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這話若是旁人聽去,便知江逾明是在寬慰,可姜辭卻聽不得這話,好似前世三年的克恭守禮都被否認得一文不值一般,她悶聲開口:“世子怕是不知,我嫁進侯府,并不只為我一人,父兄逢難剛平,侯爺又對姜家鼎力相助,我若肆意妄為,只怕會落人口舌?!?/br> 真是說一句頂一句。 江逾明沉默了,他不是沒感受到姜辭的疏離,她說了父兄,說了修遠侯,卻對他一字不言,像是在告訴她,她之所以嫁進來,只是為了報恩…… 成親三年,他們一直相敬如賓,江逾明不知,他們為何會走到如今這般境地,昨夜,已不是他第一次聽她說和離了。 他常說溫以清有傲氣,自己又何嘗不是? 哪個男子不介意自己的妻子一直想同自己和離? 昨夜又聽到那句話時,江逾明多希望那是一句夢話,他心里藏了很多為什么,最后卻沒一句敢問出口…… 他一直想知道姜辭到底是怎么想的,但又不敢,怕那個答案一問出口,便再也無法挽回,可現在,他好像找到了一點方向——她話里的“不敢逾矩”、“落人口舌”似乎意有所指。 若是這般,重生倒也不是壞事,至少,他能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江逾明猶豫片刻:“……爹承蒙顧老將軍提點,才有了在戰場立功的機會,有了如今功勛,你于我們江家是恩人,不是高嫁?!?/br> 他目前只能想到這點。 可恰恰是這點,落在姜辭耳朵里,聲如刀絞。 這便是承認了吧。 承認當初娶她便是因為這份恩情。 姜辭心頭微苦,但卻奇異的并不是那么難以接受,許是因為早已知曉答案,所以再聽江逾明談起時,便沒那么難過。 至少他說,她便信,心里有底,便不會惶恐難安。 這一日,她想了許多,回顧曾經種種,冷靜下來才發現,江逾明其實對她很好——他行事磊落,從不逛楚館酒肆,對她寬言以待,無有斥責之語,又仕途坦蕩,深得皇上賞識,江家門楣高耀,姜辭與有榮焉…… 他其實沒什么錯,只是不喜歡她。 只是不喜歡她罷了。 是她貪心了。 姜辭闔了闔眼,忍不住又往外挪了點,悶聲道:“知道了?!?/br> 江逾明松了一口氣:“那便輕松點?!?/br> “嗯?!?/br> “……再挪便要掉下去了?!?/br> “……” 姜辭不動了,但不知是被發現的緊張還是什么,她總覺得這話里,帶著幾分嘆息。 只是她還沒來得及細想,江逾明又說:“睡吧?!?/br> 一句話,像是開關,連夜色都驟然靜了下來,蛙鳴小小。 姜辭原以為這一夜會無眠,可她一閉眼,便睡著了。 翌日,晨陽輕輕掃上窗階,暖融融的。 姜辭被暖陽喚醒,舒服地動了動,秀氣地仰了個懶腰,可剛伸到一半,卻僵僵停住了——猛轉頭,一張臉近在咫尺,嚇得她后仰,姜辭這才后知后覺,她和江逾明睡在一個被褥里。 不可置否,江逾明長得是極好看的,眉目如玉,氣質冷冽,鼻梁高挺,唇形很薄。 戲文上說,唇形薄的人薄情,對上了。 姜辭的氣又回來了,掀開被子,從他身邊滾出去。 為了不和江逾明打照面,她悄摸著聲響從他腳邊跨出去。 真是一回生,二回熟。 梳洗后,門扉輕聲作響,屋中重新安靜了下來。 片刻,江逾明緩緩睜眼,坐起來,揉了揉發僵的肩膀,眉心緊蹙,又用手背蹭了蹭自己的下巴,以前倒是沒發現,她頭發,還挺癢的。 作者有話要說: 情侶不興說分手,夫妻不興說離婚~ 第5章 相提并論 姜辭出門后,松了一口氣,聽聞有客人來,讓云霜請去了偏廳。 琇瑩院在侯府西側,姜辭在此住了三年,自是輕車熟路。 穿過小軒廊,西轉從月洞門過,甫從洞門進去,便看到姨娘林氏、柴氏及張氏在庭前階下候她。 林氏見姜辭從玉蘭樹下走過,喜上眉梢,幾步上前,輕快道:“昨日奉茶事忙,都沒來得及拜會世子夫人,今日倒是空閑不少,世子夫人不會怪我們貿然拜訪吧?” “怎會?”姜辭掃了眼三位姨娘,將她們請進去奉茶。 侯府女眷不多,眼前三位都是修遠侯的侍妾,姜辭客氣,稱三位一聲姨娘。 三人中,林氏入府最晚,年紀小,樣貌出挑,仗著出身好些,府中又無主母,常端夫人架子,為正位份,使過不少下作手段,面上恭順罷了。 姨娘柴氏是上林右監副的三庶女,心眼都在明面上,是修遠侯的第一房妾室,膝下有一個兒子,倒是并無扶正的心思,只是看不慣林氏拿腔拿調的模樣,一有機會便要嗆回去。 這里頭看著最安分的便是張氏。 張氏是宜州知府的親妹,侯爺從江南帶回來的美人,性子柔弱,說起話來輕聲細語的。林氏私下編排張氏,說她這般說話就是為了勾引男人,平日里總拿這事擠兌她。 這兩日后宅難得添人,三位姨娘不約而同地來探口風,瞧瞧這初來乍到的世子夫人好不好相與。 姜辭知道三人是聞著昨日頭面的事來的。 她如今不過修撰之女,卻得侯爺重視如此,府中下人心里跟明鏡似的,知道這世子夫人怕是不似外頭說的那般不堪,外頭那林娘子想進門,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