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追妻風煙起 第243節
書迷正在閱讀:被我渣過的男主重生了[快穿]、在戀綜裝綠茶翻車后我爆紅了、快叫我爸爸[快穿]、私藏玫瑰、真少爺其實也是假的、穿書之原來我不是炮灰、入星河(1V1 SC H)、穿越西幻種田養崽崽、一歲一歌(兄妹)、艷殺(1v1,女強年下)
奉天殿的這幾道軍令中所含的信息量頗多,瞬間成了朝中的熱點話題。 關內侯的徐州軍,在大夏常備軍中,是距離嶺南最近的一支。 但太子命徐州軍全軍南下,同時讓幽州軍接管徐州防務,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此次梁王帶兵上京一事,作為梁王舅家的關內侯府,由韓霜凌協助南衙禁軍,也算關內侯府表了態。這讓關內侯府在很大程度上免于受梁王牽連。 而如若沒有猜錯,關內侯此番南下后,極有可能不會再被調回徐州。徐州軍名為馳援,實則是讓關內侯離開扎根多年的駐地,這是削權。 不過,這也總比將來太子追究梁王案時,關內侯府被歸為梁王一派,扣上謀逆的帽子要好得多。 此次南境三軍,由熟悉嶺南的平南伯作為主帥,無可厚非。 但平南伯的爵位畢竟低于關內侯,太子又命關內侯府的韓霜凌作為三軍的監軍,這又給回了關內侯府面子。 韓霜凌,一個女人,還是個和離過的女人,被太子予以重任,還被授封為將軍,這是關內侯府莫大的殊榮啊。 但政治觸覺更為敏銳者,倒是有了些別的猜想。 韓霜凌被命為監軍,興許只是太子為了安撫關內侯府的幌子。而太子私兵赤峰軍的主將段將軍,他才是太子派去南境的實質上的監軍,也是太子放在嶺南的眼睛。 如果真是如此,那太子封湛這位儲君如何能不令人驚嘆。 太子心思縝密,翻云覆手間將朝局輕易玩弄于鼓掌,不可小覷啊。 當日,陸沉代表太子,送赤峰軍主將段鴻和韓霜凌一行出上京城永安門外。 陸沉和段鴻是赤峰軍的老戰友了,自不必多言,只簡單幾句后,陸沉向韓霜凌恭賀道: “韓將軍若是久困于后宅,那是埋沒了才能,恭喜韓將軍?!?/br> 韓霜凌笑看著陸沉,而后頷首以示回應。 陸沉,這個男人對于女人從軍沒有偏見。 他懂她。 但在陸沉眼里,自己同男人并沒什么區別,只是哥們兒吧。 ------ 太子封湛歸朝后,立馬接手了因圣上殯天以及梁王攻城而耽誤的堆積成山的政務以及軍務。 皇后同禮部、翰林院共同商議著處理圣上的大喪。整個上京城在繁忙而井然有序中逐步回到正軌。 有不少朝臣上箋勸進,太子應依圣上遺詔,命禮部擇日祗告天地、宗廟、社稷,并行登基儀式,以安民心。 而太子封湛對這些奏疏的批復只有兩句: “登極大典將與立后之禮一同進行?!?/br> “太子妃回京之日,便是孤登基之時?!?/br> 眾朝臣! 糟,當初是哪些臣僚聯名彈劾了太子妃! 太子這…… 難道要為太子妃算舊賬! 第148章 提親 上京城。 自梁王退兵, 太子回京主持大局之后,那日在午門外跪請易儲的左相一派的朝臣每日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但太子只忙于政務,對梁王之事卻只字未提。 左相一派可沒法真認為太子不會追究, 他們那日在午門外的動作, 興許不能真正給皇后施壓, 但也可以給梁王帶兵上京,以及攻打上京城和皇城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如同給這場皇權之爭蓋上一張勉強能看得過去的遮羞布。 這些朝臣皆試著向他們的主心骨左相王顯討個定心丸,左相只道: “提出易儲只是為了穩朝局, 安社稷的權宜之計, 沒那么嚴重,不要自亂陣腳?!?/br> 朝臣…… 沒那么嚴重? 王相您這……確定不是掩耳盜鈴, 自欺欺人? 而左相王顯心中到底慌不慌, 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 御史臺中, 這幾日眾臣僚看向侍御史王靜宜的眼神都有些復雜。 不知此次左相府會否因梁王一事的牽連, 被太子清算。 這日傍晚,王靜宜出御史臺衙署時,一名小廝過來向王靜宜行禮道: “王大人,季大人邀王大人至千水湖一敘?!?/br> “季大人說,事關左相府存亡?!?/br> 王靜宜蹙眉看著面前的小廝, 這人似有些眼熟,好像曾經在季宅見過,是季尚書府上的下人。 而左相府的存亡?是指梁王一事? 季木是太子的人,從季木處能透露出的, 興許會是太子的意思。 那么, 去探探口風也好。 不過……千水湖? 那夜和季木在船上的荒唐…… 王靜宜驀地耳尖泛紅, 她迅速拋開腦中不合時宜的雜念,讓那名小廝帶路,而后上了自己的馬車。 王靜宜在千水湖畔下車后,被引進了一艘豪華精致的畫舫。王靜宜在畫舫入口處頓住了腳,眉頭微蹙。 引路的小廝似察覺了她的顧慮,開口解釋道: “季大人已包下了整艘畫舫,不會有旁人打擾?!?/br> 王靜宜的確不想讓人看見她同季木的私下會面,以免多生口舌是非。畢竟現在的季木作為朝中新貴,是上京城各世家大族熾手可熱的姑爺人選,盯著他的人只會多不會少。 王靜宜抬步繼續走向畫舫二樓,她腦中不禁想起這些時日京中關于新晉吏部季尚書的一些傳言。 季木從前行事低調,存在感頗低。但在升任尚書后,幾乎滿朝都猜到他實屬于太子一派,這位季尚書便像是不再故作收斂,反而高調了許多。 當然,這聲高調說的是季木驚人的財力。 上京城物價不低,置辦房產更是難上加難,除非是世代居京,新調任上京的官員多是購置結構緊湊且位置較偏的宅邸,更有家底不豐的低階官員只能是租住宅院。 王靜宜曾到過一次季宅,也就是在船上那晚。 王靜宜所見的季宅不大,宅內的物件擺設也只能說是尋常,符合家境普通的吏部季侍郎的身份。 但有去過季尚書府送賀禮的人回來后卻無不驚嘆季府中隨處可見的富貴堂皇。 如今的季尚書府仍在當初季宅的位置,但卻擴進了周邊相鄰的幾所大宅,改建之后占地極廣。 而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于上京城中購入幾所相連的宅邸,且幾乎沒弄出多大的動靜就改建完成。有人猜測,這只可能是季尚書之前就買入了那些宅邸,或許是因從前低調行事,擇了最小的一所居住罷了。 就如同前一次季木同王靜宜喝酒,是在一只較小的船上,王靜宜還隱約記得因他們兩人的荒唐,船只在湖上的輕晃。 而今日只是談事,季木卻包下了一整條豪華畫舫,只要不是京中顯赫的世家大族都不會有此不把銀錢當回事的做派。 王靜宜心中有疑,或許這位季尚書還有什么別的身份。 而若真是如此,太子不可能不清楚季木的真實背景,但卻為他隱瞞,讓季木能不引人注意地在朝中游走這么些年。 那么,季木的家世,定不會簡單。 ------ 王靜宜被引進畫舫二樓的一個間觀湖雅室時,季木正在臨窗的一張茶臺前煮茶。 季木抬眸看了一眼來人,伸手向王靜宜示意了茶臺對面的一把禪椅,而后繼續慢條斯理地煮茶。 “季尚書?!?/br> “王大人?!?/br> 兩人點頭見禮后,王靜宜就座。 同這個男人單獨待在同一個房間內,讓王靜宜多少有些不自在,她將視線落在季木煮茶的動作上,回避著對面男人偶爾投過來的有些復雜的眼神。 季木的雙手修長好看,骨節分明,膚色偏冷白。 王靜宜似乎記得,這雙手的指腹上帶著薄繭,是那晚…… 那晚,這雙手曾給她帶來過從未有過的歡愉體驗…… 王靜宜輕呼了一口氣,轉頭看向窗外的湖面,秀眉微擰。 “季尚書為何選在這里會面?” 王靜宜還是問出了縈繞在她腦中的這個問題,這個本無關緊要的問題。 季木抬眸看向王靜宜,女人因偏頭向窗外而露出的微紅的耳根,讓季木眸中顯出一絲暗光。 季木不動聲色地將視線移回手中的茶具,緩緩開口: “淺夏黃昏,吹著湖風品茶,豈非雅事?” 說話間,季木推了一盞剛分好的茶至王靜宜面前。 而王靜宜不知道的是,季木這些時日已是千水湖的???。 那晚,季木抱著昏睡過去的王靜宜下船時,已命人將那條船買下,之后季木偶爾會過來那條船上坐坐,吹著晚風小酌,待酒飲微醺才乘車回府。 ------ 王靜宜端起茶盞淺飲,茶湯入喉,王靜宜心中暗贊: 茶是好茶,煮茶人的手法也的確上乘。 但王靜宜此刻卻沒有靜心體會風雅的閑情,她擱下茶盞后便看向對面那名錦衣玉帶的朝中新貴,開口問道: “不知季尚書邀下官前來,是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