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書迷正在閱讀:一覺醒來發現宿敵變成了老婆、追媳婦兒[快穿]、極品炮灰上位記[穿書]、天生釣系[快穿]、穿成影帝家的小廢柴、影帝倒貼指南[重生]、污染物回收場(無限流)、偏執影帝他想擁有我、主角太愛我怎么破[快穿]、和頂級Alpha互穿后我成了他老公
許端鴻就出生在這樣的一個家庭,他的生母和姜高翰的母親是同胞姐妹,也是同樣的小三上位逼死原配,兩姐妹都不太干凈,后續也引起了不少風波,甚至聯手演了一場戲,逼的許父凈身出戶,人生失意,英年早逝。 但是幸而又幸,許端鴻沒染上生母和小姨的習氣,他在一點一點積蓄力量尋求從這個家中逃亡的機會,這一等,就是許多年,這一等,就直接從北城來到了南城。 那時姐妹花重新看上了一位闊佬,擔心之前的生育史會對“獵艷”有所影響,于是許端鴻終于從人生哀鳴中掙脫了一口氣。 他轉學來了南城一中,沒有束縛,少年終于嗅到了自由的味道。 一個家世不明沉默少言的轉學生,一個驚鴻艷艷高高在上的大小姐,兩人本不應該有交集,直到那一天…… 當時許端鴻剛轉學過來,他臉好身形俏,天然帶著清冷的氣場,那時節又剛好流行什么“高冷王子”,不少青春期的女孩都吃這套,現在真在現實中遇見了,恨不得化身為狼嗷嗷叫兩嗓子。 那時節許端鴻收了不少情書,受家庭影響,他對女孩子都避如蛇蝎,所以一概拒絕,他不知道,他越拒絕,越冷淡,便越有那股電視劇的味道。 其中一個小姑娘對他的迷戀在這些清冷中日漸升值,屢戰屢敗,還是頭鐵往上沖,而壞就壞在這姑娘長相家世都不錯,屁股后面也跟了幾個追求者。 追求者一看,自己千方百計想要勾搭的姑娘看上別人了,關鍵這別人還不領情,一張臉拽的能飛到九重天上去,都是火氣方剛的少年,有時候情緒上來了,越想越爆發,怎么拉也不拉住。 于是他們約了一場架。 那時一中的校服還沒有西式化,就是松松垮垮的運動服,許端鴻挽起褲子,他的皮膚很白,隔著點距離都能看見上面蜿蜒的青色血管,他撩了撩眼皮,輕描淡寫:“上啊?!?/br> 這話簡直像油澆在火上,火舌瞬間嘶囂燎原了起來,那天許端鴻打的很痛快,好像那些刻意隱忍藏拙的天性一瞬間被釋放了出來,他當時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就是憑著本能惡狼一般,圍著他的有四五個人,誰給他一拐子,他就要對應的還回去。 打到最后,幾個人都躺在地上,喘氣的喘氣,罵娘的罵娘,許端鴻臉已經腫了,有只眼睛還掛了青,他是唯一躺著笑出來的,當時他手擋在臉上,突然覺得只要遠離那個家庭,讓他去流浪都能痛快萬分。 棠星就是這個時候來的,她其實一早就在叫門了,她是學校的風紀大隊長,行動如風烈烈大方,專門負責一切違規事項。 那時節古惑仔、校園愛情很風靡,學校隔個幾天都要有挑釁滋事聚眾打群架的,弄得彌勒佛疲于奔命,每晚都帶著一群老師打著手電筒去林子里宿舍后面查紀檢。 直到棠星上任,她一身世高貴,二為人性格剛強烈焰,那天無意路過群架互毆現場,她一個人硬是干翻了互毆的對方,動作干凈利落,被蹲點的彌勒佛引為知己,硬是磨著讓她上任風紀委員,還直接空降為大隊長。 棠星:“……” 我真的只是路過,只是因為被擋路了而已。 現在就是后悔,相當后悔。 果然如彌勒佛所料,棠大小姐上任后,學校聚眾斗毆的事件一下子少了六七成,開玩笑,誰想打架被這位大小姐逮住,大小姐人美家世好,算半個校園女神,哪能讓女神看見自己狼狽不堪的樣子? 這天棠星突然被告知有一群人找轉學生的茬,等她過去時還能隔著門聽到里面的響動,里面的人打紅了眼,沒一個人聽到棠大小姐在外面的叫喊。 棠星咬牙轉身就跑,額頭出了一層薄汗,她繞到一側的窗邊,簡單利落打破了窗子,然后鉆了進去。 那天棠星和許端鴻說的第一句話是:“你挺能打的啊,但是同學,沒人教過你有困難找老師嗎?自己逞什么能?” 作者有話要說: 下面會寫棠星和許端鴻的過去,有時候我也會想要不要寫這段故事,但是最終還是決定寫。因為如果棠家連他們的婚姻都不同意,就更不會同意棠華和斐草的愛情。 第54章 交際 許端鴻自父親死后便沒人管過他,姐妹花只會關注富人動向和去逛不完的美容院,沒人關注過這個孩子的健康,更沒人在意這個孩子是不是開心,彷佛只要他活著就夠了,而怎么活著卻沒人在意。 小的時候他渴望別人的善意,像在角落躍躍欲長的花,只要一點溫柔的善意就能茁壯盛開,姐妹花沒短過他的吃食,無論學校還是衣服都挑最好的給他,她們養著他,是為了給自己準備一條后路,可多一點的溫情反而吝嗇起來。 于是他一個人熬過那漫長空白的歲月,行尸走rou,靈魂發灰,終于悟了“原來一個人也能活下去”的道理,便再也不奢侈別人的注意了。 直到大小姐棠星后面帶著一股強硬的姿態在他黑暗的堡壘周圍撬開了一絲裂縫,才讓許端鴻意識到:那個他擠出全身的冰冷打造的堡壘多么堅硬又多么脆弱。 發生了那場斗毆后,許端鴻和一干“涉事學生”都被叫到學生處,“彌勒佛”氣得吹胡子瞪眼,大言說是“這是本學期最惡劣的事件之一”。這位后來一中最“陰云多變”的教導主任懲罰人的手段在這時已初現端倪。他踱著步子,最后一拍腦袋決定了這群學生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