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自妻子離開后,葉三就不再愿意娶妻,無論兄嫂說什么,他就是不愿意,不愿意再娶妻。 他忘不了死去的媳婦兒,也不想有人替代媳婦兒的位置 ,他怕自己哪天會忘記媳婦兒。 多年來,一直一個人過,不過大哥就住在隔壁,侄子一大堆,他以后不擔心。 母女倆走了快一個小時,終于到了雙龍村。 進村就碰到葉父(葉姥爺),背著手,嘴里叼著一根旱煙袋,“爹(姥爺)?!?/br> ☆、60、五零 老爺子彎著腰, 抬起頭來正好見到大閨女帶著白凈可愛,笑瞇瞇的小外孫女,“咋來了, 有事兒?” 剛春耕春種完,地里的草也沒有長出來。都休息兩天再下地。 村里來來往往的人蠻多的,地里沒有幾個做事的人, 不少人屋前都有閑著休息的男人。 有些還聚眾嘮嗑。 老爺子背著手打算去地里瞅瞅,沒想到半道上遇到了回娘家的大閨女還有小外孫女。 “有事兒,爹, 咱回家去說。三叔在家吧?” “在, 他不在家在哪兒?” 對于老三, 老爺子有時候恨的牙根癢癢。真的, 一點也不聽話,弟媳都去了多少年,一直不愿意結婚?,F在年紀大了,他也不催了。 “爹,三叔家里有多少豬崽子?” “都沒賣,你捎信回來說要買,你三叔能賣嗎?” “沒賣就好?!?/br> 楚母還擔心三叔賣了小豬崽子,老閨女說了, 讓三個兒子一人養一頭,她一個人養八頭豬。 家里正在圈豬欄,她和老頭子也想養兩頭。 葉三家里有十幾頭小豬仔,正在豬欄, 嚕嚕嚕的喚小豬。 身后傳來一聲,“三叔(三姥爺)?!?/br> “大妮兒來了,是來買豬仔回去的吧?”見到大侄女,葉三張開嘴,樂呵呵的問道。 “嗯,三叔,咱家有多少只小豬仔?”楚母葉大妮,站在豬欄邊,瞅著里面,走來走去的小豬仔,有歡喜有憂愁。 歡喜的是小豬仔多,三個兒子三頭,老閨女一人八頭,她與老頭子跟著養兩頭。一共十三頭,真要養好咯,到年底也能掙不少錢。 萬一出了岔子,遇上豬瘟,可就賠大發。 家里就是有些錢,也虧不起。 “十四頭,你都要還是只要幾頭?” “三叔,我都要,等下我找大弟他們幾個幫忙稱稱重。不過錢不稱手,我想賒五頭,剩下的九頭給現錢,您看行不? 賒的五頭,等年邊賣豬以后再給您?!?/br> 咧開缺牙的嘴,葉三依然笑呵呵,“行,賒給你?!?/br> 其實他一個孤老頭子,有吃有住就行,錢多錢少的,他不在乎。 他會養母豬的手藝都是跟著死去的媳婦學的。 從四六年開始,他養第一頭母豬到現在攢了不少錢。 地里種的,夠他一個人吃就行,實在不夠,他還可以花錢買。 “謝三叔,等過段時間家里蓋好房子,請三叔去家里住兩天?!?/br> 楚母一直很親近三叔,小時候沒少帶著她玩。 三叔也就比她大十歲,叔侄倆一直特別親近。 “行啊,要蓋新房子,不錯不錯。你的日子倒是過紅火了?!比~三感慨,昔年跟在他屁股后轉悠的小丫頭片子,已經做了祖母。 “三叔,您家里沒有一個女人也不是事,要不然還是再找一個,不求別的,只要她能幫您做做家里的活計,縫縫補補?!?/br> 楚母瞧著三叔,勸道。 “別,我不喜歡被管。一個人挺好的,你瞅瞅,我想什么時候吃飯就什么吃飯,也沒有人管。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挺好的。 你呀,別cao心,你幾個弟弟都是老實人。我真的動不了了,他們不會不管的?!?/br> “但愿吧,如果真的有事,他們不管,您找人給我捎信,我接您去我家?!?/br> “少cao心,會有人管我的?!比~三不在意,他真不擔心沒有人管他。 昭君一路上沒少聽娘說起三姥爺,知道娘是真的關心三姥爺。 她走進三姥爺的廚房,在水缸里面倒入少半桶的靈水。 希望能讓三姥爺疾病全消,身體健康,吃嘛嘛香。 有她在,能保證三姥爺,姥爺姥姥活到一百二。 隔壁葉父家里,也忙活開了。老太太讓兒媳們做飯,還讓三兒子去借牛車,大孫子放牛,把牛喂的飽飽的。 老太太還喊著大兒子,“老二,豬籠咱家有幾個?” “娘,有好幾個,我去瞅瞅?!?/br> “嗯,都清理干凈,拿出來放在院子里。等下幫你接稱重,裝豬?!?/br> “嗯。 ” 葉家挺和睦的,楚母一回家就與爹娘悄悄說了老閨女挖到人參在城里買房子,給家里蓋幾間磚瓦房的事情。 此時楚母又與三叔在說這事,還說,“三叔,等家里的房子蓋好以后。我領您上城里的宅子去認認門,住幾天?!?/br> “行,我去住住小洋樓?!比~三爺瞅了一眼屋外的小外孫女,然后又說,“有了錢,也不能全花了。給孩子存著,知道孝敬父母,知道幫襯兄姐,是個懂事的孩子。 但是你不能以后一直讓小君君拿錢給其他的孩子。君君不欠他們的,幫是情分,不幫也沒有人說什么。不是她份內的事。 兄弟姐妹之間要和睦互助,但不能一味的讓過得好的那個去付出,誰也不欠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