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快穿] 第48節
田藍笑了笑:“我接,我得請記者同志幫我的忙。沒有足夠的鋼材,我們戈壁灘的溫室大棚事業難以繼續推進下去。我也需要記者同志幫忙宣傳,讓大家都知道溫室大棚無土栽培以及滴灌技術?!?/br> 接受這個采訪成為被塑造的典型又怎么樣呢,最多不過這場運動結束之后,自己要作為反面典型被反復審查吧。 那也無所謂。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差不多要10年以后才會發生的事,現在想那么多做什么。到時候自己還在不在這里都兩說。 田藍露出個笑容:“那就麻煩你了,我接受采訪,我與記者各取所需?!?/br> 報社派過來的記者是位剪著短頭發,戴著黑框眼鏡的中年女性,姓周。 她一下車,就直接奔到大棚面前,繞著大棚好奇地來來回回看,還好奇地問了句:“這是什么?” 知青們一見,大喜過望,有戲呀。只要記者對他們的大棚感興趣就好。 郝建設趕緊現身說法,積極向周記者詳細介紹大棚建設的技術要點,對方提出的任何問題,他都熱情地給予不厭其煩的解答。 等到周記者繞著大棚轉過圈之后,田藍才貌似不經意地提了句:“郝建設同志是土木工程專業的高材生,他大學畢業之后主動扎根邊疆搞建設,一心將自己所學全部奉獻出來?!?/br> 周記者高興地連連點頭:“對,這才是我們新時代的青年,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來?!?/br> 徐文秀趕緊接話:“正是這個目標將我們從五湖四海聚攏到一起,好好搞建設。你想進去看一下嗎?我們在里面種了很多蔬菜。這些菜沒有一顆是長在土里的,我們利用無土栽培技術,在全是石頭的戈壁灘上種出了蔬菜?!?/br> 現在已經過了五一勞動節,整個大棚里可以說是郁郁蔥蔥。 鮮艷欲滴的西紅柿,綠油油的黃瓜,紫色發亮的茄子,還有粗粗長長的豇豆和四季豆以及絲瓜,更別說那些綠葉蔬菜。 徐文秀一樣一樣的給人解釋。 為什么他們大棚里長出的蔬菜特別肥大?因為是定向制作的營養液,滿足了蔬菜生長需求。而且戈壁灘上日照時間長,讓植物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做光合作用。 其他知青都小心翼翼地在旁邊聽著,隨時做好準備做補充說明。 什么滴灌技術,什么無土栽培,什么利用地膜和小拱棚進一步提高大棚內的溫度。大家滔滔不絕,只怕不能傳遞出更多的內容。 看完了大棚,還得看小拱棚。已經拿掉了塑料膜的坑地里,栗子南瓜跟沙漠蜜瓜都已經蔓延成片,一眼看過去,那冒出頭的綠色,看的人真是心神搖曳。 朱曉明趕緊負責解釋:“蜜瓜在長出瓜豆子后采取露天種植,可以更好地做光合作用,而且還能利用晝夜溫差,能夠讓瓜的品質更高,口感更好。我們的蜜瓜,比平常大田里種的瓜要早上市10來天,6月份就可以吃了?!?/br> 周記者聽他說話的口音,笑著問:“你是寧甘本地人嗎?” 朱曉明立刻挺起胸膛,自豪地強調:“我們就是農場子弟,我們去京城接受了領袖的接見之后,深刻地認知到扎根土地鬧革.命的重要性。所以我們請求到條件最艱苦的西大灘來扎根?!?/br> 就這種時候,女衛兵們仍然不愿意叫農場子弟壓一頭。 她們現在都成了黑7類分子了,整個政府領導班子的頭頭腦腦被一網打盡,她們的爹媽也難以幸免。既然大家都從云端跌下來了,那她們當然還是好同志好朋友。 這會兒大家也同仇敵愾,趕緊阻攔農場的人繼續表功:“沒錯,我們11月份串聯到西大灘,就決定留下來了。農場的子弟過完年也過來了,我們現在都是同志,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br> 聽清楚了啊,這事兒是有先有后的。別搞的農場子弟才是急先鋒一樣,要點兒臉。他們都是過來吃現成飯的。他們來的時候大棚早就建好了。 田藍假裝沒看出來他們之間的暗潮洶涌,絲毫不打算拆臺,還主動夸獎了女衛兵們:“她們串聯回頭就打算在條件最艱苦的地方扎根了。從去年到現在,他們一天都沒有離開。農場的中學生們也是受了領袖的感召,深刻認識到了抓革命促生產的意義,繼承了老輩農場人自力更生,白手起家的精神,在最艱苦的地方奮斗?!?/br> 周記者看著這星星點點的碧色,感慨了一句:“這就是戈壁灘上的綠洲,綠色的希望啊?!?/br> 她的眼鏡都阻擋不了目光的炙熱,她認真地強調,“我不能走馬觀花。我要寫一篇深度調查,我要好好謳歌你們這群戈壁灘上的奮斗者?!?/br> 這下子,大姑娘小伙子們不分派系不問來路,都集體高興地跳了起來。 薛秀琴激動地大喊大叫:“太好了,我們就希望您能夠將我們成功的經驗傳播出去,讓更多的戈壁灘變成綠洲,讓大家都不愁沒瓜菜吃?!?/br> 馮祥生認真地強調:“記者同志,你可以去一趟農場團部,那里還有臺田和魚塘,這是改良鹽堿地的好辦法,已經獲得了不小的成效。你也應當去一趟濟北農場,那里的沙漠有我們種下的萬棵樹苗,現在已經長成了?!?/br> 周記者連連點頭:“好,你們才下鄉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已經做了這么多事。你們是新時代知識青年的典范,社會主義新青年就應當主動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投身建設中來。我要好好調查,我要好好寫這篇報道,讓你們的經驗可以造福國家更多的地方,幫助更多的人民?!?/br> 她認真地對高連長提出請求,“我希望能夠留在這里,跟大家同吃同住同勞動,來真正體會西大灘戈壁建設者的精神?!?/br> 高連長點頭:“我得向上級匯報一下?!?/br> 這就是個流程問題而已。 周記者又認真地看田藍:“你們有什么問題是希望我幫忙解決的嗎?” 記者號稱無冕之王,他們下去做調查的時候,常常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田藍毫不客氣,直截了當地提出要求:“有,我們需要鋼材,這樣才能在戈壁灘上建造更多的大棚?!?/br> 第36章 六十年代好種田(捉蟲) 周記者在西大灘知青連待了整整一個禮拜。她還真說到做到, 的確跟大家同吃同住,就連下地勞動都半點不含糊。 在搜集了足夠的素材之后,她備動身離開。下一站她先是濟北農場, 調查沙漠種樹的存活情況。然后再去團部農場,看他們制造的臺田,這些新田經過了一年時間的考驗,現在產量如何。 臨走前,周記者認真地夸獎這群年輕人:“你們才是真正的革.命者,踐行著革.命理念,要是當代青年都像你們這樣積極投身一線建設, 那不管什么豺狼虎豹再出現,我們都不用害怕?!?/br> 大家趕緊表示, 哪里哪里, 這都是他們應該做的。 送走了周記者,所有人都如釋重負。 這些天, 為了在記者面前好好表現他們知青團結友愛的精神,大家連架都不能吵了,從早到晚的其樂融融,真是惡心死了。 三派人互看不順眼, 都覺得必須得好好吵場架,狠狠發泄通才痛快。 知青們看農場二代和女衛兵們捋袖子了, 就開始退出戰場,表示不屑于跟他們爭,典型的煽風點火看熱鬧。 戴金霞他們圍著田藍問:“記者真能給咱們弄來鋼材嗎?” “只要宣傳的力度夠廣?!碧锼{一本正經地跟大家分析,“你們看現在中央都要求停止串聯, 各處原地抓革命, 促生產, 要以糧為綱。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越是條件艱苦的地方,越是需要克服實際困難。咱們的石頭大棚,具備巨大的實際意義?!?/br> 雖然此后的歷史發展證明中蘇大戰到底沒有開始,美帝也未曾再度進攻新中國。但田藍認為這個時期的三線建設具有強烈的實際意義。 因為不管什么時候你都不能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他人決定,你必須得做好最壞的打算。那就是一旦戰爭打響,我們可以有足夠的腹地作為緩沖。 所以,她從來沒有想過要試圖改變這段歷史。她要做的就是積極配合生產需求,讓荒蕪而貧瘠的土地乃至荒灘長出瓜果蔬菜以及糧食來。 只有咱們具備了這樣的實力,才永遠無所畏懼。 大家琢磨了會兒,感覺田藍講的挺有道理。真要是打起仗來,他們的戈壁灘他們的鹽堿地都能長出莊稼。肚里有糧,心中不慌。那即便再艱苦的戰爭也能堅持下去啦。 嗯,這個結果,很滿意。 所以,你們不要再吵啦,趕緊干活吧。萬一到時候上面過來調查,瞧見你們這種懶懶散散的樣子,認為沒必要再送鋼材,你們丟不丟臉??? 陸雙雙等人反唇相譏:“關我們什么事,我們又不是西大灘的人?!?/br> 朱曉明立刻嘲諷:“喲,在記者面前是怎么吹的?過來看望自己的好朋友田藍,受到田藍的精神感召,所以自愿留下來,扎根西大灘搞建設。這會兒又不是西大灘的人了?要不要臉?人家記者的報道還沒寫呢,你們英雄還沒裝成功呢!我告訴你們,做人必須得說話算話,既然你們說你們是自愿扎根的,你們就甭想走了?!?/br> 如此一來,兩邊又吵得昏天暗地。 田藍都搞不懂他們每天都已經累成這樣了,哪兒來的力氣吵架。 到底是年輕人啊。嗯,青春真好,還是活給他們安排的太少。 晚上大家一塊兒吃飯的時候,田藍就鄭重其事地警告他們,不許再吵。哪個要是在關鍵時刻壞了鋼材的大事,她就把誰剁碎了喂狼。 她惡狠狠地瞪眼睛:“我告訴你們,這西大灘上全是石頭,死了人直接挖坑埋進去,鬼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br> 兩邊互相沖對方翻了個白眼,誰稀罕跟他們吵啊,分明是對方沒事找茬。 這里的老師都在衛兵手下吃過苦,可不敢真攔著他們。要吵就吵吧,反正早就習慣了,也無所謂。 眾人吃過飯,開始準備夜校學習時,外面傳來了車子的鳴笛聲。 大家都頗為驚訝,記者的速度有這么快嗎?這會兒都已經給他們反映上去,這是派車子過來給他們送鋼材了。 哎喲,那可太美了。 一群大姑娘小伙子集體往門口去,想要看看這回到底給他們送了多少鋼材。 雖然現在已經是5月份,但因為戈壁灘夜晚降溫快,白天打赤膊,晚上穿棉襖,圍著火爐烤西瓜是常事,所以他們還是關著房門吃飯的。 可這回沒等他們主動開門,外面的人就直接用力推開了門。 眾人都驚訝,哎喲,送東西的比他們還心急呀。 屋子外頭的人穿著軍裝,只問了句:“誰是田藍?” 田藍趕緊走上前,主動回答:“我是,同志,請問……” 郝建設也在旁邊說話:“鋼材給我們運到前面吧,明天就能用。我們保證,這個月起碼能再起兩座大棚?!?/br> 自從大棚缺少鋼材蓋不起來之后,林師傅自然也不好在這里多呆,所以現在關于建筑方面的事情由郝建設全權負責。 結果那穿軍裝的人露出了古怪的表情,手一揮:“抓起來?!?/br> 田藍都還沒反應過來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時候,自己就叫黑暗中不知道從哪個方向竄出來的人摁住了。 高連長原先在后面抽煙,這會兒趕緊沖過來,伸手想要攔住人:“你們是誰?為什么要抓我們軍墾戰士?” 知青們也往前面擠,大聲嚷嚷著:“對,你們誰呀?憑什么動我們的人?” 來人眼睛一瞪:“干什么?你們也想反革.命嗎?” 后面的話田藍就聽不清楚了,因為她腦袋叫人摁著往下壓,血液倒流,兩只耳朵都嗡嗡作響,腦袋都要炸開來了。 她只感覺自己被人架了起來,身體扯著胳膊痛的要死。 知青們大喊大叫:“放下,放下我們的人?!?/br> 朱曉明他們更是火冒三丈:“反了你們了,在我們的地盤上動人?老子要是讓你們把人帶走了,老子就不姓朱!” 結果那些自稱是工作隊的人就冷笑:“怎么,你們要包庇小特.務嗎?這是大特.務家的小特務,臺灣特.務?!?/br> 這個罪名實在是太嚴重了。 對于共和國的長子長女們而言,反特斗爭貫穿了他們整個成長的歷程。特務是最可怕的存在,比什么資本家,地主,富農可怕的多的存在。 就在大家怔神的時候,田藍已經叫他們給架出去了。 還是高連長反應最快,立刻追了出去??墒撬麤]能將田藍拽回頭,因為對方直接拿槍口對著他。 說到這事,也挺讓人崩潰。正常情況下,他們知青作為軍墾戰士,其實是有武器的。像他們在團部農場參加軍事訓練時,大家都抓過槍,就連打靶也是真子.彈。 但到了西大灘之后,因為條件限制和出于安全工作考慮,農場給他們的安排是軍事訓練所需要的一切東西全都由駐軍部隊提供,這樣也能防止武器丟失。 可他們的營房距離部隊駐扎的地方足有半個多小時的路程,如此一來,人家動槍,他們就只能傻眼。 知青們急得夠嗆,一直在喊:“你們嚇唬誰呀?憑什么帶我們的人走?” 田藍害怕大家過分激動,槍.炮可是不長眼睛的,她趕緊扯著嗓子喊:“找農場,我不是特.務,我要農場給我做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