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少爺其實也是假的 第200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之原來我不是炮灰、入星河(1V1 SC H)、穿越西幻種田養崽崽、一歲一歌(兄妹)、艷殺(1v1,女強年下)、壞女孩(校園1v1H)、一人生還(犯罪,nph)、美人冢(NPH)、風流小道姑(古風gl)、我和我自己靈魂互穿了[娛樂圈]
賢妃沒有瘋。 三皇子動用以前皇后留在宮中,死后也未清理干凈的勢力給她遞話時,她曾經猶豫過一瞬。 但很快就決定干了。 畢竟白十三和蕭起都不在京,這是絕佳的好機會。 且看如今皇帝的模樣,禁了足誰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解。而且大公主在前朝的人手越來越多,且還多是些干實事的清流一派。 關鍵白十三的meimei似乎也要當女官,到時候肯定是跟大公主走得近一些。 別的不提,單她們同為女子,就天然親近。要是她的話,賢妃想,她肯定也會選擇支持大公主。 畢竟如果下一任皇帝是男的,如今她們所做的努力都可能一旨召書就廢除。十年二十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這點兒改變,輕而易舉的就能再改回去。 而白稚雅親近大公主,白十三和蕭起那邊的態度還用說么? 更不用提,他們同那兩位向來沒有交情只有交惡。這次更是犯了這種事情,據說那白十三最是痛恨上位者不將百姓看在眼里。 越拖下去,他們越沒有機會。 三皇子是瘋了,一副我不好過旁人也休想,覺得他父皇太過狠心,皇后固然有錯,焉知不是他父皇逼得。 如今想要皇帝不好過。 到時候他們將這件事情推到三皇子身上,事成之后,再干掉二皇子,剩下一個大公主能一并處理了最好,就是處理不了,這種時候,她也登不上帝位。 她入朝時間太短,手底下人太少。雖說看著有些才能,但完全沒有全部展現。莫說是百官,便是白十三就能保證她能做得很好么。 她手底下的人沒有犯過大案,完全是因為以前手底下沒人,焉知上位后如何? 到時候沒了其他人選,便是再不滿意,還不得她的兒子上位。 然而她怎么也沒有想到,都不用到白十三和蕭起回京,她想的那翻說詞也壓根沒有用上,行動才剛剛開始,便被鎮壓了下來。 景正帝忌憚蕭起的勢力,不是沒有道理的。 魏玄鳳那邊聽到音便行動了,三兩下便帶著人把叛亂鎮壓了下來,賢妃連推鍋的機會都沒有,直接被抓了個現行。 三皇子則更不必說,早就被押了起來。 魏玄鳳更是連夜給蕭起報了信,也就有了如今蕭起一從副本出來,就得到京中消息的事情。 大公主也連夜進宮,倒是二皇子是真受了傷,如今還躺在床上呢。 三皇子冷聲道:“此翻是我技不如人,早就知道五弟早晚會壞事,如今果然是他壞了我的大事?!?/br> 皇帝被這一糟驚得不輕,如今驚嚇過后,怒意四起。 “你,你應當知曉,做出這等事情,便是今日讓你如愿,你也不可能當上皇帝?!?/br> “我當然知道?!比首拥溃骸拔也贿^是要你死,要老二死,要老大背上弒父殺弟的罪名,之后我倒是要看看我的好五弟要怎么辦,是扶持一個女娃娃上位,還是咬牙忍下老大做出這種大逆不道之事,當不知道……畢竟看他的樣子,對天理人倫還是頗為在意,不然,父皇您自己不早就被一刀砍了么?” 景正帝:“你,你……” “說來真是好笑,五弟被外面傳成那般模樣,卻是個最為規矩,也有底線的。倒是我們這些人,個個為了利益什么都能干,什么都肯干?!?/br> 景正帝道:“就算如此,朕也還有旁的皇子?!?/br> “那幾個小的?”三皇子一挑眉,“那般年紀能懂什么,到時候老五是要當攝政王壓制群臣?還是讓咱們好不容易踏上朝堂的大公主遠離朝堂,不然照她這般模樣,十年八年過去,小皇帝長大了,朝中是誰的天下還很難說呢,到時候兩者斗得狠了,于下面的百姓又有何益。父皇,您覺得那位姓白的,會放任事情這么發展么?” “那也還有旁的人,你堂弟年紀正合適,雖說這些年放縱頑劣了些,但朕看他是個好的……” “得了吧,您先前不是還覺得人家沒威脅,壓制了這些年,突然就要用了?!比首油蝗淮笮ζ饋?,看向大公主:“瞧瞧,寧愿讓自己防了多年,早些年有些舊怨的兄弟的兒子上,也不愿意給你呢,你可是他親女兒呢?!?/br> 大公主絲毫并不意外,卻還是有些難過。 不過她瞧了眼三皇子,心知他是如今自己完了所以能扯一個下水是一個,說這話未必沒有讓她對那位小堂弟起芥蒂的心思。 大公主嗤笑一聲,心說那不至于。 小堂弟跟她不同,她雖然不受寵,但也是在宮中接受過先生教導的,母妃又是個才女。更重要的是她想學什么是可以學的,皇帝不重視她,但也不會看到她學得好就不滿,甚至心情好了可能還開點兒方便之門,讓她接觸一些感興趣的東西。 而且因著她是個公主,又一向不受寵,偶爾被夸上一兩句,轉頭皇帝就又把她給忘了,在宮中也顯不出來半點兒。 但小堂弟就不同了,有當年的那些事兒在,但凡他功課做得好一些,學習努力那么一點兒,信不信父皇就能東想西想,王府也自是不敢的。 這些年放養下來,沒學到多少東西不說,沒真長成個真啥也不懂只知道惹事的紈绔,都得是孩子心性好,外加王爺背地里面可能沒少跟他說其中干細。 但也就這樣了…… 先前說找個小皇帝穩不住朝堂,小堂弟上位也就看著大些,在朝中大事上,照舊懵圈,依舊是主弱臣強。別說是他,就是大公主自己,情況比其好了那么多,不也是慢慢開始接觸朝政,近些日子才能理順。 朝中之事,哪是那么簡單的。 而且就算真有相爭的那一天,大公主也不覺得自己會輸。她從小就不覺得自己比男兒差到哪里了,以前不過是沒有機會。 如今給她機會,她未必會不如小堂弟。 有白十三和蕭起在,她完全可以相信,只要她能力夠強能辦事穩得住,就不需要擔心旁的事情。 而一個人的能力是否出眾,不是靠著把別人壓制得起不來顯現的,而是在旁人優秀時,你比他還要更強,那才是真本事。 最終,她只道:“幸得父皇平安無事?!?/br> 這個時候皇帝要是死了,別說是這么直接沒了,就是哪怕留下遺詔傳位于她,下面群臣的反對之聲也絕對壓不下來。他們會同意一個大公主上朝堂,也愿意讓女子科舉,無非是覺得她們考不上,就那么零星幾個,除了給他們自家丟人,起不到什么作用。 真正把她們正眼相看的,沒有幾位。 而若是這時候要立一位女皇,要遭遇多大的抵抗可想而知。別說她不保證白十三和蕭起會站在她身后,便是有這兩人在,他們難道還能將朝臣都殺光么? 如今大皇子作死也好,留個腦子不好的二皇子跳著,即讓一些古板老臣放心,她也能安心做她的事情。 只要給她時間,這帝位,她未嘗不能上去一坐。 不遠處,玫昭儀也到了,身邊站著的大公主的母妃。 一時之間,眾人心思各異。 白十三和蕭起選擇瞬移回來,路上已經了解了大致情況,過來一看,就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兒了。 就是各人都有算計,誰都覺得這般才是最賺的,然后就造成了這個笑話一般,仿佛過家家一般的造反。 魏玄鳳手拎著嗩吶,還沒開始正經吹呢,這邊就結束了。 見到白十三和蕭起到了,趕緊走了過來。 而賢妃則是徹底攤倒在了那里,什么趁著白十三和蕭起不在,這二人趕回來的速度也太快了。 大皇子則是十分不甘。 那邊皇帝本來還沒注意到他,這一來便看了過去,“好,很好,老大你很好??!” “我也是為了自己?!贝蠡首拥溃骸案富什豢春梦?,我也只能自己爭了?!?/br> 景正帝冷笑道:“你說我不看好你,可知傳位圣旨上寫的,正是你的名字?!闭f著,他讓曹公公去取放在暗室里的圣旨。 到手后看也不看,直接丟給大皇子。 大皇子不敢置信的翻開,卻見上面寫的的確是他的名字,“怎么可能,這不可能,這不可能!” “沒什么不可能的,就像剛才他們說的,二皇子那么傻,真要讓他當了皇帝,那當皇帝的是他還是貴妃。而他顯然不會把王位傳給大公主,就連三皇子都看得清楚,要先干掉二皇子,再點了你,這樣下一任皇帝就不好找了?!?/br> 白十三打了個哈欠,說完突然一頓,“不過也就是現在寫寫你的名字,他要是這幾年還能一直活著,后面隨時能改,比如那幾個年幼的皇子長大了,他瞧見更好的,再改就是,反正這圣旨內容也沒人知曉,太子也沒立?!?/br> 就連這圣旨,也估計都是寫來不知道準備搞什么算計的。 就像那天突然對他提起,當年也是真心愧疚過,想要補嘗蕭起的事情。 鬧這么大,貴妃自然也是得了信的。 她趕到時,正好瞧見了圣旨,又聽到白十三的一翻話,哪還能不明白,自己的兒子從始至終都沒在皇位侯選人上面,只是被拿出來當棋子用的。 先前她還能說服自己,只要斗倒了旁人,皇位就只能是我兒的。 但如今…… 看看如今賢妃,大皇子還有三皇子鬧出來的這一出,她不由得想,她還有機會么? 是不是與其費盡心機給那蠢小子謀劃,還不如她自己像玫昭儀一般,試探著開始插手正事,將來或許還能上朝堂。 再怎么說,以她的本事,也不可能比他兒子站在那里更差了。 還要比教那個蠢小子輕松省心。 而且不用想著爭位之事,很多事情也沒必要做了,錢財也沒必要想方設法的折騰那么多。是家中給的嫁妝不夠多,還是宮里貴妃這個位份的份例少了? 平常賞賜又多,要不是為了兒子籠絡人心,哪用得著再花那么多的心思。 一場鬧劇般的造反就這么結束了,白十三和蕭起看著他們,最終說道:“我希望這樣的事情是最后一次,畢竟又成功不了,搞得好像自己是個笑話,后續還要倒霉,在場其他人引以為鑒,就別再搞了?!?/br> “想要得到權力,先掂量自己有多少本事,只要有能力,自可上位?!?/br> “耍小心思,在我面前,不管用?!?/br> 說完,白十三看向眾人,知道他們都是聰明人,肯定以后輕易不會再搞這種打打殺殺的場面了。 恢復記憶之后,再看凡間一切,已然全然是另一種心態。 他能冷靜的拋開過往,清楚的知道怎么樣才對這個國家更為有利。 想著,他又提起景正帝:“這做皇帝呢,別想著那么多遠大不切實際的夢想,多踩踩腳下的地,能把國家治理明白,也夠你被子孫后代時不時的提起了?!?/br> 景正帝:“……” 皇帝臉色難看,卻不是因為后面這句,畢竟他被白十三奚落也不是頭一回了。他看的是上面那一句,有能力,自可上位,這是什么意思? 他看了看已經謀逆的兒子,再想想剩下的,最終看向近來越發出采的大公主。這……難道他蕭家的江山,注定要傳不下去,要讓一介女子繼承么? 還明確說明了,讓他們別搞小動作,成功不了,丟臉,還可能落得像如今大皇子,三皇子一般的cao作。 景正帝不敢再試一次,看他這個當皇帝的做這種事情,會不會有事。 他現在甚至覺得無顏面見列祖列宗,他當初不過是順勢扶顆棋子而以,為什么…… 早知道,早知道, 早知道他當年絕對不會一心只想制橫,絕對不會寒了蕭起的心,他從一出生就捧著他,如今會不會不是這個局面。 他后悔了。 然而,白十三已經拉著蕭起離開了。 然而其他人卻沒一個動的,畢竟此事雖說是輕易鎮壓了下去,但還有諸多后續沒有處理呢。 例如大皇子和三皇子,這一翻過后,肯定就不止禁足那么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