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鄉下小女工踩點暴富! 第146節
書迷正在閱讀:黑夜女士、我在古代拆快遞時甜誘了太子、矜持、明爭暗秀、秋收(gl)、惡夢(年下陰暗惡靈X懦弱女大學生)、重回1996、完美通關副本后[無限流]、誰是誰的替身(3p h)、男配的哥哥[快穿]
馮光耀這輩子如果命里真的有孩子,也是他的造化。 可如果是紀芬偽造的……紀舒隱隱約約有點擔心紀芬。 她怎么說也是鮮活的一條生命啊,還是自己的堂姐,說一點同情沒有,那是假的。 如果假懷孕被戳穿,紀芬會被馮家虐待吧? 許剛也已經在漢方街附近找了四五處房產,都租下來了,準備簡單裝修一下; 王順月給師傅的裝修設計圖做好了,已經開工了…… 武市的事情那么多那么雜亂,紀舒心里總惦記著,她想,下個月,要回去看看了…… 月兒彎彎,紀舒望著窗外,身邊的田秋已經呼呼大睡,在她的床上躺成一個大字形。 …… 趁著周六,紀舒又約了趙阿姨去看看浦東的房子。 劉彩娟匯出的錢還沒到賬,可紀舒想早日敲定房產。 坐在輪渡上,紀舒望著渺渺的江水沉浮,感嘆時過境遷,上輩子她這個年代可沒有來過浦東,她還有點點好奇呢。 都是坐船,人家是江楓漁火對愁眠,她是江風吹得人睜不開眼。 紀舒瞇著眼睛,取下來頭上戴著的呢子貝雷帽遮擋著冷風。輪渡顫顫巍巍的,四處透風。 一個坐在紀舒身邊的大叔一副農民打扮,問紀舒:“小姑娘,去浦東走親戚???” 大叔看起來很和藹,臉色黝黑布滿褶皺。 “對的。走親戚。我親戚住在東昌路上,大叔你知道那邊嗎?” 紀舒知道,東昌路那邊,是距離日后的陸家嘴最近的老住宅區之一,其地理位置絕佳。 因此,她約了趙阿姨和她在東昌路上碰頭。 當時趙阿姨似乎很驚訝:“我的個老天呀,你要買東昌路的房子?” 那個驚訝的神色,紀舒現在都還記得。 沒想到,老大叔也露出詫異的表情,似乎是用有點憐憫的眼神說:“東昌路哇,好,離著渡口近著呢,呵呵?!?/br> 大叔的干笑掩蓋不住他的表情,紀舒問:“這是個遠房親戚,我也是第一次來,東昌路怎么了呢?” 紀舒隨手買了一袋子糕點,本來準備給趙阿姨吃的,當做上次辦公室租賃的事情的謝禮。 公是公,私是私,紀舒覺得趙阿姨雖然嘴巴很碎,做事情卻公道,肯出力,也難怪她的私人中介業務風生水起。 糕點是上杏花樓買的赤豆卷,有好幾包,紀舒就隨手拆開來一包,自己吃了一個,遞給老大叔一個。 大叔猶豫了一下,見紀舒笑得清純真誠,接過來,三兩口吃了。 “靈的額!” 東西一吃,江已經越過一大半,紀舒問:“大叔,你去過東昌路嘛,那邊的房子好嗎?其實我這個親戚是想賣房子給我?!?/br> 老大叔呵呵一笑:“你這親戚是坑你吧?那邊好多都是棚戶區,房頂漏水,有什么好?親戚賣給你,你可不能真要?!?/br> 紀舒微微一笑:“可是我聽說,東昌路被稱呼為【浦東的南京東路】呢!” 老大叔正色:“是,東昌路碼頭在那里,商店啊、電影院都有,可那是商業街嘛。老房子很破的,你親戚又不是有商鋪賣給你,人家才不會賣呢。老房子人家肯定是不要啦,想要搬到工人村里面去,所以賣給你?!?/br> 吃了紀舒的赤豆卷,大叔話匣子打開了。 “年前的時候,我去東昌那邊的棚戶區。一看,那邊路面都是爛泥??!環境好一點的家庭,都搬走了。說是這些棚戶以后要新建的,叫什么拆遷的,可是浦東這樣的位子,又不像是海市,哪里輪得到我們?!?/br> 紀舒老早就在網上看到過,浦東人這年代去浦西,叫做“去海市”,果然,老大叔也默認浦東是浦東,海市是海市了。 正說著,輪渡靠岸了,老大叔起身,從座位底下掏出一個大蛇皮袋子,背上肩膀。 他彎著腰,回身說:“小姑娘,你要小心哇,要是真的買,要和家里人商量的,你年紀小,不知道,親戚坑親戚才最狠啊?!?/br> 紀舒笑著道謝,便也起身,跟著人流,擠下了船。 大家都大包小包的,只有紀舒,手里就提著一袋點心,鶴立雞群。 親戚坑親戚才最狠,她怎么會不知道呢。 紀舒嘴角掛著笑,慢慢朝著東昌路電影院走去,她和趙阿姨就約在這里見面。 路面確實比起浦西來差了不少,紀舒走走停停,遠遠看見電影院的臺階上,趙阿姨正左顧右盼。 趙阿姨笑容滿面,見了紀舒,快步走過來,她圍著大圍巾,裹著下半邊臉,說話聲音甕聲甕氣的。這里靠著江邊,風大。 “小紀啊,來來來,這邊走,我也想不透你要買在這地方,真的是,家里有錢就是任性額!” 趙阿姨這一次的熱情不是裝出來的,很真誠,紀舒照顧她生意這么多,她自然高興。 紀舒把糕點給了趙阿姨,趙阿姨推三阻四地接下來了,放進了自己背著的大皮包里,拍一拍皮包,確認拉鏈拉好了。 “這邊的房子,你看看,往里走?!?/br> 兩人拐了一個彎,進了一條小巷子。 巷子的地面上鋪著磚塊,不少已經翹起來,紀舒可以想象,這里要是下雨天,一定很泥濘。 路邊是兩排小棚屋,幾個學齡前的孩子在打鬧。一個婦女搬著椅子,坐在巷子口,一邊曬太陽,一邊梳頭發。 紀舒覺得,這里房子的價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她買的就是地段。 孩子們見了紀舒,都圍過來看,紀舒笑著跟他們打招呼,他們就又笑嘻嘻地散開,害羞得很。 “這里呢,便宜,那邊靠近陸家嘴,有公房,現在你也買不到的呀。這邊雖然破,可是是私人的,辦個手續,可以過戶的,你曉得乏?” 紀舒笑笑。 趙阿姨接著說:“哎喲,我不坑外地人的。騙你說可以買公房,那個是買不了的。這棚子,我猜你買來也不住的吧,是不是等地皮拆遷???” 果然趙阿姨見多識廣的。 “拆遷嘛,少的呀。本地寧都等不到的哇。老實說,有些拆遷,把阿拉黃埔寧拆到鄉下去了,誰去呀。不是說嘛,吃過夜飯不能到淮海路上蕩一蕩,龍床也睡不香!” 紀舒聽了哈哈大笑,趙阿姨講話充滿趣味。 “不是造高架橋,造隧道什么的,怎么會拆遷嘛,你買在東昌這里,是賭著這里以后做工程哦?那十幾年二十年都不一定的,錢砸水里了可別怪我?!?/br> 以后,拆遷成為了城市居民享受發展紅利的一種方式。 紀舒可以肯定,這一片棚戶區,以后一定會拆遷,不會晚于1994年,這里會變成一排一排多層房屋,六層樓,沒電梯,但是房價可不便宜。 拆遷后的房子,就是俗稱的“老公房”,東昌路上多“老破小”,一套價值四五百萬呢。 紀舒就想買這樣的位子,價值洼地,不,價值深坑,現在應該很便宜。 無價無市。 果然,趙阿姨說:“現在浦西的商品房都2000一平了額,阿拉老百姓都買不起的,只有外商,還有富豪買。小姑娘你賭性蠻重的,阿姨佩服你,給你找了好幾家,價格我壓過了?!?/br> 紀舒迫切想知道價格,忙問:“多少錢?” 作者有話說: 紀暢:我mama也是你mama的老板??!小奕,你為什么! 備注:跳皮筋的歌謠是引用。吃過夜飯不能到淮海路上蕩一蕩,龍床也睡不香,這是俗語,不是我原創哈。 第173章 趙阿姨神神秘秘地湊近紀舒的耳朵, 壓著聲音說:“也是兩千塊哦?!?/br> 說完,她呵呵一笑,似乎有點得意。 紀舒皺眉, 這也要兩千塊一平米? 趙阿姨猶豫了一下,把圍巾裹緊了, 才說:“兩千塊一套?!?/br> 紀舒瞪大眼睛:“這么便宜?” “先別說便宜,你跟我去看一看額?!闭f完,趙阿姨就走到巷子口, 朝著紀舒招手。 紀舒跟著趙阿姨, 往著小巷子深處走過去。 穿過那些玩鬧的兒童和在家門口做飯的、洗頭的、曬太陽、晾衣服的人們, 她們到了小巷子的盡頭。 那里有一處二層樓的房子,奇怪的是,第二層的房頂只有一半,窗戶也沒有玻璃, 風一吹,嗚嗚咽咽地響。 二樓似乎是一間廢棄的房子。 紀舒暗暗覺得趙阿姨這也有點不靠譜了,雖然說她是要買地皮等拆遷, 只需要一張產權證,可是這叫房子嗎? 這是垃圾堆吧! “上樓去看看額?!壁w阿姨又招手,手晃悠得紀舒腦殼疼。 趙阿姨一馬當先,紀舒緊緊跟著,踏著小木頭梯子就到了二樓,一股發霉潮爛的味道穿過從破屋頂射進來的光, 進入紀舒的鼻腔。 真叫人惡心。 “二千塊錢,下周就能給你辦手續。我們用點關系, 給你做個證明就好了, 以后真拆遷, 放心,給你發證的。我趙嬌倩在一天,這事我負責?!?/br> 趙阿姨叉著腰,一氣呵成。 紀舒捂住鼻子:“趙阿姨,這房子為什么會這樣?” “我本來也不想說,你要問,我就直說吧。一個老太太,三個月之前在這里咽氣了。二個兒子,不愿意管,鄰居報警了來處理的。你看到的垃圾堆,就是老太太生前生活的地方?!?/br> 紀舒仔細看,垃圾堆里有一些很老式的女式服裝,就是街上老太太們喜歡穿的,寬大、灰暗,沒有絲毫女性特質。 仿佛一個女人成了一個老太太之后,她就剝離了女性特質,成了萬物的背景板。 紀舒心有戚戚焉:“這么可憐。老太太生前就住在房頂破了的房子里?人死了,二個兒子就要賣房子了?” 趙阿姨露出一個無奈的表情。 “呵,可不是。不過老太太生前住的時候,房頂沒破。是二個兒子打架的時候用椅子打爛的。兩人爭著要賣房子,打起來了。后來派出所做了調解,賣了之后一人一半,才不打了?!?/br> 打個架,房頂能打爛,這就是典型的棚戶啊,比起后世的夾板活動房還不如。 “嗯——” 紀舒的心思都不在投資上了,老太太的遭遇對她來講太慘了,心里堵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