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頁
至少奶奶不會罵meimei們是賠錢貨,也不會說要賣了她們。 昭君剛醒來不喜這么多人圍自己,揮揮手,不耐煩的趕走屋內的所有人。 不到吃晚飯別來煩她,頭還暈著呢? 趕走一群人,讓閨女送來一碗新的開水。 關緊門窗,意識入祥云空間,很快的身體的不適好了大半。一直沉浸在里面,直到身體大好,意識才退出來。 身體大好,在房間里幾摸幾天翻,翻出來房契地契還有存的銀子以及以前的主子打賞的首飾,全部一股腦的收進靈塔一層中。 至于早年撿的那群死去的山匪的遺留財寶,她與死去的男人早就藏在一處秘密的地方,只有他們夫妻倆知道,看來最近兩三天得找個機會去取回來那些財寶。 夜晚,在孩子們高興的叫嚷著,rourou很香的童稚話語中,悄然度過。 昭君迷迷糊糊的睡著。 一覺睡醒已經是日上中天,原主的身體雖好了,可精神依然有些不濟 。這一覺倒也補回來一些。 翌日,昭君走出去房門時,家里只有十歲的閨女帶著三歲與兩個兩歲多一點點的三個侄子侄女,其余都出去了。 昭君洗漱完畢,用楊柳枝搓搓牙齒以后,背著一個中號的背簍,與閨女打聲招呼走了出去。 “娘,吃點東西再出去吧?”郭玉翠坐在小板凳上正在洗衣服,見娘要出去,趕緊的,濕噠噠的手在身上擦幾下,想進廚房給娘端溫在鍋里的吃食。 “不了,回來再吃?!?/br> 人已經走遠,只留下聲音還在家里回蕩。 從前門出去,走啊走啊,專挑偏僻的小道走,一直繞啊繞,走了許久,她才悄摸的來到與死去的男人知道的地方。 搬掉遮掩物,慢慢的爬了進去,一直彎腰跪在地上,慢慢的爬。 爬到里面,摸到藏在干枯的茅草中的箱子,一共八個箱子。 昭君連著干枯的茅草一起收走,茅草有的時候也有用。先放在靈塔中。 從窄小的洞里爬出來,昭君仔細拍干凈身上的灰塵黃土,還有頭頂的雜草 。 在山上割了一些豬草,順手撿了一些干枯的樹枝,才下山回家。 洞口被她依然用物事兒遮掩住。 這里的小洞,是死去的男人小時候發現的秘密基地。 他從來就沒有和家里的任何人說過,家中父母弟弟皆是不知道這處地方。 現在的婆家還有兩位小叔子,在族中排行老十,十五。 也住在村子的北邊,可離昭君家有些遠。 這里雖然在北邊,可偏離村子。 與去府城的那條道不同 ,一個岔路過去,一條是村里去往府城的道,一條是從村里到小山坳以及周邊的一條道。 原本的路是窄小難走,是原主死去的夫君一個人沒事的就修路 ,修出來的一條寬敞石子路。 路面有石子有碎瓦片走路有些硌人但下雨天比泥路好走一些。 想起原主的夫君,昭君都不得不感慨,那是一個勤奮的老實人。 路面也沒有多寬敞,但是比昔日的泥水小路要寬敞多了,能讓一輛牛車或者馬車通過。 路面上的石子,都是郭五后來帶著兒子們在外面撿來,挑回來鋪在路面上的。 特別是雨水天,把撿來的石子鋪在路面上。時間久了,一層又一層的鋪,才有了如今的石子路。 因為住的偏,昭君一家人的**很少被村里的人知道。 在村里就兩畝旱地,水田都在自家屋后,在山坳坳里。 一家人干活,外面的人可看不到。 昭君回來的路上也是幾拐幾拐,拐到一處雜草多的地方,還發現了一窩野雞蛋,怎么著也有四十來個。 哈哈,在如今,四十多個野雞蛋也是好東西。 家里每天吃幾個,還能吃幾天。 春耕春種,也是最最累人的活計。 吃雞蛋補補。 撿到背簍中,用豬草蓋著,溜溜的下山。 家里有閨女看家,照顧三個最小的孩子,她不擔心。后院出去就是自家的十幾畝水田。 家里有事,嚷一嗓子就知道。 回到家里,自己燒水,趁機洗了個澡洗了個頭發。在靈塔一層,翻找出來沒有香味的沐浴露,洗發水,把渾身上下洗的干干凈凈。 一身全部洗干凈,她才舒服,昨天真是迷迷糊糊睡著的,要不然一身的味兒,怎么睡的著。 在現代文明社會,習慣了講衛生,一下子回到解放前的解放前,還真有些不習慣。 第一個不習慣的就是衛生,個人衛生,家里的衛生,整體社會環境的衛生,哪哪的都不習慣。 真真的。 換了一身原主的干凈粗布衣裳,渾身舒坦不少。 平時一日兩餐,可春耕春種和秋收時,還是得一日三餐。 舒服的坐在院子里,看著三個孩子無聊的玩泥巴。 午時,從后院外的水田進家門的六位,進門就在院子里洗手洗腳,再穿鞋。 院子里的兩個三角架上各自曬著一盆水,分別給那六位進家門洗手沖沖腳的。 “小妹,做了什么好吃的沒有?” 老三家的進門就直奔廚房,小妹沒有看到,看到了再廚房炒菜的婆婆,嚇的滋溜就想溜。 “站住,跑啥跑,出去讓老三他們兄弟三把桌子抬到院子里吃飯?!?/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