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那高坐在金玉的王座之上,大笑著接受手下將士獻上的敵人首領的頭顱的女子,也不會再有了。 不僅漢朝的史官,參加了這場盛宴的各國使臣紛紛用自己的方法記下了這場宴會,然后帶回國去,再一次神化了這個古老的國度。 無數文人墨客為這一天寫詩做詞,畫家工匠,紛紛在紙上、木石上還有壁畫上刻畫著一天的盛景。 然而就是當時最出名的詩人和畫家,都承認,自己所述所畫,不及實景之十一。 永昌十年,詔帝壽辰,眾將士攜匈奴末單于之首獻于詔帝,詔帝大悅,立賜美酒無數。 外交大臣諸葛孔明并龐士元,帶南蠻諸族歸降書獻于詔帝。 兵部侍郎陸伯言奉海外異寶于詔帝。 工部侍郎…… 禮部尚書…… 倭國女王卑彌呼,各屬國使臣,皆長跪于地,宣誓永世臣服。 永昌十二年,詔帝下旨令華夏學院招收女性學院。并在全國興建‘幼學’,以供全國適齡兒童進行普及教育。新加學科‘算學’。 永昌十三年,頒布大漢帝國憲法。嚴懲犯罪,鼓勵工技。 永昌十五年,下詔,凡將獨門手藝或秘方供奉進華夏學院封寶閣者,均可享受專利待遇,并可得詔帝親筆提名。 永昌十七年,帝國鐵騎揮師向西,橫掃西南羌族。迫使羌王退位,用不立國。 永昌十八年,詔帝有感于天詔,羽化登仙,重歸天庭。 謚號,光昭皇帝。廟號:重宗。 其弟劉辯斂其朝服放入棺槨,下葬詔陵。 送棺之日,百姓百里提燈哭送,直至下葬。 后,劉辯登基,稱,漢獻帝,延續詔帝所定永昌年號。勵精圖治,頗具詔帝之風。 史稱,詔獻盛世。開啟了大漢帝國走向世界之巔的征途。 —————— 千年后。 華夏學院·歷史系 “恩,每次看到教室這樣擠滿了人,我都會立刻想到今天要講的課題?!蹦贻p的教授一本正經的看著教室里黑壓壓的學生們,“尤其在你們中間,看到不少我已經看了三四年的面孔?!?/br> 臺下的學生哄然大笑。 “沒錯,從今天開始要講的課題,我過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皇帝,后來帶領大漢帝國又衰敗重新走向鼎盛的漢詔帝,劉羅蘭?!?/br> “雖然我想各位早已經把這位傳奇皇帝的生平被的滾瓜爛熟了,但是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只有在這她親手建立的華夏學院,你們才能最貼近她?!?/br> 年輕俊秀的教授用平穩的聲音開始了今天的第一節課。 而臺下—— “尼瑪!總算讓我等到將光皇了!我一個機電系的學生天天跑來歷史系上課容易么我!” “知音啊jiejie!我也是,我是隔壁華佗醫學院的學生!每天翻墻跑來上課的孩子傷不起??!” “你們兩個閉嘴!老實聽課!我好不容易才從單位溜出來……華夏學院歷史系坑爹哦,每年才開一次講詔帝的課題,每次還都不講完——多開幾次會死么會死么!” 千年前由詔帝下令建立的華夏學院此時仍然是帝國的最高學府,無數學生以來此上學為榮。寬敞的校園內三三兩兩的可見穿著復古漢服的莘莘學子。 他們在路過學校中心那座漢詔帝的銅像的時候,總會忍不住放慢腳步,對頭像投以憧憬的眼神。 “你說倭國人奇怪不奇怪,歷史上他們只有那任女王曾經見過一次漢詔帝,就敢說他們的女王跟漢詔帝有多次會晤,并簽訂了協定所以倭國應該是我大漢帝國的一部分……坑爹呢?” “那些三韓遺民不是還說漢詔帝是他們族的么,傻×啊,漢詔帝下令滅的三韓耶!” “這種東西也就是騙騙歐洲人美洲人。不過漢語過了四六級的應該不會被騙了才對?!?/br> “對了對了,聽說那個拐賣婦女兒童的犯人被抓了——你說他是會被凌遲還是被剝皮點天燈?” “我個人希望是凌遲啦!不過還要看少帝怎么判決了——帝國已經多少年沒出現過這種罪了?這次一定要殺一儆百才行?!?/br> “聽說聯合國強烈譴責我國使用這種殘忍的刑罰來著?!?/br> “關它啥事,詔帝下令的時候,聯合國還不知道在那個星球上呆著呢?!?/br> “……也是,估計他們也只能口頭上抗議一下了?!?/br> “這屆聯合國也太不是東西了——不是還喊著要同帝國一起挖掘詔帝陵么,說詔帝陵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我呸!明明只是就是我們帝國精神支柱嘛!” “唉……話說又快考試了,要不咱們去詔帝陵拜拜?” 微風吹過,帶走了少男少女們的最后一絲余聲。 這個古老的校園里,每時每刻都能聽到這樣贊揚詔帝的話語。 只是,那個曾經名為詔帝的少女,早已無法聽到。 羅蘭躺在床上,一手擋在眼前。 她做了一場太美太美的夢,就算已經記不清夢里的內容,卻仍美到她不愿醒來。所以那些晶瑩的淚水,爭先恐后的涌了出來。 具體的早已模糊,只有一句話,反反復復的在耳畔心頭回響—— 愿我有生之日…… “愿我有生之日?!?/br> 能見您君臨天下。 “能見您君臨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