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宮女(美食) 第232節
雖不至于死罪,但后幾年的仕途可就慘了。 第二天醒來,緊接著又來件頗為嚇人的事。 上次衛鈞說過,看管東西不利,丟東西那個,上吊抹脖了,幸好同屋發現得及時,把人給救下來,否則肯定人就沒了。 說起來他也慘,宮女們還有出宮的一天,這些內侍們卻只能一輩子在宮里,等到跟柴副總管那樣的年紀,才能出去。 而他又犯了大錯,在宮里實在沒有指望,也不像衛鈞還有家人掛念,所以一時想不開,差點上黃泉路。 衛鈞看的心有余悸,心里更加感謝師父跟蘇菀。 不是他們兩個拉著自己出來,估計也要陷到這里面。 好在沒出人命,大家放心了些。 蘇菀卻覺得風雨欲來,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不像是偶然發生。 回到尚膳監,蘇菀的心才安定下來,長官見她有些疲憊,就讓她休息一天,之后再來做事。 估計瓊林宴會武宴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那些提前離開的大儒們都沒想到,這些進士們竟然如此大膽,而且文武進士一起夸三殿下,這種情況,實在罕見。 不過想想也是,謝沛的外祖是丁老將軍家,自己本身又在天悲殿差事上做的好,而且很有仁政,眼看著像是明君。 哪個自詡棟梁之材的,不想跟著明君做一番事業。 不想生逢恰時,建功立業。 特別是這些剛科考完,又有些功名的,自然放浪形骸了些。 遇到心情好,又大度的君王也就算了。 但圣人如今的情況不用多說,若是不惱怒,也就不是他。 至于無妄之災的謝沛,肯定會被牽連,討厭一個人的時候,這個人做什么都是錯的,圣人會不討厭謝沛? 不可能。 這種朝堂上的爭斗蘇菀看個樂呵,只知道謝沛根本沒工夫搭理,估計另有打算。 誰知道過了幾天,就聽到早朝上有人用這話故意刺謝沛,問他:“新科狀元都說,你可以太子,真的可以嗎?” 謝沛答:“不可以?!?/br> 大臣們微微失望,怎么不像謝沛回答的? 不等別人接話,謝沛又答:“天祥國先祖有云,嫡長子十四聽政,十五方能立為太子,不能壞了規矩?!?/br> “再等幾個月?!?/br> 再等幾個月,是等到今年十一月你生日嗎! 聽說圣人臉色頓時鐵青。 謝沛不是不知道說這些會帶來什么,但不說就沒事了嗎? 不過這人怎么那么狂啊。 蘇菀也只是在做事的時候,順便聽一耳朵而已,至于那些多嘴的新科進士們,最近老實的跟鵪鶉一樣,什么話都不敢講,只是任派官職明顯遲了許多,也不知道圣人什么時候能消火。 前庭的事跟尚食司還有點距離,尚食司現在則頭疼另一件事。 那就是宮人年齡到了,要放出宮的事, 蘇菀去瓊林宴之前已經跟著統計好,可現在又有另一件事,那就是諸司又要走多少人。 以后尚食司各個膳房要負責多少人的飯食。 這可不是小時候,只有知道了這些,才好申請銀錢,購買食材等等。 可內宮那邊遲遲不給名單,讓她們下個月比較難做。 五月份就要放人出宮,諸司多少人,她們要做多少飯食,全都沒數。 這不是一二十人的飯菜,而是整個外宮近一萬人伙食。 不過聽著長官的意思,也不是內宮那邊不給名冊,而是諸司不給名單。 簡單來說,流程是這樣的。 各個部門統計自己這邊要放多少人出去,然后把名單給到內宮,說明走多少人,留多少人,走的人什么情況。 審核沒有問題,內宮那邊撥出遣散費,人就可以走了。 但現在卻遲遲沒有動靜,唯一按照內宮要求遞上名冊的,竟然只有跟姜貴妃一直“作對”的尚食司,還有換了總管的寶鈔司,就連御用監那邊也是支支吾吾。 還有幾個零零散散的部門交了,但人數情況對不上,還在核查。 內宮那邊沒有名冊,尚食司這邊也沒有,更不好安排五月份的伙食。 只能說長官跟姜貴妃竟然罕見地站在統一戰線,原因也簡單,誰讓其他各個部門都拖后腿。 四月十六下午,尚膳監這邊,幾個女官坐在旁邊商量事情,蘇菀跟李蓉蓉,西膳房那邊也帶了許久不見的于淑過來。 這些小宮女們都是過來旁聽的。 還有不到半個月就是五月份,這事必然要有個說法。 李蓉蓉明顯被南丞副交代過,知道怎么回事,于淑有些一知半解。 為什么不給名冊,這里面有什么內情? 蘇菀原本也沒當是個大事,但現如今看著情況,才知道不是每個官署都跟尚食司一樣,這樣名目清楚,賬目也清楚的。 那些不愿意給名冊的宮里,必然有貓膩。 看女官們的表情,應當心里早就有數,可見這么做不是第一年了。 長官看著人到齊了,南北西膳房丞副,左右執掌,雜理庫的三人,還有尚膳監幾個女官,再有旁邊聽著的小宮女們,這才道:“我同禮部協管此事的人商議,咱們五月份食材還按四月來,算是寬容一個月,等到六月,這名目必須準確,否則多出來的食材銀錢,就要咱們自己出?!?/br> 不是禮部苛刻。 而是一個宮人的食材份額,那就是一個人的。 名目不清楚,禮部好過,戶部那邊呢? 這樣也是逼迫諸司早點做決斷。 其實蘇菀早就覺得不正常。 原因簡單,外宮人太多了,就算有什么瓷器廠,什么造紙的寶鈔司,但林林總總,加起來一萬多人。 這數字太過夸張。 她那個時空有些宮里倒是真有這么多人,不過那時候餓死在宮里的太監可不少。 究其原因,就是糧食不夠,人太多。 只怕這地方再發展下去,也難免有這種事發生。 旁的不說,御用監衛鈞那丟東西可以講是個例,那瓊林宴也有看管太監庫里東西不見,還因此差點自盡,這總不能說是個例了吧。 可見這管理早就混亂。 但這也不是蘇菀那她們cao心的事,如今好好做自己的活計就行了。 不過長官卻看看蘇菀,問道:“你覺得諸司為什么不交名冊上來?!?/br> 蘇菀并未說話,長官又道:“大膽說,這都是自己人?!?/br> 也就是講什么都沒事。 蘇菀點頭,開口道:“只怕各個宮里名冊有誤,又或者并不想出宮,出宮不如宮里安穩?!?/br> 這些都是常規答案。 蘇菀又頓了頓:“或者有官署吃空餉?!?/br> 空餉。 有職位,有人名,卻沒有實際做事的人,但要每個月按時發錢。 但這人根本不存在,那錢發給誰了? 自然發給官署總管的腰包里。 大概可以這么算,一個部門名冊上有十個人,發工資的時候也要發十個人的工資。 可實際上,這部門只有五個人,那多出來五個人工資,就是空餉。 發了錢,卻沒實際做事的人,虧的自然是發錢的人,也就是宮中。 但要查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還要讓根本不存在的人離開皇宮,這太為難人了。 所以才會有現在的情況。 諸司交不出名冊,如果不出意外,過個十天半個月,就會說宮人們不愿意離開,繼續留在宮里。 如果強硬趕人走,那他們大可扯上御史臺,說內宮掌權貴人做事刻薄,薄待宮人云云。 趕在大皇子犯錯的時候,姜貴妃多半會妥協,不去招惹御史臺,也不會真讓諸司記恨她,她也指望諸司幫她做事。 所以這事吧,有點無解。 禮部那么痛快批了五月的食材錢,估計也已經猜到里面種種。 估計姜貴妃也想解決這件事,就看她有沒有魄力。 可這種“陳年舊疾”,一看就不是一朝一夕形成,她若真想徹底解決,就應該早點動手。 不過這樣一來,尚食司怎么辦? 其他諸司不裁減人,只有尚食司按照要求放人出去,那就真跟有個宮女問蘇菀的一樣了。 她們尚食司人少了,可還要負責那么多人的飯食,豈不是人手不夠? 蘇菀剛進宮時很多疑惑已經解開。 為什么那會就說尚食司各個地方人手都不夠,原來是這個原因。 只有她們按照應該有的程序,該裁減人裁減人,剛送人出宮送人出宮。 可不管她們人數多少,都要負責其他諸司越來越多的宮人。 畢竟其他諸司人數只增不減,肯定越來越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