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后,系統偏要逼我當學霸 第165節
書迷正在閱讀:咬一口春色、今夜祝你好眠[快穿]、你咋不按套路來咧[穿書]、天師[重生]、重生后我引起了大佬注意、穿成渣攻后主角受崩人設了、反派上位之綠茶影帝篇[快穿]、厲鬼自救計畫 (NP)、這反派還是我來當吧[穿書]、總裁他管不住修羅場了
相反,如果沒有這份傲骨,蘇一反而會覺得天才的路走不遠。 “那咱們有好戲看了?!庇腥诵χf,“我還挺期待的,你們倆可都是數學界的新星啊,屬于新一代天才的巔峰對決?!?/br> 蘇一眸子瞇了瞇,眼底透著幾分興奮,她也挺期待的。 第348章 宣戰 這次r國舉辦的亞洲數學交流活動,流程和蘇一之間參加的活動都差不多,開幕式表演節目,然后就是會議廳討論近些年的數學論題,各國探討數學疑問。 直到他們最期待的環節終于到了—— 挑戰賽。 參加的亞洲國家都會將各自認為最有天賦且年輕的數學天才派出場,一同參加由國際數學協會提供題目的比賽。 而且是臨時出題,臨時計算。 考驗的就是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 蘇一的心算能力一直是她的強項,尤其是她自從提升了黑客技能之后,她的大腦如今堪比一臺計算器。 因而在這臨時出題的賽場上十分地占優勢。 除了她之外,羽生之原的心算能力也不差,雖然速度不如蘇一,但是正確率卻很高。 原本一開始還有一個h國的數學青年也能趕上他們的速度,但是漸漸地,隨著題目的難度不斷地增加,最后他主動地放棄了比賽,反倒是對華國和r國這一對男女十分地感興趣。 聽說都是證明了數學猜想難題的天才,那誰會更勝一籌呢? 雖然華國和r國的數學家們都面帶微笑,但是私底下卻暗暗為各自的天才加油打氣,甚至誰也不服誰。 然而國際數學協會挑選的難題似乎只是比imo的差不太多,作為同樣是在imo賽場上獲得了金牌的兩名選手,尤其是在經過幾年的沉淀和學習后,這些難題對他們來說并不算什么。 兩人幾乎都將題目都完美地答了出來,正確率百分之百。 只是時間上蘇一會稍勝一籌。 r國作為主辦方,雖然對這個結果似乎不太滿意,但是主持人圓滑的態度倒是沒有引起兩國的不滿。 只是,不僅是觀眾,作為當事人的蘇一和羽生之原也不太滿意這個結果。 挑戰的題目難度遠低于他們的預料,兩人分明都答得不盡興。 “顧,你之前證明了新梅森猜想,可見對質數也有一定的了解,不如咱們討論‘哥德巴赫猜想’,如何?”羽生之原不顧場合不對,目光直直地望著蘇一,擲地有聲的話回蕩在報告廳。 “之原,不可無禮!”r國數學協會的會長小田切教授喝道。 這已經是赤裸裸地宣戰了。 然而羽生之原卻是眼神炙熱地望著她。 分明是想要一決高低的渴望! 華國這邊,楊老等人臉色卻是沉了下來。 哥德巴赫猜想也是關于質數方面的內容,可蘇一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接觸過質數方面了,就連她如今在研究所的新課題也是角谷猜想,是和代數拓撲有關。 可反觀r國才證明出周氏猜想過去沒有并沒有多長時間,之前證明猜想需要的資料和想法都印在腦海里,這無疑是想要用他們目前的長處來挑戰他們現在的弱處。 簡直不要臉! “蘇一,沒必要答應,你對哥德巴赫猜想都沒有系統的研究,而他們甚至才證明出周氏猜想,明顯就是想趁勢打擊你的數學積極性?!睏罾系吐暤?。 如果不是蘇一對羽生之原的印象還不錯,這一刻,她甚至都會懷疑對方是故意想要讓她難堪,借此打臉華國的數學。 華國的數學很厲害,這是全世界都公認的事實,然而這次是r國證明出華國數學家提出來的周氏猜想,而華國自身卻沒人將這個猜想證明出來,因此數學界已經開始對華國有些不太友好的議論聲了。 當一個國家蟄伏幾年,也就會讓其他國家誤以為他已經沒落了。 同樣的,他們大多數人甚至覺得華國的數學之所以厲害,主要還是得益于他們的應試教育的厲害,然而通常這種教育方式會后繼無力,這也是他們的猜測。 場中的竊竊私語聲開始多了起來。 事實上,蘇一其實在證明了龐加萊猜想之后的有一段時間里,因為一直對數學猜想有著高度的熱情,所以她曾經對這些如今存在卻未被證明的數學猜想都十分地感興趣,其中就包括對哥德巴赫猜想。 她甚至還曾請教過張淵教授一些關于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些資料文獻,只是后來她為了參加其他學科的奧林匹克競賽,就暫時放棄了對這一數學猜想的研究。 一直拖到了現在,那些關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想法還在222的資料庫的存著呢。 如果是當場讓她證明哥德巴赫猜想,那她肯定做不到,畢竟沒有證明出來的東西即使她想要蒙混過關,也不可能,但是如果只是“談一談”自己的想法,那她還是有些把握的。 第349章 所謂的數學思想 “之原,你這個要求對顧女士未免太苛刻了!”r國數學協會的會長小田切教授“怒斥”道。 可是語氣卻聽不出絲毫的責備。 蘇一眼神微微暗了暗。 楊老起身,正準備說什么駁斥不要臉的r國人時,蘇一卻輕笑了聲:“好啊,我沒什么問題?!?/br> 全場嘩然。 楊老都愣住了。 隨后擰眉,對蘇一說:“蘇一,沒事的,咱們不強求,本來這事就是他們的問題?!?/br> “是啊,蘇一,楊老說得對,這事是他們不占理,這是故意讓你讓咱們華國難堪呢?!绷硗庖幻_教授也勸道。 蘇一安慰道:“他們肯定也沒有證明出哥德巴赫猜想,否則早就公布于眾了。楊老,諸位教授,我最近的確對哥德巴赫猜想沒有什么研究,但是之前有些想法還是可以拿出來聊一聊的?!?/br> 聞言,眾人愣了愣。 楊老眉頭緊蹙,重新坐了下來。 “他們宣戰,我們就接下來。先不說談得如何,至少能讓其他國家看見我們華國的態度,如果只是因為對方不厚道的挑釁避而不談,反倒會給人一種我們是害怕或者逃避,這才是真正的丟臉?!碧K一說。 她的話引起了華國眾人的共鳴。 原本是想替這小姑娘鳴不平,但是現在看來倒是他們過于擔心了,沒瞧見小姑娘一直都很淡定嗎? 他們這些老家伙還不如一小姑娘做得好,此時此刻想通之后的他們也不免有些躁紅了老臉。 “也罷,既然只是談談想法,就談談吧。只是這次他們乘人之危,的確做得不厚道?!睏罾细牧丝?,只是臉色還是有些不太好看。 可見是真的被氣到了。 蘇一露出一抹迷人的笑容,大大方方地說:“既然r國是東道主,那就先請吧,不過我希望能控制下時間,每個人對哥德巴赫猜想的想法都控制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畢竟時間也不早了,咱們這么多人,不能同時餓著肚子,貴國認為呢?” 這倒是讓其他受邀而來的亞洲國家的學者們都對蘇一刮目相看。 這華國姑娘是真有把握呢還是為了應付他們? 不過很快答案就見分曉了。 羽生之原抿了抿唇,他看向自己的老師中森教授,后者微微頷首,對他囑咐了幾句。 羽生之原率先上臺講述自己對于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一些看法和數學思想,能聽得出來都是建立在周氏猜想的基礎上。 可見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了。 哥德巴赫猜想把命題任一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為一個素因子個數不超過a個的數與另一個素因子不超過b個的數之和記作a b,即任一大于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素數之和。 關于這個猜想,華國其實有好幾位知名數學家都對此進行過研究,直到著名的數學家陳教授于1966年證明了1 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二個素數的和,或是一個素數和一個半素數的和。 這是最接近哥德巴赫猜想的一個證明了。 張淵教授曾經問過蘇一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么如今數學家們都努力地想要證明一個又一個的數學猜想? 真的只是為了那一個個猜想后面的高額獎金嗎? 誠然或許有這樣的原因在,但是絕對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能成為數學家的哪一個不是在這一領域有著無上的天賦和熱情,而他們一生要強,最終的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追尋真理。 數學發展到現代,現存的數學框架其實基本已經趨于完整,而他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通過對這些數學猜想的一步步證明來完善這個數學框架,使得它更加的完美和精細。 想要證明這些猜想和假說,則需要用到各種數學思想,比如建模思想,極限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函數方程思想等等。 蘇一曾經看過一本書,書上曾將“命題”定義為哲學問題,而所謂在于質,是對于某事或者某物的一種表達,那么自然衍生出一個概念叫“偽命題”,泛指對這一預設的不認可。 大多數的真理在被公開承認之前,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里,而人類之所以會不斷地進步,靠得就是對這個世界觀不斷地提出有理論地質疑。 也曾有不少人質疑哥德巴赫猜想的猜想究竟是否是真實有效的命題思想,當初蘇一曾經因為這一個問題就考慮了很長一段時間,她也懷疑過這些數學猜想的真實性。 可也正因為如此,她才擁有了一個新的思路。 通過逆向推理的方式,以偽命題的思想提出一個和原本的思想截然相反的觀點,從中找出交叉關聯的地方,繼而通過這一交織點去證明原有的觀點。 第350章 難道她真的證明出來了? 蘇一在羽生之原下來之后,起身走上到演講臺上,微微鞠躬,落落大方地道:“關于哥德巴赫猜想,我之前也有過淺顯的想法,雖然還沒得出完整的證實,不過正好沉著這個難得的機會說一說我的看法,也希望能得到各位學者們的指點?!?/br> 就在羽生之原講述的那段時間里,蘇一已經讓222將她之前的研究想法和一些步驟重新調出來,記憶過了一遍之后,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之前試圖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感覺,心中已經模擬了一遍語言。 “首先,我需要說一說我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時運用到的一種新的數學思想,‘偽命題’思想,它曾最早出現在哲學當中,后來也有少數的數學相關方面的雜志提到過,但是運用并不廣泛……” 蘇一提出“偽命題思想”的概念時,會議廳里的所有人幾乎都怔了。 他們在場的人里甚至有一部分都沒聽說過這個概念,畢竟這個數學思想還是近幾年來才出現,但是卻還未得到廣泛的應用。 而原本他們以為這姑娘的想法依舊是聽取了r國的論述之后進行的自我總結,可結果卻完全與之不同。 這也幾乎第一時間就將他們的興趣調動了起來。 雖然一開始對這位華國女孩的期待感并不高,畢竟在他們看來對方肯定是不如已經對哥德巴赫猜想進行研究的r國。 然而越聽下去就越吃驚,甚至到最后,不少人已經完全地進入了狀態,甚至眉頭都皺了起來。 這姑娘不是說嘗試著應用偽命題思想去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嗎? 可為什么現在他們聽著聽著反倒是覺得這姑娘在試圖證明這個被整個數學界公認為前三的數學猜想難題呢? 雖然這姑娘曾經獨立證明了新梅森猜想,也是關于梅森素數方面一個有意思的猜測,能在她不滿二十歲的年紀將其證明出來,足以證明她的數學天賦和實踐能力肯定遠超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