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老爺子開始還淡定的很,聽說是自己與老婆子一手帶大的大孫女的包裹,老爺子嘴角高高翹起。 手伸的長長的,竇老三放下籮筐,從一邊拿出來一個包裹,放在老爺子身邊是八仙桌上,“爹,放在桌子上拆,重的很,壓在身上沉?!?/br> 可不是只有一個包裹,一共有兩個巨大的包裹,他一路挑回來,累死了。 早知道,就借村里的牛車去取包裹。 來會二十五里路,走的人都快散架了。 主要是回來的時候累。 “君君一定會寫信,我先找找信?!崩蠣斪記]有暴力拆包裹,他瞧著包裹是白色的面粉袋子裝的,是那種最大的面粉袋子,能裝一百斤的那種。 “噯,我找找?!崩咸ドw上放著竹籃子,擇她的菜。 老頭子今兒一上午都心不在焉,一直等著老三回家。等的就是包裹中的那封平安信,君君也是的,不管咋樣,得先寫封信回來報報平安呀。 老爺子最近這些日子一直掛著心,從君君上了火車,每天晚上都睡不好,生怕孩子出什么事。 老爺子運氣好,拆的包裹就有信,迫不及待的拆開看了信,隨著信還滑出來五張嶄新帶著油墨味道的大團結,還有幾張照片。 老爺子拿起五張大團結和照片放在桌子上 ,自己展開信,看著: 里面開始是問候,問候他與老婆子的。 之后寫的是君君與老二見面的場景,以及老二說了一些什么,做了一些什么。 后面就是在京都的所見所聞以及孩子無意中發現寶藏被表揚 ,還有主席寫信,贈字鼓勵君君的事情。還有換工作,以及明年九月進修讀大學的事情。 照片中,沒有一張是君君本人的照片,照的是主席的那封親筆信以及那幅字的照片。 老爺子的表情,隨著信件上的事情轉換著,到最后是“哈哈”大笑。 “好,不愧是我的孫女,是我一手帶大的孩子,出息了,老婆子,你大孫女出息了。還說讓我們明年開春,春耕以后去京都住段日子?!?/br> 老爺子高興的胡子都在震動。 老太太放好菜籃子,扭過頭,看了一眼剛才進來的老四,老五,然后問道,“老頭子,你說說,咱君君怎么出息了?” 昭君寫的信件有好幾頁,寫的密密麻麻。 老爺子也搞的明明白白,雖然有些地方沒有明寫,可老爺子明白,是君君故意不寫的。 家里的三個兒子都坐過來,想聽聽大侄女怎么出息了。 老爺子,拿著信件遞給老三自己看,他本人高興的說起來,來龍出脈,跟講書一樣。 家里的孩子們都在學校,中午回不來。 三個兒媳,有兩個站在堂屋大門外,也觀望著 ,不好意思進來翻包裹。 一個在廚房忙活著,竇家三個兒媳輪流值班做飯做家務。 家里的孩子們,負責早上上學前打豬草,放學后一路撿柴回家。 老爺子的一番話,聽的老四老五倆對夫妻張口結舌。他們心中只有一個想法: 君君運氣太好了點吧? 看完信的老三,說了一句話,“爹,君君是個老實孩子,老實孩子有福氣?!?/br> 老爺子拿著幾張照片,仔細反復的盯著看,呵呵一笑,“是啊,傻人有傻福。年后,我打算和你們娘,等春耕以后,去一趟京都,住上一段日子?!?/br> 老爺子是想看看孫女,陪陪那孩子,還有去見見主席的那封信以及那幅字。 “好,住上一段日子也好?!?/br> 老三明白老爺子的意思。 老太太樂呵呵的收下桌子上的五張大團結,是孫女孝敬的。 包裹內的東西,老三按照信件上所寫,開始分。 除了老人的,三家都各自有禮物。 下午,老爺子溜達著出門,在村里溜達,在村里原來老地主家外面的涼亭中坐下。 周圍有不少人坐著,都是一些老頭子,“老竇,怎么出來了,聽說君君給你寄了東西,寄的啥???” 竇家有京都寄來包裹的事,全村都知道了。 “沒啥,給我和她奶奶寄了衣服鞋子,還有一些吃的。這些都不算什么 ,我不看重?!?/br> 老爺子不全說,還留一手,傲嬌的很。 有人又問道,“老竇,別賣關子。你那意思是衣服鞋子,吃的都是小意思是吧,還有更重要的,是這樣吧?” 問說這人是最了解竇老爺子的人,兩人常年抬杠,常年打嘴皮子仗。 但關系最好。 “老彭,還是你了解我。但我不想說,嘿嘿,哈哈哈!” 無論誰問,老爺子就是不說。 搖擺著腦袋,哼著能哼的小曲兒,獨自偷著樂。 最好被纏的有些煩不勝煩,老爺子才透露他開年春耕以后要去京都探親的事,對外他說的是去部隊探親。 去部隊探親,開證明,才開更好開,路上才更方便。 老爺子的心思,在座的人都曉得,也不戳破。 哪是想兒子,明明是想孫女,也是,這些年君君一直跟著老竇兩口子,不想她想誰啊。 “對了,老竇,明兒選生產隊支書。好些人說要選你家老三?!?/br> “啊,選他,怎么可能?”老爺子沒聽見村里有風聲傳選自家老三啊。 “怎么不可能,你家老三讀過書,識字,以前還給解放軍送給信,家里有烈士,有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