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輕當了反派爹 第235節
傅青云起身由著他們拍幾張照片留作封面,珠寶公司請來的人就請記者離開。不過以免他們亂寫,每一家媒體都收到珠寶公司送出的很有特色又不貴的18k金項鏈一條。 記者們往常也收到過禮禮物,不過是咖啡盒飯,像這么貴重的還是頭一次。雖說只有十來家,但合在一起也不是小手筆。 記者高高興興的走后就是粉絲了。 粉絲不愿意出去,傅青云就要跟她們聊聊,比如“王妃”這個稱呼。 他只是一演員,雖然出名了但不是偶像,叫他“秦王”不合適,粉絲自稱“王妃”也不合適。然后解釋秦王只是他扮演的一個人物,他傅青云不是古人,也不是無性戀,現在沒對象不等于十年后也沒對象,她們要分清電視和現實的區別。 粉絲可不愿意聽這些。 傅青云見她們不耐煩,挑個年齡小的問人家上幾年級了。隨后又說她還沒上大學,應該以學業為重,跟他小弟一樣大,他小弟都考上大學了,還是位于首都的政法大學,他不希望她們因為追星而荒廢學業。 提到學業,這些年齡不大的女粉絲總覺得傅青云像“爹”,愈發聽不下去。 傅青云見有人都站不住了,頻頻往大門方向看,就讓珠寶公司找來的保鏢送她們出去。 這些粉絲都沒到酒店大門口就開始抱怨傅青云太讓她們失望,年紀輕輕一開口卻nongnong的爹味。 沒了這波瘋狂粉絲,也沒人堵著酒店門了。 翌日上午,楚方的司機陪傅青云他們去買衣服,雖然有狗仔跟隨,也只是遠遠的跟著拍照,并沒有上前打擾,因為他可以回答的昨天都答了。 傅青云去的都是輕奢店,不符合楚方的身份,狗仔私下里忍不住感慨,這個大陸來的當紅明星真像一股清流。 不過該報道的一點也沒客氣。 翌日,傅青云給珠寶公司拍廣告的時候,他提著購物袋的照片就登上報紙雜志,而且還占據半個封面。 晚上收工,傅青云看到雜志內頁有渺渺和凌云,兩人的照片還沒打碼,就覺得港城不能待了。 傅青云拍廣告的這一天,秦渺渺和傅凌云在司機的帶領下去了不少地方,翌日上午幾人又玩半天,下午傅青云一收工,他們就回去了。 雖然傅青云哪兒都沒去成,但不失望,以后有的是時間。 只是到機場傅青云又被認出他的粉絲攔下要簽名合照。 傅青云沒有拒絕,但在簽名的時候也提醒她們理智追星,學業和工作更重要。 粉絲好煩啊。 可又不敢當著他的面抱怨,就找小姐妹吐槽——還沒她們大,居然教她們做人。 港城追星圈也是一個圈,一傳十十傳百都知道傅青云年紀輕輕說話老成,跟她們的爹有一比。 不知誰起的頭,沒等傅青云開學前往首都,“秦王”在港城的名號就變成“傅爹”。 等傅青云知道“傅爹”這個稱號,已是唱片公司登門要給他灌唱片給他開粉絲見面會,簽售唱片的時候了。 那時“傅爹”早已得到他大部分粉絲認證,他再說出一些爹味十足惹人煩的話反而坐實這個稱呼,搞得傅青云什么都不敢說。 話說回來,港城狗仔為了料十分拼,楚方他們到濱海沒幾天,狗仔加班加點查清楚家人確實曾逼過楚方聯姻,也是在楚方跟秦峰確定關系之后。 因為有商家出來爆料,楚方的司機從他們店里買過電腦,楚方的朋友也幫她買過好多套青少年穿的衣服鞋子。 狗仔把楚家干的事爆料出去,雜志銷售極好,拿到一筆獎金,導致他們又想挖傅青云的身世,然后賣給內地的媒體記者。 由于這些傅青云他們都不知道,所以也不知道傅青云帶著渺渺和凌云回到首都沒幾天,港城狗仔就摸到濱海,然后分撥兩路,一路采訪傅家親戚朋友,一路堵在北車廠門口等秦峰。 作者有話說: 大家久等了,琢磨怎么收尾,所以很卡 第110章 爆料 中午時分, 蹲在北車廠門外的狗仔看到出來的人越來越少,眼看要沒了,忍不住推開租來的出租車門朝大門口走去, 兜里還揣著一個小小的照相機。 “先生, 找誰???”門衛問出口很別扭, 因為以前甭管男女都喊同志,像是喊革命戰友, 如今廠領導規定, 男的一律“先生”,女的一水“女士”,這讓喊了多年“同志”的門衛很不習慣。 人模狗樣的狗仔cao著港普笑著說:“我找秦峰秦工?!?/br> “秦工?”門衛朝秦峰消失的方向看一下,就打量他,“你是他什么人?” 狗仔警惕的很, 一看門衛面露懷疑,到嘴邊的“朋友”兩個字不敢說出來,“我是楚方楚總的親戚, 她出差去了,讓我來找秦工, 怕我找不到,就告訴我到北車廠一問就知道了?!?/br> 門衛放松下來,因他cao著港普所以信以為真, “秦工剛走?!?/br> “剛走?”狗仔震驚, 他眼睛快瞪直了, 怎么都沒看見。 門衛:“你是第一次來內地?” 狗仔一時不知該作何反應。 可惜門衛是個健談的, 自顧自說:“肯定沒見過秦工。剛剛出去的那幾人長得最好個頭最高的就是秦工?!?/br> 狗仔目瞪口呆。 剛才出來一群人, 看衣著打扮都不像車間工人, 身上干凈的像極了坐辦公室的知識分子, 其中一個人也就三十來歲,氣質出眾,相貌俊美,一群人還以他為中心,狗仔潛意識認為他是北車廠的少東家。 這其實也不怪狗仔。港城沒國企,內地近幾年又涌現出不少大型私人企業,他們雖然一下飛機就打聽到北車廠所在地,可壓根沒想過它姓資還是姓社。 門衛笑了,“不敢信?秦工可是我們北車廠的門面?!?/br> 狗仔閉上嘴巴還是覺得夸張。 門衛很希望給楚方的親戚留下個好印象,“我們廠其實也有比秦工長得好的,但只有一米七。也有比秦峰高的,但長相不行。各方面都行的,又沒他學歷高,留過洋,見多識廣氣質好?!?/br> 狗仔萬分想拿出小本本記下來,也后悔沒把錄音機拿過來,“沒想到他這么優秀?!?/br> “那當然。別看濱海這么大,這幾年也有出國留學的,可二十年來考上帝都大學且公費出去的,還是只有秦工一個?!?/br> 狗仔內心深處也瞧不起內地人,但他卻不敢鄙視內地的重點大學,因老師父輩祖輩每每聊起帝都大學都露出崇拜的神色,“那那,難怪楚——楚方那么喜歡秦峰?!?/br> 門衛:“我們秦工也值得。像最近幾年濱海開了迪廳咖啡廳什么的,廠里的年輕人一到周末就往市區跑,人秦工從不去,要么在家要么去楚總那兒?!?/br> 熱愛狗血八卦的狗仔對此可不感興趣,日子無聊的民眾也不感興趣,他們更喜歡看明星緋聞,豪門狗血,比如私生子私生女,養二奶,爭家產等等。 秦峰還不是名人,只是傅青云的博士爸爸,這個報道一出,那——狗仔眼中一亮,可以從傅青云入手啊。 狗仔就讓門衛跟他說說秦家的情況,因為他突然想到秦峰有幾個孩子,他兩手空空過去好像不合適,應該買點禮物登門,也不知道孩子們稀罕什么。 門衛見他這么客氣,越發不客氣,對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包括秦渺渺小時候那段經歷。 這一聊就多了,門衛索性讓狗仔去他門衛室,喝完兩杯茶,聊到工人來上班了,狗仔才起身告辭。 上了車就直接往西去。 門衛連忙提醒,“秦工家在東——” 車一溜煙消失在他的視線里。 門衛后知后覺,猛一拍大腿,眼角余光看到秦峰過來,趕忙跑過去,“秦工,秦工,我好像闖禍了?!?/br> 秦峰好笑:“闖沒闖禍你自個不知道?” “真的,不開玩笑。你們中午剛下班那會兒來了一個人,說是楚總老家的親戚,楚總出差不在濱海,讓他來找你。我看他對你的事好奇,就,就多說了幾句,可那小子他,他剛才不去找你,往西跑了。車上還有個同伴。虧得我之前還以為是出租車司機?!鳖D了頓,不安地問,“我,聽——聽說楚總跟她父母鬧掰了,那倆人不會是她父母派過來的吧?” 秦峰微微搖頭,“不是。金融危機席卷港城,港城大大小小的企業都有點自顧不暇,沒空找楚方麻煩。我所料不差,應該是無孔不入的狗仔?!?/br> “不是狗是人?!遍T衛下意識說。 秦峰噎了一下,失笑道:“港城人管八卦記者叫狗仔?!?/br> “???”門衛不敢相信。 秦峰點頭:“港城報刊跟咱們這邊不一樣,為了銷量胡編亂造不怕被告還沒底線?!?/br> “那那怎么辦?”門衛擔心不已。 秦峰:“你沒說什么不該說的吧?” 門衛想想,“就是你家那些事,咱們都知道,也不能說?” 秦峰家的事可不少,“我大舅大姑?” 門衛搖頭。 秦峰:“秦穎?” “我說青云的時候提過幾句,也說你早就跟她斷往了,王根寶惡有惡報也蹲了。這也不行?” 二十多年后內地的記者跟如今的狗仔有一比,還沒人專業。 秦峰不了解此時的狗仔,想想那些記者的尿性,“應該沒問題。青云之前說過一點,狗仔應該不會再占用篇幅報道。除了這些還有嗎?” “你指哪方面?” 秦峰:“無益渺渺他們?” 門衛點頭。 秦峰心中一凜。 隨后一想除了他和楚方沒人知道渺渺的事,不對,還有一人,楚方的司機,他和渺渺以及渺渺和楚方的親子鑒定就是他去辦的。 司機熟知狗仔的德行,而且家在濱海,據說因為金融危機他弟弟meimei失業,也打算移居濱海,狗仔重金誘惑,他應該也不會吐露一個字。 除非不想在楚方公司混了。 “沒事?!鼻胤逍χ矒衢T衛,“青云越來越有名,以后來找你旁敲側擊的記者只多不少,這次就當,就當吃一塹長一智?!?/br> 門衛懸著的心落到實處。 隨著秦峰進去,旁人進來,順嘴問門衛跟秦工聊什么呢。門衛這次依然沒讓秦工失望,把剛才的事和盤托出。 北車廠的人雖多,相比別的大型企業幾乎沒糟心事,因為這是一個靠技術的企業。 有些企業是老總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在北車廠那是誰說你不行都不成,除非你真不行。所以漲工資發福利什么的,幾乎沒有烏眼雞。 北車廠像一個大家庭,雖然也有齷齪,但都是關起門來自己的事自己解決,遇到外人那是一致對外。 又因為生活相對單調,日子沒什么波瀾,大家下班之余都無聊,沒等到第二天這個時候,甭管廠里的還是家屬院的人都知道因為傅青云火了,港城狗仔都跑過來采訪。 傅青云是大伙兒看著長大的,雖然很聰明,像是有一肚子心眼,可孩子也可憐,被拋棄好幾次,打小就知道賣冰棒補貼家用,所以得知他被狗仔追,都不約而同地同情他。又因傅青云出名了,他們與有榮焉,以至于后來又來了幾撥記者啥也沒采訪到。 一些記者倒是在秦峰的堂兄弟那邊弄到些邊角料,可惜不敢發,因為秦峰的堂兄弟家犯了事,把罪犯家屬的采訪放上去,還是污蔑秦峰一家的,除非一個個都不想混了。 話說回來,狗仔從門衛這兒弄到的東西不適合做頭條,就聯系濱海本地和首都的報社,以專訪形式刊登。 然而濱海報刊是國企,跑新聞的熟知城中大小事,自然也知道邵小美是秦峰的朋友,所以雖然眼饞但沒敢買。 首都那邊因為開學后傅青云就窩在學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直想專訪也訪不到,面對一份寫好的稿子,自然是毫不猶豫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