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渣攻后主角受崩人設了、反派上位之綠茶影帝篇[快穿]、厲鬼自救計畫 (NP)、這反派還是我來當吧[穿書]、總裁他管不住修羅場了、反派肆意妄為[快穿]、被渣受渣了的男人[快穿]、成為反派大佬的契約靈、重生之科技興國、深情男配不干了
顧桁等人住的地方本來就時不時有面容被山風吹的通紅的小孩子過來好奇的瞅,有幾個年紀稍大的從母親口中得知里面幾人不是過來支教的老師,仿佛瞬間被擊碎了美夢,立刻蹲在眾人待的屋子門口哇哇大哭。 村長來了,從他口中,顧桁等人得知小孩子們哭的原因。 小山村雖然位于貴山深處,卻不是完全同外界斷聯的狀態,這里有學校,缺的是老師,條件過于艱苦沒有老師愿意在這里長期,能靠的就是外界每年寒暑假那些愿意過來吃上幾個月苦的大學生支教志愿者們。 “咱們上代哪有書讀啊,這代娃娃好命,讀的好的還有機會去鎮子上的學校,聽說那里吃住都不花錢,娃娃過去就是享福的?!?/br> 村長看上去六十多歲,一問才知實際上才五十歲出頭,貴山這片荒涼地與京都、宜京等地確如連翹所形容的那樣,是兩個世界。 紙迷金醉與土瘠民貧。 在村里走一走,稍稍做對比,閉上眼腦海里立馬能夠感覺出那種讓人心疼的割裂感。 盡管知道顧桁等人只打算停留一天,村長老婆還是幫忙做了午飯,把家里兩只下蛋雞送一只過來的那戶人家既不愿領回也不愿收錢,唯一的要求就是請顧桁這行人教家里三個娃娃識數。 連翹與陳意寒去探那條唯一能夠進出村的山路,顧桁則留下來教送雞這戶人家娃娃們識數,陳松劇組那兩個不怎么說話的場務也跟著留了下來,顧桁抬頭對站在籬笆墻附近的那兩道身影望了望,不禁對這兩人的身份產生懷疑。 聽說只來一天的新老師正在林一蛋家教識數,大小孩子們羨慕之余一窩蜂的往這邊來,不一會兒顧桁周圍擠滿了雙目渴望的孩子,小的只有五六歲,大的目測沒超過十二。 顧桁有些奇怪更大一些的孩子去哪里,有在旁邊圍觀顧桁教識數的村民給了答案,鎮上每年六月會來人組織一場很難的考試,年齡限制十三歲以下,分數達標的允許升學,不能上學的就要開始踏上祖祖輩輩的路,跟隨父母學謀生。 下午三點左右,連翹與陳意寒探路回來了,兩人等到四點顧桁身邊沒有人圍著后才嘆氣道:“我去親自確認了,這里還真只有一條相對好走的路,別的地方就如我們之前走的那些用崎嶇形容都是夸贊了,我問過陪同去確認的村民,從這里到鎮上一來一回至少需要一天,且只能步行,馬上天黑今天注定走不了,只能明天早上才動身,對了,顧桁你手機有信號了嗎?” 顧桁一愣,然后回道:“我沒注意?!闭f完拿出手機一看,意外的發現竟有微弱的兩格信號。 陳意寒說道:“我跟連翹之前跟你一樣意外,來找你之前我們已經向外界報了平安,那些留在隱居地前輩們要求我們盡快回?!?/br> “你們回吧!” 在連翹與陳意寒驚愕的眸光中,顧桁說道:“我打算留下?!?/br> “留在這里?” 顧桁淡淡的‘嗯’了一聲:“這里少個老師,我可以補上空缺?!辈⒎桥R時起意,他想了一下午,既然注定無法死去,余生留在這里做些有意義的事其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里條件這么艱苦!顧桁,你是認真的么?” “認真的?!鳖欒煨那闃O好的勾起唇,分別拍了拍這對年輕小夫妻的肩:“這件事是我自己的決定?!?/br> 連翹與陳意寒第二天并沒有走,被顧桁突如其來想法嚇到的兩人一直沒停止勸說,第四天去鎮上辦妥手續的村長正式委托顧桁暫做代課老師。 眼見木已成舟,連翹與陳意寒也不好再勸,兩人離開山村回到隱居地,才后知后覺的發現那兩個所謂的劇組場務并沒有跟著一起回來。 “那兩人根本不是場務,整個劇組一起出來本就是個幌子?!标愃烧f這話的時候語氣很平常:“山高路遠,你們倆真以為那位會放心?對了,那位少東家這兩天應該會親臨,作為朋友你們倆到時候可能會被叫過去問話,這次大張旗鼓尋人被外界注視跟你們倆脫不了干系,提前想想話術,別最后被遷怒?!?/br> 陳松好心給完告誡就走了,留下陳意寒與連翹滿臉愁苦。 當看到村長滿面笑容的領著那個人來校舍找自己時,顧桁差點以為眼前出現了幻覺。 “顧老師,這是你表哥吧,人我給你領來了,趁中你們兄弟好好敘舊?!贝彘L說完轉身讓林家那個喜歡黏著顧桁的一蛋負責把某人帶來的新課本與小孩子喜歡的東西全部給分了。 扭頭目測堆放在校舍外裝課本與禮物的袋子,顧桁有些目瞪口呆,這里的山路全靠走,這么多巨大的袋子是如何運過來的? 似乎看出顧桁的疑慮,某人回道:“都是直升機運下來的,沒費太多人工力?!?/br> 見顧桁一副冷淡不愿說話的表情,李紀谷身邊的人忙替他表示少東家沒坐直升機而是花了半天時間走山路過來的。 “正在上課,沒時間招待?!?/br> 顧桁說完扔下李紀谷等人轉身進了校舍。 將近天黑,顧桁沒在校舍外發現李紀谷,回到村里專門給老師準備的住處,卻見對方正坐在熱心村民提供的四腿凳子上。 某人來的時候身邊只跟著兩個保鏢,加上之前跟顧桁一起留下的兩個偽裝成場務的保鏢,這四個大老爺們正被雇主要求跟林一蛋家的老太太學習怎樣用干樹枝在通著煙囪的大鍋下方燒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