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鄉下小女工踩點暴富! 第104節
書迷正在閱讀:黑夜女士、我在古代拆快遞時甜誘了太子、矜持、明爭暗秀、秋收(gl)、惡夢(年下陰暗惡靈X懦弱女大學生)、重回1996、完美通關副本后[無限流]、誰是誰的替身(3p h)、男配的哥哥[快穿]
他們剛剛已經給每個參賽者打分了,分數將會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求平均分,60個參賽者里,將有6名能出線參與決賽。 秦菲迫切想知道結果,最好不要是她害怕的結果。 她試探著問十幾個坐著閑聊評委們:“大家覺得我們學校的夜校學生怎么樣?” 其中一個男老師說:“那個叫紀什么的小姑娘很不錯的,我給了8分。雖然發音差一點,可是很流暢。而且她一點也不怯場,和觀眾有充分的眼神交流,這就是好的演講??!” 另外一個推一推眼鏡:“留過洋的秦菲老師帶出來的學生就是不一般呀。這位小meimei我也覺得很不錯。尤其是你看她演講的內容,沒有空話套話,說的都是自己的生活,很有趣!我也給了8分?!?/br> “沒錯沒錯,而且聽起來,這個小女孩很厲害啊,才差不多20呢,這都搞個體戶了,也不忘記學習,真是勵志。我看今天有記者,這樣的正面例子,要多多報道??!” “沒錯!呆會兒和報社交代一下,給個特寫?!?/br> 評委們議論紛紛。 秦菲心里一陣堵得慌。 一個領導模樣的男評委說:“別說了,這次給夜校學生開放的名額太少了。夜校里也有這樣優秀的學生,我們以后應該大力推廣夜校學生參加比賽,秦菲老師這次搞的這個試點很不錯,虧你想出這樣的主意!你是不是很喜歡這兩個學生???” 秦菲尷尬地笑笑:“李局長,多謝你的表揚。我……很喜歡這兩個學生?!?/br> 一個女老師關心地問:“秦老師,你怎么了,是不是太累了,我看你臉色這么白呢?” 秦菲心想,我是累了,我是心累! 她給了紀舒5分,照著這么看,這分數怕是最低分,要被刪掉的,那么紀舒的分數很有可能在八分左右,那豈不是能出線去參加決賽嗎?! 果然,半小時之后,當主持人宣布能參加決賽的6個名額的時候,紀舒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她木木地盯著臺上,難以置信! 胡珊珊一下子跳起來歡呼,對旁邊的參賽者說:“我同班同學紀舒出線了!我們夜大的學生,一點不差!” 胡珊珊的mama也一改剛見到時候的冷漠,這時候笑得仿佛自己的女兒出線了。她小聲附和:“就是!誰說夜大不行的??!” 一個夜大的學生,打敗了幾十個大學生,居然獲得了決賽的資格!周圍的大學生也都議論起來,有幾個還過來攀談。 胡珊珊大聲說:“沒有什么內幕,我們紀舒是憑借實力!” 其實不少大學生也不感覺到太意外,當時,紀舒上臺講完了,他們就已經震驚過了:水平是騙不了人的,紀舒絕對能排到前六名。 一些人一講完,就知道,自己沒戲了。 “紀舒同學,我也是理工大的,我是英語系的,以后來宿舍找我玩兒呀。我們每個周一晚上在水杉林子里還有英語角呢,歡迎你來參加!” 幾個女同學還想和她交朋友,也不是所有人都只會嫉妒,很多人也是會欣賞的。 一邊的胡珊珊還在高興地和她mama說著什么。 一會兒,胡珊珊走過來對紀舒說:“我媽說了,要你下周二去新城百貨找她,她內部給你打折買一套西裝套裙,給你參加決賽用。包管你是全場最好看的!” 見紀舒還沒反應過來,胡珊珊低聲說:“總之很便宜,你一定要來!我們先回家了,下次上課見!” …… 等散場了,后排拍照的郭飛霞記者沖過來:“紀舒,簽到的時候拍攝的那一張特寫是不是就有用了?剛剛組委會的人還跟我打招呼,要我采訪你,寫在文章里,做典型呢,鼓勵年輕人提高學歷,上夜大!我說采訪就不用了,這姑娘我認識,不用采訪就能寫,簡直是勵志典范!” 紀舒聽了郭記者的話,總算回過神來,還有點不好意思,臉一紅。 紀舒終于意識到,這不是夢,她居然真的過線了,能進入決賽了! 郭記者不等紀舒回答,忙說:“我先走了,那邊計算機研討會馬上開始了,這都已經7點10分了呢。我要趕場子了,你要不要也去看看?據說也歡迎觀眾,你和我一起坐記者席就行,莫曠楓和張超小傻子不也在嗎?都認識的?!?/br> 上次和張超一起擺攤之后,郭記者和張超似乎就熟悉起來,她開玩笑地叫張超“小傻子”。 紀舒本來不想去,可是想到莫曠楓在他那么累、那么忙的情況下,還幫自己改了稿子,過去看一眼支持一下,也是應該的吧? 她就也點點頭:“行?!?/br> 作者有話說: 還有一更的哦!么么噠! 第139章 【三更】 紀舒和郭飛霞就悄悄入了場, 坐在主席臺左側的第二排。 附近坐了很多老外,他們的白胡子在眼前晃動,一看就是老學者了。 紀舒回頭看, 發現還有很多中年人坐在第三排到第五排,都看起來像是專家學者, 氣質就很程序員,每人手里都有會議資料,還有名牌。 紀舒辨認了一下, 都是國內外大學的相關專業的教授、副教授。 還有的與會者像是一些領導, 也都有名牌, 桌子上放著搪瓷水杯。 “真的可以嗎?我坐這里?” 紀舒覺得自己的碎花襯衫在這里格格不入。 郭飛霞笑嘻嘻地:“當然可以,有人問就說是和我一起來的,是我們都市報的實習記者。跟著姐,這點好處還是有的?!?/br> 紀舒忍不住笑起來:“什么時候開始???” “7點半。因為很多老外, 他們喜歡晚上搞這些活動,要是我們,估計是早上八點開研討會, 這樣挺好,不用早起?!?/br> 郭飛霞掃視會場,見上座率很高,眼神望著后排說:“這么專業的研討會,我還以為沒什么人會來呢,居然都坐滿了。這種新聞, 其實發報紙上都沒人看的。我呆會兒照幾張莫曠楓的照片,估計才有人看這新聞?!?/br> “這研討會, 是講什么的???”紀舒忍住笑, 問。 郭飛霞把一本筆記本拍在紀舒的面前:“我是記者, 怎么可能不做功課就來呢!這是筆記,你大概看看?!?/br> 紀舒不斷點頭:“不愧是以后要做主編的人?!?/br> 郭飛霞和紀舒熟識了,也不掩飾,她翻了一個白眼:“全世界就你這么認為,行吧?!?/br> 紀舒翻看那本筆記,大概理解了:現在初代互聯網已經出現了,里面出來了一個病毒,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大家想討論一下如何應對這個病毒。 莫曠楓將作為理工大研究所的代表,會講解他主導翻譯的一本在計算機安全領域的專著。 “大概懂了?!?/br> 紀舒把筆記本還給郭飛霞,用雙手撐著臉:“莫曠楓是這個領域的大神嗎?” 郭飛霞正在調試鏡頭,她用一塊眼鏡布擦拭鏡頭,邊擦邊說:“大神?沒聽過這個說法。我搜集了一些資料,什么互聯網,現在在國內就是荒漠。不過大家都開始重視起來了,不然也不會讓我來采訪。要說莫曠楓、張超他們,應該算是奠基人,或者開拓者吧?” 兩人又聊了幾句,到了7點半,一個穿著西裝的男主持人上臺了,似乎是理工大英文系的學生,用中英雙語宣布研討會開始。 然后,許多人依次發言,還有專門的翻譯在一旁同聲傳譯,會議資料也是雙語的。 紀舒當然都沒怎么認真聽,她一直在找莫曠楓的身影。 平時不覺得,今天竟然還有點期待見到他,很想要看他上臺,對著一群老外,一群年紀比他大的學者,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 他還那么年輕呀,鮮衣怒馬少年郎! 郭飛霞見紀舒眼神在會場里掃動,撇撇嘴,湊在她耳朵邊說:“我就知道你只是來看帥哥的,你看,最后一排好多女孩估計也是?!?/br> 紀舒悄悄回頭,才發現,后排坐著一些大學生模樣的女生,正在四處觀望,而她發現,其中竟然還有秦菲。 她立即回頭,壓低聲音,對郭飛霞說:“我不是看帥哥的,我是來支持青年學者的,我呆會兒給我們研究所的人鼓掌。我也是理工大的學生和職員好么!” 郭飛霞從喉嚨里發出一陣輕松的笑:“你說是就是?!?/br> 等到了八點,主持人宣布:“有請武市理工大計算機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莫曠楓先生上臺做報告。莫先生本科就讀于美國斯坦沃大學,在校期間,就參與了多個互聯網相關項目。莫先生拒絕了斯坦沃大學的橄欖枝,毅然回國,回到理工大,加入了初創的計算機研究所,并在理工大同時攻讀博士……” 主持人這一長串介紹到后來都沒有人在乎了,因為莫曠楓進來了。他穿著黑西裝,身形之利落,連紀舒都看呆了。 后排的女學生們,紀舒敢肯定,很多甚至都不是本校的,都開始“哇——”的叫起來。 前排的幾個老外也站起來打招呼,明顯是認識的,場子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紀舒注意到第三排有幾個國內教授面色冰冷,還有一個低聲說:“成何體統!” 紀舒冷眼盯著那幾個教授,眼神像是刀子。 莫曠楓上臺之后,一句廢話都沒有講,開始說了很多專業的東西,先中文,再自己翻譯一遍。 紀舒仔細聽了,但是覺得聽了和沒聽差距不大,她不是這個專業的,沒必要懂那么詳細,術業有專攻,她又不想轉碼。 她只覺得,臺下教授們的表情都很認真,顯然莫曠楓的演講很有內容。 最后,莫曠楓說:“這本教材,是我曾經的恩師,美國專家博斯特的網絡安全專著,國內目前還沒有一本類似的書籍。我和研究所的各位同儕,耗費了接近半年的時間,翻譯了這本書,并且我本人還編寫了配套的講解冊?!?/br> 底下的教授們點頭,還有幾個老外歡呼:“wow!” 但是也有幾個教授搖頭:“網都沒有,就搞安全?互聯網只是藍圖而已!” 紀舒冷笑,互聯網馬上就要席卷全球了!這些人,鼠目寸光。 莫曠楓對臺下鞠躬:“希望各位能在年中的教材審核中,考慮把這本書列為國內計算機系的專業教材,并且以此為教材,開設網絡安全課程,我可以義務為各個大學提供課程指導!” 隨后,張超和王大力從后臺出來,手里抱著一疊書,開始給各位教授、領導分發。 發到紀舒身邊,王大力驚訝地小聲說:“紀舒meimei,你怎么來了?” “哈哈哈,我來看看?!彼龑擂蔚卣f。 王大力便也給了紀舒一本書:“那你留作紀念吧?!?/br> 張超也給了郭記者一本:“親愛的郭記者,送你了!” 他笑嘻嘻的,郭飛霞小聲說:“嘻嘻哈哈真欠打!” 等莫曠楓下臺的時候,剛好從紀舒她們這邊走,莫曠楓眼神掃到紀舒,微微點頭,似乎是給她打了一個招呼。 紀舒有點驚訝,這么多人看著呢,他干嘛給她點頭呢?還是她看錯了? 郭飛霞湊過來小聲說:“你看人多有禮貌,還給我打個招呼?!?/br> 原來如此,是給郭記者打招呼呢,紀舒長吁一口氣。 研討會弄到晚上9點半才結束,紀舒早就哈欠連天了,可惜沒辦法中途退場,只能熬到最后。 等大家都散了,一些男女學生都圍著莫曠楓,手里都拿著那本書,找他簽名。 郭飛霞說:“第一次見教材有人要簽名的?!?/br> 莫曠楓掏出那只深藍色的鋼筆,給每本遞過去書的扉頁上寫了一行字,遠遠地,紀舒看不清楚寫的是什么。 郭記者要去采訪莫曠楓,紀舒說:“你去吧,我還有事?!?/br> 她不想去叨擾莫曠楓了,他看起來太累了,明顯是硬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