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快穿] 第13節
“這叫啥?” “臺田魚塘法,我們國家的老祖宗就用過的,用來處理高地下水位的鹽漬鹽堿地效果很好?!?/br> “這挖好了要怎么弄?” 田藍蹲在地上,索性畫全了示意圖:“臺田是梯形的,看著跟大壩似的。這個水里面,我們可以養魚養鴨養鵝。魚可以養四大家魚,鯰魚都行。鴨子和鵝呢,萬一碰上干旱的年份,草場出現蝗災時,它們還能去吃蝗蟲。坡面上,我們要種護坡草,減少風浪對臺田的侵襲,保持水土。再往上,第一級坡面我們種沙棘或者其他耐鹽堿能防風沙的作物。第二級咱們種植苜蓿草這些,一方面補充牧草,固氮當綠肥,另一方面也是再減少土壤的水分蒸發。再往上,咱們種植防護林,然后再就是沙棗樹這些果樹,能夠產生直接的經濟效應的那種。然后兩邊果樹之間,種的就是莊稼。有了防護林改善氣候,遮擋日曬和風吹,中間的莊稼地都好保持水土?!?/br> “那照這么說,這些鹽堿地都能變成良田了?” “那當然?!碧锼{不假思索,“這里的日照條件好,灌溉的問題也不是不能解決,完全可以改造成農田。要是我們現在趁著上凍前挖出水塘造好了臺田,等到咸水冰化開,明年開春我們就能先種植綠肥,然后再種植一季玉米或者油葵?!?/br> 哈,她可真沒吹牛,這種改造方式已經寫進高中地理課本了,屬于經典模式。 這人好奇心還挺強,屬于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類型,又刨根問底:“為什么要種這兩種?” “也不是說非這兩種不可,所有耐鹽堿能長秸稈的作物都行。鹽堿地改造第一年,不管種什么,因為土壤極度貧瘠,都很難獲得高產量。但是,我們的目的是獲得秸稈。這個秸稈是做什么用的呢?用來擋鹽堿的。農村地區很多人家蓋房子之前,要在打地基的時候就在屋子底下壓葦席這些,目的是為了防返堿。我們經常說的房子會還潮,其實真正造成房屋被侵蝕是鹽堿。只要我們壓了秸稈,做成阻鹽層,那么鹽分不往上跑,就是少雨干燥風大的秋冬春三季,我們也能在地里種植冬小麥或者其他越冬作物。一方面,可以覆蓋地面,減少水分蒸發,另一方面,我們能夠獲得莊稼或者牧草?!?/br> 田藍說完站起身,笑吟吟道,“我個人認為種植苜?;蛘咂渌弋a牧草可能更合適,因為冬春季節牲畜常??诩Z不夠?!?/br> 她拍拍手,抬起頭才意識到不對勁,面前多了位大佬。 這個,真不怪她。男知青足有靠近兩百號人,她也不可能現在就清楚所有人的聲音。而單憑聲音聽出人的年齡這種高難度的事,小田同志表示自己做不到。 不過,軍人就是這點好,你看他的標識就知道這起碼得是位將軍了。 將軍朝田藍微笑:“小同志,這個,你從哪里看來的?思考的很全面嘛?!?/br> 高連長緊張地陪同在將軍身旁,整個人都繃得緊緊,還是后勤的干部替田藍介紹:“這是陶軍長,陶軍長來看望大家了?!?/br> 知青們集體傻眼,娘哎,雖然他們之前看老高同志陪伴在人身旁時慫慫的模樣就知道這是大官,可大家沒想到居然是寧甘農場的當家人過來看他們這群編制都不是軍人的軍墾戰士啊。 他們可是聽真正的軍人說了,好多人入伍快一年了也沒見到軍長人。 大家激動地鼓掌,充分感受到了自己被重視的驕傲。 田藍也挺激動的,哦吼,傳說中那位曾經受過原主母親恩情的大佬出現了啊。這可是自己在軍墾農場最大的靠山。就沖這點,她也會順帶著關注下田家雞飛狗跳的新動態,讓不知道已經去了何方的原主高興高興。 陶軍長朝大家揮手致意,笑道:“大家辛苦了,你們到寧甘軍墾農場之后的表現,我都聽你們連長團長匯報過了。廣大職工對你們很滿意,都說你們不愧是新時代的好青年!“ 眾人的掌聲更大了,這種肯定和表揚讓所有人都激動得臉通紅。 他們獲得認可了,獲得了農場人的認可!他們不是在城里等著人喂養的物業青年,他們靠自己的雙手自己的勞動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陶軍長笑著等掌聲漸漸歇下,才關心地問:“你們的新營房蓋的怎么樣了?打土胚累不累?要是缺什么東西,跟后勤說,早點安置好?!?/br> 知青們下意識看同伴,誰都沒吭聲。還是后勤干部趕緊跟軍長匯報情況:“報告,原本給學生連造營房用的毛竹,他們主動讓出來用來造掠子了。下一批毛竹得等到明年春天才能到?!?/br> 陶軍長立刻皺起眉頭:“你們也太胡鬧了,怎么能動造營房的材料?!?/br> 知青們立刻爭先恐后地表示:“收谷子最重要,我們的房子不急,是我們自己要造掠子的?!?/br> 馮祥生他們還強調,“我們已經住的很好了,第一點軍墾人住的還是地窩子呢,我們都住在房里了?!?/br> 陶軍長眉頭微蹙:“那還是先蓋營房,把能做的事情多了。再想辦法催一催毛竹,爭取過年前讓你們住上新房?!?/br> 知青們卻堅決反對,給自己蓋營房不是重點。在上凍前,他們還有很多事可以做也應該做。 比方說,挖田藍說的魚塘做臺田。 戴金霞動情道:“如果我們開出了更多的荒地,就能種出更多莊稼,能給國家交更多糧食,農場也能接收更多在城里找不到工作只能靠人養的人了。前輩們為我們創造了現在這么好的條件,我們也得為后來人做力所能及的事?!?/br> 他們是來建設祖國,又不是來享受的。有屋頂遮頭已經很好了,當然要先工作。等他們開出了荒田收獲了莊稼,才是真正的不吃閑飯哩。 陶軍長面上帶著微微的笑,故意問大家:“你們都要跟著她干了?萬一她說錯了,你們忙了半天最后什么結果也沒有呢?到時候,房子房子沒蓋,人還受了大罪,吃力不討好,白忙活了?!?/br> 戴著眼鏡的高中畢業生杜忠江認真道:“她說的辦法我們都思考過了,符合水鹽運動規律。鹽從水來,鹽隨水去。我們可以一試?!?/br> 陶軍長笑容不變:“可如果失敗了呢。鹽堿荒地是個強大而狡猾的敵人,也許費了很大的功夫,最后卻沒有任何收獲,甚至要付出犧牲。你們還愿意做這事嗎?” 知青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樂觀精神無極限:“失敗乃成功之母。這次沒收獲,下次再努力,總結經驗,爭取下次獲得成功?!?/br> “好!”陶軍長聲如洪鐘,目光炯炯有神,“那我現在要求你爭取成功,減少失敗,總結經驗,成為標兵,將來向全寧甘軍墾農場推廣?!?/br> 天!要他們當標兵呢。他們要當農場的先進呢。 知青們拼命點頭,滿臉通紅地承諾:一定一定,他們一定不辱使命。 陶軍長伸手指了下田藍,臉上還帶著笑:“你這位女同志說說,你們改造田還需要什么?,F在說出來,讓后勤給你們搞?!?/br> “我?”田藍冷不丁被點了名,下意識地脫口而出,“我們需要水車,將挖出來的水塘的水車進臺田結冰。最好有風車,用來抬水的風車?!?/br> 她漫天要價,陶軍長當場允諾:“可以?!彼D頭招呼后勤干部,“你們配合下,爭取再打個漂亮的生產仗?!?/br> 他就知道吳雪娥同志不至于吹牛放衛星,實事求是。小蔡的孩子,跟她mama一樣,就是個全心全意為公家的事殫精竭慮的好同志。 第19章 六十年代好種田(捉蟲) 田藍上中學時代曾經碰到過一道考題: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在群敵環伺的環境下仍然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成就,原因是什么? 她記得當時自己給出的答案中有一條是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投入到生產勞動中去,力爭上游。 老師給她判了對,沒扣分。但說實在的,當時她也就是那么一寫,談不上有多相信。 畢竟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誰能相信寒風刺骨的深秋里,年紀輕輕的知青們會因為挖河筑臺田穿鞋不方便干活,就直接脫了鞋襪站在冰涼的鹽堿地上工作。 即便田藍自己,假如不是身為其中的一員,她也認為這事不可思議啊。赤腳踩在冰涼的地面上時,娘哎,她感覺自己坐上了串天猴,瞬間就能蹦上天。 但是開工哨子一響,天還沒亮時便打著火把從營地急行軍了二十公里而來的大姑娘小伙子們就誰也顧不上寒冷,立刻開始勞動。挖土的挖土,裝車的裝車,人人干勁十足。獨輪車堆得滿滿當當,推車的人還健步如飛。 大家都說,只要干活的動作夠快,寒冷就趕不上我。 整個工地上號聲震天,加油打氣聲此起彼伏,誰也沒喊一聲腳疼。其實大家都凍麻了,壓根沒有知覺。 因為獨輪車的數量有限,挖土組的男知青又跟人形挖掘機似的,隨著臺田越來越高,挖出來的土竟然來不及運上去了。 知青們都感覺這樣不行,得想辦法。 杜忠江等人弄來了剩下的幾根長毛竹桿,在臺田邊上架了幾個滑輪組,開始用土箕一筐筐地往上面運土。 即使這樣,大家仍然不滿足,又石破天驚地想出了人站在梯形臺田新構建的坡面上,跟他們挖排水溝運土時一樣,一個個接龍將土運送到臺田上的招兒。 小伙伴們風風火火,嚇得田藍趕緊喊停。先不說站在坡面上萬一摔下來怎么辦,就是人的膝蓋以下都陷在土里,時間久了,搞不好整條腿都得壞死掉啊。 真是不要命了! 后來還是農場給他們弄來了拖拉機幫忙,大家才勉強放棄這瘋狂的念頭。 這般不惜力氣只談奉獻的忘我工作,新兵連的同志們是為了開小灶吃大餐嗎?想得美,哪來的大餐。 午飯是食堂師傅從營房用板車推到工地上的。金黃色的小米糕跟外面裹了小麥粉的高粱餅以及玉米磣子倒是管飽,但臉盆里裝著的菜無論土豆熬大白菜還是大醬燒蘿卜亦或者是咸菜,都看不到半點油花。 連田藍這個夜夜都有大餐補充能量的開掛之人都被鍛煉的體力和飯量同步增長,一頓就能干掉一大搪瓷缸子的小米糕再來三塊高粱餅。完了以后,她還能裝滿了一搪瓷缸的玉米磣子粥潤潤喉嚨。 吃播都得在她面前跪下來叫爸爸。 就這樣,大家也沒抱怨一聲日子太苦。戴金霞他們幾個還認真地安慰自己的同伴:“等咱們開出了田種上了莊稼打了糧食,我們就能把現在吃的口糧還回去了?!?/br> 田藍瞬間眼前發黑有點暈,總覺得哪里怪怪的。 其他人卻跟著點頭,甚至有人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表情:“對,我們不是吃閑飯等人養的?!?/br> 好吧,田藍現在算是明白為什么這個年代雷鋒會是全民偶像了。不僅僅因為國家大力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更因為他的精神符合現在的主流價值觀啊。 為了國家建設,大家自覺自愿地充當革命的螺絲釘。誰也沒陷入自我感動,因為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有啥好感動的。 勞動讓他們實現了社會價值,獲得了整個社會的肯定。勞動最光榮。 晚上天黑透了,大家還不愿意歇下,想要接著平整挖出來墊上去的沙土。 高連長害怕這幫死命干活的新兵蛋子會跌進剛挖出的水塘里淹死凍死,強行勒令他們趕緊回營房休息。 田藍坐在飯堂里吃晚飯的時候,才感覺到腳疼。其實上午十點鐘過后,日頭變大了,大家便身上暖烘烘的,腳板心甚至發燙,踩在地上也不覺得冷,反而還挺舒服的。但她知道長此以往可不行,鹽堿都傷皮膚,時間久了,大家的腿腳都會傷到的。 她琢磨著得給大家做能穿著下田干活的鞋。 眼下幾乎所有物資都要憑票供應,知青們天天干活本來就費鞋,鞋子自然緊張。她得找輕便舒服而且材料容易得到的東西做鞋子。 女知青們坐在一起商量,其實最需要鞋子的人是男知青。他們基本上包攬了耗費體力大的挖土工作,距離地下水最近,也最冷。 徐文秀提議:“咱們找雞毛吧,我記得我在書上看過,稻草跟雞毛一起打草鞋,穿著輕便而且特別暖和?!?/br> 稻草倒是不難找,因為本地產谷子,谷子的秸稈跟稻草好像也差不多。但是雞毛這事難辦,這里農場的老職工倒是基本家家戶戶都養雞呢,可是雞屁.股是主婦們的小銀行,誰家沒事舍得殺雞啊。你從活雞身上拔雞毛?朋友,你這個想法很有創意也很膽大啊。 田藍想了想,提議道:“咱們找別的東西代替雞毛吧,像是柳絮還有……對了,蘆花,我記得蘆花也能做鞋的?!?/br> 她爺爺就說以前哪有保暖棉鞋穿,大家都是穿蘆花鞋過冬。 同田藍一般年紀的初中畢業生薛秀琴滿臉茫然:“蘆花,我們哪有蘆花啊。等明年的柳絮還差不多?!?/br> 戴金霞和徐文秀都笑翻了,哈哈哈哈,這個傻孩子,她以為蘆花是什么啊。 田藍笑著解釋:“就是蘆葦長的那個白絮絮,我們埋在臺田下面的蘆葦?!?/br> 寧甘農場不長竹子,但是野蘆葦倒是不少,尤其是洼地,一長就是一大片。本地人拿它們當飼料喂羊,尤其青貯之后,秋冬季節羊群的主打飼料便是它們。 田藍瞧見之后,就請老職工帶隊去割蘆葦桿子,壓在臺田下一直引到斜坡面露出來,好充當排鹽堿的暗管。否則重力作用下,水往下跑,淤積在里面,不容易流到旁邊的水塘中。 結果老職工壓根就沒讓知青動手,畜牧班的人直接趕了車過去,一車車地給他們送蘆葦桿子,讓他們做好手上的事就行。 搞得知青們都挺囧的,感覺自己做點事情都要一堆人在旁邊幫襯。他們真成了娃娃,備受寵愛的娃娃。 戴金霞放下碗筷,起身道:“那我們去跟人說一聲吧,明天請他們幫忙把蘆花也捋過來?!?/br> 徐文秀趕緊喊她:“等學習完了再過去吧,馬上要開始了?!?/br> 現在農場忙完了秋收又筑好了堤壩,差不多要準備貓冬,政治學習任務就安排上了。尤其是他們這些軍墾新戰士,除了積極參加軍事訓練外,改造思想的任務也時刻都不能放松。 大家吃過飯就回營房,各個小組圍在一起學習。 田藍也搞不明白是集體主義熏陶下成長的孩子紀律意識特別強,還是大家作為知青個個都鉚足了勁好好表現,不能在異鄉丟臉;反正即便高連長沒打著手電筒過來檢查他們的學習情況,大家也認認真真地學完了一篇領袖的文章。 看時間差不多了,戴金霞在記錄本上打了√,又讓參加學習的人簽好自己的名字,才站起來:“那我們去跟人說蘆花還有秸稈的事情吧?!?/br> 幾個女知青都跟著放下了自己的筆記本,一并往畜牧班方向去。 聽了她們的請求,羊圈值班的大嬸相當痛快地答應:“沒問題,你們等著,明天給你們用麻袋裝?!?/br> 說著,她還眨眼睛朝女知青笑,“女娃娃心軟哦,這是在心疼自己的男娃娃了?!?/br> 女同志們趕緊集體搖頭否認,這個年代很講究男女大防呢。個人作風問題可重要了,亂來的都是流氓。 大嬸滿臉姨母笑,嘴上說著:“我曉得我曉得”,眼里卻完全不是那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