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據說竇叔家里還有幾兄弟,可那時不是全部結婚有了孩子,有了孩子的,不舍得過繼兒子給犧牲的大哥。 剛好竇叔那時候已經再婚有了一子一女,老人們就寫信給竇叔商量。 老人們除了給大兒子找一個以后給他上墳的后代,還有就是怕竇叔后娶的妻子不待見家里的孫女。 這樣的話,以后見面也不膈應,彼此之間還能客客氣氣的相處。 竇叔家里的一些事,他爸都知道。兩人一直關系特別好的戰友。 多年來一直在一個部隊,兩家關系親密。 只是他一直待在部隊,因為離家近,時常利用開會還有周末的機會見家人。休假反而很少,他的假期一般都是給家在外地的戰友休。 也就一直沒有機會見到竇叔傳說中的大閨女。 昭君也發現了趙光明的打量,略微遲疑了一下,之后沒有思。 兩人并沒有什么一間鐘情。 …… 無憂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近兩年來,時局變化無常,城里的高中生從自愿下鄉到強制下鄉,只是隔了兩年。 竇昭川考上了軍事院校,沒有受到任何波及。但竇昭寧就不一樣了,她無法再考大學。 等六九年高中畢業,必須下鄉當知青。 昭君大學已經畢業,依然還在區婦聯工作。 不過讀完大學回來再上班的昭君,顯然更受領導器重。 已經二十三歲的她,天天被爺爺奶奶催促結婚的事情。 吃過晚飯,昭君的屁股還沒有沾著炕,老太太又開始了每日一催。 “君君,該找了。趁著我和你爺爺還有幾個月才回去。你把終身大事定下來,最好在這段時間把婚事辦了?!?/br> 二老要等年后開春以后,才回去。 開年就是六九年。 昭君無奈道,“奶,要不您給安排,我不排斥相親,可也不能讓我上大街上去隨便拉一個吧?” “那不成,不成,你是大學生,怎么能在街上隨便拉一個。放心吧,奶肯定好好給你尋摸。保證還不耽擱你上班?!?/br> 磨了快一年,終于讓君君松口,老太太已經有些迫不及待。 她悄悄找老二還有院里的老周太太收集了不少未婚男青年的信息。 心中安穩了,打算明天去一趟部隊,找老二問問。老太太還是比較中意部隊的軍官。 早上,老太太一早就喊醒老爺子,在衣柜鼓搗一會兒,挑選好衣裳。 一人下了一碗面條吃,急火火的趕往部隊。 這次去,二老打算住幾天,一直住到挑選好孫女婿為止。 時間緊急,在有限的時間內還有好些事要辦。 老太太覺得亞歷山大。 密集的相親中,還遇到一熟人。 “是你?” “是你?” 兩人都沒有想到會是對方。 趙光明望著眼前的亭亭玉立的姑娘,真不敢相信。三年的變化有這么大嗎? 三年多前,他在西山見過一次,之后再也沒有見過。 “坐下說?!?/br> 公園門口,兩人拿著一本相同的書,終于接上了頭。 找了一個偏僻的位置坐下,昭君沒有羞澀,說了自己的情況,最后還表示,“最近我相親挺密集的。 你要是有什么話,可以直接說。不要覺得是熟人不好意思說?!?/br> 昭君怕趙光明不愿意也不好意思說。 “沒有不好意思,我想以結婚為前提與你相互了解,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還有,你放心,我不會干涉你的工作?;楹竽阋廊豢梢岳^續上班,不用隨軍住到我們山里的家屬區?!?/br> 一年前趙光明雖然還在原來的師部,只是調到了別的駐地。團部在京都附近的一座城市的大山里。 離城里不遠不近的,三十來里路。 離京都兩三百里路。 “我想想,想好聯系你?!?/br> “行,給你聯系我的電話號碼?!壁w光明拿出筆,再拿過昭君手中的書,刷刷的寫下能聯系到他的電話號碼。以及一個能收到信件的地址。 信不會直接寄到部隊,有一個中轉站,隔一天會有通訊員去拿一次信。聯系也方便。 昭君也拿過趙光明的書,寫下自己單位的電話號碼。 兩人彼此不扭捏,是建立在能知根知底的基礎上。趙光明雖然不了解眼前的竇昭君,可他聽家里的兩個弟弟說起過: 竇大姐手巧,做的飯菜有多香,織的毛衣有多帥氣(參照竇昭川穿的毛衣得出的結論)等等。 時常聽到,他多少能了解一點。自家兩個弟弟是什么人,趙光明清楚的很。 看似隨和,與誰都能合的來??商籼薜暮?,能讓他們倆都夸的人,第一條就是人品肯定過關了。 三年來,兩個弟弟沒少跟著川子到竇昭君家里蹭吃蹭喝。 美食能吸引人,但那三個小子都不是善茬,不是東西好吃就能讓他們夸獎的。 有了些粗淺的基礎認知,趙光明愿意試著交往處處。 他總歸是要結婚的,而且眼前的竇昭君長的漂亮,符合他的審美觀。 今天第一眼見到,就覺得眼前一亮。比三年多前看到的那一次要漂亮。 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沒有追的死去活來的追求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