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親自書寫圣旨,賜宅子,賞金,賞珍珠瑪瑙,賞各種布匹,賞莊子,封爵,賜出身。 他如此舍得,如此大張旗鼓,是知道未來玻璃帶給他的利潤還有讓臣子們看看,只要你們忠于君王,他不會吝嗇,看看,小婦人忠于他,就能得到莫大的好處: 以后你們還歪心思不,不歪就好好的,別整天想著從龍之功。想著拍下任帝王的馬屁。下任帝王是誰,他自己都不知道,你們這群外人瞎鉆研啥。 皇子們漸漸長大,他也做了皇祖父,感覺心慌起來。小崽子們長大了,他的地位就不那么牢靠,奪嫡也在發酵中。 都不用調查,也知道。他也是從皇子到皇帝,一路怎么過來的,他清清楚楚。 至今還記憶猶新。 可以說,他封這個爵位,封的那叫一個爽快。 這是昭君沒有想到的。 倆個孩子,小小年紀,一個已經是伯爵,一個是舉人。 皇帝的大方,出乎昭君的想象,不過她也沒有任何心理負擔,高高興興的磕頭謝恩。 她是沒有什么誥命,但她兒子有。以后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欺負的。 皇帝大方也是分人,小婦人家沒啥背景 ,一介老農民。雖說與王子騰是族親,可來往的很少,加上小婦人是外嫁女,與王子騰也沒啥來往。 一場宴會,昭君紅了。在京城的權貴中大官中一炮而紅。 上至皇帝,下至九品芝麻官,全知曉京城有位獻偏方得到皇帝賞賜爵位的楊家王氏。 再次拜謝君王后,昭君才起來謝恩,一直到宴會以后,感謝了郡主,世子夫妻:“謝謝郡主,謝謝世子。 民婦,在信件中已稟奏過皇上,方子獻給朝廷,不參與經營,不參與分紅,但請求皇上保留了小作坊。 允許民婦繼續經營,也不大做生意。只是接一些精美的定制器皿生意,小敲小打,賺些糊口的銀錢。 玻璃除了能做各種器皿,還能替代窗紙,安裝在窗戶上。能讓室內有陽光照射進來,不再陰陰暗暗。 皇上也允諾,說民婦可以制些透明的玻璃,安裝在窗戶上,但僅限于民婦家中,以及骨rou至親之家。但民婦在信件中特別闡明,想感恩郡主,世子,太后,皇上,皇后,所以郡主府全部與國公府世子與郡主居住的院落玻璃,民婦全包了……” 昭君的一席話,讓郡主很是感動。捏著絲帕擦擦眼角。還緊拉著昭君的手,嗔怪道:“jiejie,不用,不用,我們等皇家作坊里出來的就行。 jiejie做那么些得多累,如今苦盡甘來,好好歇著就是?!?/br> “郡主,放心吧,皇家作坊會派人來跟我學習怎么制作。趁這個機會,先給宮里三位安裝上,然后就是您府上,不礙事。 有人幫手呢,沒事。事先沒有說此事,郡主沒有怨怪我,就已經……” “不怪,不怪,這樣的方子,我與世子可不敢插手?!?/br> 平陽郡主真心沒有怪昭君,哪怕昭君提前告知,她也不會插手,只會上報。她跟隨太后長大,比一般的皇子公主還了解皇帝的秉性。 從小讀史書,她比一般的人看的遠: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一般都不會長遠。 她是皇族,只要不作死,三代內,只要不造反,不參與奪嫡,富貴安穩沒有問題。嫁的又是國公府的世子,未來的國公爺,只要皇朝不倒,就不會有事。 再潑天的富貴都比不上安穩來的重要。要富可敵國有什么用。 世子在一邊也只是推辭幾句,他與眼前的楊太太不熟,也就很少插言。 夜晚,國公爺夫妻,都盯著一套茶具,一套酒具,嘖嘖稱奇: 技藝精湛,造型精美。 國公爺想搶來,可兒媳沒有開口,他也不好說什么。 唉,兒媳是皇族就是麻煩。 榮國府二太太王氏,從郡主府回去以后,心里一直在琢磨。 看來,族侄女的運道好。以后可以多來往。 第二天一早,昭君差遣韓大跑一趟郊區的王家,還有更遠的楊家村報喜。 請父母還有兄嫂們來一趟,她有些話,要與爹娘,兄嫂們說。 還有請爹娘,大哥,二哥,三哥,四弟,最近輪換在她家中住。因為宮里派來的琉璃工匠,明天就會來。 白天來學習,下午回家。 她是寡婦,得注意些,別傳出什么不好的名聲才好。 搬府的事情要過段時間,先給皇帝培訓匠人。還有新賜的伯爵府,還得修整。 韓大駕著馬車,身后還跟著幾輛車夫駕駛的空馬車,連禮物都沒有帶,直接奔王家所在的村子。 剛進村,就有村里的不少人看到韓大,一群人看著幾輛馬車跟在韓大身后,知道有熱鬧看了: “嘖嘖嘖,王家二女真是發了?!?/br> “發了又咋地,寡婦一個?!庇腥思刀?,馬上啐了一口,吐槽道。 “寡婦咋地,人家有的是銀子。京城內有大宅子,不遠處有兩百多畝良田,還有一座山頭。上沒有公婆,身邊還有沒有男人。 手中捏著銀錢,還有兩兒子,這樣的脫甩日子,一般人有不?” “是呀,王家的三個妮子全被王昭君給接進了城里。以后指定不會嫁回鄉下?!?/br> “真是有些時日沒有看到王家的三個;妮子,原來是進了城?!?/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