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書迷正在閱讀:黃金城、傻女、失憶后我結婚了、明牌誘捕、權臣的小農女是烏鴉嘴、夜嗅薔薇、咸魚后媽,在線暴富、荒愛、穿書女配跟女主在一起了、我養的紙片人崽崽他不對勁
江胡噗一聲將茶水噴了一桌子,君卿剛端起的茶杯咕咚滾到地上。 我說:“就是說比如……” 君卿拿來抹布擦桌子,江胡看看我,再看看低頭擦桌子不說話的君卿,不知產生了什么聯想,表情逐漸曖昧起來,咳嗽一聲,湊近我道:“你這么說,是想惹君卿公子吃味兒么?” 我想那不是廢話,點點頭:“你也覺得是吧?正確的反應就該是惱怒,氣憤、甚至想殺人,對吧?” 江胡怔怔看我:“沒看出來你這么自信?!?/br> 我嘿嘿一笑:“那當然,我對阿卿有信心?!?/br> 不知他又想到了什么,神色忽然變得動容,眼中也透出異樣光芒,像我每次看到話本高潮處的模樣,讓我直覺不太正常,便將板凳挪得離他遠一點兒,繼續說道:“就算是男人都會嫉妒生氣,更別說是女人了,要說一個王妃對自己丈夫娶了自己姊妹這件事毫無芥蒂,我是不信的?!?/br> 君卿抬頭看我,似有所悟:“花花的意思是,傳言所虛?” 我打個呵欠:“不然為什么是傳言呢?”頓了頓,又覺得此刻討論這些實在沒有意義,之所以向江胡打聽南陽王妃,只不過是想從側面了解一下南陽王此人,畢竟了解一個男人最好的側面角度就是他的女人。不過有時候女人太多也會干擾視線,比如蘇劍知,就是將他的六房妻妾了解得再通透,也想不到他會咣當做了和尚,這簡直不合常理,當然也可能正是因為他娶了六房妻妾才受不了去當和尚,若這個猜測被證實,江湖野史錄上必將添一筆新墨。 江胡許是終于明白我想表達什么,坐直了身體道:“聽聞那位先王妃在世時頗受蘇州百姓愛戴,是個端莊賢淑的高門女子,也許她是當真不計較呢?” 我喝一口茶,點頭道:“然后在自己的meimei進門一年后便病逝了么?” 江胡愣住。 我暗自搖頭,意有所指道:“你可真是不懂女人啊?!?/br> 氣氛一時沉默,過了一會兒,我忽然想起此前為找借口留下來而騙君先生的說辭,某種程度來說這確實是個好機會。 我放下茶杯,端正坐直,說:“其實有件事一直想請你們幫忙,但一直不好意思開口……” 君卿和江胡:“?” 我嘿然一笑,來到江南許久,該吃的該喝的已體驗了七七八八,唯獨剩下一個愿望還沒有滿足。 杯中茶水倒映出我亮晶晶一雙眼,將凳子往前挪一挪,我搓搓手道:“不如今夜咱們去逛花樓,如何?” 第三十八章 對我的提議,江胡和君卿頭一回不謀而合表達了鄙棄。我跟他們解釋,這純粹是在云麓山時被師姐們搞出的執念,她們同我講的故事里,重要情節總伴隨秦樓楚館出現,在這里上場的人從微服私訪的皇帝到執行任務的殺手,遍布各行各業,而這些人無一例外會拜倒在某個花姑娘裙下,令我對這神奇場所產生大大興趣,可見我不是個好色之人,最多只是個好奇之人。 江胡和君卿面無表情。 我想了想,繼續陳述,撇開風月不談,三教九流之地往往也是八卦聚集,且蘊含了大隱隱于市的哲學思想,完全不必把它看做龍潭虎xue,不然為什么故事里的主人公總喜歡來這里幽會接頭刺探情報呢? 江胡神情略有松動。 我再接再厲,表示就算什么都沒有,花小半時辰嗑幾盤松子兒聽幾首曲子看幾眼美人放松心情,有什么不好? 江胡終于點頭,我兩又看向君卿,君卿道:“可是若被祖父知道……” 我笑瞇瞇上前拍拍他的肩:“那就不要讓他知道?!?/br> 選定的地方是春煦樓,很受文人雅士的歡迎,據聞樓中花魁彈得一手好琴,風華冠絕揚州城,但就是不接客。江胡和君卿覺得這很特別,但我認為這是一種營銷手段,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而恰好大部分男人都認為自己應該得到最好的,于是每日都來嘗試一下,貢獻銀兩。當然這也體現出我們當真不是膚淺的好色之徒,不然完全可以去宜春院。 因青樓一貫太陽下山才做營生,我們決定先去茶樓聽書,然后找個地方吃晚飯,吃完晚飯春煦樓恰好開門,計劃十分完美。 回房換了身衣裳,收拾妥當對著銅鏡照了照,覺得沒有什么問題,一路大搖大擺走出門,等候許久的江胡和君卿看到我,紛紛掉了下巴。 江胡抖著手指我,磕磕巴巴:“你你你……你怎么這幅樣子?” 我覺得他真是見識短,不過是女扮男裝而已。 “一個姑娘家逛花樓多奇怪,當然要偽裝一下啊?!?/br> 說著從袖中取出一把十二骨紙傘,打開來搖了搖,有涼風拂面。 君卿低笑:“花花這是在模仿三少嗎?” “誰他娘的模仿他,”我沒好氣道,“老子模仿的陸小鳳?!?/br> 江胡湊過來:“陸小鳳是誰?” “一個玉樹臨風風流倜儻英俊瀟灑才高八斗絕頂聰明的大俠?!?/br> 秋陽和煦,浮云半卷,揚州城最繁華的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間或傳來兩聲吆喝。日頭將將正午,但茶樓里人已坐了大半。找到一張空桌坐下,正聽見說書青年講道:“……天之驕子的公子終是承了家主之位,手下暗探年年報給他遠方人的消息,聽得那少年藥圣終是落得他鄉人老,膝下只余一個殘腿的外孫,不由回首當年,荊花露草臺琴杳,這一轉眼竟已是幾十載世事沉浮,至此才豁然醒轉,自覺已盡了家族責任,便選了日子,請一位佛師上門來,三千青絲一朝斷,斷了塵緣,也斷了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