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表外甥小小人兒,才幾歲,怎么可能自己跑去府中的小水湖邊玩耍。即使真的跑去水邊玩耍,身邊不可能沒有人跟著。一般大戶人家幾歲的公子身邊,都會跟著丫鬟,嬤嬤,至少倆三人。 身邊有人,孩子就不會出事。 可表外甥偏偏出事了,還沒有人發現,一直到沒氣息以后才被人發現,這不是陰謀是什么。 慧嬪一直有念叨,小外甥的死絕對與二房的王氏有關。 一箭三雕,嫡長孫死了,二房的兒子成了嫡長孫。 還讓懷孕八個月的表妹差點一尸兩命,孩子活了,大人沒有活過十天也跟著長子去了。 爵位繼承人賈赦,原本還不算太荒唐,從長子,愛妻去了以后,一蹶不振。 人更荒唐了。 還被老太婆逼著娶了一位小門小戶的落魄戶。 一切的一切,串聯在一起,說那不是有人故意設計,她都不信。 慧嬪念叨的這些,昌吉公主早就記在心中腦海中。 對榮國府的二房就更加沒有好印象。 聽了平陽和昭君的那些話,昌吉公主自己總結了一下,想好措辭以后,就進宮找父皇告了一狀。 主要是針對二房還有史老太君,她要撥亂反正。 皇帝哪里不知道女兒的意思,也不是什么大事。榮國府確實太沒有規矩,是該好好整治整治。 可憐賈代善,一身無數勛功,只是子女教養的不怎么好。尤其是兩位嫡子,都不咋樣。 當日,皇帝下旨撥亂反正,榮國府變成了一等將軍府。 將軍府的面積縮小一半,另外一半封存。隨行的還有禮部官員,也有宮中專教禮儀的嬤嬤隨行,還帶來了太后皇后的懿旨,斥責史老太君,王氏枉顧儒家長幼有序,規矩禮儀,在京城帶起了一股歪風。 如有再犯,定當不饒。 賈赦再不濟也是一等將軍,被昌吉公主的駙馬,約出去喝了茶,隨行的還有賈璉。 昌吉公主的駙馬,下了幾貼重藥,各種告誡威脅,還把慧嬪的猜測說了,這話他只說是張家查出來的,絕口不提慧嬪。 賈璉還沒有完全被王氏籠絡住,婚事也只是暫提。 聽了駙馬的話語,暗恨王氏歹毒,再也不愿意與叔嬸親近。 最主要的還是駙馬說:“爵位日后是你的,但如果還這樣混日子,不思進取,據查王氏用你父親的名義在外放利子錢。幾樣加在一起,會被皇上厭棄,打落成比普通百姓還不如的存在。 要想保住富貴,就得遠離二房,再有認真讀書。勛貴子弟讀書不為考功名,只為能知書達理,懂的時事。也能結交更多優秀的同窗。 如果你想進取,去張府主動聯系你外祖,舅父他們。 當年,是你祖母一心偏袒王氏,攔住不準張府追查你兄長和母親的死因,得罪了你外祖一大家子。 加上你父親畏懼你祖母,沒有主張,寒了張府的心。才多年不如你們父子來往。 萬一,張府真的不理你,那就多去幾次,你是晚輩……” 駙馬也是苦口婆心的說,但愿賈赦賈璉父子兩能立起來。 “是,小弟以后一定改邪歸正,好好讀書,爭取得到外祖父外祖母,舅舅他們的原諒。但愿他們能看在死去母親的份上,不計較璉多年不曾去看望他們?!?/br> 賈璉其實不蠢,相反還是個精明人。從他能處理好府中的俗務就能知曉。他性子只是因為父親沒有好好的嚴加管教無人引導他向好的方向轉變,加上有人故意放縱他的性子,才會變的如此。 缺點被放縱,優點被掩蓋,也有賈赦不作為還好色貪杯,帶了個壞頭。慢慢的賈璉,才變成了之后的樣子。 賈璉此時心中無限憤慨,對王氏,對二房,對史老太君,都有了間隙。 “知道該親近誰,不該親近誰。最好是能讓二房主動分家。以后他們做了什么糟心事,也牽連不到你們父子。 還有,也要與林如海大人多多聯系。你們的關系還是很親近的,往日多走動,有時間去南方走走?!?/br> 駙馬爺把該教的都教了,以后還扶不上墻。他也不會再管,本來他與賈家的關系就不是什么多親近的關系。 能如此還是因為宮中的慧嬪,還有公主。 后半段,賈赦一直沒有言語,心中波濤洶涌。許多曾經年少時的回憶,涌上心間。 祖母對他的疼愛,母親的偏心,父親的嚴苛。年少時訂婚以后,岳父對他的嚴厲,岳母的慈祥和藹,成婚后娘子的規勸,溫柔小意。 娘子在世時,他雖貪玩好杯,但有分寸。雖然文不成武不就,可也不算紈绔。 思憶起當年,心緒難平。曾幾何時,他也不錯,可當下變成了現如今這樣。 現如今,到了他該做出改變的時候,不說變的多有出息(估計很難),至少要保住現有的家業,安安穩穩的傳給兒子。 鼓勵庶子好好讀書,以后能出入官場,兄弟之間也能相互扶持。 賈赦,這人沒有多聰明。但他有一項長處,鑒別古董是高手。 要想在這方面摟財,絕對是把好手。賈璉又善經營之道。 父子倆要是走正道,日子還是能平穩富貴。 申時,父子倆回到一等將軍府,誰也沒有發作,也沒有說出去干了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