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書迷正在閱讀:論渣攻們重生以后、王座之階、反派你還記得我是替身嗎、失憶后我成了團寵、佩妮的小日子[HP]、今晚誰是我老攻、[綜漫]從成為反派開始改變命運、[紅樓]薛姨媽不想守寡、您的生存時間已到賬[無限]、[柯南同人]今天也在柯學世界翻日歷
慕容星一時扶也不是,不扶也不是,有些好笑地看著邵關穿著一國太子最莊重的袍服,做著最孩子氣的舉動,終是軟聲哄道。 “好好好,殿下下朝之前,書房里的奏折臣一定處理完。殿下安心出去,若是哪兒不舒服,早些告假回來,這樣可好?” 邵關緋紅著耳尖,落荒而逃。 東宮的車駕行至一半,從宮門處忽然走來一位步履匆匆的公公,見到邵關,立即行禮道:“太子殿下,傳陛下口諭,令太子主持今日的早朝,欽此?!?/br> 邵關下了車駕,認出這位公公乃是父皇的貼身內監之一,肅聲問道:“敢問公公,父皇可是龍體抱恙,為何今日突然命孤主持早朝?” 內監嘆了一口氣,壓低了嗓音:“回稟殿下,陛下這幾日精神不濟,白日時常打瞌睡,宣了太醫日日守著,也不見好?!?/br> “陛下此番下旨也是希望殿下能為君父分憂,殿下當好好把握才是啊?!?/br> 盡管知曉中風一癥極難治愈,但是前段時日眼瞧著父皇身體一日日康健起來,驟然聽聞此訊,邵關心頭仍舊是一沉。 “勞煩公公前去稟報父皇,就說兒臣一定不負父皇信任--下朝后,孤會去乾清宮給父皇請安?!?/br> 內監點了點頭:“殿下一片孝心,陛下知道一定寬慰。既如此,奴才就不延誤殿下上朝的時辰,先行告退了?!?/br> 太子第一次主持早朝,自然在朝野上下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 不過因著太子監國早有先例,而前朝勢力剛經歷一次洗劫,原本站在楊家的勢力或是倒戈,或是被完全鏟除,一時倒也沒有什么反對之聲。 只是第一個棘手的奏報,就是蜀中地區突發洪水,引起的山洪已經淹沒了數個村鎮,成千上萬的難民流離失所。 戶部尚書剛將此事上奏完,就立即有臣子上前請命道:“太子殿下,臣以為,朝廷應當立即派遣大員前往蜀中賑災,以免因災民得不到較好的安置,引發動蕩?!?/br> “臣附議!且山洪會導致尸體長期在水中浸泡腐爛,若是處理不當,只怕會引發大規模的瘟疫?!?/br> 邵關黑眸微沉,靜靜地聽過幾個臣子爭相要求奉旨賑災,忽然沉聲道:“眾位愛卿心系災民百姓,的確是我大梁之福?!?/br> “只是我朝剛經歷兩場戰事,國庫有多少存銀,多少糧草,孤還是清楚的。就算是將國庫的物資都運去災區,只怕也只夠用一月?!?/br> “加上夏季江淮地區大旱,歲收不比往常年,還需要給農民留下來年春種的種子。若是朝廷直接派人前去蜀中賑災,只怕才是動搖國之根本?!?/br> 戶部尚書的額上已出了一層冷汗,聽到邵關的話,才微微松了一口氣。 “殿下所言極是!如今國庫錢糧俱缺,固然臣等有心賑災,卻無足夠的錢糧??!還請諸位同僚再議他法!” “殿下的意思,莫非是放任災民流離失所,朝堂卻不聞不問?這……” “愛卿誤會了?!鄙坳P心里大略算了一下,緩聲道,“孤的意思是,先將足夠應急的糧草運去蜀中,孤會從私庫里取一些錢財換糧草,用來賑災?!?/br> “各級官吏,包括各城守軍,也有不少閑職,一律裁撤,省下來的俸祿都用來賑濟災民。眾卿以為如何?” 此話一出,朝堂里陡然寂靜下來,竟無一人率先應聲。 大臣們互相對視了一眼,齊齊沉默了。 邵關如何處置私庫,這他們自然管不著,可是牽扯到裁撤官吏閑職,這卻同他們自身的利益息息相關。 能到金鑾殿上朝的官員,幾乎都是出身名門望族,再不濟也是地方上的宗族之長。 一個家族大了,自然有成器的子弟,也少不了只曉得虧空家里的紈绔。 朝中任閑職的,除了一些窮秀才,就是這些望族旁支的紈绔子弟,靠家里蔭封,得了一份吃皇糧的差事。 自打大梁帝建立梁國,這已經延續了二十多年,如今當朝太子只是主持個早朝,還沒登基呢,就想拿閑職開刀了。底下一個個老狐貍又如何能輕易答應呢? 邵關袖袍下的手緊了緊,桃花眸微瞇,溫潤謙和的笑意一斂,快要及冠的少年周身的氣度便有些變了。 像是將要出鞘的利刃,正在積蓄鋒芒。 “眾卿莫非是覺得孤的提議不妥?若是有不同的看法,盡可直言?!?/br> “殿下,殿下此策固然不失為整治吏治的好法子。只是此事說起來容易,施行起來卻需從長計議。如今蜀中災情迫在眉睫,只怕是等不到這筆錢款??!” 戶部尚書眼珠子一轉,捋著胡須進言道。 “臣等附議!而且整頓吏治之事,殿下是否應該請陛下前來定奪?如此要事,臣等實在不敢輕易應承?!?/br> 一番口燦蓮花下來,邵關點漆般的黑眸里失望的冷色越來越深。 什么從長計議、事關重大,甚至搬出父皇來壓他,無非是怕動了他們自身家族的利益。 邵關憋著一口氣,剛欲再說什么,身旁跟著他的大梁帝的貼身內監忽然咳嗽一聲,朝他使了個眼色。 “……那么賑災一事,諸位愛卿還有什么良策,能解決錢糧短缺的問題嗎?”邵關問完一句,幾乎是無聲地嘆出一口氣,心底里已是一片冷沉。 “回稟殿下,雖說今年江淮收成不好,但是其余地區也算是豐年,不如加征賦稅,以應災區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