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于是他們兩人便輕裝簡行的來了蒼耳縣。 “府學無重大要事應當不會休學,不知道南州最近可是發生了什么大事?” 唐子盛話雖這么問,但心底明白,府學停學多半和南州現在起亂有關。 “大事,無非是信王懷王的事,我們走時聽說懷王和信王要打起來了,府學里的許多老師另一重身份是信王和懷王的謀士,為此早早的被召回信王府和懷王府,等著為他們主子出謀劃策呢?!?/br> 孟羌說的懇切,但言辭中的不屑也極為明顯,顯然這是個看不上懷王和信王的。 但唐子盛在意的是府學的老師是王府的謀士,讓自己的謀士入府學當老師,倒是一步好棋,南州文氣盛,權貴功勛之家不入科考,所以狀元年年都自南州出。 謀士入府學,如此這些在府學隱瞞身份教學的老師便能借此機會對尚不知朝廷局勢的學子洗腦,也不知道靠這樣的方法,有多少考入朝中的學子已經入了信王和懷王的麾下。 這么一看,信王和懷王也不全是草包,太子那邊又是如何應對? “南州出這樣的大事,二位好似半點不擔心南州的情況?!碧谱邮⒂X得這二人態度奇怪,先前糧食的事能看出這兩個人心懷百姓,有大志向,現在南州出事,卻又是一副漠不關心的態度,前后行徑不一致反而讓人生疑。 “擔心有什么用,信王和懷王要打,就是我們府學的學子長街游行抗議,人家派一隊兵馬過來就能鎮壓。除了落個自不量力的名聲,一點實際用處也沒有?!?/br> 孟羌說的義憤填膺,這樣的真情實感,不會這兩人已經被抓過一次入過獄? 應子玄在孟羌說完后點頭,“雖然我等不愿天下戰事起,但我們于這些大人物而言也不過螻蟻,一無官職傍身,二無兵馬御敵。如今能做的不過是不添亂罷了,待時局穩定,再說為國效力之事?!?/br> “可我看二位自己并不甘心袖手旁觀?” “呃……”應子玄和孟羌神色一凜,尤其是孟羌,眉心緊皺的瞧著唐子盛,“許兄這是什么意思?” “你們若是真的不想添亂便不會在這個時候過來西州。而是該乖乖待在南州等信王和懷王打完這場仗,在回到府學繼續學習,等新皇登基,最先要做的就是開恩科廣納人才,到時候你們抓住這個機會,身世也清白,入朝堂想必不是難事?!?/br> 而偏巧二人現來了西州,西州可以說是信王和懷王的禁忌之地。若是這二人榮登大統,應子玄和孟羌在西州的行事可是會斷送他們的前程。 “許兄說笑了?!睉有杵饋?,“幾位皇子爭奪皇位不是我們能摻和的,現在遠離南州對我們來說才是幸事,開恩科無能是哪位上位都會做,我們何必留在南州惹人嫌?!?/br> “或許?!碧谱邮⒉辉俦茊?,反正這二人的目的莫不是過來西州想看看能不能請動西州總兵前往南州幫忙。 天下兵馬就這么幾處,或許民間也有散兵,可這些散兵人數差距太大,聚集起來面對信王和懷王也無異于杯水車薪。 信王暴戾,懷王陰險,太子愚鈍,這樣的三位皇子誰登上寶座對大豫都不是好事。 暴戾者易積民怨,陰險者疑心頗重,愚鈍者被人利誘,大豫原本就岌岌可危,再不上位明主,大豫的氣數就盡了。 “許兄在縣衙里任何官職?”應子玄不愿在這么你來我往試探下去,這里既然是蒼耳縣,有周南川做保,定然是安全的。 “一官半職?!?/br> 一官半職,應子玄立刻明白其中的意思,“原來是唐縣令唐大人,我和孟羌失禮了?!?/br> 兩人立刻起身行禮,他們有功名在身,可見官不拜,但這個不拜是指不跪拜,該有的力還是要做的。 不然便是桀驁不馴,舉人聽著好聽但卻未入朝堂,就是縣令只有正七品壓他們也綽綽有余。 “是我最初沒有表明身份,你們不算失禮?!?/br> “不知唐大人半路攔下我和孟羌可是有什么打算?” “你們二位是周兄的友人,我與周兄也是生死之交,這樣算下來我們也是朋友。既然是朋友,我又身為東道主,不該盡主賓之儀好生招待你們嗎?” 唐子盛挑眉道,他能有什么打算,不過是想借二人之口,了解民間看待南州之事的態度罷了。 沒有什么應該不應該的,至少應子玄不相信唐子盛接近他們只是這么單純的理由,“唐大人說的是,不過我們依舊叨擾大人一上午了,如今也是時候離開了?!?/br> “現在縣衙正是午休時候,周兄這會也得空,你們若要找他直接去縣衙就是,我還要送夫郞回府,便不與你們同行了?!碧谱邮⒁膊欢嗔?,擺手算是打過招呼。 應子玄和孟羌匆匆離去,二人眼中具是復雜之色,原本還想打探蒼耳縣縣令究竟是何人物,不想現在反倒是被人打聽了個底朝天。 “我們現在去找周兄?”孟羌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過來西州本來就是想和周兄商議事情的,現在到了哪有不打招呼就走的?!?/br> “也是,但是這個蒼耳縣的縣令比我們想的還要厲害,這樣厲害的人物,我們為何不直接說與他合作,看他本事定能勸說西州總兵去南州支援?!?/br> “我們可沒什么東西能夠給他幫忙的,而且他看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