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作死后沙雕她爆紅了 第160節
小組集體揮了揮手,“也就花了點小錢,其他啥影響沒有?!?/br> “小錢?”隔壁組好奇,“多少錢?幾萬有嗎?” 一般來說公關都是費時費力又燒錢的事情, 幾萬塊錢確實在這里也算是個小數。 本來隔壁組是想保守著問問, 只是預警組的大家都哈哈笑了起來:“幾萬?可沒這么貴!我們才花了不到二百塊錢?!?/br> “二百?”隔壁組傻眼了,“啥玩意這么便宜?” “嗨,”預警組揮揮手,“對手太沒挑戰性了,就是個沒腦子的黑粉。所以我們就請負責營銷號的兄弟吃了頓飯,借他的賬號發了個稿子,啥也沒干就結束了?!?/br> 聽了這話,隔壁組忍不住也露出了嫌棄的表情:“這也太菜了……得虧你們沒和虞大神說,不然真是用大炮打蒼蠅了?!?/br> 預警組也點點頭:“那確實,虞大神的時間是用來和對家公關對打的,不是用來浪費在這種菜雞身上的?!?/br> 嗯,真的很菜雞。 甚至還有一種根本就沒怎么發揮、對方就一敗涂地的詭異成就感。 不管怎么說,這件事情也就到此為止了。 在對方的四五個小號就此不在登陸之后, 大家順利的回到了日常的互聯網巡邏,順便關注了一下網上的后續。 其實整個事情雖然有點復雜, 但從“潔潔子”發博到翻車其實也就一天多一點的時間。 可以說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其速度快的,就連虞景的粉絲們都沒反應過來。 等他們組好隊伍準備反黑的時候,潔潔子已經徹底消失在了互聯網上。 自從@潔潔子的賬號銷聲匿跡之后, 網友們就算再傻也知道自己被騙了,如今自然氣得不行,連夜討伐潔潔子的賬戶。 而最后,微博也以“發布虛假信息”為由封掉了這個賬號,讓這件“知三當三”徹底劃下了句點。 本來大家都以為這件事情就此結束, 然而敏銳的預警組發現,最近的互聯網似乎又冒出了一個新的苗頭。 大概有十多個賬號的樣子,以“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為主要論點, 在討論“潔潔子”事件的下面大肆討論,渾水摸魚。 她們的畫風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別人發了條微博: [剛吃完潔潔子那件事的瓜,現在網友們也太好騙了,而且虞景也好慘,啥都沒干就被潑臟水,真的瘋了吧] 結果下面一連就是很多條評論—— [網友們好騙我認,但是虞景不是什么好鳥,心疼大可不必哈] [?樓上的,怎么就不是好鳥了,有瓜說說唄] [我只能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最近為什么這么多懷孕當三的瓜,懂的都懂] [啊,那個事是嗎?我也知道!我去,我以為是假的呢?畢竟虞景看著那么正經,私底下居然玩的這么開。] [啊啊啊啊是那個嗎?我靠,我也有印象!我以為是假的,怎么你們都知道!] [……是和我想的同一件事嗎?我圈內的朋友和我說的,我以為是唬人的] [等等等等,你們說的是虞景和那個……算了算了,這真的不敢說,怕被封號] [其實我也知道。作為知情人,我覺得這么大的事情大家別議論了,出事了就不好了,我閉麥了。] 看到這里,被評論的這個路人自然就傻眼了。 哪件事情???怎么就懂得都懂了? 怎么你們這些人都懂???到底啥事??? 是個人都有吃瓜的好奇心啊, 而且聽大家討論的這么火熱,感覺還是個了不起的大瓜呢! 于是路人自然追在這群人的后面追問,最后求爺爺告奶奶,也只得到了個謎一樣的回應: [你問虞景那個瓜,我只想說懂的都懂,不懂的我也不過多解釋。關于虞景,你也別來問我怎么了,說了對你我都沒好處,當不知道就行了,其余的我只能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里面水很深,牽扯到很多東西。詳細情況你們自己是很難找的,網上大部分已經刪除干凈了,所以我只能說別再問了,再問拉黑] 路人:??? 我懂個屁! 瓜感覺都吃到一半了,結果啥也問不出來。 路人只覺如鯁在喉,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最后很絕望的在豆莢發帖子哀求: [你們聽說虞景那個瓜了嗎?有沒有人吃到原本的啊,我愿意出一百塊錢買下!] 這個樓一經發出來,立馬得到了七八條回復。 路人還以為終于有了后續,開心的往樓里面一點。 結果大家的回復都是一個樣: [虞景那個我也聽說了,不了解,蹲蹲] [我也好奇,蹲蹲] [放個屁股在這里,蹲蹲] …… 到了后來,這個樓都被頂到一千多層了。 硬是一個知道的也沒有,全tm都是蹲瓜的! 路人頓時傻眼了。 不過從樓層數量也可以看出, 最近知道“虞景有瓜”的人確實是很多,好奇內容的人更是在大多數。 本來吃瓜就是人的天性,神秘的瓜更是讓人會有探究欲, 再加上“說了就會封號”的違法小貼士。 得,對于愛在危險邊緣試探的吃瓜網友來說簡直就是絕殺。 當然了,這紛紛擾擾的互聯網風波自然還是李潔的陰謀。 事情回到潔潔子翻車的那天, 下定決心重整旗鼓之后,李潔氣勢洶洶的順利到達了一個網吧。 思考到ip地址方面的問題, 她豪擲千金買下來了一排電腦的五天使用時間,打算在這里和虞景團隊決一死戰。 對于這次的勝利,李潔勢在必得! 于是在復仇心切的情況下, 李潔直接注冊了十多個賬號,而后開始苦思起新一次黑虞景的方式。 首先的情感賣慘已經不能用了, 李潔也沒什么思路,干脆就在知乎、豆莢、微博等一系列活躍平臺里面瞎逛。 結果這一看,還真讓她找到了靈感。 這個靈感,自然來源于知乎的謎語人。 大家都知道,知乎這個app盛產一群“謝邀,人在美國,剛下飛機”的裝逼犯,而且還有一大把的人喜歡利用匿名方式危言聳聽。 看著大家一個個謎語人的發言方式,李潔頓時茅塞頓開。 既然說起真正的內容會有被錘的風險,那不如這次就弄一個根本就不存在的瓜。 這個瓜的內容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可以拉起群眾的好奇心,利用潛移默化,最終讓大家相信這件事真的存在。 想到這里,李潔頓時感覺自己是個小天才,立馬開了好多個賬號活動了起來。 她的結果也正如同自己猜想的。 在網吧不吃不喝了三天三夜之后, 整個互聯網上都已經充滿了“虞景那件事”的痕跡。 更有甚者,看中了吃瓜人撓心撓肺的好奇心,直接編造了一些假瓜傳播,借機發財賺點小錢。 一時之間,整個互聯網都是一陣不平。 不管什么時候打開豆莢,總有人會在追問“虞景的事到底是哪件事?” 而同樣的, 總有幾個人試圖解答他的問題,最終卻發現大家瓜的內容根本就不同,誰也不知道誰對誰錯。 其混亂程度,堪稱歷史之最。 看到自己一手營造的一切,李潔的心里也是非常滿意。 甚至回憶起當初“潔潔子”的賬號, 她還有些感激清河公關的辟謠。 畢竟沒有那次辟謠,她就不會有新的突破! 突破回來的她只會更加強大!更加無懈可擊! 不僅引發的討論面積更加廣泛,而且這一切并不是之前在臺面上的正面對剛,而是潛移默化的渾水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