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氣復蘇的旁門祖師 第184節
書迷正在閱讀:[鬼滅]主公喊你回家種花、[排球少年]前輩!我是你的粉絲、[網王同人]網王之甜時青梅酒、飛升從抽卡開始、邪神男友是Omega[女A男O]、穿成乙女游戲里的路人甲之后(nph)、被迫yin蕩(NPH)、方芷(真父女1v1)、青色荊棘、壞男人賴上我(H、1V1、甜文,劇情)
第330章 詭異的江水飛云艦啟動 天空是灰暗陰沉的,不時遠方的陰云之中似乎還能看到有一道道黑色的閃電隱現,周圍的大地都是干枯的灰黑色,偶爾還可以見到幾叢枯敗的已經徹底死去的不知名野草。 鼻子間可以嗅到一股類似大火焚燒過后的煙糊味兒,卻又帶著幾分陰冷的感覺,讓高景飛這個活人十分不適應。 好在他早在進入這里的第一時間就將百毒寒光障啟動,身體被一層厚達三尺的無形屏障籠罩,看起來如煙似霧一般,防御力卻堪比厚重的混凝土。 再者身上穿的羽衣也自發的帶起一幢朦朧白光,有這兩層防御,高景飛也不過是放開防御屏障聞到一點氣味罷了,這環境里有害的存在都無法進入他身周三尺。 腳下隱隱可以看出曾經是一條人工修筑的道路,但是此時已經荒廢到幾乎看不到原型,被灰燼一般的塵土所覆蓋,只是從偶爾翻出的一兩塊磚石才能看出曾經存在的跡象。 “好荒涼!” 高景飛驚訝的叫道,他沒想到現實世界的陰世要比項羽他們所在的那個陰世更加的荒涼。 那邊起碼環境中還能見到有一些活著的陰屬植物,而這里卻連一點活著的生命跡象都看不到,仿佛是到了一片荒涼的沒有生命的死亡星球一般。 高景飛沒辦法辨別方向,但是通過身上丹陽伯權柄對領地的感應,他放出紙人車馬,坐上車前御位沿著荒廢的道路,朝著東方的方向行去。 陰陽兩界都是相互對應的,按照現實中金陵和丹陽的位置,丹陽是在金陵以東,如此想來陰間雖然有所變化,不會如同鏡像世界一般完全與現實對稱,但大致方位還是差不多的,所以高景飛覺得自己走的方向應該是東方。 不多時,馬車前方的道路中斷,高景飛的面前出現一條寬闊如海的大江。 沒有想象中的滔滔江水,江中如同死水一般,散發著陰暗漆黑的色澤,如果不是仔細觀察能夠看到些微的流動跡象,還以為這江水是凝固了一樣。 “這應該就是陰間的長江了,不過怎么會這個樣子?” 高景飛是見過冥土世界那條陰世長江的,還從烏江段乘船由支流駛入秣陵湖去到鐘山那邊。 那邊的陰世江水雖然也是看起來漆黑如墨,實際上那是陰氣凝聚再加上陰界沒有太陽造成的假象,將水從江中打出來,就可以看到透明但是纏繞陰氣的水。 而且陰江陰河是陽間江河在陰世的投影,按照項羽和劉安兩位兄長所言,這些江水最終都會流往陰海,傾瀉于歸墟。 當然也有一部分陰世河流會攜帶著墜入水中的亡魂最終匯入黃泉。 這兩處神話之中的所在,都代表著世界的終點,不過一個是靈魂的終點,所有墮入陰世冥土的亡靈陰魂,最終都會順著黃泉而去,被洗刷為純凈的靈魂粒子,然后在某一時刻組成新的靈魂回歸陽間,成為新生命降生。 歸墟則號稱世界盡頭,是一切物質的終點,相當于世界的垃圾回收處理中心,將一切廢棄物湮滅,然后轉化為新的宇宙物質。 這是高景飛從網絡上了解到的傳說,而就算是項羽和劉安兩位鬼神鬼仙也不知道真正的歸墟和黃泉盡頭是什么樣的。 前者號稱世界一切物質的終結之地,即便是仙人去了估計也很難回來,而且也沒有人知曉歸墟的確切地點。 后者項羽和劉安倒是都見過,但那也是號稱貫穿陰世冥土的偉大河流,在西方被叫做無盡冥河,誰也不知道黃泉有多長。并且黃泉之水能夠污染仙體、洗清靈魂意念,便是天仙也不能避免墮入其中被洗去靈魂淪為凡塵的結局,項羽和劉安這樣的鬼神和鬼仙更受其克制不敢靠近。 所以盡管作為存在了兩千多年的陰間大佬,他那兩位義兄也不清楚黃泉的隱秘,或許只有曾經執掌陰世權柄的那位泰山府君能夠知道吧! 看著這詭異的江水,高景飛知道這并非黃泉那樣危險的絕地,但就算自己能飛,也不敢冒然飛過去。 萬一突然發生什么詭異情況掉下去怎么辦? 想了想,他收起馬車,在江邊拿出那艘飛云艦模型放入水中,果然船雖小卻穩穩浮在水面上,絲毫沒有下沉的跡象。 “果然,傳說中冥河和黃泉都有引渡人和船,我這飛云艦雖然不一定能渡過黃泉,但行駛在這這陰間江水之中還是完全可以的?!?/br> 說著,高景飛手中兵符一晃,就見到飛云艦在他的目光中閃耀著一層淡淡的黑黃光芒,由一尺長的模型化為了一艘足有六十多米長的古老巨艦。 而這尺寸還不是當時最大的,歷史記載西晉名將王睿的樓船長一百二十步,約九十米,排水量大概在千噸左右,雖然顯得笨拙不便像座浮城,但無疑是遠超同時代西方船只的巨大。 飛云艦那高高的五層船樓還有寬闊的船身都給人一種海上宮殿一般巍峨的感覺。而且這是一艘可通行近海與長江的戰艦,遠非王睿的樓船那般笨拙。 高景飛心念一動,樓船一側就放下常常的木梯,高景飛縱身登上甲板,幾十個古代士兵打扮的陰靈就出現在他的面前。 “見過主公!” 這些士兵靈體單膝跪地抱拳行禮,高景飛滿意的點點頭。 “免禮,出兩個人帶我去官廳,其他人準備開船?!?/br> “喏!” 士兵們分出兩個帶高景飛走進高高的五層樓船。 高景飛知道這些士兵其實并非是個體,而是當年與船共沉的將士亡魂與執念形成的意識體分化出來的,類似道家玄門煉制的道兵傀儡,并沒有獨立的思維。他們的行為都是由船靈模擬出來的那些人生前的習慣。 所以高景飛并沒有對這些工具人報以太多的關注,只是邊走邊問這船樓各處的設施和用處。 來到第三層,這里就是這艘戰艦的官廳,也就是指揮室的所在。 之所以將指揮室設在三層,在高景飛自己看來,應該是因為頂層為雀臺,是戰艦瞭望手所在的位置,而四層又太高,不方便傳遞命令,二層和一層視野又不算好,容易被前方戰場煙霧遮擋。 所以選在第三層恰到好處,而且飛云艦的官廳外就是半截露臺一樣的將臺,是水師艦上將領指揮作戰與觀察敵情的地方,這下面其實是船樓二層的頂部,前面還有矮墻和擋板的設施,應該是防備指揮官所在的官廳與將臺被敵人箭矢襲擊所設置的。 站在二層頂部向下方傳遞命令也容易被部下聽到。 值得一提的是,這船上并沒有古代海船那種常見的供奉龍王或者媽祖的神堂,因為媽祖是宋時人,在這艘飛云艦建造的三國時期還沒有出生,而龍王信仰也是唐宋時期被帝王冊封五龍神為王,才開始廣泛傳播的。 倒是船上很多地方都有著龍蛇形態的雕刻圖案,因為早在春秋時期的吳國地區,從官方到民間,無不信奉水神和龍神,吳國統治階層雖然也是姬姓之后,但是卻早已被越人的風俗給同化。 那時的吳國人們最喜歡將龍、蛇形象雕刻花紋于身上,以象征龍子。 也因此吳人喜歡斷發文身,被中原各國所看不起,認為他們是蠻夷之人。傳承到了三國時期,吳國地區已經信仰融合,普遍信奉天神地祇,如天帝太一、社稷之神,還有主管生死的泰山府君,但原始的信仰也被保留下來。 不過那時并沒有形成后世那種龍王的信仰以及香火供奉的習慣,所以飛云艦上也沒有供奉水神或者龍王的神堂與神像牌位,只有刻畫的龍蛇圖形,以象征得到水神與龍神的保佑。 高景飛上船之后,第一時間就在官廳后面的一間正堂擺下神壇香案,將上清教主太上玉晨大道君牌位供上,把這里作為了神堂。 第331章 乘船駕車氣運之秘 雖然高景飛本身致力于成仙,從小受到的教育也讓他并沒有什么信仰,但是類似三清的信仰其實最初是古人對宇宙天地的某類現象擬人化的崇拜。 比如元始是指宇宙最初的發源、萬物的本源。 太上是道教最崇高的形容詞,“老”是指代“乾陽”,“君”是指性王。 而上清最初則是代表上天、天空,所以上清派最初所供奉的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實際上就是相當于另類的對老天爺的一種崇拜,并非是真有這一位神靈。 高景飛也把這位玉晨大道君當做是天道化身或者世界意識來崇拜,起碼也是世界意識的一部分。 這樣就跟小說里鎮元大仙不拜三清不拜玉帝佛祖,只供奉天地二字牌位是一個道理。 設下了神堂并且祭拜之后,一股莫名的氣息融入到整個飛云艦之中,原本飛云艦雖然有著陽和屬性,但到底沉入陰間千年,是類似幽靈船的存在,所以難免有些陰氣繚繞,帶著一些負面氣息。 而隨著太上玉晨大道君的入住,整個船的氣息都發生了改變,起碼在高景飛的感知之中,船上空間里陰郁負面的氣息在消減,換來的是一股清靈之氣的提升,這對這艘法器靈船來說無疑是一種升華。 雖然高景飛的靈視也看不到任何異象,神像方面也只有一層淡淡的毫不起眼的清光籠罩,但是他卻明白那位上清道祖或者說現實世界的世界意識正在關注著這里。 這并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高景飛猜測早在自己經歷魔都之行之前,他應該就因為多次出入迷霧世界而被世界意識小小的關注了吧? 只不過那時候他并不能明確感知世界意識那種偉大存在的關注,而在得到天命咒法與元牝珠之后,他第一次在現實世界施展,就已經相當于繼承了古之巫覡的職責,成為了可與天地溝通、并且為世界清理垃圾的天道意志代行者。 這個身份讓他對天道、世界意識、自然意識、自然靈與精魂這些存在感知都十分敏銳。 通過蛟龍兵符與船靈的聯系,高景飛也接收到飛云艦在靈性層面有了提升的信息。 “開船!” 他口中下達命令,就見已經在士兵cao控下揚起風帆的飛云艦竟然無風自動,緩緩在寧靜的陰江水面上行駛起來,船身在漆黑的水面蕩起了層層漣漪,但當船駛離半個身位的時候,水面就好像快進了一般瞬間平復凝固起來。 這詭異的場面讓通過船靈視角觀察周圍的高景飛不由得眼神一凝,心中慶幸自己方才沒有托大的直接動用舞空術飛行渡江。 倒不是他發覺了江水的問題,而是記憶中看過的西游記中就有師徒四人渡河的名場面,還有傳說中最早記載于山海經的弱水,飛鳥不渡、鴻毛不浮,就連仙人也難以飛渡,跟地府黃泉一般,都是世間最危險的水域。 這才讓高景飛心中有了警惕,如今看來果然他的謹慎是對的。 “好在有飛云艦,這艘古代戰船化成的靈船天然就有在陰世水域通行的力量,不然恐怕我還到不了目的地呢!” 心中感嘆一句,高景飛就走出指揮室,來到外面的將臺上,朝著前方放眼望去。 陰世的規則與陽間完全不同,因為這里似乎沒有所謂的空氣存在。 他站在二層船樓頂的將臺,船速至少有二十節以上,換做凡間早就大風撲面了,但是他卻絲毫沒有感覺迎面有氣流吹來。 反倒是能夠感知到不時從各個方向吹過的陰風被飛云艦外面一層淡淡的清光阻隔,他知那其實并非“風”這種常見意義上氣流的概念,而是由陰氣組成的能量,凡人被迎面吹上一縷,都要思維僵化血液冰冷凝固,那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風”。 而且高景飛還能感覺到這個世界無時無刻不在排斥著血rou之軀的生靈。 “這種感覺要比我那兩位義兄所在的那個陰世冥土世界更加強烈啊,凡人應該很難在這里長時間存在?!?/br> “若不是我有著一道陰世權柄之力帶來的庇護,或許就算有法器護體,也難以支撐幾天時間,畢竟個人的法力終歸是有限的,無法長久支撐法器屏障?!?/br> 隨著船只向前行進,高景飛內心升起一股渴望,那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直到飛云艦由沿著東北方向行駛隨著江水航道轉變為向東之后,高景飛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應該快到了。 果然又前進了大概一炷香之后,高景飛命令船靈停下,因為他所感應的位置方向已經處于船行駛方向以南的九十度所在,這說明接下來他就不能借助飛云艦趕路了。 頂著兩層法器屏障的清輝在滿是枯寂的江邊登岸,高景飛收起了靈船,飛云艦再一次變為巴掌大的那艘模型,被高景飛收回五陰袋之中。 再次放出紙人馬車,這些紙人紙馬在這個世界氣息分外活躍,顯然十分適合這里的環境。 想來也是,無論紙人還是紙馬,雖然經過曲家紙扎秘術祭煉過可以在陽間白日通行了,但本身到底是陰靈驅動的旁門法術,來到陰間這種環境當然是如魚得水一般。 高景飛乘上御位,一縷法力順著韁繩驅使著四匹高大神駿的紙馬拉著豪華馬車奔行。 古人講究“天子駕六,諸侯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的禮制,高景飛心中不無得意的想道: “我這丹陽伯爵位放到春秋戰國時期怎么也是一方諸侯,駕四匹駿馬拉車應該不算僭越吧?” 說起來天子駕六馬還是駕四馬因為古時戰亂典籍散失,在東漢時期可是引起很大的爭論,許慎與鄭玄兩位當時大儒為此引發了爭論,許慎贊同“天子駕六”的說法,認為這是古禮,而鄭玄則認為“天子駕四馬”才是正確。 雖然后世出土的東周“天子駕六”車馬坑,證實了許慎才是正確的那個,但當時乃至后來唐宋時期,都以鄭玄之論為主流,這場發生在公元二世紀的關于古制天子駕數的經學爭論,大約歷經了一千八百多年漫長歲月的等待,才終在二十一世紀初得到了定論。 高景飛五陰袋中其實已經有了二十多匹紙馬,用十幾二十匹馬來拉車都不是問題。除了兩匹是在金末世界馬家鋪子買來的之外,剩下的都是在現代找老師傅定制的,然后由他和郭世鵠兩人進行染金點靈的煉制。 但是學得了天命咒法又從二哥劉安那邊了解了天公九節秘祝法之后,他對于氣運之道也有了長足的了解,知道每個人的氣運都是有數的,如果常常做出一些違反自身氣運上限的舉動,很容易會折損氣數,這也就是民間風水相術里所說的一些人去紋關公或者猛虎會因為壓不住而導致命途多舛的原因。 所以他沒有使用六駕馬車,一來沒有必要,紙馬在法力催動下力大如機器,而且不知疲倦,實際上兩匹馬就足夠駕馭紙馬車飛奔了。二來即使他有足夠的世界意識眷顧也就是天道功德,也不是用來消耗在這樣的事情上的。 什么人做什么事,你可以向上追求更好的地位與生活,但不能一下子跨越太高,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用迷信的說法就是那樣做會消耗你本來的運氣。 第332章 丹陽陰司廢墟 有人統計過世界上很多天降橫財中了大獎然后驟然暴富的人,百分之八九十以上最終的結果都不是那么美好,大多數幾年時間就敗光了家產變得比曾經還要落魄,甚至還有承受不住巨大落差選擇自殺的。 按照社會學、心理學等方面的解釋是,驟然冒富的普通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又缺乏足夠的理財智慧,才導致那樣的結果。 在命理方面的解釋則是這些人得到了他們不該有的東西,自身氣運壓不住那股龐大的財運,最后只能凄慘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