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頁
書迷正在閱讀:辭天驕、[綜漫同人]成為瓶子樹精那些年、【全息】r18角色扮演性愛游戲、我再也不下凡了、七零年代小夫妻(作戰:月夜天行)、穿書之福運綿綿、綠茶拿我照片網戀、紙港、倒霉直男意外變成蟲母之后、我當你是兄弟「快穿」
分,因為夢境記憶中,失去皇阿瑪寵愛,比這更過分、更傷人的話她聽了無數,甚至有人故意當著她說。 如今這些又算的了什么,現在無論是皇阿瑪的親生女兒,還是王室、宗室格格,沒有人能取代她在皇阿瑪心目中的位置,說起來時光最易搓磨人情,可紫薇不同,夢中那么多年的記憶,讓她了解皇阿瑪每一個喜好,以及隨著年齡而轉變的心態,這是她不會失寵的金牌。 沒有人了解這一點,加上她如今地位也算到了極至,她一不肖想嫡出公主的封號,二不參與朝堂任何是非,哪怕有人端滿金銀珍寶,跪地苦苦哀求,她也絕不參與,這使皇阿瑪更加看重、信任這個女兒,處處張顯對她的寵愛。 海蘭察也沉穩如初,沒有權利、沒有差事也不會使他焦躁幾分,更沒有聯絡朝臣為自己謀權,這不是海蘭察揣測上意的做法,只是性格使然,哪怕他一腔熱血沸騰著、渴望著戰斗,他也不主動去謀求,恰恰這份本質最為乾隆看重。 可以說三年冷藏一是體恤女兒紫薇,一是考驗海蘭察品性,海蘭察沒有讓他失望,乾隆二十八年,九州清宴殿大火,十二阿哥同海蘭察親負乾隆皇帝出火場,之后還奮不顧身的去救人,使乾隆大為撼動,重重賞賜還不算。 因海蘭察無子嗣,過了幾天還親自在朝堂上宣布為他在一二品大員選貴女為側室,海蘭察雖當朝拒絕,乾隆帝卻不死心,不知是擔憂女兒處境,還是寧肯女兒受委屈也要籠絡女婿這臣子,竟然當朝說為海蘭察留這機會,給海蘭察一道選秀時,可任意求取的旨意。 下朝同時,各滿漢一、二品大員家的貴女、閨秀名冊被乾隆命人親自送到紫薇手中,傳口喻的太監大有深意的對她說,皇上口喻,命紫薇挑同她貼心的,紫薇苦笑的將名冊接到手中,待海蘭察下朝,就將名冊放入他的手中。 皇上口喻,等同與圣旨,側室進門已經是鐵打的事實,那時紫薇不知心里究竟是什么滋味,夫妻三年多,她時刻護衛自己的心,卻仍舊為這道口喻心口發悶,是因即將有新人的海蘭察,還是因為女婿拉皮條的皇阿瑪? 她不知道,只是那時她不但無法再去信任海蘭察,心里竟還升起一個忤逆罪惡的想法,她的皇阿瑪終究不是阿瑪,一個皇字竟讓他親自為親生女兒賜下情敵,幸好她一早就不準備再為任何男人動真情,要不然父親與夫郎的雙重打擊。 她相信這狀況定要比夢里還痛楚幾分,畢竟夢里的皇阿瑪沒有為福爾康賜下任何女人,他只為看似疼愛的還珠格格小燕子賜下一個陳知畫,不過,這都無所謂了,她絕對不會心痛難過的,早在夢醒之時,她就發誓 ,今后絕不為男人掉一滴眼淚。 她說到做到了,自夢醒后從濟南到京城,她除了與皇阿瑪相認時為娘掉過眼淚,求海蘭察救皇阿瑪時掉過類,到現在就再未哭過了,心痛、日夜被妒忌吞噬的滋味更再未品嘗,她也不打算在品嘗,紫薇——紫薇...... 每當心弦被撩動時,她就用過去的夢、痛苦、誓言喚回自以為的理智,這次也一樣,將這些想了一通,自接到口喻和名冊后,就心口發悶的她又可以溫柔、端莊、完美的微笑了,落落大方的接待各方來客。 自海蘭察九州清宴殿大火中救駕后,這額駙兼候爺府的門口就要被踏破了,聽說十二阿哥處也常常圍繞著一群,一場大火,不管是人精還是老狐貍都猜測的出,十二阿哥的儲君位置可算的上鐵板釘丁了,而海蘭察也絕對要發達。 這些人又怎么會放棄這次機會,果然事發后沒幾天,皇阿瑪就給她來了這么一個口喻,海蘭察勸她不要放在心上,可別人怎么會不放在心上,雖然距離下次選秀還有兩年,可有意同海蘭察聯姻,拉攏這未未來定會掌控兵權的大將軍之人,卻三天兩頭找上門來。 有海蘭察的話,她不能隨便應承,可高頻度的拜訪,還日日有命婦帶著自家適齡的閨女到她跟前晃,跟她展示女紅、琴棋書畫等諸般才藝,讓她無語,話說在她跟前展示不是關公門前耍大刀嗎?論起這些閨閣才能,她紫薇可不輸任何人。 不過這些人想什么她也明白,不過是看她這個和碩格格不能生育,額駙又有世襲候爵,無論哪家千金一過門,生下兒子,那就是正經的候爵世子,如果她‘湊巧’生點病,出個意外,英年早逝,按規矩額駙爵位會再升一等——海蘭察就是正經的國公爺。 等幾年側室必然要扶正,到時候正經的國公夫人,就算一二品大員家的嫡女,也難嫁的這么好,這一點她明白,諸位來的勤的人也明白,恐怕皇阿瑪也明白,真精挑細選個能為的,那恐怕就是給她上了道催命符。 所以才讓她自己選,選一個貼心的,不會害她,不會垂涎她位子的女人,呵呵!她是不是該感謝皇阿瑪的疼寵、體貼,還是怪他、怨他,紫薇這心念一起,又忙壓下,無論如何,君命不可違,再說是她自愿停育的,是她自己不想生下子嗣,因此誰也怪不得。 人生就像永遠無法停止的河流,只能前進,不能后退,可她能如何,生為女子,百年苦樂由他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年老從子,一生一世都要依附別人,如今她的父親要為她的丈夫納偏房,而她的丈夫拒絕了這份榮耀。 立在中間的她左右為難,許多人幸災樂禍,嘲諷她無能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