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宮女(美食) 第367節
不過這傷的血rou模糊,看起來非常兇殘就是了。 火藥局的人只有一個想法,聽蘇菀姑娘的果然沒錯,這驚雷的殺傷力可以不用太強,但聲音一定要大,一定要震耳欲聾。 果然,看著眼前不費一兵一卒就擊退十萬大軍,這種局面誰又能想到。 如果年前樂河城戰役是巧用兵法,善謀略,善調動軍馬。 可這次完全是心理跟實力的碾壓,西北主城的兵士們根本沒出城樓,只是放了十幾枚驚雷,就能擊退十萬大軍。 兩場戰各有千秋,但一個比一個讓人驚悚。 年前孔老將軍打的那場,已經讓人聞風喪膽,好不容易在氏義族首領慫恿下,說什么若不把握住機會,以后再也沒有這樣的時機了。 趁著天祥國沒有完全恢復過來,一定要趁機攻下西北草原,然后牢牢占據,想想他們關內的草原,想想那邊的水草跟河流。 要是搶過來,那天祥國就能養戰馬,久而久之,此消彼長,肯定有一戰之力。 這已經是最后的機會,最后一次把西北關內草原搶回來的機會! 不得不說,氏義族首領判斷的非常準確,所以集結十萬大軍,身后還有十幾個萬兵士準備。 為的就是搏命一擊。 真搶過來了,那以后氏義族的地位可以跟天祥國媲美,直入他們的腹地,成為永遠懸在天祥國頭頂的利劍。 就算搶不過來,那還能退回草原休養生息。 一想到中原的物產,想到取之不盡的鹽巴跟方糖,就讓他們所有人動心。 所以才有年后這場突然襲擊,這么多兵士集結的并不容易,還要在冰天雪地里前行,原本心理壓力就大,這兩軍還沒交鋒,自己已經潰不成軍了! 這場大勝改變了許多人的世界觀,前來指揮的孔老將軍自然不信什么天罰,只是摸著發射驚雷的器皿眼里放光。 時隔多年,他又見到這東西了,這會炮管還有燙意,而且這幾乎是一次性的,打了一枚炮彈之后就不能用第二次。 但沒關系,就是一次性消耗著用,那也是值得的! 自己的將士毫發無損,對方已經潰逃,沒有比這更好的東西了! 這場大勝已經不止讓草原跟西北邊關十二城知曉。 北境那邊也已經得到消息,天祥國的人自然拍手稱快,呼朋喚友,來傳達這個讓人振奮不可思議的好消息,而北境外諸國則收起不該有的心思。 不管天祥國怎么做到的,但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擊退十萬大軍,憑借這個戰績,他們還是好好過自己的日子吧,不要想有的沒的。 也有謹慎的派人過去調查,等知道事情經過,明顯更加沉默,當下向天祥國遞交文書,愿意歸順天祥國,反正夸的天花亂墜,說得更是好聽,總之一個意思,大哥你還是我大哥,他們那些人都是亂說的,咱們關系還跟以前一樣好,對吧? 對不對就看天祥國的意思。 朝堂這邊,每個大臣見面都是滿臉笑容,問話都是:“那個什么族又送來貢品了?” “一點小東西,他們還當個寶,以前不聽話,現在知道后悔?!?/br> “不用跟他們計較,這種小部落太多了?!?/br> “你也聽說了吧,草原上那群人已經自己打起來了,但只要聽到天祥國的名字,立刻停手,唯恐傷到我們的人?!?/br> “這是肯定,也不看看我們手里有什么東西?!?/br> 邊關的大勝讓所有人為之側目,六月之后,大軍就會班師回朝,到時候孔老將軍,徐將軍,火藥局的人都會回來。 天祥國朝堂已經在為這件事做準備。 京都百姓更是早早備好瓜果點心,到時候還能從隊伍里相中個年輕力壯的將士,說不定還能拉回去當女婿,不過那軍中也有幾個女將還不錯,要是男子們也去瞧瞧? 第一場勝利讓眾人大家放下心,第二場勝利直接奠定勝局。 主要突然出現的炮火太過驚悚,讓原本就迷信神靈的草原部落無不驚悚。 后面不管氏義族首領怎么組織,怎么慫恿,自己幾個營地的人都不愿意過去。 與此同時,斯色塔部落不經商議,自己跑去樂河城投降,還送上戰馬五百匹,更有物資無數,還送去兩個兒子,就是為了向天祥國表示臣服。 因為態度不錯,而且給的物資確實夠豐厚,所以原本要削減的放牧地也給他們留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則給欒都族為首,讓他們去分。 怎么分天祥國不在意,只要欒都族說了算就行,要是有不服的,那就不服吧,還能怎么樣呢。 斯色塔部落投降的開始,就是剩下草原部落表忠心的時候,有仇的沒仇的全都過來重修舊好。 一時間,連氏義族部落也在說,要不然就跟天祥國求饒,等以后恢復了再說。 等以后? 看他們天祥國的皇帝,看他們的臣子,還有那什么空章舍人,到底是給恢復段時間? 氏義族首領知道自己在憤怒什么生氣什么,因為他知道,一個絕好的機會從他手中溜走,甚至是從兩三年前都已經溜走,在懷宗的時候就應該攻城的。 可惜機會這東西轉瞬即逝,根本沒給人反應的時間。 氏義族現在強撐著,也不過是延緩納貢歸順的日子而已。 在氏義族首領還在猶豫的時候,他們部落里的奴隸在欒都族的鼓舞下紛紛脫離,而且直奔欒都族那邊,就算派兵捉回去,也不會強行起沖突。 人家天祥國就在不遠處看著,若真的打起來,你說他們會不會立刻神兵天降?再給氏義族一巴掌? 然后還真有人去試了,欒都族求援,天祥國果然出現,兩邊將士的氣勢都不一樣,一邊打了兩場大勝仗,早就補給好了,另一邊還在畏懼當時的天雷,這誰輸誰贏不言而喻。 那些大仗沒讓氏義族首領喪氣,這次卻讓他看明白。 局勢已經如此,不是他能挽回的了。 再掙扎也是無用的。 隨即送上投降文書,再有貢馬牛羊等等,送東西的時候氏義族的人只覺得屈辱,他們在草原上橫行十幾年,如今一朝落敗,等著的可不止天祥國,更有草原其他部落的蠶食。 那個陰險的木炎族,穩坐釣魚臺的北軍聯盟,更有新崛起的欒都族,哪個都不是好惹的。 等到商量怎么處置的時候,人家天祥國早有準備,說什么上天好生,驅逐到曠遠之地就行,等你們改過自新之后,天祥國讓你們朝貢之日,那才是真的原諒你們。 這些話說得簡單,甚至沒有納貢一說,但其實懲罰更為嚴苛。 驅逐到很遠的地方,就意味著他們要放棄一大片熟悉的草原,他們退出,自然有人立刻不上。 現在連朝貢的資格都沒有,等于天祥國不帶你玩了,說起來簡單,但整個草原上,除了你之外,其他人都歸順天祥國。 那些人內部有矛盾,天祥國肯定是調和為主,畢竟大家是自己人。 但你跟他們有矛盾,那就是外部矛盾,調和是什么?那些部落不請求天祥國派兵就是好的。 至于什么貿易往來更不要提,允許朝貢才允許貿易,這點誰都知道,既然說不來往,那就是什么都不帶你玩。 可這些草原部落,哪個不依賴天祥國的物資? 他們既依賴又眼饞,所以才會屢次冒犯。 這就是戰敗。 不是普普通通說打仗輸了就輸了。 輸了是要退讓土地,拱手讓出家人,部落里四分五裂,任人欺凌的。 現在看來,天祥國的全力以赴自然是有道理。 打了要有結果,這才是打。 一定要贏,贏了才能安安穩穩地發展。 聽著一條條下來,蘇菀跟謝沛心里已經有數,自然驟然一輕。 近來最掛心的也就是這件事了。 從去年天宛二年十月,到天宛三年六月,從打仗到商談,再到雙方使者團討價還價,事情還未結束。 好在到天宛三年八月,大軍終于班師回朝。 雖然比想象中晚了兩個月,可這次勝利還是巨大的。 這意味著懸在西北的外敵終于暫時退去,也意味著震懾八方,讓四鄰不敢來犯。 更像是告訴周圍所有人,那個天祥國又回來了。 甚至比以前更加強勢。 朝中原本的主和派現在也徹底閉上嘴,看看這戰馬,看看他們在塞外多出來的一片上好草原,還有什么好說的! 夸陛下,夸空章舍人就好了! 至于蘇菀,不少人倒是下意識忽略。 主要她的存在太過特殊,太不一樣了。 大軍班師回朝,朝廷給了最高的禮遇,至于作為人質的世子公主們則尤為膽怯,他們是代替部落國家作為人質,也不知道天祥國會怎么對他們的。 鴻臚寺自然接手這件事,其實也不怎么對待,你們只好好好的不惹事,我們天祥國都城不比草原好? 當然了,人都會想家的,只要大家老老實實的,你們部落好好的,五年后就能回去。 我們天祥國也沒那么想要人質的。 但這些第一次到天祥國京都的世子公主們,看著巍峨的城池,一路走來已經讓他們驚嘆,可眼前的巨大建筑還是讓人側目。 更別提路邊酒樓鋪面林立,好像人人謙和有禮,人人喜笑顏開。 這里跟草原是完全不同的景象,兩者都好,但要一定說哪里最適合人居住,那還是這里。 蘇菀自然也在迎接的隊伍中間,她站的位置已經是謝沛旁邊,別問有沒有人反對,反對也是沒用的。 特別是朝中幾位重臣,特別是幾位大學士都覺得沒問題,幾位尚書大人都不吭聲,這還說什么? 誰還敢阻止啊。 不過想想這次能贏得這樣輕松,跟蘇菀還是脫不了干系,比如火藥局的大佬們一回來,慶功宴上大贊蘇菀聰明。 若不是她,那驚雷能那樣順利嗎?能震驚四座嗎? 具體的大家不太了解,但這事該知情的都知情。 那就是火藥一事畢竟耽擱十幾年,現在撿起來,滿打滿算不過三年時間,怎么可能在這段時間里,研究出來既穩定,又好用,威力又強的火藥? 根本不可能。 所以在第一批將士出征時候,根本沒有如今驚雷的出現。 是蘇菀去了趟火藥局,知道火藥局的人還在想辦法提高威力,說實話,要讓她制普通火藥,可能還行,但真的提高威力,那可太專業了,肯定不如火藥局的人。 但她卻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古代人都迷信,想想懷宗禮佛都能信到什么地步,再想到呼延薔來信的時候也總說草原祭拜儀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