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科舉后我靠種田封侯 第172節
書迷正在閱讀:滿級惡女重回修羅場[快穿]、皇太女她不想爆紅[娛樂圈]、顧先生的火葬場[民國女攻]、女總裁的偏執美強慘孕夫[總裁女攻]、[全職高手]聯盟女友追婚記、七零年代辣美人[穿書]、[戀與制作人同人]戀與制作人戀雨星愿、七零之林老師只會教書、[綜漫]開局聯姻威士忌、原來我是萬人迷
待到這名番人揣著滿滿的銀錢離開后,便也跑番人圈子里到處與人言道,那位林大郎果然大方,大家要是想賣種子的,趕緊去尋他! 第209章 喪心病狂 因著林立文在購買種子一事上甚為大方的名聲在番人圈子里越發傳開了后,后面但凡有番人拿來新種子,便都第一時間來售賣與他。 而這,也是林立文的目的。 皇朝這時期,還有好些外來優秀良種未能傳入。但若是林立文安排人去到各國找尋,耗費必然重大不說,找尋起來也很是辛苦和危險。 時下這交通狀況,便是在皇朝,長遠出行都有不少意外可能發生。那就更別提去到番外那些更為遙遠的國家了。 人生地不熟且不說,便是出了什么事,想要求救都很是困難。 林立文倒不如多花些錢,將名聲在番人圈子里打出去。讓那些番人動心于林立文給的高價,主動將各良種送來,是最為省事又省力的。 而這些購買新良種的銀錢雖給的不少,但真要算起來的話,比起林立文派人去到各國搜尋的花費,那肯定會少上許多。 而這些年,林立文雖一直都在京中農學院行教授農事一職。但他所提議的這個農學院里,這幾年對皇朝農業上的發展因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再加上農學院這邊,經常有新良種培育出來,所以京中里,依舊有不少人在盯著林立文這邊的動靜。 于是林立文這邊前腳才從番人手上買到了新種子,后腳他們便得到了消息。 “這次又是何作物?” “不知?!?/br> 其實知曉了是何物也無用,那作物已經被番人賣給了林立文。也因此,京中很多貴人們對此十分不解。 要知曉在過去,那些番人們若是拿了稀罕好物來到他們皇朝,想要尋買家的話都很是喜歡找尋一些有實力的商者或者是貴人們。 “這些個番人怎回事?為何直接跑去尋了那林大郎?” 可這次番人售賣種子一事,京中眾人在這之前竟沒聽到任何消息。反倒是他們因為玉米的事,最近多盯著了些林立文的動靜,方才知曉這事。 之后他們派了仆從去了解了一下具體情況,差點沒被氣死。 “好生可笑!我等摳門,他林大郎大方?” “上次雖未買那番人的種子,可還是我等派人給他們指路的!” “番人就是番人,當真是不知感恩!”先前與那番人指路,這段時日本就心中郁結的官大人,還因此憤怒的喊道。 在京中貴人們因番人間里的傳聞因此而不滿時,林立文這邊一開春,便將去歲冬季購買來的番人種子再次種植到了田莊里。 當然,玉米也有種植了不少。 除此之外,林立文還拿了不少玉米種子去了農學院,帶著一批農學院的學子們,在朝廷撥給農學院的學田里,也種植了一批玉米。 因為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再種植一年,明年林立文便可向朝廷申請選取一部分官田給玉米育種了。待到在官田里育種完后,便要開始將其推廣了。 所以,林立文帶著農學院的學子們種植這批玉米,是為了讓學子們對新物種的種植進行學習。 玉米這種作物,種植并不難。但種植玉米若是不注意,可能會使得土壤感染病害,從而導致土壤品質下降。 其實也不止玉米種植有可能會出現土壤感染病害,很多農作物也都一樣。而預防這種土壤病害的經濟又有效的一種方法,便是盡量不要讓一種農作物在同一塊地里連作。 而皇朝現有比較適宜和玉米輪作倒茬的有大豆,小麥等。 京城屬于北地,北地這邊多種植小麥。所以林立文這一次帶著農學院的那批學子們,便是選取了他去歲特意預留出來給玉米做輪作的冬小麥地里,進行冬小麥和玉米的輪作。 既是林立文一早便預留出來的輪作地,所以這片冬小麥地里的畦埂會比不做輪作用的小麥地里的略寬了些。 在距離冬小麥成熟可收割只剩約莫半月時間時,林立文帶著農學院的學子們將玉米播種下去。待到半月后,冬小麥可收割之時,玉米也正好長出小苗。 時下雖還未有什么早熟的玉米品種,但玉米正常生長到成熟也多為九十天到一百天。因此等到三個多月后,正值秋季時節,玉米成熟又正好是新的一年冬小麥可種植的季節。 若是還想更好的將土地利用起來的話,在種植玉米的時候,還可以種植一些生長周期較短的豆類與其一起套作。 這樣的話,一塊地里一年種下來便可收獲三種農作物。 等到與冬小麥輪作的玉米進入成熟期時,時間也便進入到了農歷七月中旬。 玉米也進入了成熟期。 農學院學田里種植的那一批玉米,是要留作種子,來年放到官田里去育種培育的。因此學田里的玉米便是到了可以采摘食用的階段,也依舊無人去碰。 不過學田里的玉米不能動,林立文這莊子上,獨屬于他私人的卻是可以的。 所以等到林立文那莊子上的玉米成熟后,京中眾官大人們家中果然都紛紛收到了那位林大郎派人送來的兩根玉米。 以及,玉米的各種吃法。 只是收到玉米的諸位官大人們,表情卻并不是那么的好看。 一官者甚至還憤怒的喊道:“這個林大郎!當真是越來越摳門了!” “真該讓那些番人們好生瞧瞧,這林大郎是如何“大方”的!” “……” 要說對于林立文摳門一事,這么多年來,京中貴人們其實早就已經習慣了。只是這一次,林立文玉米只送那么兩根,但是食譜卻喪心病狂的給了他們整整兩頁! 不僅如此,那林大郎為了更好的推廣番人玉米,他還在每一種玉米做法后面做了口感點評。 京中貴人們也一直都知曉林大郎書念得并不好,但他這菜譜點評卻很是到位。 說實話,大家被他那些評語確實勾起了興趣。 但正是因為起了興趣,眾人才越發覺得林立文此舉甚是可惡!因為他們是得了食譜,可是他們沒有那么多的玉米??! 所以在京中貴人們眼中,林立文這次的舉動簡直是明晃晃的了,就差沒直接跟他們說,想要玉米啊,快去找他購買! 但不得不說,這番人所帶來的名喚玉米的糧種,生時瞧著漂亮。待到煮熟后,那股香味更是極其的濃郁又勾人。 使得那些前面還在指責林立文摳門的官大人們不自覺的便吞起了口水來,而大人們都這樣了,就莫說家中那些小兒們了。 “爹,這是何物,聞著好香??!” “爹,我想吃……” “爹,你給我吃一口吧!” “爹……” 父母愛子是天性。 所以大多數父母在孩子面前,永遠都是沒有抵抗力的。這也是從古至今,為何小兒們的生意都能一直好做的原因。此刻,那些在朝堂上和在公事上如何手段強硬的官大人們,面對自家小兒時,也都露出了他們最為柔軟的一面。 “好,爹這就拿給你吃?!?/br> 林立文一家只送了兩根玉米,想要將他一并送來的那兩頁食譜上的吃法一一試過是絕無可能的。因此好些官大人們猶豫再三,也最多只選擇了兩樣。 其中水煮直接食用的這種最能體現食物本身味道的吃法,也是官大人們選擇最多的一種。 官大人便命仆從拿來了小刀,將煮好的那根玉米切成了數段,還是盡可能的往小了去切。然即便是這樣,家中小兒們一人分了些,父母又分了兩段后,再輪到他們這做父母的,便只剩下最尖端的那一小段了。 玉米的味道確實很不錯,但要跟它煮熟時所散發的那股濃郁的香味比的話,口感這一塊便沒有那么驚艷了。 不過此時玉米還是個新奇食物,聞著玉米的香味,又是一家子湊一起分食著少少的玉米,在玉米的口感上便無形之中加分了不少。 而清水煮味道都這般不錯了,拿來和rou或是骨頭燉煮時,便不止是那玉米好吃,便是那湯吃著都帶著一股玉米獨有的清甜味。 燉湯用的便是最后一根玉米,所以便也如之前的那根一般,在官大人的吩咐下,仆從將其剁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 一家子依舊只能分吃一小段嘗個味道。 只是越是這般分食,便越顯得玉米好吃。于是在吃完后,家中小兒們便一個個的撒起嬌來:“爹,我還想吃……” “爹,我也想吃?!?/br> “爹……” 這一聲聲的“爹”喊得官大人心都顫了,這時做祖父母的瞧著家中孫兒孫女們這般喜愛吃那玉米,便也說道:“孩子這般喜歡,你快派人去買!” 做祖父母的對著兒子這般交代完后,又去哄孫兒孫女們了:“莫急,你爹馬上給你們將這玉米買回來……” 官大人此時還能說什么? 他只能趕緊將仆從喊來:“你速去那林大郎莊子上購置些玉米回來?!?/br> 仆從應下,正準備離去時。 官大人想起了一些事,便又忙喊住了他:“多購置些來?!?/br> 這么多年來,在這方面,京城這一片的貴人們都是很有經驗的了。 那林大郎搞出來的東西,量能上來時,他便會白送給那些百姓。這種情況下,東西大多還是好賣的。 量若是一時半會上不來,那么林大郎便在自己莊子上售賣。這個時候,大家要是想要購買多些的話,那就需得靠搶。 然而讓這位官大人沒想到的是,他都這般速度了,結果等到仆從卻是兩手空空的從莊子上回來的。 “怎會沒買到?他那莊子不是才開始售賣嗎?” “不是聽聞他那莊子上種植了不少么?” “這么多的玉米,竟全賣了?” 沒買到的又何止一家,因此很多官大人們是既震驚又十分的不理解。 “我詢問了在莊子上做事的,他們言道早些時候,京中有好些商者便趕了過去,將地里成熟的玉米全給購買走了……” 了解林立文行事的,又何止京中這些貴人們,還有商者們呢! 雖然這一次,商者們并沒有人貴人們那般得到林立文贈送的玉米,但是他們消息靈通??!尤其是那玉米,他們早就聽聞林立文去歲的時候便種植出來了。 因此今年玉米一成熟,林立文派人往京中貴人們家中前腳剛送去了玉米,后腳那些商者們便得了消息,紛紛駕著馬車跑莊子上來表示他們想要購買玉米了。 “他竟然全賣了?” “那林大人言道,每日都有鮮玉米成熟。為著不讓玉米老去,口感變差,所以他那莊子上每日成熟一批玉米便售賣一批……誰若來得早,便先賣予誰?!?/br> 那些商者們比貴人們去得早,于是林立文便直接賣給了商者。而貴人們若是想吃那玉米的話,今日是只能去商者們那里購買了。 第210章 高產 也就那么短短數日,玉米在京中的名聲便打響了。好些人便是沒食用過玉米,都免不得夸一句,這番人玉米甚是香濃。 這是因為京中一些檔次不錯的食鋪,為了能拉住客人,不僅去購買了玉米回來,還直接在店門口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