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章 第28節
若是讓長公主知道三公主才是她的女兒,那會如何? 幾乎是同時,華靜瑤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還能如何,昭陽長公主能把個大周后宮鬧得翻天覆地。 算了,還是讓三公主繼續當公主吧,大周朝從來也沒有讓皇帝親女兒去和親的規矩,但凡那些嫁到番邦的公主,沒有一個是皇帝親生的。 只要鞏惠妃少作妖,三公主就能像昭陽長公主這樣,娶個第一美男子當駙馬,再養一群小鹿當面首。 哪怕這一世趙謙還能上位,算計了大皇子三皇子,也算計不到三公主頭上,她一個沒有親兄長的公主,趙謙只會捧著她,讓世人看到兄友妹恭。 再說,那鞏家可不是清遠伯府這樣的,三公主的兩個舅舅,一個是飛魚衛指揮使,另一個掌管九邊重地,趙謙又不是傻子,他動得了后宮,動得了朝堂,卻不會輕易去動這樣手握重兵的庶邊大將。對于鞏家這樣的人家,皇帝只能拉攏,把他們變成為自己殺人的手,保護自己的盾。 呸呸呸!有她華大小姐在此,趙謙那壞坯子還想上位?做夢! “這個乳娘稀里糊涂,一看就是個笨的,別讓她再伺侯三公主了,尤嬤嬤不知道有沒有空,若是有空,三公主在府里這些日子,就請尤嬤嬤照看著吧?!比A靜瑤說道。 聞言,尤嬤嬤立刻上前,笑著說道:“整個府里屬我這個老婆子最閑,殿下和姑娘放心吧,老婆子定會盡心盡力伺候三公主?!?/br> 昭陽長公主這會兒也穩下心神,她總不能把三公主扔到山窩子里喂狼吧,人是她帶回來的,總要裝模作樣地請高僧來給看看,把自己摘出來再說。 “玉梨,明兒你拿我的牌子進宮,請太后娘娘賜兩盒鳳安丸,哎喲,本宮是給氣著了,要好好地躺上幾天?!?/br> 鳳安丸是太醫院專門給太后制的,清心安神。 裝可憐撒嬌誰不會。 第五十五章 無依無靠小哥倆 派去廣濟寺的人帶回妙慧師傅的回話,讓明天去接。 昭陽長公主松了回氣,她不但要讓妙慧師傅給三公主看病,還要讓妙慧師傅親口說出,三公主的病因是在宮里。 華靜瑤卻不是這樣想的。 聽說廣濟寺的那個妙慧師傅很有些本事,萬一讓她看出三公主是被奪舍的…… 只是這樣一想,華靜瑤就打個冷顫,jiejie現在靈智未開,說不定能被妙慧師傅當成小鬼給驅了。 次日一大早,派去接妙慧師傅的車剛剛備好,華靜瑤就帶著小貍走過來了:“妙慧師傅身份貴重,我親自去接?!?/br> 消息傳到昭陽長公主耳中時,華靜瑤和小貍已經在去廣濟寺的路上了。 “這孩子,越來越像本宮了”,昭陽長公主對尤嬤嬤笑道,“嬤嬤還記得嗎?當年本宮也是這樣,但凡有出宮的機會,一準兒就要跑出去?!?/br> 尤嬤嬤陪笑:“可不是嘛,姑娘是越來越像您了,脾氣像,長得也像?!?/br> 昭陽長公主臉上掠過一抹落寞;“像我有何好的,我又沒他好看?!?/br> 尤嬤嬤自是知道昭陽長公主口中的“他”是誰,唉,自己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 “殿下,如今那個五姑娘也不在了,三老爺一個人住在折蘆巷,孤苦伶仃的,聽說除了兩個小廝以外,只有一個粗使婆子照顧著,您看要不要挑個廚子送過去?”尤嬤嬤看著昭陽長公主的臉色輕聲問道。 “哼,瑤瑤隔上一兩天就會過去看他,要送廚子也是他閨女給送,與本宮何干?”昭陽長公主沒好氣地說道。 尤嬤嬤忙道:“可不是嘛,對了,殿下您看,三公主的那個乳娘如何處置……” 昭陽長公主派去接妙慧師傅的,是王公公和丁嬤嬤。馬車停到廣濟寺前,略一停留,跟在后面的兩頂轎子就到了。 華靜瑤坐了一頂轎子,幾個健壯婆子抬著另一頂空轎子進了廣濟寺,小貍跟著王公公和丁嬤嬤跟在轎子兩側。 妙慧師傅早已準備妥當,帶著兩個徒弟正等著他們,見他們來了,寒暄兩句便要上轎子。 “師傅,請留步,師傅!” 眾人尋著聲音望過去,只見一個小尼姑正朝這邊跑過來,妙慧師傅的一名弟子連忙迎上去,和那個小尼姑說了幾句便回來,對妙慧師傅說道:“師傅,寄住在寺里的一對小兄弟病了,昨天寮房的師兄給他們用過藥,可是還沒見好,您看……” 妙慧師傅懂醫術,尤其是擅長小兒科,昭陽長公主請她去府里看三公主,也是這個原因。 妙慧師傅有些遲疑,華靜瑤忙道:“無妨,這會兒時辰還早著,妙慧師傅還是先去看過那對小兄弟吧,若是方便,我陪您一起過去?!?/br> 她來這一趟,是為了和妙慧師傅套近乎,您老人家看病就看病,千萬不要驅妖驅鬼的。 “多謝姑娘,姑娘慈悲?!泵罨蹘煾惦p手合什,向華靜瑤道謝。 華靜瑤有點心虛,她哪有這么好心,不過就是想在妙慧師傅面前樹立美好形像,找機會灌輸她的那番道理罷了。 那對生病的小兄弟,住在寺里給善信提供的寮房里。廣濟寺是名剎古寺,來往的居士很多,寮房也比其他寺院要多些。 這對兄弟住的是個不大的單間,并沒有與其他居士混住。帶路的小尼姑說道:“這兩位小施主是跟著母親寄居于此的,他們的母親不知何故,已經兩天沒有回來,兩位小施主非常乖巧,在屋里沒有出來,師兄發現他們沒來領齋飯,便讓弟子過去看看,這才發現他們生病了?!?/br> 妙慧師傅輕輕嘆了口氣,低聲念了一句佛號,便走進了那對兄弟住的寮房。 妙慧師傅的兩名弟子中的一個,走在后面,華靜瑤聽到她“哼”了一聲,那聲音里透著些許不屑。 為什么不屑? 她帶著小貍正要跟進去,那名弟子卻轉身攔住他們,客氣地說道:“施主,里面有病人,您還是不要進去了,免得過了病氣?!?/br> “哦”,華靜瑤答應著,四下看了看,低聲問那名弟子,“寺院里常有這樣的事嗎?我是說把孩子送到寺院里看病的事?!?/br> 那弟子的口氣里又帶出幾分不屑:“今年第五個了,家里人明知道孩子病重,就假借燒香為由,把孩子留在寺里,若是孩子病重不治,他們連副棺材也省下了,可若是治好了,寺里自會想方設法尋找孩子的親人,到那時,他們再來把孩子領回去?!?/br> 原來如此,這弟子先前那聲冷哼,不是嫌這兩個孩子生病,還是不屑孩子的母親一去不回。 像這種寄住在寺里生病的,寺里都會派人服侍,施醫施藥,時間長了,難免會有人想到這種法子。 不過,剛剛聽那小尼姑所說,這兩個孩子的情況倒是不一樣,他們跟著母親住進來時,并沒有生病,這病是在母親走后沒人照顧才犯的。 “真是可憐,也不知他們的娘去了哪里?!比A靜瑤說道。 小貍不明所已,也跟著說了一句:“可憐,真是可憐?!?/br> 華靜瑤噗哧笑了,問道:“你知道我說的是什么,就也跟著說可憐?” 小貍忽扇著一雙好看的眼睛:“jiejie說可憐,那就是可憐?!?/br> “萬一是我說錯了呢,jiejie也會說錯話的?!比A靜瑤笑道。 小貍把腦袋搖成撥郎鼓:“jiejie不會錯的,jiejie才不會錯呢?!?/br> 華靜瑤覺得自己的形像瞬間高大起來,瞧,jiejie我是不會錯的。 這時,原本緊閉著的窗戶全都被打開,想來是要通風,現在已是初夏,在屋子里長時間不通風,沒病也能生出病來。 見窗戶打開了,華靜瑤便走到窗外,向屋里望過去。 這一看之下,她輕輕蹙起眉頭,炕上并排躺著兩個小孩,都是七八歲的年紀,雖然閉著眼睛,可是也能看出,他們長得一模一樣! 華靜瑤怔了怔,眨眨眼睛,轉身看到剛剛帶路過來的那個小尼姑,她問道:“原本住在這里的那位女居士,也就是這兩個孩子的母親姓什么?” 小尼姑道:“她說夫家姓陳?!?/br> 第五十六章 杳無音信陳舉人 “姓陳”華靜瑤眼睛亮了起來,折蘆巷外那錯認夫君的母子三人。 “請問小師傅,那位陳太太在這里住了多久,她有沒有說過,她們來京城是做什么的”華靜瑤問道。 小尼姑想都沒想,便說道:“陳太太是初一那日來的,有二十多天了,貧尼記得很清楚,那天有廟會,這兩位小施主來的時候,手里還各舉著一只風車,那風車只在廟會時才有的賣?!?/br> “她有沒有說過,她們來京城是做什么的還有,她經常像這次一樣自己一個人出去嗎有沒有人來找過她們”華靜瑤又問道。 “有啊,她有說過,還請寺里知客師傅幫著打聽過”,小尼姑說道,“這位女施主是來找她相公的,她相公是讀書人,叫貧尼不記得了,女施主把名字告訴知客師傅了,知客師傅每天都要接待很多香客。嗯女施主偶爾也會出去,可是沒有像這次一樣出去兩三天的,她很疼兩位小施主,吃齋菜時,把素鴨素雞全都撥到兩位小施主碗里。嗯,貧尼想不起有沒有人來找過她們了?!?/br> 華靜瑤有些后悔,她應該多帶幾個人一起來的,王公公和丁嬤嬤那都是昭陽長公主的人,即使她能支使,也不能讓他們去寺里打聽這件事。 至于小貍,華靜瑤不放心他一個人,萬一被哪個香噴噴的小jiejie給拐走了呢。 她原地轉了三個圈,前天在折蘆巷外面,她還見過那位陳太太,看當時的情景,陳太太像是在悄悄監視陳舉人。 前天 從前天上午到現在,可不就是整整兩天嘛。 也就是說,前天陳太太離開廣濟寺是去了折蘆巷,從那以后,她就沒有回來過。 華靜瑤吃了一驚,這件事太巧了,她竟然在前天見到了陳太太,真的太巧了。 正在這時,屋門從里面打開,妙慧師傅帶著兩名弟子從里面走了出來,她叫過那名小尼姑,說道:“你先照看著兩位小施主,我去開了方子,稍后讓凈心過來?!?/br> 聽說妙慧師傅要先去開方子,華靜瑤忙道:“師傅您先忙著,小女先去給菩薩上炷香,一會兒再過來接您?!?/br> “好,好,姑娘有心了?!泵罨蹘煾岛︻h首。 華靜瑤沖著小貍招招手:“走?!?/br> 廣濟寺里接待女眷的是位花甲之年的老知客,名叫知了。 因這名字特殊,前陣子住在寺里時,華靜瑤還特意找知了老僧沒話找話。 “知了師傅,您還記得我嗎”華靜瑤笑嘻嘻地說道。 “是華姑娘啊,貧僧當然記得?!敝诵Φ?。 “知了師傅,我想問問您,住在寺里的有位來尋親的陳太太,她是不是托您找過人啊,她一直沒有找到夫君,現在兩天沒有回來了,兩個孩子生病了,現在要趕緊找到她,或者找到孩子的父親,您若是還記得她夫君的名字,勞煩告訴我?!比A靜瑤說道。 知了吃了一驚,道:“那位女施主沒有找到她的夫君嗎貧僧以為她已經找到了?!?/br> 華靜瑤連忙細問,知了說道:“女施主的夫君名叫陳文招,河南孟津人氏,是位讀書人,成親之后,陳先生就到京城來讀書了,不久,女施主誕下一對雙生子,自己帶著兒子辛苦渡日。四年前,陳先生托了行商帶過一封信回來,說他來年會去開封府參加鄉試,鄉試過后便會返鄉看望家人。女施主便一直等著,卻沒有等到陳先生回家。她攢了四年,終于攢夠了盤纏,先是到了開封府,她在開封府尋夫時去的是讀書人常去的一家書坊,想找那些讀書人打聽,恰好有位書生聽過她夫君的名字,說她夫君是位舉人老爺,如今是在京城。那位書生在京城與她夫君有過一面之緣,說她夫君寫得一筆好字。陳太太便又帶著孩子來了京城,為了省下銀子,便住在寺里,唉,也是可憐啊?!?/br> “您幫她打聽,打聽到了嗎”華靜瑤問道。 “那日剛好有位舉人老爺帶著家眷過來,貧僧便提了陳先生的名諱,那位舉人老爺立刻便說知道此人,此人寫得一筆好字,就住在洗筆巷后面的那條那條叫貧僧記不起來了,就是洗筆巷后面的一條巷子?!敝苏f道。 “折蘆巷,是不是折蘆巷”華靜瑤兩眼冒光。 “對對,就是這個名字,折蘆巷?!敝嗣Φ?。 “您是哪天把這事告訴陳太太的,還記得嗎”華靜瑤又問。 知了想了想,道:“有四五天了,具體哪天,貧僧記不起了?!?/br> 華靜瑤謝過知了,便帶著小貍重又回到接妙慧師傅的地方。 知了是四五天前告訴陳太太的,她第一次在折蘆巷見到陳太太是三天前,第二次是兩天前,這樣一來,時間便對上了。 陳太太在知道陳舉人住在折蘆巷后,第二天就帶著兩個兒子去了,她或許是找人打聽,也或者是直接敲門,總之是得之陳舉人的家中另有一位太太,她進不去陳家,便在巷子口哭訴,陳太太柳氏帶著兩個兒子出來,給她看了婚書。 那天陳太太應該是回來過,把兩個兒子安頓在寺里,次日一早便又去折蘆巷,她悄悄盯著陳舉人,被華靜瑤恰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