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追妻風煙起 第158節
書迷正在閱讀:被我渣過的男主重生了[快穿]、在戀綜裝綠茶翻車后我爆紅了、快叫我爸爸[快穿]、私藏玫瑰、真少爺其實也是假的、穿書之原來我不是炮灰、入星河(1V1 SC H)、穿越西幻種田養崽崽、一歲一歌(兄妹)、艷殺(1v1,女強年下)
眾臣都得到禮部的消息,今日是太子娶太子妃六禮中的第一步,納采問名禮。 而納采之日,女方的長輩需在府中迎接宮中派出的使臣,故而諸位臣僚都在觀察有無缺席的同僚,太子妃就可能出自其府上。 眾臣又見左相王顯,和右相秦文正,都立在殿內,看來近日來大家猜測的大熱門都猜錯了。 叫得上名號的大臣都在,眾人心中嘀咕,難道,太子妃的府上,不是京官?是地方官員?還是平民? 而雖有人注意到鎮國公府的幾人不在殿中,但一是近日邊事頻發,武將常有急令離京;二是,鎮國公府這一代,也沒有適婚的小姐,竟沒人向昭仁郡主府方向想去。 鴻臚寺奏執事官行叩頭禮畢,請升殿。 圣上至奉天殿,文武百官拜伏叩頭。 “恭迎圣上?!?/br> 惠帝上御座,李福全唱道: “起?!?/br> 惠帝授寧王封隨為正使,內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安世風為副使,代表皇室,向太子妃府上行納采問名禮。 正使寧王封隨,副使大學士安世風就拜位,向惠帝行四拜禮。 傳制官立于殿前,宣制曰: 朕惟儲貳,天下之本?;橐?,王化之綱,法陰陽以肇人倫,禮先正始求窈窕,以承內職,思在進賢。右相嫡長女昭仁郡主秦煙,粹姿婉娩,懿德溫良,毓自名門,嫻習詩書,禮樂教于師氏,敬修顰悅,珩璜河洲乏聲,應其諧渭濱之文祥凡葉是用,茲擇為太子妃,命卿等持節行納采問名禮?!?】 謝長淵執佩刀立于殿前右側,在聽見傳制官念出那個名字時,胸中是一陣止不住的揪疼。 終究還是定下了…… 而殿內眾人皆有些驚訝,偷偷瞥向面色精彩的右相秦文正。 若說秦相府出了太子妃,對秦相來說是個莫大的殊榮,但這納采的使官即將出宮,秦相作為太子妃的父親,卻沒有提前得到消息。 左相王顯面上不好看,他本以為就算自己的女兒不能成為太子正妃,但也會有一個側妃。 而他提前沒得到禮部知會,心中已是有數。今日見右相秦文正也在殿中,心里稍微平衡了些,至少也不是秦文正的女兒。 但,居然還是她,昭仁郡主。 寧王封隨眸眼低垂,掩住眸中的一絲厲芒。 竟真是她,那道曾蠻橫地闖入他心中一束光亮,那道不屬于他的光。 封隨收斂情緒,同大學士安世風,再向御座行四拜禮。 鴻臚寺奏禮畢。 正副使取節制書置采輿中,儀仗大樂前導,納采禮隨出,詣昭仁郡主府行禮。 ------ 待圣駕離去,眾官員立馬競相恭賀秦文正: “恭喜秦相?!?/br> “賀喜秦相?!?/br> …… 秦文正略帶尷尬地敷衍了幾句,撥開人群,快步出宮,回了秦相府。 而由宮中出去的去太子妃府上納采的使團,徑直出城,往西而去。且奉天殿的消息,也緊接著以極快的速度傳便了上京城。 眾人都肯定了之前猜測。 太子妃已定,是昭仁郡主秦煙。 ------ 西山,昭仁郡主府。 皇室的納采正使寧王,副使禮部尚書安世風至郡主府大門外,儀仗大樂分列兩邊,采輿置于正中,設制案于采輿北。 鎮國公沈常山著朝服出迎。 禮官唱道: “奉制,聘昭仁郡主秦煙為太子妃,遣使行納采問名禮。 正使寧王,副使安世風捧節及制書先行,鎮國公沈常山隨行,至郡主府正堂,置節及制書于已設好的香案之上。 寧王立于香案左側,安世風立于香案右側,鎮國公沈常山至拜位,行四拜禮。 鎮國公沈常山遞交太子妃節表于正使寧王手上。 而后沈常山命人端出酒盞,以勞正副使。 飲畢,使臣俱出郡主府,鎮國公沈常山送客于郡主府大門外。 使團回城,將太子妃節表交由司禮監官,奏聞,復命。 至此,皇室給太子妃的隆重的納采問名禮便完成。 ------ 皇室的這樁喜事,卻令有些人食不下咽。 比如秦相府老夫人;比如秦夫人宋眉;比如左相府二小姐王靜妍;又比如賀府長媳秦念。 又有些人黯然神傷,如永定侯府世子謝長淵,明威將軍謝照,端王府世子妃安顏夕。 端王府,安顏夕怔愣地坐在鏡前。 丫鬟進來,急道: “世子妃,奴婢方才聽府中的下人在議論,說世子前幾日有一晚沒有回府,他們說……他們說世子是在外頭養了外室?!?/br> 安顏夕依然是怔怔地看著鏡中,丫鬟的話她一個字都沒聽進去。 “世子妃,世子妃……”丫鬟連聲喚道。 安顏夕終于回神。 “什么?” 丫鬟擔憂地將她方才的話復述了一遍。 安顏夕神色逐漸清明。 外室? 安顏夕心中一冷,封肅北竟然…… 是自己晾著他太久嗎? 安顏夕心中突然有些猶疑,若太子注定可望不可即,那么自己是否應試著接受封肅北…… 而同在端王府的封肅北正展開方才收到的,遠在幽州的母妃的來信。 信中母妃表達了對封肅北這場婚事的擔憂,母妃建議封肅北,納側妃。 側妃…… 封肅北腦中閃過那個清雅聰慧的女子。 但側妃嗎? 她恐怕不會接受。 作者有話說: 【1】《明代宮廷典制史》,“朕惟儲貳……行納采問名禮?!钡?90頁,紫禁城出版社。 第105章 游戲 永和二十九年, 冬月二十,冊封太子妃一事奏告天地宗廟。 太子府設節冊案于內殿,節冊案南設香案,設女樂于內殿陛上, 設儀仗如常儀, 設內贊、引禮女官各二人。 昭仁郡主府, 設正副使幕次,香案、制案、節案、冊案、玉帛案,納征用玄蠕束帛谷圭八馬等物?!?】 同年,冬月二十一, 亦是太子封湛生辰, 千秋節當日。 皇城,奉天殿設鹵簿采輿大樂。 卯時, 惠帝登御座, 授正使寧王封隨, 副使內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安世鳳領使團, 持節往昭仁郡主府行納征告期禮。 正副使四拜圣上,而后同太子妃儀仗、聘禮出奉天門,往昭仁郡主府而去,北衙禁軍隨行護衛。 納征隊伍浩浩蕩蕩自皇城西華門出,不見頭尾, 當是聲勢浩大,圍觀百姓無不驚嘆。 另有兩隊人馬出西華門后,分別前往鎮國公府和秦相府。 ------ 秦相府中,秦文正和秦老夫人皆著朝服, 準備出府進宮參加今日皇城奉天殿的太子千秋典禮和太子妃冊封禮。 按例, 皇室今日會向太子妃府上, 正式下聘,而至此刻,秦相府都沒得到禮部通知為迎接納征使臣做準備。 毫無疑問,太子娶太子妃,迎親六禮的這一步,依然沒有秦相府的事,這讓秦文正和秦太夫人面上都有些難看。 而這幾日禮部唯一一次派人至秦相府,是告知今日千秋慶典的規格較高,秦相府能參加典禮的只秦相和秦相的母親,一品命婦秦太夫人。 而早已在為今日做準備的宋眉和秦洺當即僵住了。 宋眉作為秦相的平妻,在嫡妻沈時英不在的情況下,很多時候被視同嫡妻。 從前大家都給足了秦相面子,也沒人真較真地拈著宋眉平妻的身份做文章。 宋眉連圣上的生辰萬壽宴都能上奉天殿,但卻不被允許去太子的千秋慶典,宋眉暗恨,定是秦煙這位準太子妃在給她難堪。 而秦洺對他不能去見證長姐的太子妃冊封禮,也很是失望又遺憾。 獨秦文正明白,這應是太子的意思,畢竟當初沈時英出走的理由,就是宋眉。 以太子如今對秦煙無比重視的態度,太子很可能會將這些因素考慮在內。 秦文正作為秦煙的父親,當感到欣慰,但作為同秦煙相處不睦的父親,心中又有些隱憂。 若太子登上大位,他秦文正恐怕沒多少舒坦日子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