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這倒是,晏或這家伙長相最能欺騙人。但脾氣比我還烈,要不是當年他身后還有晏家,也許去西北平亂還輪不到我?!?/br> 唐子盛點頭,這他是聽過的,晏丞相和景將軍當年是文武雙全的奇才,無人能出其右,現在一人成了名震天下的將軍,一人坐上了一人之下的丞相之位,更能說明這兩人的確是天縱奇才。 “你要聽聽我們的舊事嗎?我建議你聽聽,晏或的好些丟人事我都知道,日后等你們見面,你抓到這個把柄,可就不怕晏或找你麻煩了?!?/br> 不,我要是知道了便宜岳丈的丟人事,還拿這個威脅的話,明天的太陽都很難見到,“洗耳恭聽?!?/br> “哈哈,我就知道你小子膽子大,也有手腕,晏或那家伙也老了,要是到時候他找你麻煩,你就給映月還有傾城告狀,保證能把他治的服服帖帖的?!?/br> 嗯,他又知道便宜岳丈是個妻管嚴和孩子奴。 “爹爹你醒了?”許傾城一直守在床邊,總算是等到爹爹醒過來。 “他們走了?”許映樂沙啞著聲音問。 “嗯,景將軍他們走了,子盛我也讓他回去了?!?/br> “今日我說的話你都聽到了吧?!痹S映樂肯定的說,不過他也沒有給傾城開口的機會又自顧自的說下去,“之前答應要告訴你之前的事,現在既然你已經知道一些了,那我現在正好全部告訴你,免得你胡思亂想?!?/br> 許傾城捏著爹爹的手,點頭。 第057章 陳年舊事 事情真正的起源要從二十多年前說起,許映樂是沈家的家生子,他的母親是沈家嫡子的奶娘,幼時他一直被養在母親屋里,待到他六歲才被母親送到沈公子的身邊伺候。 那時沈公子年紀比他長兩歲,又因為也是哥兒的緣故,兩人很快成了朋友,此后十年時間他們都一直待在一塊,看似主仆其實情分上更像是手足。 在許映樂十三歲那年,沈府為公子辦了一場及笄宴,宴請了當時皇城好些適齡的未婚公子過來,就是為了從中挑選一個好女婿。 而許映樂也就是在這一場宴會上認識了十五歲的晏或,那時候他在府里的路上遇見了因為衣服被茶水弄濕的晏或,當時許映樂還不曾聽聞皇城中晏或的名聲。 所以也是膽子極大的把晏或當成了哪家偷扮成小子的哥兒,最后還帶著人換了哥兒的衣服,鬧了一通笑話。 好在晏或并不計較他的錯處,直到下次見面許映樂才知道當時他干的蠢事。 前院的公子也和景奐結識,景家是朝中幾朝元老。但一直子嗣單薄,現在就剩下景家祖孫兩人,沈家見嫡子對景奐另眼相待,便也就默許了景奐常常前來拜訪的舉動,有意結秦晉之好。 也就是這段時日,他們四人場常常在皇城玩樂。若是沒有后來的戰事,景奐大約已經是和公子結親了。 至于他,當時尚不懂情愛,可也得晏或一直庇護,再過兩年晏或定然是要上門提親的。 在身份上許映樂是萬萬配不上晏家的。但奈何晏或喜歡,沈家因為公子也護著他,要是晏或真的愿意頂住晏國公夫婦的壓力,沈家也是愿意收他為養子,以沈府公子的身份嫁過去,和晏國公再攀一門親事。 可惜在他十四歲那年,西北戰事起,朝中派去的平亂的將軍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大豫連失邊塞三座城池,朝中氛圍漸如寒冰。 而當時還年少的晏或和景奐盛名皇城,景家祖上也是馬背上掙來的功績,皇帝權衡再三,派去了景奐前往西北平亂。 晏或因為晏國公夫婦的哀求留在了皇城,景奐離皇城時,對公子許下了大勝歸來時迎娶的承諾。 此后三年景奐都不曾返京,直到西北戰事大勝,少年將軍景奐的名聲從西北傳到皇城,就在他們以為事情終了時。 皇上在大軍即將返京時下了一道圣旨,為晏國公的小公爺和沈府的嫡子賜了婚事,這婚事來的猝不及防。 但也不難猜測這是帝王怕景奐歸來,和沈家結親之后,既手握西北的兵權,又能控制朝中戶部。 若是如此,沈家和景家一旦有反心,皇家根本阻止不了,而晏國公與皇家有親,將沈家嫡子嫁給晏國公長子,既能提醒沈家,也能讓晏家在皇城里更上幾分,讓晏家站牢皇黨派。 這是一步險棋,但天子降旨,臣子抗旨便是要掉腦袋的,晏家和沈家權衡再三,認了皇上的安排,可偏偏晏或和公子不愿。 “所以最后還是沒有反抗成功嗎?”許傾城咬著嘴唇,有些難過。 “君臣有別,晏國公為了讓阿或答應此事,與晏國公夫人上了沈府的門求我勸他。不然整個晏家都要為此事陪葬,同時還向我許諾,只要我答應此事,等公子與阿或成親后,就以側夫郞的名分讓我進晏府?!?/br> 許映樂輕描淡寫的說著當日他接見晏國公夫婦時動魄的場景,那時候他也不過十七歲,在沈家過得日子太過天真,自然是招架不住。 “爹爹沒有答應?!痹S傾城肯定。 許映樂微笑的點頭,“嗯,那時候阿或、公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拖延婚事,等景奐回來,我又怎么能夠背叛他們答應?!?/br> 景奐是功臣,只要在婚事沒有舉辦前回來,再以功勛換公子,皇家不答應也得答應,可惜要真是這樣做,沈家必然是要受到拖累,從戶部尚書的位置上退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