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宮女(美食) 第294節
“肯定要的?!碧K菀有些惋惜,她有段日子沒跟西膳房的人一起吃飯,反而沒事就在重華殿。 謝沛不等她多想,立刻吩咐人去安排,蘇菀還補了句:“明日我帶好吃的過去,就說我是有事不能去,并非不想去?!?/br> 趕在過節時候,也不好拒絕諸司總管,不管幫不幫諸司辦事,她也要先了解情況啊,總不能只聽他們講。 這點謝沛不用她cao心,自然讓人找到諸司資料,又派人探查哪些部門找蘇菀找得急切。 知己知彼,才能有所計劃。 但資料拿過來,謝沛道:“今日中秋,你總不能一直看文書吧?!?/br> 這倒也是,蘇菀收回手,感覺清風徐來,隱隱有些桂花香味,這才發覺內侍把窗戶打開,后面正好是棵桂花樹,傍晚的風帶來桂花香味,讓人忍不住高興。 “晚上就在這棵樹下吃飯吧?”蘇菀開口道,“還有這么多桂花,要不然我們來做桂花糖,現在做桂花糖,等到年底的時候,正好可以吃?!?/br> 蘇菀說完,又看看謝沛這邊小山般的公務,改口:“我來做,你忙?!?/br> 謝沛直接把公務一推:“耽誤一個晚上而已,咱們去摘桂花?!?/br> 本草綱目里說過,桂花能養精神,久服輕身不老,面生光華。 所以關于桂花的食譜也很多。 為了應景,小宋護衛非常有眼力地讓人去取些桂花月餅過來,正好配今日的桂花茶。 桂花糖雖說要等到年底才能用,但還有蘇菀說的桂花栗蓉糯米糊,聽著就是很好吃的粥點。 吃桂花,一定要還長在樹上的才行,這樣才潔凈,不至于鬧壞肚子。 謝沛書房后院的桂花是金桂,色澤金黃誘人,香味濃郁,很適合食用。 既然要摘樹上的,那肯定要爬樹,謝沛也不假手于人,利落上到桂花樹的軀干上,看的蘇菀驚訝至極。 知道謝沛身手不錯,跟看他如此利落上樹,那是兩回事。 謝沛見此,嘴角彎了彎,蘇菀讓他摘哪些桂花他都給摘下來。 這會摘花的速度要快,趁著太陽還沒下山,一定要洗凈曬一曬才能用,否則這花朵里面必然有小蟲在里面。 今日天氣好,西曬的太陽也毒,曬個一刻鐘就差不多了,如果覺得不放心,那放到溫熱的爐灶旁稍微烤一烤,里面小蟲必然能驅除干凈。 還好謝沛不是個磨嘰的人,蘇菀也趁著西曬的太陽,直接給摘下的桂花曬了兩刻鐘,最后又放到溫熱的烤爐里面,烤制了一刻鐘,把里面水分徹底烤干。 拿出來的桂花只有花瓣跟花蕊,桂花香味濃郁,此刻用鹽腌一下,然后鋪到干燥潔凈的罐子底部,鋪一層桂花,再鋪一層糖,繼續鋪桂花,反復多次,最后一層必須是白糖。 在白糖的上面倒入少許的烈酒防止發霉,謝沛給她找來的烈酒也是桂花酒,等等這桂花糖做出來味道更為純粹。 只是用過之后,謝沛就道:“把酒放回去?!?/br> 說過又吩咐:“小宴不要擺酒,果酒也不要?!?/br> 蘇菀立刻看向他,這明明是在說她在璧廣山喝醉了的事! 誰知道果酒也能醉人。 不過細想起來,好像也是那次她張口說出計劃,兩人關系反而更好了。 正好,晚上她也確實不會喝酒的!只是被謝沛特意提起,怎么那么怪呢。 倒入一些白酒之后,就可以密封起來了,現在八月十五,等到年底就有濃稠的桂花糖,到時候再制作成小方糖就行。 謝沛道:“那等過年的時候咱倆再來開蓋子?!?/br> “好啊?!碧K菀自然沒意見,說是過年還有好幾個月,其實時間過得很快。 這一小罐桂花糖被護衛臧冬心小心翼翼放到安全的地方,剩下的就是做桂花茶跟桂花栗蓉糯米糊。 謝沛在旁邊煮茶,蘇菀就在熬粥。 用的是新上的金黃栗子,糯米,糖,還有必不可少的桂花。 栗子煮熟搗成泥,糯米快速熬成粥,熬的過程中加上栗子泥,白糖,最后出鍋的時候撒上桂花。 這做起來簡單,但這碗粥看起來實在漂亮。 謝沛那邊也用山泉水煮水,三泡桂花,讓桂花的香味猶存,但又顯得清雅,喝起來讓蘇菀都喜歡。 好好的中秋月圓,兩人倒是在吃食上忙活。 不過此時也顯得恬靜閑適,暫時離開京都皇城內外的紛紛擾擾。 畢竟過了今日,兩人還有各自的事情要忙。 說是各自的事情,但歸根到底也是一件事而已。 晚上席面上,平日的各色吃食不說,還擺了各色點心,很多點心都是甜食店里被人瘋搶的吃食。 謝沛專門讓人去排隊買回來,雖然身為太子,跟甜食司吩咐一聲即可,但還是讓人去捧場。 但去了也知道,這哪是捧場,分明是添亂。 現在大街小巷都在說,官辦甜食店的點心有多難買,但難買也值得,誰讓好吃呢。 中秋佳節,稍微大方一點,吃點官辦的點心,全家都高興。 蘇菀聽著侍衛們說這事逗樂,也忍不住笑。 大家喜歡就好! 喜歡就行! 以后會有更多皇家好東西慢慢出現。 剛開始可能不便宜,但逐步都會變得物美價廉,這是肯定的。 一切都需要時間慢慢來。 蘇菀謝沛這邊過得恬靜,但京都很多人卻是興奮。 甜食店給他們帶來的驚喜實在是太多了。 看看這好吃的點心,原本只有宮里才能嘗到,現在他們也能吃了,誰不覺得高興。 用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來形容,似乎也算合適? 等到中秋一過,戶部,禮部卻看著賬目目瞪口呆。 原因只有一個,這店面也太賺錢了吧?! 戶部禮部侍郎也算見多識廣的人,特別是戶部侍郎經手的錢不知多少。 可還是覺得甜食店兩日的營收簡直嚇人。 跟之前南熏坊小窗口售賣不同,那時候是限量的,而且數量極少。 現在卻盡力來做,除非準備的材料用光了,否則不會說賣完了這三個字。 于是現在的情況讓人震驚。 從八月十四開始營業,一直到八月十五下午關門休息,還不到兩天的時間,竟然都賣出三千七百兩銀子。 兩天時間,把之前投入的成本全都賺回來不少,還有剩余。 等于之后每天都是盈利。 雖說是趕上過節,而且剛開業,所以賣得火熱,可以后就算收入銳減三分之二,那也不少了。 一年下來,這個甜食店就有二十多萬兩雪花白銀的收入。 足夠發六千多宮女一年的月俸。 戶部尚書眼睛都要黏上了,這個店面,簡直是個金餑餑!若皇宮多幾個這樣的店面,那國庫都能松快點。 怪不得太子跟空章舍人一直在推動這件事。 兩日的利潤,足以讓所有人動心。 三千七百兩銀子,太過夸張了。 站在一旁的蘇菀忍不住道:“這只是剛開始,大家沖著官辦甜食司的名頭而已,還趕上中秋節,以后不會賺這么多的,除非多開幾家店?!?/br> “不是在京都開,而是在金陵,在蘇杭開?!?/br> 戶部禮部尚書看向蘇菀,心里也冷靜幾分。 是了,不能拿突然的收益當永久的。 他倆都有點昏頭,可一手促成這件事的蘇菀還這樣冷靜,讓兩人心底隱隱升起敬佩。 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簡單。 蘇菀見勸動了,笑道:“那都是以后的事了,今天過來,是看看這錢要如何分?!?/br> 之前只有幾百兩的時候,兩層利潤給嬤嬤們,三層給雜理庫,五層給禮部。 那時候也沒什么異議。 但如今情況不同,分成自然也不同的,如此收益,戶部也要坐下來商談。 畢竟這是官辦的甜食店,跟其他事情不同。 當初蘇菀跟謝沛商量的時候,就有意將一部分收入直接歸于國庫,禮部尚書心里也明白。 甜食司是最先做這件事的,他們如何分配甜食店的收益,更關乎后來的官辦店面。 甜食甚至只算小頭。 以后的瓷器,那才是利潤豐厚。 若有機會,重新遠洋出海,單靠他們天祥國的瓷器,就能帶來巨額利潤。 瓷器絲綢手工藝品,哪個都能賺到飛起。 蘇菀那個時代的宋朝,靠著出海南洋,靠著生意的稅收,都能年入七千萬兩白銀。 跟如今天祥國一年到頭全部稅收三千萬兩,幾乎翻了兩倍有余。 甚至在最積貧積弱的時候,靠著瓷器絲綢等物,也能實現貿易大豐收,后面的東西才是大頭。 所以看似今日討論甜食司收入如何分配,也是在為以后的官辦廠打個樣。 蘇菀心里明白,但只當討論甜食司而已,絕口不提后面的事。 禮部戶部尚書大致也知道些,通用不提,一個是覺得事情還遠,二是沒想過官府造船出海的事,其實還是覺得事情太遠。 蘇菀自己也笑笑,好像想得有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