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這時周有綠才知,節目組為了增加節目效果,昨天特意派人去村里打聽了,問了村民們都各自有什么過人的技能,然后好安排到節目里一并錄制。 這不打聽不知道,一打聽還真嚇一跳。 節目組發現,石咀村的人看著都是平平無奇的農民,說到要給人露兩手,還都有些真本事。就比如這個小孩,他打水漂的技術了得,能用一片青瓦在水面上打出連續六個水漂。 周有綠對這個倒是挺感興趣的,平時也沒機會見識大家的特殊才能,現在終于可以圍觀了。 那小孩也不忸怩,鏡頭對準自己的時候,他從地上撿起了一塊瓦片,就這樣直接輕輕一甩手,直接把瓦片飛了出去。瓦片落在了湖面上,濺起一個白色小浪花,不過它不但沒有沉下去,反而繼續往前飄,然后接連飄了六次,次次都掀起白色浪花。飄了一會兒,最后終于在第六個水花處沉入水底。 這一幕表演完,眾人紛紛鼓掌。 雖然這算不得什么有用的技能,但是接下來幾個村民的表演,就讓周有綠大開眼界了。 第一個村民表演的,就是傳說中的胸口碎大石。 還別說,本來只能出現在雜技團的表演,在他們村也能上演了。而且別看這村民高高瘦瘦的,大石頭擺他胸口還怕壓斷肋骨的那種,偏偏那一錘子下去,那胸口的大石頭碎了一地,他卻躺著紋絲不動,安然無恙。 頓時,周圍又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周有綠這才發現,不知不覺間,附近已經聚集了很多村民。他們手中還都拿著農具,估計是聽說這邊在表演節目,就都跑來看熱鬧了。 第二個村民表演的,也是雜技團里經常出現的項目,踩刀山踏火海。 這個村民皮膚黝黑,個子不高,但人長得很精壯。他的皮膚有些粗糙,尤其是那兩只腳板特別厚實。這邊的刀還都是實打實的菜刀,用木板夾緊了,不過他從那一把把鋒利的菜刀上走過去,倒是穩如平地。踏火海也是,一堆燒得發紅的木炭擺在一起,他在火力到處亂躥,除了額頭上冒了些熱汗,神色都非常淡定。 有人就說:“你看這老胡,皮糙rou厚的,還一點都不怕燙?!?/br> 另一人說:“你還別說,老胡還真是絕了,他把手伸爐子里都跟沒事人一樣?!?/br> 周圍的議論聲很多,不過都是在夸贊別人的,畢竟大家表演的都是真本事,心服口服。 剩下的還有比如,堪比“阿炳”的盲人樂師,拉得一手好二胡;還有百歲高壽老爺子,不僅毛筆寫得好,山水畫也畫得妙;會做麻餅的張大娘,甩餅的姿勢嫻熟不說,而且動作飛快,看得人眼花繚亂;還有能將算盤撥得飛快的神算子;能一口氣憋十分鐘的游泳健將…… 還有很多很多,一通表演下來,周有綠看見村民們紛紛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領,著實震撼不小。 沒想到在這貧窮的小村落,竟然還暗藏著這么多高人。 果然像那句話所說,絕活出草莽,高手在民間吶! 不過畢竟是錄節目,村民們展示完各自的才藝,就輪到周有綠了。周有綠作為本村的形象大使兼這期節目的男主角,當然少不了要表演下自己的才能。 于是節目組把鏡頭轉回給周有綠,記者問他有什么才藝。 周有綠思索了片刻,猶豫了一下,最后還是點頭說道:“有,我會彈鋼琴?!?/br> 現代的時候,周有綠就是學的音樂專業,而鋼琴從他出生就開始接觸了。他家是音樂世家,爸爸是鋼琴家,mama是小提琴手,他從小就被熏陶在音樂的海洋,自然是對音樂比較敏感。鋼琴雖然算不上有多好,但是拿出來至少也是獲獎級別的。 只不過,這落后的村子,并沒有機會給他展示的機會。 聽周有綠說他會彈鋼琴,眾人皆是一愣,都沒說話,有人甚至問“鋼琴是什么”。 其實周有綠剛剛猶豫就是因為這個,他知道即使說了自己的特長,這里的人也沒條件給他弄出臺鋼琴來,他的才藝沒法展示。 可沒想到的是,節目組一聽說他會彈鋼琴,立馬拍手叫好:“這個好啊,我們這里剛好有臺鋼琴?!?/br> 說著就讓人從車里頭搬出來一臺有些老舊的鋼琴。 這一幕,周有綠看得是目瞪口呆,因為他怎么也沒想到,節目組那輛面包車里還放了臺鋼琴! 這時導演就給他解釋說,這鋼琴是他們路過隔壁縣的時候,在二手市場撿便宜撿到的,看這鋼琴也不算太舊,就準備買回去給自己兒子玩玩。 導演也是個勤儉持家的好男人,周有綠明了點頭,也不廢話,就在鋼琴前搬了個凳子坐下了。 因為他們是露天表演,所以特意挑了塊平整的地面擺放鋼琴,旁邊就是一畝畝稻田,風一吹過,晚霞明媚,特別美麗。 周有綠還是第一次體驗到這種純自然的感覺,瞬間覺得自己像是《鋼琴之森》的男主角,置身于大自然中,于是手下動作如行云流水,一首《Wonderland》在他手下彈出。 這也是周有綠比較喜歡的一首曲子,也是他很拿手的曲子,彈起來非常輕松,心情也很愉悅,音樂分外動聽。加上這周圍和煦的陽光,溫柔的微風,迷蒙的霧氣,以及周圍清脆悅耳的鳥叫聲,場景美如畫。 很多村民估計是第一次見到鋼琴,也是第一次親臨現場,聽得都入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