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章 第324節
楊氏一家都很感激趙孟瑜,認為他是個有情有義的人,趙孟瑜死后,楊氏還在家里偷偷設了靈位拜祭。 沈逍補充道:“楊氏還說了一件事,那就是無論是給趙孟瑜做衣裳鞋襪,還是置辦筆墨紙硯,顧氏都是讓人準備一模一樣的兩份,可是最后卻又把另一份收走,楊氏覺得奇怪,為此還曾問過顧氏身邊的嬤嬤。楊氏還說,離開隆安王府之后,她想過很多,后來便想起了這件事,她覺得顧氏之所以會讓內務府同意把她送回來,主要原因就是這件事,她不該多嘴,向那嬤嬤打聽。她算過日子,就在她向嬤嬤問起這件事之后的第三天,內務府便來人,通知她回房?!?/br> 華靜瑤冷哼一聲:“看來我猜得沒錯,不,即使有錯也不會錯得太離譜?!?/br> 沈逍不明白,問道:“瑤瑤,你猜到什么?” 華靜瑤的臉上浮現出笑意,她笑盈盈地說道;“我呀,我猜要么趙孟瑜不是顧氏親生的,要么顧氏當時生下的孩子,不止趙孟瑜一個?!?/br> 次日清晨,華靜瑤還沒有起床,沈逍就來了。 她梳妝打扮好過去的時候,沈逍正在吃早飯,飯菜是尤嬤嬤讓人送過來的,并且讓他不用去給長公主請安了。 聞言,華靜瑤笑道:“我娘還沒起呢?!?/br> 沈逍望著面前明珠朝露一般的少女,心底涌起一股柔情。 “以后我們成了親,你想睡到什么時候就睡到什么時候?!?/br> 華靜瑤沒想到沈逍憋了半天就來了這么一句,她家木炭頭素來人狠話不多,聽他說話,三分靠聽,七分靠想,想像的想。 比如現在,沈逍聽說這個時辰了,昭陽長公主還在睡覺,他立刻便想到,以后要讓華靜瑤也能過上這樣想睡就睡的生活。 華靜瑤還挺喜歡活逍這種表達方式的,這世上,能說會道的油膩老臘rou不計其數,可是惜字如金的漂亮小鮮rou,卻是鳳毛鱗角。 多幸運,最好看最優秀的那個,歸她了。 如果不是擔心拉低沈逍的顏值,華靜瑤恨不能在沈逍腦門上蓋上印章,定陶所有! 沈逍一抬頭,就迎上華靜瑤火辣辣的目光,他的俊臉一下子就紅了,下意識地看了看身上的衣裳,衣裳扣的嚴嚴實實,可為何他有一種被扒光了的感覺呢? 兩人甜甜蜜蜜用完早膳,沈逍這才說明來意。 “說來奇怪,顧氏生趙孟瑜時,用的不是執牌的穩婆,而是住在東華胡同附近的一名姓董的穩婆。那個時候,京城里最有名的穩婆全部出自孫家,宗室和皇親國戚用的是執牌穩婆,其他大戶人家則是請孫家穩婆。那位姓董的穩婆名不見經傳,隆安王府卻請她為世子接生?!?/br> 所謂執牌穩婆,是指拿了宮牌的穩婆,這些人又被稱為“老娘”,專門為后宮嬪妃和宗室皇親的女眷接生,平時她們便是住在宮里,除了接生以外,皇帝選秀時,給秀女驗身的,也是她們。 執牌穩婆是世襲的,大周朝的執牌穩婆全部出自莫氏和魯氏,傳媳傳女都行,但是絕不會傳給家族以外之人,即使是養女或契女都不行。 之所以會有這種要求,是因為執牌穩婆們掌握著太多貴人們的隱私,比如皇帝身上的胎記,比如皇后娘娘肚皮上的花紋,執牌穩婆數量稀少,十幾二十年才能培養出一個,不能像韭菜割了再割,總不能接生一位皇子就殺掉一名穩婆,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她們代代相傳。 趙孟瑜出生的時候,隆安王府雖然已被降爵,但是卻仍然還是王府,是宗室,趙孟瑜是趙白安的第一個孩子,也是隆安王府那一代的長子,他出生時,宮里必然會提前派穩婆過來。 可是把趙孟瑜接生到這個世界上的,既不是宮里派來的執牌穩婆,又不是大戶人家愛用的孫家穩婆,卻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董婆子。 “我又去查了那位姓董的穩婆,卻發現她在趙孟瑜出生后的第四天,就舉家搬離了京城?!?/br> 華靜瑤一怔:“第四天?那就是洗三剛過,她從隆安王府回到家里就走了?!?/br> 依照大周朝的民間規矩,初生兒的洗三禮都由穩婆全程參與,洗三禮上賓客們給的喜金喜禮,全部歸穩婆所有。 因此,除了小門小戶沒有地方住以外,但凡是大戶人家,生下孩子之后,穩婆都會留在府上至少三日。 一來是為了洗三禮,二來則是新生兒死亡的情況很多,穩婆有經驗,讓她們在府里多留幾天更穩妥。 所以,華靜瑤才會推測董婆子是從隆安王府回來之后就舉家搬走的。 “這件事雖然事隔二三十年,但是董婆子以前的街坊都還在。根據他們所說,董婆子和她丈夫不是京城本地人,他們是北直隸青縣的,董婆子一家要走的時候,有街坊問他們要去哪里,他們便說是要回青縣,說是那邊的親戚來信了,要和她丈夫一起開鋪子,還說那邊催得急,讓他們趕緊回去?!?/br> “我已經讓平安喜樂去青縣了?!?/br> 說完穩婆,沈逍又說起乳娘。 與穩婆不同,趙孟瑜的乳娘就是房的,姓楊,現在已經年過半百,早就拿了養老銀子回鄉了,楊氏的家離京城很近,我派去的人已經回來了,根據楊氏所說,當年她在隆安王府待了五年,趙孟瑜五歲那年,顧氏說不想讓趙孟瑜長于婦人之手,給內務府遞了信兒,讓楊氏離開了郡王府。楊氏說顧氏對趙孟瑜親力親為,很少會假手于別人,趙孟瑜小時候就很乖巧懂事,和其他孩子有所不同,加之他非常聰明,因此顧氏對趙孟瑜寄望很高,四歲時就給趙孟瑜開蒙了。楊氏還說她一直想不明白,顧氏為何對趙孟瑜要求那么高?!?/br> 如楊氏這樣出身房的乳娘,幾乎個個都是人精,那時趙白安已經死了,隆安王府除了一個封號以外,什么也沒有。楊氏心里自是清楚不過,無論趙孟瑜多么聰明, 第六零五章 失蹤 平安喜樂是第二天下午回來的,他們帶回了華靜瑤意料之中的消息。 青縣沒有董婆子一家。 董家很好找,整個青縣,幾乎所有姓董的都是董家莊的人,平安喜樂找到董家莊,很快便見到了董婆子的兄嫂和侄子侄女。 他們和董婆子已經斷了音訊很多年。穩婆是上不了臺面的營生,董家世代農戶,董婆子去京城后做了穩婆,兄嫂嫌丟人,后來侄子考上童生,更不想讓人知道有個三姑六婆的姑姑,一來二去,連書信也沒有了。 轉眼過了二十多年,若不是里正帶著平安喜樂找上門來,他們一家已經忘了還有一個做穩婆的姑太太。 董婆子的丈夫名叫全大,全大也是青縣人,但是父母雙亡,小時候被叔嬸虐待,九歲時從家里跑出來,被賣豆腐的孤老頭收養,做了干兒子,孤老頭出錢給他娶了董婆子,全大和董婆子知恩圖報,侍奉孤老頭終老。老頭有個表妹在京城做穩婆,老頭死后,全大和董婆子便去了京城,董婆子跟著老頭的表妹學做穩婆。 全大和叔嬸早就結仇了,從九歲以后便沒有再和他們有過聯系,他的叔嬸甚至不知道他去了京城,平安和喜樂打聽到的事兒,還是賣豆腐老頭的舊鄰居說的。 董婆子和全大,幾乎都是斷了六親的,這與當年他們離京前對街坊們說的話完全不一樣。 再加上從青縣縣衙查出來的戶籍資料上,也沒有董婆子一家。 他們自從離開青縣后,便沒有回來過。 華靜瑤立刻請黎府尹發了公函,請順天府到青縣沿途各衙門查調二十多年前某月某日至某月某日之間的相關案宗。 董婆子一家若是出事,那么出事的時間就是在趙孟瑜出生后的第四天,只需查調這之后三個月內的相關案件便可,因而不到三日,便有八道案宗抄送到順天府。 華靜瑤逐份細看,終于,她找到了她想要的那一宗。 就在趙孟瑜出生的第六天,一個叫平石鎮的小地方,發生一起命案。 尸體是在官道附近的一片林子里發現的,兩男兩女,看年齡應是一家四口,父母和兩個孩子。 四人都是被一刀致命,身上財物被搶掠一空。 因為失了財物,所以這案子便被定為殺人搶劫,一般來說,這種案子最難破了,做案的要么是江洋大盜,要么就是占山為王的土匪,他們是隨機殺人,遇到了就搶,搶完再滅口,殺了人被離開這里,換個地方繼續做案,幾乎每個衙門都有很多這樣的案子,除非是在其他案子里抓到犯人,犯人自己交待出來,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殺了什么人,否則想要抓到這些流竄犯比登天還難。 平石鎮的這件案子,便一直沒破,若不是順天府要調案宗,恐怕早就被人遺忘了。 華靜瑤嘆了口氣,對沈逍說道:“想來就是他們了?!?/br> 沈逍知道華靜瑤口中的“他們”是指的誰,就是董婆子一家。 董婆子從隆安王府出來,帶著丈夫和兒女當天就逃出了京城,可惜他們還是沒能逃過一死。 董婆子是給顧氏接生的人,她必定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而這事,肯定并非只是顧氏早產,能要了她一家老小性命的事,一定還有別的。 就在這三天里,沈逍和華靜瑤去搜了顧氏在城外的那片莊子。 趙孟瑜死后,顧氏便被帶回京城圈禁,那處莊子是御賜的,自是又被內務府收了回去。 但凡是皇莊,都會有內務府的太監們定期查看。 負責這處皇莊的太監,恰好是勞公公的一大幫干兒子中的一個。 他姓郎,三十多歲,大多時候都在內務府,每個月只有兩三天是在莊子里。 “莊子里原先的人全都發落了,除了一小部分跟著顧氏回了京城,余下的那些人,活契的讓他們自己回家,死契的統一充了軍戶。有男有女有老有少?!?/br> “莊子里的佃戶都還在,一個沒少,對他們而言,生活沒有區別,以前是莊子里的管事來收租,現在換成了咱們。對了,有一個佃戶娶的就是以前莊子里的丫鬟,奴婢去的時候,那丫鬟還塞給奴婢兩只肥雞,想要打聽舊姐妹的情況,奴婢哪記得誰和誰啊,就說全都跟著顧氏圈禁了,她聽了反而放心了,唉,圈禁有啥好的,奴婢看來那還不如當軍戶,當軍戶好歹能活著,這圈禁,唉,奴婢多嘴了?!?/br> 華靜瑤沉聲問道:“那丫鬟的名字你可還記得?” “記得,那丫鬟的名字特逗,聽了就忘不了,她叫串珠兒,她嫁的那個佃戶姓牛,叫牛喜,比她還小了兩三歲,小伙子長得挺精神,奴婢聽說是串珠兒和牛喜先好上的,牛喜的老子娘上門求娶,顧氏便同意了這門親事,為此串珠兒的老子娘還找到牛喜家鬧過,說牛喜勾引他家閨女,不過這親事是顧氏應下的,串珠兒的老子娘鬧過一回也就算了。串珠兒嫁過去六個月,就給牛喜生了個大胖小子,可把牛喜一家子高興壞了,奴婢見到串珠兒的兒子了,和牛喜長得一模一樣,難怪當年串珠兒的老子娘會來大鬧,敢情是牛喜把串珠兒的肚子” 郎公公用帕子捂著嘴,格格地笑了起來。 很快,華靜瑤便見到了串珠兒。串珠兒二十二三歲,興許是月子坐得舒坦,串珠兒白白胖胖,笑起來有兩個酒窩,長得甚是喜興。 華靜瑤開門見山:“聽說你想找以前在一起的姐妹?” 串珠兒說道:“郎公公說我那姐妹還跟在老夫人身邊呢?!?/br> 華靜瑤搖搖頭:“郎公公隨口一說而已,他是管皇莊的,當年處置莊子里的那些人,是由飛魚衛善后的,你既在皇莊里出來的,想來也聽說過,飛魚衛辦事,又豈會讓他知道?” 串珠兒一怔,隨即便氣得想罵娘了,可她畢竟是在顧氏身邊待過好幾年的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她知道得清清楚楚。 第六零六章 串珠兒 “行了,這事兒也不能都怪到郎公公頭上,誰讓你硬要問他呢,對吧?”華靜瑤不緊不慢地說道。 串珠兒怔了怔,她沒想到定陶郡主竟是沒有一點架子。 “郡主讓我過來,肯定不是只因為這事兒吧?!彼囂降卣f道。 華靜瑤哈哈大笑,她喜歡聰明人。 “那你就說說顧氏,說說你一直放心不下的那位姐妹?!?/br> 串珠兒想了想,說道:“公公婆婆對我都很好,相公對我也好,我不會種田,家務做得也不好,可他們從來沒有數落過我,家里有好的肯定先緊著我,我就想著總不能一直在家里吃閑飯吧,如今孩子已經滿地跑了,我能騰出手來幫襯家用,其實也不是全都是為了幫襯家里,我就是覺得整日這么閑著挺沒意思的。我做的一手好針線,可是鄉下那地方,沒人雇我做針線,我便想著若是有一天,能在京城開個小鋪子就好了。鋪子不用很大,但要能住人,畢竟我們是外地人,在京城沒有住處,到時還是要住到鋪子里,郡主您說對吧?” 華靜瑤點頭:“你說得都對,你這是想讓我賞你家鋪子了?” “嗯,郡主說得就是這個理兒,我就是想要開家針線鋪子,若是我一個人忙不過來,就再招一兩個女紅做得好的婦人,雖說針線鋪子不能賺大錢,可是給自己多買幾件衣裳,多打幾件首飾也還能的吧,郡主您說呢?” 華靜瑤恨不能把李補兒叫過來對付這個串珠兒,這嘴皮子,是想把她這位郡主大人帶到溝里的節奏啊。 “嗯,我說也是,你想要鋪子,可以,但是要看你說的話值不值一家鋪子?!?/br> “值,肯定值?!贝閮盒Φ么汗饷髅?。 這一刻,華靜瑤又想把郎公公拽過來了,快來看看,你那兩只肥雞收得值不值? 當然值了,人家掏了兩只肥雞,這就要換走一家鋪子了。 這個串珠兒猴精猴精的,她之前找郎公公打聽消息,那哪里是打聽消息,分明就是在推銷自己。 瞧,她現在已經坐到華靜瑤面前了。 “好,那你說說看,值不值得也不是你說了算,對吧?”華靜瑤說得輕描淡寫。 串珠兒笑得更甜了,她不急不緩地說道:“不瞞郡主,我找的那位姐妹一早就不在莊子里了?!?/br> 華靜瑤接口,道:“她姓孫?“行了,這事兒也不能都怪到郎公公頭上,誰讓你硬要問他呢,對吧?”華靜瑤不緊不慢地說道。 串珠兒怔了怔,她沒想到定陶郡主竟是沒有一點架子。 “郡主讓我過來,肯定不是只因為這事兒吧?!彼囂降卣f道。 華靜瑤哈哈大笑,她喜歡聰明人。 “那你就說說顧氏,說說你一直放心不下的那位姐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