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頁
他有琢磨過,自家這些年,風調雨順時,家里多少有些積攢,大致能算出來,家里有多少銀錢。 他可不想以后分家時,自己什么都分不到。 整個下午,郭三柱一邊做事一邊教育媳婦兒,“以后別犯懶,我娘那人說的出就做的到。 她說我們要是做活少,給我們少分家產,就一定會少分。 趁沒有分家前,咱倆好好表現,要不然到時候有你哭的?!?/br> 媳婦兒也是個愛財的,郭三柱曉得只要捏住媳婦兒好吃貪財這點,以后不愁媳婦兒不好好表現。 問以前干嗎不捏住媳婦兒的軟肋,那不是全家都吃大鍋飯,爹娘也沒有威脅他們少分家產。 能躲懶,干嘛不躲懶。 他又不是傻子。 他自己平時也沒有躲懶,就是偶爾會躲懶,畢竟家里的活計還是要人做,也不能荒廢,要不家里吃什么,喝什么。 只是媳婦兒是自己的,累著了不好,他還想媳婦兒以后多給他生幾個臭小子。老話說的好,多子多福。 化身啰嗦鬼,一直叨叨叨。汪氏也是農家女,在娘家可不敢偷懶。也是吃過苦的人,此時也不敢吭聲,只是一個勁的點頭,真誠的表態,“他爹,我曉得的,以后一定會好好干活。不會再偷懶。 不過你說,咱娘真的有存銀錢不?” 她只知道吃喝,不愛動腦筋,哪里會算一年家里有多少進項,有多少支出,對于家里的財政,她是一竅不通。 老三望了一眼隔壁田的老二,走近媳婦兒小聲的說,“肯定有存銀,我娘不簡單的?!?/br> 聽到有存款,汪氏的眼睛晶亮發光,眼睛都閃成了星星眼。 更是用力的點頭,“他爹,你放心吧,以后看我的表現。我在娘家時,做事可是很利落的?!?/br> “曉得,要不我也不會求娘一定要求娶你,媳婦兒,忍著,忍到分家時,咱家就好了?!?/br> 老三還用一根大棒骨在前面吊著懶媳婦兒。 嘻嘻笑兩聲,又看了看隔壁水田的老大老二兩家,汪氏趕緊捂住嘴,抿進唇,只是嘴角的笑容怎么也遮掩不住。 好似她已經分到了家里一半的家產。 在另外一塊田 ,老二家的胡氏也悄悄的與孩子他爹說道,“他爹,你說娘真的會給老三家少分家產嗎?” “誰知道,娘的主意多。我哪猜的到,你別七想八想,好好干活,少頂娘的嘴,以后分家時,娘不會偏袒誰家的?!?/br> 老二與老大一樣是個老實疙瘩。 眼里都是活,沒有什么本事,也沒有別的花花腸子。 老二口氣有些不好,孩他娘就是想法太多,疑心病太重,總覺得娘偏心老大家與老三家。 成親這些年,他不知道私下給媳婦兒解釋了多少次 ??擅看?,媳婦兒都半信半疑。 心累。 除了這點,媳婦兒還是很好,對他好,疼愛孩子們。 大多數時候,他都不忍心怎么說她。 老大夫妻倆誰也沒有說老三家少分家產的事情。這事他們做不了主,說了也是白說。 第二天,天剛剛亮,昭君背著背簍,里面放著一個遮掩用的包袱。 老大郭大柱早就起來,老大家的劉氏也給準備好了水囊還有野菜窩窩頭。 “娘,水囊里面都是溫開水?!眲⑹鲜窃骶艏氝x選出來的長媳,除了做飯手藝差些。別的都沒得挑。 “好,辛苦了?!闭丫o了大兒媳一個贊賞的笑容。 確實不錯。 “不辛苦?!眲⑹鲜堑谝淮温牭狡牌朋w貼人,其余兩位弟媳一次也沒有被婆婆體貼過。此時她心里很是激動,沒辦法,婆婆這人脾氣有些古怪,但人不壞。 甚至說,婆婆這人不錯。 至少別村里的其她婆婆不知道好多少,至少不刻意找茬磋磨兒媳。 對三個兒媳還挺公平的,罵的最多的當然是老三家的。誰讓老三家的太懶,家里的什么事都推給她和老二家的,還找各種借口,簡直了,她就是好性,也煩老三家的犯懶時的德性。 真是該罵。 走了幾里路,東邊已經亮起紅光,太陽慢慢升起。 一直走了快一個時辰才到州府的城門口。 進城是需要排隊的,還要稍稍檢查下,不會檢查的很細。 母子倆站在隊伍中,有比他們來的還早的,等他們到州府時,已經是辰時初。 母子倆是本地人,也有出行的證明,檢查沒事,連進城的費用都不用交。 進城以后,昭君四下環顧一圈。然后領著老大直接去了牲畜市場。 “老大,你懂看牛不?” 昭君懂,可原主不懂。只能問。 憨憨的郭大柱,摸摸腦袋,憨笑著說道,“娘,我懂一些。咱家雖然沒有牛,可打小我就喜歡牛,沒少跟村里的長輩們學?!?/br> 這倒是真的。 “那就好,等下你選一頭好牛最好是小牛犢子。買就買好點的,以后干活也能省事些?!?/br> “娘,您放心吧。我一定選一頭好牛犢子?!?/br> 郭大柱是老實,可他本人不蠢。 當然知道買牛要買什么樣的牛犢子。 “嗯,買完牛,直接在市場買輛車架子?!?/br> 母子倆走著,昭君的背簍從出門一直被兒子背著,她是光手光腳,倒是很輕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