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宮女(美食) 第299節
這是支持他們,還是害他們? 都不是。 分明要讓大皇子圣人,都跟太子斗起來。 要把天祥國一個看起來有明君跡象的人徹底拉下馬,聰明的天祥國皇帝,可不利于氏義族即將要做的事。 就算拉不下來,那也要讓天祥國內部疲于內斗。 要讓朝堂跟皇宮都亂起來。 只有他們這里亂了,其他人才有機會。 蘇菀眉頭緊皺。 她很少有這樣的情緒,以前朝堂怎么斗,那都是朝堂的事,而且大家都有分寸,不會真的置人于死地。 但這不同,這是動輒要亡國滅種,至少也會戰亂不斷。 別看現在天祥國在做下坡路,可百姓們至少沒有戰亂,如果戰亂了,必然尸橫遍野,必然家破人亡。 戰爭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兩個字。 如今知道有人試圖發起戰爭,還是長達許久的精心籌劃,誰都會心驚。 沒國就沒家,不存在國沒了家還在,自古都不存在。 氏義族從去年開始籌謀,安插間諜,派人搶糧試探。 他們現在恐怕已經知道天祥國的國庫空虛,防守空虛,已經不再是十幾年前打遍四野無敵手的天祥國。 有些念頭必然蠢蠢欲動。 誰料謝沛又給蘇菀看了樣東西:“二十人搶糧之后,我派丁家軍去西北駐防,這是他們刺探到的消息?!?/br> 按理說屬于軍機秘事,但蘇菀還是接了過來,這次跟以往不同。 雖說京都距離西北還遠,可西北的邊民們怎么辦,無論是哪里,都不能有戰爭。 除非這戰爭不打在自己疆域上。 丁家軍寫的書信言簡意賅,可又把氏義族的情況說得很明白,更把帶間諜來的陰謀提前了幾個月。 按照剛才的消息,蘇菀以為氏義族是借著冊立太子慶賀,所以帶著間諜前來。 卻不知道他們心里早就有幾分把握,能把人安插進來,這才做了很多準備。 去年九月,也就是天則十四年九月份,當時有件駭人聽聞的學徒投井事件,一連死了兩個學徒。 那件事短暫解開南熏坊黑市一角。 當時的情況大家都知道,學徒死了,抓了一部分人,還從他們家中搜查出幾千兩臟銀。 但這里面還有一群人提前跑路,這些人不乏一些外族人,這些外族人多是先皇帶回來的戰俘,手上有做瓷器,做錫器的手藝。 這次知道事情暴露,提前攜家帶口離開。 去年那會還鬧的沸沸揚揚,但當時也沒把人抓住。 這些人出了京都自然四散而逃,準備逃回家鄉,其中兩人就逃到西北,其實他們并未打算去關外。 關外日子多苦,他們心里明白。 若不是在京都偷賣宮里許多的物件,他們甚至不打算離開京都。 在天祥國十幾年時間,他們也習慣這樣的安逸日子,關外的苦,跟關內的好,大家心里都有數。 跑到家鄉附近,也只是思念故土,再說西北關內跟外面生活習慣很多都相似,區別只是關內沒強盜,遇到風沙有房屋,若有困難還能找當地官員。 如此一來,西北關內自然是很好的住處,他們手里又有大量銀兩,安置不是不問題。 邊關那邊對戶籍要求也松,很快就安定下來。 可都來這邊了,難免會通過關內外走私的人打聽十幾年前的家人。 如果可以,他們自然要接濟家人。 誰知道等著他們的不是自己的部落欒都族,而是早就把欒都族吞并的氏義族。 當年欒都族實力強悍,主動挑釁天祥國,那會的情況大家都知曉,有丁老將軍如此驍勇善戰的將軍在,當時的丁老將軍也不過四十多,正是能打的時候。 但以天祥國的風格,打贏就打贏了,不要你們的女人,也不要你們的東西,因為實在不稀罕。 我天祥國地大物博,怎么會覬覦你們的三瓜倆棗。 只是當時先皇喜歡錫器,尤其是錫制做的酒壺,所以只弄了些工匠回去。 等天祥國走過,欒都族到底元氣大傷,后來五六年里,陸陸續續被氏義族吞并。 草原上部落變化之快,這都很正常,對天祥國來說其實沒區別,更不會多說,所以在京都的工匠們并不知曉。 知道這次回來想要聯系家人,才意外知道此事,自己部落的人已經成為氏義族的奴隸,家人只剩下幾個遠房親戚,原本上萬族人,如今不過五百。 他們原本想聯系欒都族,自然變成現在的氏義族。 知道他們兩人有錢財,肯定不會放過,接著家人的名義,讓他們去關外見面,這一見兩個工匠同樣成為奴隸。 攢下來的積蓄被弄走不說,當奴隸之后非打則罵。 說起來他們在京都十幾年,按照氏義族的話來說,簡直嬌生慣養十幾年。 原本在草原上吹到黝黑褶皺的皮膚,也變得細嫩起來,他們兩個大男人,手上的繭子還不如草原上小孩多。 兩個工匠也是有苦說不出來,確實,十幾年的時間,他們早就是京都人了,沒看到了西北也不愿意出關,就是覺得辛苦。 沒想到等得知他們是京都逃過來的,氏義族首領直接讓他去見面。 這首領四十多歲,壯年時期,長著絡腮胡,頭發濃密,還帶著象征勇武的狼牙。 他仔細詢問天祥國的情況,又仔細詢問京都皇宮的情況,在知道他們是怎么逃出來,皇宮的管理是怎么混亂的。 首領的笑有些藏不住,笑過之后臉上的陰狠貪婪也藏不住。 一個絕對敏銳的首領,明顯從細枝末節中聽出天祥國的外強中干。 正好又趕上冊封太子,于是便有了其他想法。 這些周圍番邦國必須前去進貢,這是表示臣服的意思。 天祥國一向如此,不愛打你,也不愛招惹你,可你必須對宗主國畢恭畢敬,至少面子上要尊敬。 否則就要你嘗嘗教訓。 這便是天祥國,乃至之前王朝一直奉行的天道秩序,在天道秩序里,必然會有一個強大的國家為核心。 周圍附屬國家都要向這個核心學習,而這個核心也會為周圍國家提供幫助。 這個幫助既有物質,也有精神,最重要的便是精神,比如詩書禮樂等等。 甚至在蘇菀時空明朝時,若身為周邊小國,你求金銀珠寶,會被直接呵斥,若求禮樂書籍,則會欣賞贊賞。 但很多時候,核心國家肯定會給周邊小國很多好處,比如你被別人打了,我會出兵幫你,你今年受災了,也會給你糧食。 兩邊如果有什么貿易往來,稅收還會少。 因為在天道秩序里,核心國家“有義務”,并且必須帶著周邊國家一起進步,一起開化文明。 大哥幫小弟理所應當。 天祥國也是如此,在天祥國的天道秩序里,天祥國自然是核心,周圍國家是需要幫扶的對象。 周圍國家不需要做什么,只有一點,必須對核心國家表示尊重跟推崇。 比如必須來朝貢來表示臣服,就是尊重跟推崇的一部分。 若做得不好,那就是顛倒秩序,荼毒萬民,需要受到天道的懲罰,懲罰當然是打你一頓。 當然,天祥國的天道秩序也沒那么霸道。 若你在天祥國周邊,卻又不愿意加入天道秩序,那也沒關系,頂多咱們不來往而已,我不會打你,你有事也別來求我。 咱們相安無事。 可如今的氏義族,既同意天祥國的天道秩序,想占便宜,同時又想顛覆宗主國,那就是狼子野心。 弄清楚上面的秩序,就明白氏義族這種行為有多可惡。 享受著大哥的庇佑,沒事還給你點好處。 你到大哥這買東西,大哥半價給你。 你來大哥這賣東西,大哥雖然不需要但也盡數買下。 甚至這次派使團祝賀大哥冊封太子,就帶了幾匹破布,一些皮子,大哥還你金銀珠寶首飾。 鴻臚寺那邊也覺得氏義族送的東西寒酸,但看他們態度不錯,也就算了。 圣人那種小心眼都不計較,說關外辛苦,不為難他們。 但大哥這么對你,你就這么回報大哥啊。 回報大哥的就是往圣人宮里塞間諜,趁著邊關空虛過來試探,還籌謀著讓大皇子跟太子內斗起來,他們好坐收漁翁之利。 這種情況下,罵一句狼子野心一點也不為過。 甚至還罵輕了。 可誰又能想到。 從去年磁器庫工匠出逃,到如今后宮薔美人意圖挑起皇子跟太子的爭端,竟然環環相扣。 說到底,還是天祥國弱了,沒以前的強勢。 若有先皇時候的兵馬,就算先皇那時候國庫也窮,可照樣沒人敢招惹。 就算招惹也會想工匠家欒都族那般,直接被打到心服口服。 一切歸根到底,就是自己不夠強。 丁家軍從邊關刺探來的消息,再次讓謝沛警醒,更明白了那次莫名其妙的二十人劫掠糧草是怎么回事。 這些信號無一表明,邊關的人已經開始不安分了。 若天祥國再不清掃朝綱,再不加強邊務,戰爭遲早有一天會到來。 在到來之前要怎么阻止,成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