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書迷正在閱讀:[驅魔少年]全世界都以為我是炮灰、[武林外史同人]憐愛七七、[綜武俠] 三面臥底、白切黑女配在戀綜爆紅、憐春嬌(古言骨科nph)、[綜漫同人]妖尾之卡蓮莉莉卡、緋念、作精女配在下鄉綜藝爆紅了、冠軍之路[游泳]、六十年代之帶著空間暢游天下
“錦墨這丫頭命苦,從小就沒了父母,一直一個人。又懂事,即便對我這個奶奶,有些事她都不說。那時候學校里一起讀書的同學欺負她,她也不回來說,自己一個人扛著?!?/br> 說著,有淚水自太后眼角滑落,滴在枕上暈染開來。 那時陳錦墨才小學,回來時書包衣服總是破了一角,初時她還沒在意,只當小孩淘氣不知道在哪磨的。直到見她衣服上有個來不及洗干凈的腳印,她才知道這小丫頭忍了多久。只可惜她一直沒機會也沒錢,送陳錦墨報個興趣班學武術防身。 宋宜之靜靜聽太后緩慢說著陳錦墨的過往,時不時總冒出些他聽不懂的詞來。在這字里行間亦讓他知道,那是個對他來說完全陌生的地方。 “小孩子竄得快,我就看著她從這么點高,一直長到了那么大?!毙χ鴩@了口氣,此時太后話也異常的多,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也不知究竟是什么心情,“我走的時候就不放心,總怕她一個人住著照顧不好自己??晌覜]想到,二十出頭的大學生啊……” “她本該有大好的歲月,她本該……”太后說著哽咽住,猛拍身上被子,泄憤道,“我說了多少遍,讓她早點睡,早點睡,她就是不聽。你們這幫年輕人都這樣,就是不聽老人的話!” 莫名被點到的“良好作息”宋宜之來不及詫異,忙給她順氣。 “無礙,是我急忘了,你們這的人睡得都早?!碧笳f著歇了一會兒,再細細打量他,“你這孩子心思也挺重,想的也多。其實人活一世,顧不了那么多,保護好身體,自己開心最重要?!?/br> “你也是個苦命的孩子,知道你想翻案,我也沒什么能做的,便托這大妹子的口,向你們皇帝留了句遺愿。也不知能不能幫上你?!?/br> 雖無太后這一句話,宋家翻案亦是必行之事,可宋宜之還是感恩的。陳泰雖荒唐,可朝野上下的仁孝表率還是要做一做的,不會不聽自己母親的遺愿。 太后又道:“錦墨的性子你也知道,有些事不是不與你說。是從前習慣了,身邊一直沒個商量的人,凡事都喜歡自己拿主意。我看得出來,她現在已經變了許多,也越發依賴你?!?/br> “我就將她交給你了。我走后,也請你多多擔待著,與她相互扶持?!?/br> 聽她在道遺言,宋宜之忙道:“公主還有幾日就回來了?!?/br> 至少也讓陳錦墨回來見她最后一面。 這事她想,太后也想,從年前一直拖到現在就想等貴妃生產后,子孫都回來,好見最后一面,只是身體再拖不下去了。她至少還有陳錦墨陪了幾日,太后想再見太子一面,都再沒機會。 她笑著搖頭:“沒事了,這次她不是一個人。有你陪著,頂多哭一場也就好了?!?/br> 原來的陳錦墨是有些孤僻的,戒備心重,不喜與人交際。她的生前所愿,便是這孫女有個值得依托之人陪著她。好在,到了這里后,這一切都實現了,陳錦墨有了宋宜之,有了娘還有這些兄妹朋友,她也早就該放心了。 彌留之際,太后只說了一句:“我不是死,你別將我的事告訴她,徒增憂傷?!?/br> 此后她便陷入沉睡中。入了陰曹地府她便成了魂魄,沒有身體上的血脈聯系,她便與陳錦墨斷了今生緣分,只是情還在總還是不放心,才來這一遭看看了了心愿。 所以這對她來說并不是死亡,而是不能再在這里呆下去,終歸是要去投胎的。 暫時不用回司禮監,等著三司會審的宋宜之,干脆留在了西宮,替陳錦墨行臨終看護之責。也希望能多將人挽留兩日,等陳錦墨回來。 太后大限將至,這消息陳錦墨是剛啟程回京時聽到的,當即先率親兵趕往京城??祚R加鞭趕了十天,不眠不休,到了驛站便換馬,就算如此還是沒能趕上見太后最后一面。 一路暢通無阻的入了皇宮,入目皆是素白。陳錦墨一路游魂似的入了西宮,見殿中棺槨后便有些站不住,直到被陳錦林拉入內殿換素衣時,見宋宜之在里面等著。這才卸了身上所有的力氣,累倒在他懷里。 宋宜之伸手接住她,便聽懷里傳來哽咽之聲。 “我來晚了是嗎?” 第109章 曝光 陳錦墨不知道自己在宋宜之懷里無聲哭了多久, 就像抱著水中浮木般,一直抱著不愿松手。宋宜之也就這樣陪了她許久。 太后的喪事辦的不算隆重,文武百官哀悼三日, 百姓一日便可釋服。這是太后生前特意叮囑,不愿驚擾百姓。 又熬了三日, 多日奔波的陳錦墨終究熬不下去, 被轎子抬回公主府昏睡了幾日。在她昏睡之時,京中又掀起了一層波瀾, 宋廉貪污一案,經三司會審后早有了結果,亦上呈到陳泰面前等他示下。 貪污一事自然是賀均構陷, 而后被宋宜之關進詔獄的舅舅龔常也遞出一份認罪書,親口承認是自己將謀逆言論放在宋廉書房嫁禍。這一樁事他都認了,自然也認下自己是受賀均指使。 顧忌著議和書并未找到,即便有了鐵證,陳泰也只是治了其他人的罪,而賀均只是與他兒子一樣, 在宮門外廣場上受了廷仗之行,便讓其在家停職待查。 能如此宋宜之也算目的達到了,三司會審后, 等到陳泰批準結果。便與宋曹兩兄弟先后去了吏部與都察院,為宋廉等為官之人銷了案底,再出來時余新知叫住他,歉疚道: --