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執太子是我前夫(重生) 第48節
書迷正在閱讀:借命、我與宿敵成雙對、獵仙、女配她只想搞學習、誤刪大佬微信后、全師門都知道你倆在隱婚、柔情不易(出軌h)、姐夫,輕點要(1V1 高H)、【耽美】我要這巨rou有何用![系統、高H、NP]、為了活下去[快穿]
順天府里的人因著許鸝兒一案,上至府尹朱鄂,下至衙役門房,俱都對他十分友善。知曉他要和離,少不得要勸容舒幾句。 她,大抵不會喜歡。 顧長晉不想如此。 是以,他昨兒親自去尋了朱鄂。 朱鄂雖有些訝異,但也不開口勸。 只問了一句“可想清楚了?”便蓋上了順天府的官印。 容舒不知這其中的周折,只當顧長晉是與她一般,急不可耐地想要結束這段錯位的姻緣。 和離書一式兩份,她接過顧長晉遞來的文書,屈膝行了一禮,溫然笑道:“有勞大人撥冗走這一趟,我明兒便會離開梧桐巷,這屋里的一應用物自會有人運到鳴鹿院去。至于大人的聘禮,我俱都放在興平街的鋪子里了?!?/br> 她說著便從一邊的百鳥朝鳳六合柜里拿出個木匣子,道:“這是興平街那間鋪子的房契與鑰匙,這鋪子是我給大人與聞姑娘喜結連理之時所備的賀禮,房契上已落了聞溪姑娘的名。過往種種,皆我之過失,容舒在此,多謝大人與聞姑娘包涵?!?/br> 容舒離開這梧桐巷便不會再回來,待得哪日顧長晉與聞溪大婚時,她大概已經離開了上京。便是不離開,她定然也不會來。 即是和離了,那便誰都別去打擾誰。 今兒這鋪子即是賀禮,也是容舒給聞溪的歉禮,顧家不是多有家底的人家,一個女子不管成沒成婚,都定要有點銀子傍身。 只聞姑娘……興許也不會想要這鋪子,她思忖了片刻,又道:“若聞姑娘不喜管鋪子,這鋪子顧大人與聞姑娘自可隨意處置,便是捐出去,也是善事一樁?!?/br> 顧長晉注視著她。 她大抵不知,她這人委實是藏不住情緒。 當他將和離書遞與她時,她神色中那一瞬的解脫與如釋重負壓根藏不住。 就好似這樁婚姻成了她的一個枷鎖,如今枷鎖掉了,人便也松快了。 和離書遞出的那一剎那,壓抑了許多日的情緒再次卷土重來,那密密麻麻的疼痛,從心臟蔓延至全身。 顧長晉很明白,一旦和離了,他與她自此緣盡。 有那么一剎那,他甚至想同她說,他沒喜歡過聞溪,也不會同聞溪成親。 只這些話到了嘴邊,理智在瞬間回攏,他猛然間閉了唇。 知她對聞溪心存愧疚,顧長晉接過容舒遞來的匣子,低聲道:“多謝,容姑娘放心,聞溪不會有事也不會怪你?!?/br> 如此,她總該不愧疚了罷。 他的聲音壓著,聽進耳里似是有些不耐,容舒抬眸看了看他,見他神色如常,心道他莫不是近來公務繁忙累著了。 思及此,她便溫聲道:“會試馬上便要放榜,大人想是忙得緊的,此事既已了,容舒便不耽誤大人的時間了?!?/br> 這是在逐客了。 顧長晉頷首,出門之時,大抵是握得太緊,掌心被那匣子一角硌得生疼。 第三十六章 常吉與橫平皆在書房侯著。 昨日顧長晉去順天府之事二人是知曉的, 卻不知主子因何去尋那朱府尹,直到二人看到了那份蓋了官印的和離書。 常吉與橫平很清楚,主子能帶少夫人去秋山別院, 說明他對少夫人是信任的。這么多年來, 能讓主子由衷信任的除了他們三人, 便再無旁的人了。 連六邈堂的夫人主子都是戒備著。 常吉想得多,他還以為主子多多少少是對少夫人動了心。 不,以他對主子的了解, 主子定然是動了心。 若不然,怎能解釋那日主子急匆匆去臨江樓的事? 主子從來不是這般多管閑事的人。 常吉滿心疑惑,卻又不好開口問。再者,比起主子為何要和離, 他更擔心的是六邈堂那頭的反應。 當初娶少夫人, 便是那位下的令。 那位最是不能容忍主子違抗她的命令,如今主子擅做主張同少夫人和離,以她的性子,不定要發多大的怒火。 常吉憂心道:“主子, 夫人那頭……” 顧長晉平靜地打斷他:“無妨, 我自有應對。橫平——” 他側眸看向橫平,“我先前讓你查的事可有眉目了?” 橫平頷首道:“當初戚皇后的確看中了英國公府的三姑娘做二皇子妃, 只后來被刑貴妃捷足先登,先定下了宋三姑娘?!?/br> 大胤的皇子慣來是年滿十五方能定親,大皇子比二皇子年長兩歲, 在親事上自是能奪得先機, 搶先定下宋映真。 錯過了宋映真, 戚皇后好似歇了給二皇子物色皇妃的心, 如今二皇子已年方十八, 依舊未定下親事,也不知是戚皇后不愿,還是戚家有旁的盤算。 戚皇后的父親曾是建德朝的大都督,手握大胤五十萬精兵。 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如此強將,建德帝怎能安心?大抵是瞧出皇帝的忌憚,戚嶂在病重彌留之際,自請卸去大都督之位。 戚大都督如此識相,建德帝自是龍心大悅。為表皇恩,不僅厚葬了戚嶂,還頒下賜婚圣旨,將戚甄嫁與無望帝位的七皇子蕭衍。 戚家自此沉寂,直到后來嘉佑帝起事,戚衡聯合父親舊部,斬獲從龍之功,這才重振了戚家的門楣。 與父親相比,大都督戚衡可謂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嘉佑帝登基之初,大胤泰半兵權都在戚家人手里。 君弱臣強,人人都以為這位體弱多病的皇帝會就此成為一個傀儡。 沒曾想,嘉佑帝花了十多年的時間,釋了戚家的兵權,廢大都督而建五軍都督府并,將兵權分割為統兵權與調兵權。統兵權歸五軍都督府,調兵權卻落到了兵部手里。 與此同時,還扶起了以首揆刑世琮為首的文臣集團,重用宦官,形成了武將、文臣與宦官三足鼎立又彼此牽制的平衡局面。 嘉佑帝的帝位自此坐穩。 戚衡從大都督到中軍都督府的左都督,手里的兵力一分為五。 只五軍都督府里有三軍皆是從前戚家的舊部,戚家到底是二皇子的外家,這些舊部依舊視戚家為執牛耳者。 唯獨后軍都督府的左都督英國公是個例外。 宋映真若嫁二皇子,整個五軍都督府結盟,聽戚家號令,戚家的地位儼然與從前的大都督府無異;宋映真若嫁大皇子,那便是文武聯姻,能從內部瓦解五軍都督府的聯盟。 這也是為何刑家與戚家都想拉攏英國公府的原因。 顧長晉沉下眸,道:“我去趟六邈堂?!?/br> 與容舒和離之事,他必須要主動去同徐馥交代。 到了六邈堂,徐馥聽說顧長晉和離之事,“哐當”一聲便將手里的茶盞砸在地上。 “誰許你擅自和離的?你可知你壞了我的計劃?” “計劃?什么計劃?”顧長晉擰眉道:“侄兒此舉是深思熟慮過的。蔣家一心要搭上大皇子這艘大船,以為同英國公府交好便能成為大皇子一派。只英國公府便是成了大皇子的姻親,英國公心在何處也尚且不知。倘若英國公不是大皇子的人,那蔣家危矣。眼下容氏的庶妹嫁入蔣家,侄兒若不與她和離,豈不是要卷入這趟渾水里?侄兒既要走直臣之路,自然是不能牽涉到黨爭里?!?/br> 徐馥盯著他。 他并未說錯。 英國公宋佩的確是個極沉得住氣的人,宋映真嫁與大皇子,不代表英國公府就是大皇子一脈了。 蔣家非要卷入其中,撈不著半點從龍之功不說,興許還要大禍臨頭。 顧長晉的忖度不是無道理的,只和離這事他怎可擅做主張?竟敢將六邈堂徹底蒙在鼓里,連半點風聲都不曾漏出。 “你是何時同容舒提起和離之事的?又是何時與她去順天府辦妥了文書?”徐馥問道。 “除夕那夜,她來書房時,侄兒同她提的?!鳖欓L晉緩緩呼出一口氣,沉聲道:“姑母,您知道的,我不喜她,不愿她與我親近,更無法做到與她同榻而眠、同屋而居。我,已隱忍到了極致?!?/br> 男人的神色的確是不耐到了極致。 徐馥一瞬不錯地盯著他的臉。 她已許久不曾見過他露出這樣的神色,那種似乎是下一瞬便要爆發出滔天怒火的神色。 她在接回他時,他已經六歲了,大抵是因著那場火,他對她極抗拒。 徐馥很是費一番功夫方讓他接納了她,也用盡了一切心力去栽培他。 可即便如此,他依舊爆發出了兩回怒火。 一次是讓他殺了那只獒犬,一次是命他那自小伺候他的長隨往他后背捅了一刀。 從接他回來的那日她便發現了,這孩子心善,對弱者總有一種毫無用處的憐憫。 他將來是要坐上那個位置的人,心慈手軟早晚會害了他。 為帝者,不可過于良善,也不可太過信任旁人。 當初他父親若不是輕信旁人,又怎會落著個中毒身亡的下場? 她起過誓,定要將硯兒培養成最合格的帝皇,替他父親奪回那個位置的。 她以為這些年,他的性子已經沉了下來,不再像從前那般擰,也不會再讓自己的情緒壞事。 不曾想,容舒竟會讓他產生這般大的惡感。 然而他對容舒的這些惡感,卻又讓徐馥內心產生一絲詭異的甚至扭曲的快意。 這點快意一點一點壓過了原先的怒火。 安嬤嬤說得對,硯兒雖是那人的兒子,但在這點卻不肖他。 罷了,她不能再與他起沖突。 若不然,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情分又要消磨掉。 總歸容舒離開顧家,也逃不出她的掌心。 徐馥漸漸收起怒容,嘆道:“我既是安排了容舒嫁你,自是會考慮到這些。你根本不必擔心容家或者蔣家會連累你,只你既然這般不喜容舒,姑母也不勉強你。只是,硯兒——” 徐馥微微一頓,烏黑的瞳眸定定望著顧長晉,唇角牽起一枚淺笑,道:“下不為例。再有下回,姑母可就不能饒你了?!?/br> …… 六邈堂發生的這番對話,容舒自是不知。 顧長晉一走,她便將張mama幾人喚進屋子,對她們道:“明兒一早我們便回鳴鹿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