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追妻風煙起 第229節
書迷正在閱讀:被我渣過的男主重生了[快穿]、在戀綜裝綠茶翻車后我爆紅了、快叫我爸爸[快穿]、私藏玫瑰、真少爺其實也是假的、穿書之原來我不是炮灰、入星河(1V1 SC H)、穿越西幻種田養崽崽、一歲一歌(兄妹)、艷殺(1v1,女強年下)
而南疆,決不能坐以待斃。 第141章 彈劾 五月中旬, 一封緊急軍情由八百里加急送進上京城。 兵部尚書賀嚴明在看過奏報之后,面色驟變,當即進宮。 這封軍情里說,南疆六十萬大軍壓上大夏南境。 與此同時, 南疆攝政王女新月公主向大夏遞出國書, 國書中有言: “大夏背信棄義, 不睦友鄰,任由太子妃秦煙攻占西戎。大夏的舉動傷了鄰國的心,也讓南疆對自身安危無比擔憂?!?/br> “南疆對大夏侵略西戎的舉動表示強烈地譴責,若要南疆退兵, 大夏太子妃需即刻帶兵離開西戎國境, 還西戎國體健全?!?/br> 而同樣向大夏遞交類似內容國書,譴責大夏入侵西戎舉動的, 還有另外幾個鄰國, 包括突厥、高麗和東夷。 益州蕭太后也遞出文書, 同樣是譴責太子妃秦煙在西戎的動作。 蕭太后稱:“太子妃秦煙恣意妄為, 置大夏于險地,實屬妖妃,當廢出皇室!” ------ 翌日,數封彈劾太子妃秦煙的奏折被呈上御案。 奉天殿大朝會,惠帝坐在御座之上, 皺眉聽著下方朝臣的爭論。 “太子妃此舉的確莽撞,西戎并入大夏,各國局勢的平衡將被打破,這是惹了眾怒?!?/br> “西戎并不富庶, 那地方拿下來又有何用?不過平白惹他國口舌罷了?!?/br> “當年大夏只對抗西戎和突厥都如此吃力, 如今南境若真的開戰, 且不說還有東面的高麗和東夷虎視眈眈,形勢對大夏來說,很是嚴峻啊?!?/br> “大夏去歲才遭受了糧荒和水災,又有十幾年征戰導致的國庫空虛,今年的秋收還未入庫,此時大夏若被動開戰,情況不容樂觀?!?/br> “太子妃未得上令,擅自帶兵入西戎,至大夏陷入如此境地,平西軍主帥責無旁貸,鎮國公和太子妃當一并懲戒,對此事給出交代?!?/br> …… ------ 此時在奉天殿內文官一側末端的王靜宜只是靜立不語,她并未打算同御史臺其他多位官員那般在殿上出言發表看法。 王靜宜清楚,彈劾太子妃的奏章多數是由御史臺上疏,且今日大殿上出言指責太子妃的官員里,許多都屬父親左相一派。 如果她沒有猜錯,這些人的舉動背后,是梁王封逸。 王靜宜對有關于那位太子妃的所有事情都很是謹慎。 太子妃秦煙在之前所表現出的勢力就不容小覷,不論是牧蘭馬場,余慶豐錢莊,還是固城城主的身份,隨便撿一個出來其分量都夠驚人。 此次能兵不血刃讓西戎主動并入大夏,更能說明太子妃背后的實力深不可測,這絕對不是一個由得他們這幫朝臣拉踩的主兒。 更何況,還有太子殿下。 今日出言站在太子妃對立面的官員,有的是因為南疆突然發兵,以及別國對大夏的譴責而慌了神,妄圖追責太子妃以擋災。 但王靜宜毫不懷疑,若待太子封湛回京,這些人今日的舉動,定會被太子清算。 ------ 朝中的武將多數都被派了出去,今日大殿上的武官本就不多,他們又沒有舌燦蓮花的本事,只能扯著嗓門兒同彈劾太子妃的官員們爭地面紅耳赤。 文官里也有認同太子妃做法的,也參與了論戰,一時間整個大殿人聲嘈雜,爭論不休。 而當兵部尚書賀嚴明開口時,眾位官員都瞬間止了聲,畢竟這事,兵部最有發言權。 賀嚴明向御座上作了一揖,而后道: “十幾年前,突厥來勢洶洶,突犯我大夏北境,打了朔北軍一個措手不及?!?/br> “而原本準備馳援朔北的平西大軍卻被西戎邊軍拖住,大夏北地連失十幾個軍鎮,朔北軍被迫退回同關?!?/br> “有同僚說西戎于大夏無用,但你們何不想想,若西戎并入大夏,平西軍自可不困于蕭關,也不必如現在這般只能假借固城才能將防線外擴百里?!?/br> “若平西軍沒有了西戎的牽制,那么,朔北大軍和平西軍可兩方馳援,突厥鐵騎又有何懼?!?/br>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太子殿下在離京前,給了平西軍主帥自行調動兵力的權限,這個事情兵部上下皆可以為證。若要因駐軍西戎一事對鎮國公追責,大可不必?!?/br> “而據兵部得到的消息,此次西戎政變,前西戎王幼子登基上位,這位新晉西戎王主動宣稱并入大夏,又如何能算作太子妃攻占西戎?” “在此多事之秋,身為大夏人本應共對外敵,又怎能窩里斗,長他人志氣?” 賀嚴明這番義正辭嚴,有理有據的鬼話,連他自己都不信。 什么主動放棄國體,并入大夏? 那個新晉西戎王是傻子才會未戰先降吧。 太子妃秦煙定是武力脅迫了西戎王室,不然天底下哪有這么便宜的事。 不過這么短的時間,在西戎發動一場宮變,強迫西戎并入大夏,內中兇險,賀嚴明卻是想想都心驚rou跳。 太子妃秦煙,當真奇女子也。 ------ 賀嚴明話畢,殿內靜默了片刻,而后陸續有人壓著聲討論,倒是沒了之前那般劍拔弩張。 兵部有個官員開口道: “如今最麻煩的是南境局勢,平南伯的兵力分了一部分去益州塘關鎮守,恐怕應對南疆的六十萬大軍甚是吃緊?!?/br> 此言一出,殿內又是瞬間沉默。 片刻后,文官中有了聲音: “臣提議,晉王或梁王可前去南地就藩,征調兵力,同平南伯一同鎮守南境?!?/br> “臣附議?!?/br> “臣附議?!?/br> …… 若有細心的人如王靜宜之流,則會發現,提議親王就藩南地,以及贊同此提議的朝臣,同方才彈劾太子妃那批,相差無幾。 王靜宜心中冷意突升,父親和梁王,這是要做什么! 此時又有人提到: “但南地,除了揚州以外,土地都較為貧瘠,作為蕃地……” 此時梁王封逸跨步站了出來,向御座行禮道: “父皇,兒臣自請前去荊州就藩,以協助平南伯防守南境?!?/br> 梁王話落,殿內都是一片贊聲。 梁王真是大義??! 而晉王封羨只是立在原處沒有做聲,朝臣們也都習慣了晉王近期的表現,似乎除了京兆府的事之外,晉王對旁的政事毫無興趣。 ------ 當日,從宮中頒出三道圣旨。 其中兩道圣旨上言: “晉王定封地于豫州,梁王定封地于荊州,兩位親王由欽天監擇日完婚,而后即刻就藩?!?/br> 而另一道圣旨則頒往了寧王府,讓寧王前往先帝為其定下的封地青州。 此次寧王終于能離京,還得有賴于晉王和梁王就藩一事。 都是親王,沒道理侄子都去蕃地了,王叔還被久困在上京。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時日揚州刺史林輝的女兒林妙至上京,原本是已同晉王封羨談妥,為成為晉王側妃做準備。 但林妙“偶然間”遇見了梁王封逸,二人情投意合,竟死活不再嫁給晉王。 最終,林妙被梁王封逸請旨賜為梁王府側妃。 晉王封羨對梁王的橫刀奪愛沒甚反應,林妙,本也不是他所“愛”。 而封逸也應該知道自己同林妙的事,只要封逸自己不在意,又同他封羨何干? 左相對此也沒有表態。 親王除了正妃,遲早都要定側妃。 更何況,揚州刺史么…… 只梁王正妃王靜妍聽到這個消息后很是不豫,她幾次三番要見林妙,都被梁王的人阻攔。 王靜妍心中暗恨: 這林妙,在揚州時,先是勾搭太子殿下不成,之后爬上晉王的床,如今又嫁梁王,真是好大的本事! ------ 自太子封湛離京前往朔北后,惠帝重新執政,但在處理政務之余,惠帝卻一心撲在煉制能強身固體,重返青春的丹藥上。 惠帝不會承認,他是受到了北梁帝蕭潛和沈時英的狠狠刺激。 惠帝白日里除了在御書房就是在丹房,這才復寵的寧嬪閑暇就多了,她只夜晚才會被惠帝召去。 這日,寧嬪無聊閑逛到御花園時,卻不小心聽了一耳朵墻角。 “那寧嬪幾經圣上冷落,又幾經復寵,當是有大造化之征兆啊?!?/br> “誒,你說徐婕妤的死,會不會同寧嬪有關?” “這話可別亂講?!?/br> “這宮里,也就寧嬪同徐婕妤最不對付,寧嬪一復寵,徐婕妤就死得不明不白,不難讓人多想吧?!?/br> “你這話到此為止,言多必失。給你說個小道消息,不過不知是真是假?!?/br> “什么消息,快說快說?!?/br> “我聽說啊,太醫院的人在往寧嬪那里送安胎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