日小學的同學上了半天課,還去田里滾了半天,又學著站崗,忙得不亦樂乎,倒是沒那副畏畏縮縮的樣子了,正在開始往野的方向發展。 牛工程師皺眉,訓斥孩子:“你哪有那么多要求?有的吃就不錯了!” 小孩子嘴巴一癟,當場就要哭起來。 還是女民兵開口解圍:“我當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呢?不就是幾根玉米棒子嗎?” 她揚高了嗓音,主動詢問田藍,“小田先生,你那還有玉米棒子嗎?我家今天吃的是餅?!?/br> 田藍笑著點頭:“還有兩個,這是糯玉米,味道可甜了?!?/br> 牛工程師想要推辭,然而他家小孩已經高興地跳了起來,口中大喊:“我要吃甜玉米!” 牛工程師都沒來得及阻攔,他家的臭小子已經接了人家的玉米棒子,歡歡喜喜地咬了起來。 他十分不好意思,趕緊同田藍道歉:“對不住,把孩子慣成了這樣,實在是沒臉。您來家里吃飯吧,我家煮了米飯?!?/br> 田藍毫不在意地擺擺手:“沒關系,一根玉米棒子而已,不值得什么的。對了,你們在廠里還習慣嗎?有什么意見和建議你們隨時提,千萬不要有思想顧慮?!?/br> 滕先生跟同事互看一眼,開始一條條地說今天發現的問題。主要分兩部分,一個是工人的管理,規范化cao作很不夠,帶有強烈的隨意性。這樣他們兵工廠出產的產品質量會大幅度下降,這件事必須得解決。另外就是生產武器的設備需要改進,這樣才能生產更高端的武器。 “有兩個方面是我們之前接觸過的工作,一個是防毒面具,這可以應對化學武器攻擊。日本鬼子沒有道義可言的,別看國際上已經有公約說不讓用化學武器,但他們還發射迫擊炮的時候就會上芥子氣,害死了好多人。如果沒有防毒面具的話,我們打仗會很吃虧。另外一個就是仿制大炮,德國蘇羅通50倍37毫米戰防炮,有了這個,我們就可以對付日本鬼子的坦克了。我研究過一段時間這種大炮,它很好用,但技術難度很高,需要套筒身管技術制造。它由內、外兩根身管熱套而成。所謂熱套,就是先將外套筒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