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貴妃看著手里熱乎乎的棗泥糕,笑容嫣然,少年送了她一個甜甜的太陽。 宮人道:“娘娘,陛下請您去大明宮一同用膳?!?/br> 貴妃點了點頭,道:“走吧?!?/br> …… 自此之后,少年常?;没砂棕?,到宮廷之中陪伴貴妃,一切仿佛和在山上的時候沒有兩樣。 一日,貴妃交給少年一對耳環,道:“我聽說壽王病了,已經好幾天沒有上朝了,你去替我看看他吧?!?/br> 少年接過了這對耳環,他早已經聽說過,貴妃原來是壽王的王妃,只是后來被陛下拆散,迎入了宮中。 宮中不會有人敢替貴妃去看望壽王的,所以她只能讓他幫忙。 白貓叼著耳環去了壽王府,消瘦的壽王正看著貴妃的畫像發呆,喃喃自語道:“玉環,他對你好嗎?” 然后又嘆息一聲,道:“應是極好的吧!” 說完,眼神無比落寞。 白貓跳入窗中,放下了那對耳環,然后便縱身而去。 李瑁吃了一驚,緊接著捧著那對耳環道:“是玉環的耳環!” 他激動地向窗外四處張望,可是那白貓早已不見了蹤影。 他癡癡地看著耳環,道:“玉環,是你讓它來看我的嗎?你還沒有忘了我……” 他的眼睛又重新恢復了神采,可憐天潢貴胄,只因相思而憔悴。 少年完成了使命,又回到宮廷之中,他問道:“娘娘,你愛陛下嗎?” 貴妃沉默一瞬,道:“或許有一些吧?!?/br> 少年又問:“那你愛壽王嗎?” 貴妃依然道:“或許?!?/br> 少年得到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的答案,他以為這是一個選擇題,可竟然沒有答案。 貴妃笑了,她道:“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br> 她遠望宮墻之外的萬家燈火,感嘆道:“或許我愛的只有這盛世大唐吧?!?/br> …… 正如她所言,這盛世大唐如此繁華,猶如一顆稀世的寶石,千百年難得一見。 為了給貴妃解悶,宮廷中舉辦了一場又一場宴會,梨園舞姬們載歌載舞,笙簫之聲徹夜不絕。 有百花宴,螃蟹宴,賽馬會,花燈會……貴族們把酒高歌,通宵達旦,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醉醺醺地坐著馬車離去。 各國使臣常常受邀去參加這些宴會,他們見證了這紙醉金迷的生活,一切恍如夢幻。 每當宴會上有人博得頭彩,貴妃娘娘都會隨手將玉盤中的寶石扔出,作為賞賜,其余的貴族也會仿佛扔出玉佩,簪子,金鐲…… 無數閃閃發光的寶石散亂地堆在地上,宛如繁星一般,而眾人只是歡聲笑語,毫不愛惜,好像那些只不過是碎石瓦礫。 大唐太富有了,區區珠寶,根本不值一提。 宴會之上君臣同樂,天子擅長音律,時常為貴妃伴奏,而貴妃則被宮女簇擁著,翩翩起舞。 一日,天子夢入仙宮,見到仙子飛天而舞,默默記下樂曲,醒來之后立刻記錄在紙上,取名《霓裳羽衣曲》。 滿宮舞姬,竟無一人可舞,誰也無法模仿仙子那輕盈靈動的姿態。 只有貴妃,她羽袖輕揚,翩翩起舞仿佛欲乘風而去。 那舞姿飄逸柔美,仿佛是飛天仙女,追云逐月,艷麗的裙袂層層疊疊綻放,好像一朵雍容華美的牡丹花。 如此美麗,如此璀璨,各國使臣都呆住了,他們永遠也不會忘記今天這一幕。 容色傾國的貴妃,將會和這盛世大唐一起,化為他們心中永不褪色的記憶。 第9章 盛唐之風,文人墨客既能揮毫潑墨,又能提劍策馬,其中尤以李白為甚,名聲傳遍天下。 華清宮內,幾名宮女太監在廊下閑聊起來,聲音傳入了沉音耳中。 “你們聽說了嗎?太白先生來長安了!” “就是那個詩劍雙絕的李太白?” “還能是誰!他一來就流連于長安各大酒肆,達官顯貴們重金求詩,有的直接搬著一箱黃金到他面前,他卻看也不看,說不為俗人寫詩?!?/br> “好一個傲氣的李太白!” “聽說他曾經乘船追月,一夜之間漂流千里,直到天亮才停下?!?/br> “哎呀呀!這可真是……” 小宮女們感嘆連連,眼中露出敬佩向往的神色。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只有李白,他為浪漫而生,不屑于汲汲營營,一生追逐明月。 這樣的人,千古難尋。 …… 當天下午,李隆基正在殿中批改奏折,看見了一份彈劾楊家人的奏折。 他對楊家人予以封賞,男子高官厚祿,女子亦有品級,致使楊家人權勢滔天,橫行霸道。 長安人人知道陛下寵愛貴妃,所以有許多人巴結楊家,以求升遷。 李隆基淡淡將奏折放在一旁,視若無睹,就在這時,門外傳來太監的聲音:“參見貴妃娘娘?!?/br> 緊接著,一身霓裳的沉音走了進來。 李隆基把奏折蓋住,走上前牽住她的手道:“玉環,你怎么來了?” 沉音道:“我聽說李白來了長安,倒是很想見見他,不如你將他請到宮中來,授以官職,這樣就可以時常召見?!?/br> 自古以來,后宮不得干政,否則必遭帝王厭棄,李隆基卻只是道了一聲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