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快穿] 第65節
天啦!看到寧甘農場自己印的信封,她的心就開始歡呼雀躍。 她的小伙伴們實在太可愛了,在信里一個勁兒地叮囑她,要是缺什么就打電話發電報回來講,千萬不要舍不得花錢。大家專門攢了一筆資金,就是給她花的。 他們寧甘農場出去的人凡事都不會扣扣索索,一定大大方方。 “這是我們種出來的第一批蜜瓜和南瓜,大家都說好吃。我們給你寄過去,你讓三江農場的人也嘗嘗,好叫他們知道,我們寧甘好的很,什么都不比他們差?!?/br> 田藍貪婪地看著信紙,恨不得將一個個字都吞到肚子里。那一個個方塊字就是一張張鮮活的臉啊,這是她的小伙伴們,她最親愛的小伙伴。 他們真是棒極了! 高衛東吃的好說的好,主動招呼田藍:“既然這個蜜瓜這么甜,這個南瓜這么好吃。咱們也種點兒吧?!?/br> 其他人紛紛點頭,蜜瓜他們搞不清楚,沒種過。但是南瓜這東西大家卻都知道,那真是瘋長,你撒下一顆種子就能收獲好幾個大南瓜。 南瓜這東西還比較好保存,你只要存放得當,一直吃到冬天都沒問題。 田藍頭都沒抬,只提醒他們:“在這邊種可吃不出這個味,只有大西北的環境才能長出這樣的瓜?!?/br> 其實這話本身沒什么,但是她陰陽怪氣的時間久了就犯了眾怒。 高衛東瞬間火冒三丈:“大西北,大西北,你的大西北可真是好。你既然什么都看不上咱們三江平原,那你回你的大西北去???誰留著你不成!” 沒想到田藍卻抬起了頭,眼睛直直地看著他:“你以為我想待在這兒嗎?你以為我想來嗎?我本來,現在這個時候,我本來應該跟我的同伴們坐在一起,在戈壁灘上開篝火晚會。 我們的南瓜豐收了,我們的蜜瓜豐收了,我們的油莎豆長出了這么高的草,我們的菌草也活了。我們養了羊,以后可以自己擠羊奶喝。我們還要養雞,以后就有自己的雞蛋吃。 我們的鋼材來了,我們正在蓋新的大棚。等到這些大棚都蓋好以后,不僅我們西大灘的駐軍,還有周圍的牧民,我們就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蔬菜了。 你們在書上看說牧民喝茶,不吃蔬菜,那是因為以前條件限制,他們吃不上,他們也喜歡吃蔬菜的。我們種了生菜,用生菜葉子裹著烤好的rou吃,就放一點鹽巴一點胡椒粉還有孜然,特別香,特別好吃,他們很喜歡。 他們很喜歡我們,周圍的群眾都喜歡我們。我們的大棚成功了,我們的無土栽培成功了,我們的小拱棚也成功了。好多生產隊都過來請我們過去做技術指導,他們也要蓋大棚,他們也要蓋小拱棚,他們要自力更生,以后都能吃上自己種上的菜種上的瓜,他們還要自己做牧場。 我本來應該跟他們坐在一起,我本來應該和他們一起享受這樣的光榮時刻??墒俏沂裁炊紱]有,我甚至連瓜都是他們給我寄過來我才能吃上的。 我委屈嗎?我當然委屈。我開心嗎?我開心又傷心。憑什么?你們告訴我憑什么,憑什么,這些我都享受不到?我不是參與建設這一切的人嗎?為什么到了成果的時候,就跟我沒關系了?你告訴我呀?” 田藍說到后面,喉嚨里像塞了棉絮,聲音已經哽咽,眼淚簌簌往下掉。 她沒有來得及跟小伙伴們道別時沒哭,她驚惶不安地抱著行李獨自上火車時沒哭,她獨自一人來到人生地不熟的三江平原時沒哭。因為她知道哭也沒用,她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對,她懂事她明理她積極向上,她凡事都往好的方面看。 但她是個人,她不是ai。是人就有情緒,是人就會鳴不平。 現在,她的小伙伴們給她寫信了,她也是背后有人的人了,她終于敢哭了。 小禮堂里的人驚呆了。 大師傅收拾的東西原先都準備走了,這會兒瞧見她哭,頓時茫然:“這好端端的,咋還掉金豆子了呢?來,不哭不哭,放假了你再回家探親就是了,又不是永遠都不能回家了?!?/br> 周圍的大學生們也沉默,高衛東悻悻地冒出了一句:“又不是我們把你弄來的,也不是我們強迫你不走的,你對我們撒什么氣?” 田藍看著這群風華正茂的大學生,半晌都沒說話。 對,他們是罪魁禍首,他們又全然無辜。他們參與推動了這場運動,可他們卻甚至都不知道她經歷了什么。他們又知道自己做過什么嗎? 田藍勉強點點頭,聲音沙?。骸皩?,我不應該遷怒你們?!?/br> 是三江農場收留了她,如果沒有三江農場伸出援手,她在寧甘根本就沒有落腳之處。他們會抓住他,未經審判,便給她安上特務的罪名,然后不知道會不會關押到天荒地暗。 她應該感激三江農場,是山清水秀的中部平原收留了她。只是這并非她所愿,所以她憋屈。 她的怨氣從來沒有消失過,只是一直壓抑著。當周圍的環境不如她意時,她就就爆發了,她看什么都不順眼,尤其是眼前這群人。 田藍突然間明白下鄉知青多年后回想自己在鄉間生活時為什么那樣怨聲載道了。因為下鄉并非他們所愿,所以無論鄉下好與壞,他們都不高興。 況且,也沒那么好呢。 眼前這群人,哪有她的小伙伴們一半可愛。 田藍勉強調節心情,決定以對待陸雙雙他們的耐心來看這些大學生。她調整面部表情,正色道:“是我心情不好,與你們無關。以后我會注意自己的態度?!?/br> 大師傅看她不哭了,趕緊打圓場:“對對對,我們來自五湖四海,都是為著同一個目標才到這里。大家是同志,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br> 他生怕田藍后面還會哭,又不曉得要如何應對,趕緊收拾了東西就溜之大吉。 田藍伸手搓了搓臉,招呼大學生們:“趁著時間還早,我跟大家說說要如何調整冷浸田的微生物群。冷浸田溫度低,微生物的活性受到了抑制,無法有效地分解有機質,為莊稼生長提供足夠的營養。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添加相應的菌肥,來改善土壤肥力,幫助莊稼獲得高產?!?/br> 結果屋里的學生居然沒有一個搭理她的,大家集體扭過頭,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呵,誰還沒個脾氣不成。憑什么要慣著她??? 高衛東招呼自己的同伴:“唉,老竇,你的字典呢?拿來借我用一下?!?/br> 說話的時候,他翻出了一本雜志,開始認認真真地閱讀??匆粫核鸵掠h字典,幫助自己理解。 田藍湊過去瞅了一眼,好心地幫忙翻譯:“underground pipe alkali drainage,暗管排堿,這篇文章介紹的是荷蘭如何改良鹽堿地。他們通過筑造堤壩風車排水向大海要田,然后又改良鹽堿地為高產良田?!?/br> 隨著她逐段介紹文章內容,周圍越來越安靜,高衛東眼睛瞪得大大的:“你,你看得懂?” 田藍點頭:“當然。改良版的簡易暗管排堿,我們在西北的鹽堿地改造中已經應用了?!?/br> 她話音落下,突然間感覺自己皮膚灼熱。因為所有人的目光都灼灼地盯著她。 高衛東難以置信:“你會英語,你的英語水平這么高?” 現在中學生一部分學英語,一部分學俄語,但基本上是皮毛,尤其前者。她不過是個初中畢業生,她怎么能夠看懂英文文章?尤其這文章里面夾雜了大量專業詞匯,普通的英文字典都難以應對。 田藍看眾人亮得跟燈泡似的眼神,恍然大悟,呀,原來他們的點在這兒。他們是外語學院的學生。 自己還蹦噠來蹦噠去的,試圖在農學專業上打敗他們,好讓他們徹底折服。 但人家真正驕傲的點根本就不是農業生產知識啊。 田藍挺起胸膛,一本正經道:“當然,其他的不好說,農業方面的英語我還是掌握了一部分的。世界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我們必須得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才不至于閉門造車,被人家遠遠地甩在了后面還不知道。像暗管排堿,我也是跟國外學的,西為中用,才能不斷進步?!?/br> 她抬起眼睛,環視一圈,臉上的笑容愈發真誠,“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我可以為大家逐一翻譯這本雜志上的文章?!?/br> 哈哈,人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姐就不信你們不上鉤。 第42章 六十年代好種田(捉蟲) 三江農場的農學夜校就是從一本英文農學雜志開始的。 田藍先是給學生們詳細講解文章內容, 然后又趁機暗搓搓地夾帶私貨,自己編寫相關內容,以讓大家做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的方式, 瘋狂輸出。 剛開班的時候, 過來上課的只有這群大學生。后面進行了不到一個禮拜,就有中學生也跟著跑過來了。 倒不是大家求知若渴, 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誰還不了解誰呀。假如沒老師看著單憑學生的自覺性,你指望他好好學習?做人還是要直面慘淡的人生比較現實。 大家之所以跑過來, 是因為小禮堂的環境好啊。左右窗戶一開,過堂風一起, 哎喲,那叫一個涼快。 在夏日炎炎似火燒的三江平原,大晚上的有這么一處納涼圣地, 實在太棒了。 事實上其他農場職工也想進來乘涼, 但現在雖然搞文化運動,可廣大職工對于大學生還是有本能的畏懼,或者說是對知識的敬畏, 總不好意思打擾人家讀書人。 于是能夠厚著臉皮堂而皇之跑進來乘涼的只有中小學生了。 田藍才不管他們是來干什么的, 來了就是她的人。來了就不準調皮搗蛋, 來了就必須乖乖坐在位子上,聽jiejie上課。 聽不懂英語沒關系,那就好好聽中文。jiejie會用中文再仔細講一遍的, 誰不認真聽講,喊你起來回答問題, 你牛頭不對馬嘴。那么對不起, 自己站墻角。 對, 你沒聽錯,就是站著聽課。省得你小風一吹就打起盹來,直接把課堂當成了臥室。 即便她如此兇殘,廣大中小學生還不敢呲牙。因為無論搞運動還是搞活動,大學生們都能直接碾壓了他們。農場的小孩還不敢逃跑,因為只有待在小禮堂上課,他們才能免于晚上還得幫家里干活的命運。 比起大晚上的滿頭汗不停地干活,顯然是坐在小禮堂里吹清涼的晚風舒服多了。 中小學生們跟著吹了一個禮拜的晚風,上癮了,舍不得走。 可是田藍的課堂卻要轉移陣地了。 為什么? 七月暴雨天氣過去了,大家也種完了稻子,栽完了空心菜,沒有繼續留在農場的迫切必要了啊。 況且雨都停了,你們還不上山趕緊去改造冷浸田嗎?難不成你們放棄了這一季的麥子,準備等明年春天再種稻子嗎? 不能,堅決不能。 雖然大家打賭打輸了,也吃到了南瓜和蜜瓜,但大學生們是有自尊心的,他們還記得自己說過的話。 改造冷浸田,為整個三江農場增加萬畝良田。 八月烈日紅似火,剛好方便新翻的壟田好好曬曬太陽,等到十月份可以播種小麥。 大學生們是干凈利落,連新修好的營房都顧不上住一天,直接收拾了東西出發。 中學生和小學生們卻傻眼了。他們走了,那自己怎么辦?不用上課了,家里肯定會抓著他們大晚上也要干活的。 這群娃眼睛珠子咕嚕嚕轉了一通,立刻有了決斷。他們紛紛表示感受到了偉大領袖所說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真諦,決定要深入學習農業知識。在勞動中學習,在學習中勞動。 大學生們集體想翻白眼。瞧瞧這幫崽子,瞎話張嘴就來。他們還好好學習農業知識呢,一個個分明就是沖著果干來的。 這果干從何而來?當然是寧甘農場。那幫知青也不曉得對三江平原有什么誤解,啥東西都給田藍寄。 就說這果干吧,回回都是一大包。三江平原好歹是魚米之鄉,難不成還少了她一口果干吃。 好吧,其實是真的少。 倒不是三江平原種不了果樹,而是現在實行的是集體經濟,山上地上種什么東西都是計劃好了的。 在以糧為綱的時代,在林木是重要的經濟作物的時候,水果作為非必需品,還真沒多少生長空間。 正因為如此,田藍的果干就分外受歡迎。課堂上多少小孩踴躍舉手,就是沖著回答正確了之后獎勵的果干。 現在他們為著一口吃的,不惜要求上山跟著一塊兒干活。田藍能拒絕嗎?當然不能。 她怎么可以打擊孩子們對于農業事業赤誠的心呢?學農事業必須得安排上。 只不過這么多人跟著一塊兒上山,吃飯住宿是大問題。她無力解決,得農場出面。 農場倒沒糾結,直接大手一揮準了。反正家長們也鼎力支持。 八月不是農忙時節,現在學校又不上課。放這些孩子在外頭瞎玩,搞不好哪天下河游泳時就淹死了。還不如讓他們跟著知青去干活,最起碼的,可以混個一日三餐。 既然如此,農場索性大手一揮,直接讓大孩子帶小孩子,省得他們鬧騰。 大家頓時挺高了胸膛,雄赳赳氣昂昂地跟隨隊伍往山上去。 老職工們扛著鋤頭下地時,瞧見他們神氣活現的樣子,還開玩笑道:“你們這是給自己找好老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